健康公共政策,是由国家和当地政府制定的法令、条例以及各部门和单位制定的制度、规章和规范,其实质是一种政治行为,目的在于保护对社区健康起重要作用的经济和社会条件,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引导人们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制定完善的社区健康公共政策,是社区健康教育与促进的根本保证。不仅可以将社区健康问题纳入社区政府和各部门的议事日程和日常工作中,同时可确保提供必要的条件,促使人们尽早做出最有利于健康的选择,并保障实现社区资源的公平分配。2005年1月卫生部下发的《全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规划纲要(2005~2010年)》中提出我国城市社区健康教育工作的总目标是: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体系,普及科学卫生知识,增强人们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倡导人们采纳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营造有益于健康的环境,促进健康-环境-社会的协调发展,提高全民的健康素质。要求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将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纳入本单位的目标管理和工作计划,组织实施、监督考核;建立完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组织和信息网络,城市社区建立健全政府领导、健康教育专业机构指导、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骨干、社区居委会为基础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网络;保证常规经费,使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经费不少于当地当年卫生事业经费的5%;积极推进“健康促进社区”建设,促进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卫生城镇和世界卫生组织健康城市创建工作,大力开展“相约健康社区行”等卫生进社区活动,针对影响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开展社区综合干预。体育促进倡导社区居民通过各种体育运动方式增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要通过积极的宣教活动、行为干预和政策支持来促进社区居民的体育参与,这不仅牵涉到组织机构建设、场地设施和经费保障、宣传媒介、专业人员队伍建设、体育健身市场培育、体质监测以及科学健身指导和志愿者组织等人力、物力、财力、信息和技术支持,同时还牵涉到社区范围内不同部门之间的协调和配合。比如,健身俱乐部的建立就涉及到体育行政部门、工商、税务、文化管理等多个部门的联合管理;患者体育健身则又涉及到诊断治疗、健身指导、健身场所等多个方面。如何动员一切有利因素,积极通过体育运动来预防疾病,提高居民健康水平?这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