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羽毛球比赛的裁判工作

羽毛球比赛的裁判工作

时间:2024-09-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羽毛球比赛时,一般设裁判长、裁判员、发球裁判员和司线员,各司其职,协同工作,保证比赛的顺利进行。每场比赛的裁判员受裁判长的指派,其职责是从进入场地开始至该场比赛结束后离开场地为止,主持该场比赛的全过程并管理该场地及其4周。如果裁判员发现该场的发球裁判员或某位司线员不能胜任工作,则应及时向裁判长建议并在得到同意后予以撤换。裁判长有要求时,还应召集双方运动员以及裁判人员列队按规定路线入场。

羽毛球比赛时,一般设裁判长、裁判员、发球裁判员和司线员,各司其职,协同工作,保证比赛的顺利进行。现将其职责与工作方法介绍如下。

(一)裁判长的职责与主要工作方法

1.职责

裁判长对整个竞赛的每一场均负全责,其主要职责是:

(1)全面管理竞赛;

(2)对比赛规则和竞赛规程的解释作出最后决定;

(3)保证比赛顺利地进行;

(4)保证比赛公正地进行。

2.赛前的主要工作

(1)了解和熟悉本次竞赛规程及有关文件。

(2)了解各项目的参赛人(对)数、比赛轮数、比赛场数、场地数、比赛天数及时间。

(3)了解竞赛各有关部门及人员。

(4)核查抽签、竞赛编排等情况。

(5)检查场地、设备、器材是否符合比赛要求。

(6)检查运动员检录处。

(7)检查比赛用球。

(8)召开裁判长、领队和教练员联席会议

(9)主持全体裁判员会议。

(10)召集每节和每天赛前的裁判工作准备会。

(11)检查每节赛前各岗位人员的到位情况。

3.比赛进行中的工作

(1)审核每场比赛结束后交来的记分表。

(2)密切注视比赛的进展情况,随时准备接受并处理领队、教练员、运动员和裁判员提交的申诉;对其他一切有关比赛的问题作出决定。

(3)对破坏比赛连续性和不端行为给予处理。

(4)对比赛中场上运动员发生的伤病情况给予处理。

(5)检查所有裁判人员的工作情况。

4.比赛结束后的工作

(1)审核全部比赛成绩、核查比赛结果、宣布比赛名次。

(2)对裁判员作考核鉴定。

(3)对本次竞赛及裁判工作作出书面总结。

(二)裁判员的职责与执裁工作方法

1.职责

每场比赛的裁判员受裁判长的指派,其职责是从进入场地开始至该场比赛结束后离开场地为止,主持该场比赛的全过程并管理该场地及其4周。如果裁判员发现该场的发球裁判员或某位司线员不能胜任工作,则应及时向裁判长建议并在得到同意后予以撤换。

2.执裁工作方法

(1)进场前的工作方法及挑边方法

①进赛场前准备好个人的裁判用品,召集发球裁判员和司线员,落实他们的准备情况。裁判长有要求时,还应召集双方运动员以及裁判人员列队按规定路线入场。

②进场前可以向发球裁判员交待一些协助工作,例如领取和收回运动员名牌、进场后量网高等。

③进场前或进场后要召集双方运动员挑边。在正式比赛时最好使用一枚两面不同颜色或图案的圆形挑边器,确定挑边器不同的两面分别代表哪一方,然后向上抛起翻滚落下静止后,哪一面朝上就是哪一方先挑选。非正式比赛时,也可以采用向上抛球落地后,球托朝向哪一方就是哪一方先挑选的方法;还可以采用在地面直立旋转球拍落地后,球拍哪一面朝上就是哪一方先挑选的方法。根据以上规定,挑边选择结果如表8-2所示。

表8-2 挑边选择结果

不论是单打还是双打比赛,挑边后都应在记分表上记下首先发球方和双方的场区。双打比赛,还应让双方确认并记下他们各自的首先发球员和首先接发球员。挑边后应立即巡查场地四周,检查各裁判人员及器材是否符合工作状态,并及时将挑边结果告诉发球裁判员和记分员。

(2)开赛前的介绍和宣告方法

①宣布一场正式比赛第一局开始时,不同的项目应按照国际羽联《裁判员临场规范用语》的不同规定进行介绍。介绍双方时,用左右手分别指向相应的一方,仪表要大方,声音要洪亮,吐字要清晰,宣告要流畅。接着按不同项目的方法宣告谁发球(双打项目还要宣告谁接发球),然后宣告:“比赛开始,O比0。”

②宣布第二局开始时,应宣告:“第二局比赛开始,0比0。”

③宣布决胜局(即第三局)开始时,应宣告:“决胜局比赛开始,0比0。”

(3)比赛进行中的宣告方法

①比赛时,每打完一个回合,应先记录再宣告。报分时,总是先报发球员的分数。

②单打比赛中,当运动员失去发球权时,应先宣告“换发球”,再报分。此时应先宣告新发球员的分数。

③双打比赛中,每局开始只报比分,直到首先发球员失去发球权时,宣告“换发球”。再报分时,新发球方的分数应在前。此后,凡是失去第一发球权时,报分后应接着报“第二发球”,直至失去第二发球权时,宣告“换发球”和比分。

④在一场或一局比赛开始时,只有裁判员才能宣告“比赛开始”。

⑤在决胜局一方分数达到一半交换场区后继续比赛、或者比赛中断后恢复比赛、或者要求运动员继续比赛时,裁判员都应宣告“继续比赛”。

⑥在比赛进行中发生违例时,裁判员应立即宣告违例。

发球时,一旦发球裁判员对发球员的发球宣告违例,裁判员应随后宣告“发球违例”,以认可这一裁决。

(4)一局或一场比赛结束前的宣告方法

①当一局比分为领先一方再得一分就要赢该局时,应宣告“局点”和比分。例如:“局点,14比8”(用英语宣告为:“14game point 8”)。

②当最后一局比分为领先一方再得一分就要赢该场比赛时,应宣告“场点”和比分。例如:“场点,16比15”(用英语宣告为:“16 match point 15”)。

(5)一局比赛结束及间歇期间的宣告方法

①当一局比赛的最后一个球成死球时,应立即宣告:“第一局”或“第二局”(用英语宣告为:“Game”)。同时启动秒表,开始计算间歇时间。

紧接着宣告“×××(不同项目用队名或运动员姓名)胜,××比××(第一局或第二局比分)”。随后注意控制间歇时间。第一局结束后间歇时间不能超过90秒钟。间歇70秒钟时应重复宣告:“××号场地20秒。”

②第二局结束后(如果还有决胜局),应宣告:“局数1比1”(用英语宣告为:“One game all”),再宣告:“××号场地间歇5分钟”[用英语宣告为:“Court××(场地号),a five minute interval”]。

随后注意控制间歇时间。第二局结束后间歇时间不能超过5分钟,间歇3分钟时应重复官告:“××号场地2分钟”[用英语宣告为:“Court××(场地号)two minutes”]。间歇4分钟时应重复宣告:“××号场地1分钟”,并招呼双方运动员进场准备比赛。

(6)一场比赛结束的宣告方法

①当最后一局(第二局或者决胜局)最后一个球成死球时,应立即宣告:“比赛结束,××(不同项目用队名或运动员姓名)胜,××比××(两局或三局比分)。”

例如(团体赛单打或双打):“比赛结束,中国队胜,17:14、15:13。”例如(单项赛单打或双打):“比赛结束,钟雨秋(双打报两位运动员姓名)胜,15:17、15:14、15:9。”

②一场比赛结束后,裁判员应尽快带领全体临场裁判人员退场。

(7)发球时的裁判方法

①发球时,裁判员主要负责看接发球员是否出现违例[见第一节六(三)],但是要兼顾发球员的发球动作。一旦接发球员出现违例,裁判员应立即宣告“接发球违例”。

兼顾发球员的发球动作,其作用:一是从发球第一次向前挥拍至击出球之前,这一段时间要作为裁决接发球员脚违例的时间标准;二是发球击出瞬间,要作为接发球员已试图接发球的时间标准;三是发球裁判员判发球违例后,如果运动员对此质疑,裁判员应根据事实支持发球裁判员。

②当双方站好位置时,发球员和接发球员都可能有延误发球的行为,均属于延误发球违例。如果发球员迟迟不发球或者接发球员迟迟不接发球,都应按延误发球判违例。

(8)比赛进行中的裁判方法

①在来回对击过程中,难度最大的是对违例的判断和裁决。能否对各种违例作出及时、准确的判断是能否果断作出裁决的关键。要对各种违例作出准确的判断,首先要正确领会违例的基本概念,即明确违例事实成立的条件;其次要不断积累实践经验,提高快速反应能力。

②构成违例事实的成立,至少要具备时间、行为、位置、干扰作用这四个条件中的两个条件。有的违例要具备三个条件甚至四个条件。例如:在来回对击过程中,应判的违例都是在死球之前发生的,这是统一的时间条件;违例总是有违反规定的行为,例如身体触网、连击,这都是行为条件;有些违例必须具备位置条件,例如网前阻挡;有的违例还必须具备干扰作用的条件,例如网下侵入场区。

③分析第一节中十二所述的各种死球情况,实际上都是判与不判违例的一个时间分界线,在死球之前发生的违例其事实成立,应判违例;在死球瞬间或死球之后发生的违例其事实已不成立,不应判违例(对死球瞬间或死球之后发生的不端行为仍要处理)。例如运动员甲在网顶上方扣杀,在那一瞬间他的球拍触网,球也应声触及对方场内,分析一下:球触及地面的瞬间是死球,如果球拍触网发生在死球之前就应判甲违例;如果球拍触网发生在死球之后,该违例事实就不成立,应判甲赢该球。

④在来回对击过程中,经常在短暂的一瞬间双方都发生违例现象。

例如:甲在网顶前搓球,对方乙随即扑球,甲球拍触网违例和乙过网击球违例几乎同时发生,这要看清谁的违例更早就判谁,叫作判早不判晚。如果双方确实同时违例,那就应判“重发球”。

⑤运动员的球拍或身体从球网上方侵入对方场区,只要具备了“在死球之前发生”的时间条件、“球拍或身体侵入对方场区”的行为条件、“球网上方”的位置条件,就可以立即判违例。

⑥运动员的球拍或身体从球网下方侵入对方场区,除了要具备“在死球之前发生”的时间条件、“侵入对方场区”的行为条件和“球网下方”的位置条件外,还要具备“干扰作用”的条件才能判违例。如果侵入时,对方不在侵入点附近而在后场,未构成妨碍对方,就不应判违例。在同样情况下,如果在网下侵入的球拍有意晃动,就构成分散对方注意力,应判违例。

⑦网前阻挡违例,必须具备四个条件才能成立:a.双方都在网前(位置条件);b.被阻挡者正要击球但未击中(时间条件);c.阻挡者的球拍头已高过球网(行为条件);d.阻挡者伸出球拍的动作有阻挡对方的企图(干扰作用条件)。如果已具备前三个条件,假设阻挡者举起的球拍只是为了保护自己面部,并无阻挡对方的企图,就不能判违例。如果具备了后三个条件,但对方在后场,不具备第一个条件,也不能判违例。

⑧过网击球违例,要具备两个条件:a.看击球瞬间球拍与球的最初接触点(行为条件);b.看网顶上方的垂直面(位置条件),如果击球瞬间的最初接触点在球网上方的垂直面上或者在本方这边,就是合法击球;如果是在垂直面对方的那边,就是过网击球违例。

⑨在比赛进行中,如果运动员的喊叫或者故作姿态是针对对方的,应视为故意分散对方注意力判违例;如果是针对本方的,则不应判违例。喊叫或故作姿态是行为条件,针对对方是确定判违例最关键的“干扰作用条件”。

(9)对行为不端的处理

①故意延误比赛是一种不端行为,延误发球是一种违例。违例是应该直接判罚的,行为不端则要根据不同程度的情节给予不同的处理,这两种类型和处理方法要区别清楚。故意延误比赛是指死球后运动员为了喘息或恢复体力而故意以绕圈子、不及时捡球、未经裁判员允许擅自擦汗喝水等拖延时间的方式,迟迟不到下一个发球或接发球位置。间歇期超时延误下一局比赛也是故意延误比赛。

②不服从裁判员的裁决,造成中断比赛是一种不端行为。故意改变或损坏球,也是一种不端行为。例如擅自折球的羽毛,用肘部或球拍柄捅球以扩大羽毛口径,用手箍小球的羽毛口径等,以此影响球的速度和飞行,甚至用挥扁球来达到换球的目的。

③各种无礼的语言或行为,例如说粗话、抛球拍、摔球拍、用球拍敲打器材设备以及有其他粗鲁行为。

④行为不端的情节程度要靠裁判员的辨别认定,处理方法是:

第一次发现,如果是一般情节,例如延误比赛、折球的羽毛、改变球的口径、自言自语地说粗话、向上低抛球拍、轻摔球拍、轻敲器材设备、轻微挑衅等,可召唤违反者给予提醒劝告;第二次发现类似行为,应执行警告,把违反者叫过来,右手高举黄牌宣告:“警告,×××(违反者姓名)行为不端。”

第一次发现,如果有捏扁球、对他人说粗话、向上高抛球拍、重摔球拍、重敲器材设备、故意中断比赛、间歇期超时延误下一局比赛等不端行为,根据情节的不同程度不经提醒劝告,可直接执行黄牌警告乃至举红牌判违例。对行为不端判违例时,应把违反者叫过来,右手高举红牌宣告:“违例,×××(违犯者姓名)行为不端。”

如果是已经被判警告的一方再次出现不端行为,则应直接执行红牌判违例。

如果是已经被执行红牌判违例的一方再次出现不端行为,或者第一次就出现严重的不端行为,例如攻击他人、罢赛等,那么不仅要先对违反者执行红牌判违例,还应当立即报告裁判长,由裁判长决定是否取消违反者的该场比赛资格。如果裁判长决定取消违反者的该场比赛资格,则裁判长将黑牌交给裁判员,裁判员应把违反者叫过来,右手高举黑牌宣告:“×××(队名或姓名)行为不端,取消比赛资格。”

⑤一旦发现行为不端,应立即处理。在一局比赛中,一旦执行红牌判违例,应对违反方判罚输该球。

如果在两局之间的间歇期中发生行为不端,应立即处理;如果是执行了红牌判违例,应在下一局开赛宣告时直接判罚违反方输一球。

如果在一场比赛结束后离开场地之前发生行为不端,也应立即处理,但不判罚输一球。

只要是对行为不端执行了黄牌、红牌乃至黑牌,都应在记分表上作记录,比赛结束离场后应及时报告裁判长。

(10)对不可预见或意外情况的处理

①比赛进行中,遇到不可预见或意外情况,如灯光异常、塑胶场地开裂、球网破损等,应立即暂停比赛,报告裁判长处理。

②比赛进行中,遇外界物体进入场地,如果此时不影响运动员,应让比赛继续进行;如果已经影响或正要影响运动员,则应立即暂停比赛。

(11)试行国际羽联对司线员明显错误的裁决进行纠正的规定

裁判员进行纠正时,应立即宣告:“纠正,界内(或界外)”,接着宣告“比分”或“换发球”和“比分”。

(12)对运动员伤病的处理

在比赛进行中如果运动员突发伤病,裁判员应立即暂停比赛,询问该运动员的伤病情况和是否需要叫医生。如果不需要医生,则立即继续比赛;如果需要医生,则应立即高举右手要求裁判长带领大会医生进入场地。此时,应在记分表上记下暂停比赛时的原因、时间、比分、发球员及发球顺序。当医生开始对伤病员作简单治疗处理时,裁判员应启动秒表,随时向裁判长报告时间,在裁判长的协助下询问伤病员和医生后确定能否继续比赛。在这一段时间里,只允许裁判长和大会医生进入场内,其他人不得进入(除裁判长允许外),也不允许运动员趁机接受指导。

一旦确定运动员能恢复比赛,应宣告:“继续比赛,××比××(比分)。”如果运动员不能恢复比赛,则应宣告:“×××(该姓名或队名),弃权。”随后宣告:“×××(对方姓名或对方队名)胜。”弃权时不用宣告比分。

(三)发球裁判员的职责与执裁工作方法

1.职责

发球裁判员一般由裁判长指派,主要负责在一场比赛中对发球员的每一次发球是否出现五种发球违例进行裁决,并在裁判员的同意下及时更换新的比赛用球交给发球方。还应协助完成好裁判员交给的其他额外工作任务,例如赛前领球、进场后量网高、赛中换球和赛后还球等。

2.执裁工作方法

(1)发球裁判员在裁决时只有一种宣告术语,即违例,但要根据不同的发球违例出示五种不同的手势(如图8-10所示)。根据五种发球违例的不同违例时间和动作位置,发球裁判员眼睛的观察注意力应有侧重点。一般可按违例时间的先后顺序和动作位置由下至上的顺序调整注意力的重点。

(2)发球员站好位置后,要先注意脚有无触界线。如果脚未触线,一旦开始向前挥拍,注意力可侧重脚有无移动以及挥拍有无停顿。在向前挥拍这一段时间里,重点注意脚违例和挥拍不连续违例。

(3)在向前挥拍过程中,如果未发现脚违例和挥拍不连续违例,注意力就要立即侧重击球瞬间的三种违例:未首先击中球托违例、过手违例、过腰违例。

(4)要在击球瞬间裁决三种发球违例是有难度的,但是可以观察发球员持球动作特点来提前判断是否排除第一种违例。持球时,如果球托向下或朝向拍面,一般可排除未首先击中球托的违例,注意力可侧重后两种违例。持球时,如果球托向上或向侧面又靠近拍面发网前球,未首先击中球托违例的可能性较大。

图8-10 发球裁判员相关手势

注:A.发球过手违例手势;B.发球过腰违例手势;C.发球挥拍不连续违例手势;D.发球脚违例手势;E.发球未首先击中球托违例手势。

(5)在击球瞬间裁决过腰违例,主要看准发球员腰的水平面,眼睛余光注意球体的上沿是否低于腰的水平面。低于该水平面则合法;达到或高于该水平面则应判违例。

核准发球员腰的水平面比较困难,根据国际羽联的规定结合人体解剖结构的特点,以人的上臂自然向下时屈肘部的下沿所对着的腰部位置,可参照为发球员腰的水平面。在死球期间,可注意发球员直立时握拍手臂的屈肘动作瞬间,观察其屈肘部的下沿及时核准其腰部的水平面。

(6)在击球瞬间裁决“过手违例”,主要看准握拍手腕部的上沿水平面,用眼睛余光注意球拍头上沿是否低于手腕部的上沿水平面,低于该水平面则合法;达到或高于该水平面,则应判违例。

(四)司线员的职责与执裁工作方法

1.职责

司线员一般由裁判长指派,负责在一场比赛中只对球在其所分管界线的落点是界内还是界外作出裁决。

2.执裁工作方法

(1)在正式的比赛中,司线员一般是一人负责一条界线,裁决球的落点是“界内”或“界外”。但是,双打比赛中在运动员发球时,负责看端线的司线员要兼看双打后发球线处的落点。在非正式的比赛中,裁判员人数往往不足,一名司线员常常要负责看端线和半条边线。

(2)司线员执裁时共有三种手势(如图8-11所示)和一个宣告术语“界外”。对球的落点裁决时,界内球只出示“界内”手势(如图8-11A所示)不宣告;界外球既要出示“界外”手势(如图8-11B所示),同时还要宣告“界外”;如果球落地一瞬间司线员因视线被挡未能看清球的落点,应出示“视线被挡”手势(如图8-11C所示)不宣告,让裁判员裁决。

图8-11

A.界内手势;B.界外手势;C.视线被挡手势.

(3)司线员的裁决应及时准确,但只能在球落地后才能作出裁决,绝不能在球落地前提早作出。负责看端线和边线的司线员,为了更及时、准确地裁决,应注意观察对方运动员的击球动作,尽可能预先判断击球线路是朝向端线还是边线,以便抢角度看准球的落点。

(4)司线员只负责看球的落点。任何其他情况,如球触及运动员身体或球拍等,都不属司线员的职责范围,不要干扰裁判员的裁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