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史学全盛和嬗变时期

中国史学全盛和嬗变时期

时间:2023-03-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明清是中国史学的全盛和嬗变时期。1.私人修史之风兴盛,著史之旨趣发生重大变化。以黄宗羲为代表的浙东学派把史学提高成为与经学同等地位的历史哲学。他所著另一部学术思想史著作《宋元学案》,由全祖望等续成,记宋元学者二千余人,组织细密,议论平正,与《明儒学案》同称中国学术思想史佳作。魏源的《海国图志》介绍西方国家历史、地理、科学、文化,阐发了作者富国强兵的政治理想。
中国史学全盛和嬗变时期_中国传统文化概观

明清是中国史学的全盛和嬗变时期。明清两代,中国封建社会渐趋衰落,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得到缓慢发展。随着社会生活中新的经济因素的出现与增长,史学出现了新的特点,名家众多,优秀史著不断问世。

1.私人修史之风兴盛,著史之旨趣发生重大变化。明代著名思想家李贽著《藏书》、《续藏书》,对历史人物重新进行分类评价,批评陈腐的理学思想,带有浓厚的反传统色彩,是当时进步史学思潮的力作。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等高举“经世致用”的旗帜,写出了一些充满新气息的史著。以黄宗羲为代表的浙东学派把史学提高成为与经学同等地位的历史哲学。王夫之的《读通鉴论》、《宋论》,顾炎武的《日知录》,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等,对封建纲常名教和封建专制主义展开了抨击,具有启蒙色彩。史评史论有新的发展,以清代章学诚的《文史通义》成就最大。

2.黄宗羲《明儒学案》是我国第一部学术思想史专著。这本书据明代学者文集语录,划分诸家学术思想宗旨与流派,立十九学案,记二百零八人。首列《师说》,以下分述诸家,论列程朱理学、陆学、阳明之学,儒学等。每案首列小序,述其学术渊源与要旨;再立小传,分载学者生平、经历、著作、师承,最后摘其文集、语录等,以见其思想。取材精审,评价切要。他所著另一部学术思想史著作《宋元学案》,由全祖望等续成,记宋元学者二千余人,组织细密,议论平正,与《明儒学案》同称中国学术思想史佳作。

3.类书、丛书、目录书的编修出现高潮。《永乐大典》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部类书。此书由明解缙等奉敕编纂,计二万二千九百卷。清代康熙、雍正年间编撰的《古今图书集成》,全书一万卷,目录四十卷,是我国现存的一部最大的类书。清乾隆年间开四库馆,纂成《四库全书》,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部丛书。这些类书和丛书的编成,对保存我国的古代典籍起了重要作用。在编修《四库全书》的同时,清代又撰成《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二百卷,提要介绍诸书作者生平、内容大旨、著述源流、考辨文字增删、篇帙分合、成就得失以及版本等方面的优劣,代表了中国古典目录学的最高成就。

4.清代史学继浙东学派兴起考史派。浙东学派主张“证史致用”,自然会走上考史的道路;清代文化上的高压政策,也迫使文士著书躲避政治上的风险,因此兴起考据之风。清代考据学在校勘古籍、考证史实、辨伪、辑佚及改撰增补旧史等方面,都取得了超越前人的成果,历史考证方面的重要的著作有钱大昕的《廿二史考异》、王鸣盛的《十七史商榷》、赵翼的《廿二史札记》等。

5.地理志和方志编修在清代发展到鼎盛时期,数量之多,范围之广,皆超越前代。明末清初顾祖禹撰《读史方舆纪要》,内容着重记述政区沿革和军事险易成败之迹,体例严密,考订精详,为后人历史地理研究必读之书。魏源的《海国图志》介绍西方国家历史、地理、科学、文化,阐发了作者富国强兵的政治理想。方志学在清代成为专门之学,清代所修方志体例谨严,数量众多,种类齐全,盛况空前。

6.明清两代的官修史书,不论在数量上,还是在种类上都超过了过去任何一个时期。官修正史有《元史》和《明史》。其他重要的官修史书有:《大明会典》、《明实录》、《清实录》、《清会典》。“续三通”(《续文献通考》、《续通典》、《续通志》)、“清三通”(《清文献通考》、《清通典》、《清通志》)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