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火候”是人与天的对话

“火候”是人与天的对话

时间:2023-09-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所以,设计本帮灶之前,必须对本帮菜的火候要求有着深入的理解。而只有“烧”,也就是用文火来加热,这些食材的味道才会“有机”的进行复合。但只有“烧”是不够的,因为本帮菜还要求成菜的质感要美,所以汤水淋漓的菜式是“上不得台面”的,那就需要“炒”。这是一道菜最后的收官之笔。本帮菜的魅力正在于火候。火候是厨师与自然的对话,是味之一道所独有的“语言”。

本帮菜虽然不像川菜、湘菜那样遍地开花地开馆子,但至少它得开得有“有腔调”,那些菜肴真正具有“老上海”的味道(而不是“看上去有那么点意思”)。

不幸的是,如今绝大多数本帮菜馆,甚至是开在上海市区里的新本帮菜馆,都没有这种“腔调”(更不用提那些靠“图文并茂的有趣菜谱”来撑腰的本帮菜“粉丝”们了)。

本帮菜的腔调首先应该是体现在菜肴风格上的,其次才是作为“花头”的装修风格、桌椅餐具、装盘围边什么的。但现在不少开餐馆的人显然本末倒置了,这些“花头经”是越搞越“有噱头”了,而真正菜肴上的名堂和讲究却不明就里。

这里值得一提的事情当然有很多,但其中灶头是最不起眼的一个重要细节。

你会说灶头就是灶头呗,只要接上煤气能开火,哪个灶头不能烧小菜呢?

这么说话的人往往是不懂本帮菜的。灶头这个小小的细节,往往是不明就里的餐馆最容易犯的大错误。因为他不知道本帮菜的许多操作步骤,其实都普遍地隐去了一句潜台词,那就是如何用火,或者是说用什么样的灶头。

饭店里常用的灶头都是使用加压煤气的,但灶眼的设计却大有名堂。常见的灶头是只有中间一个大孔,大孔四周一圈细孔的“港式灶”。而“本帮灶”的设计则不同,它的灶眼是由数圈同心圆状的细密小孔构成,火力可以从大到小来调节,但不管是大火还是小火,都可以保证锅底的受热均匀。

关于本帮灶头的设计,专业性太强,不过其原理倒也不难,那就是一切都得为做出来的菜服务。所以,设计本帮灶之前,必须对本帮菜的火候要求有着深入的理解。

本帮菜中绝大部分都是火功菜(当然,调味是否地道也很重要,不过这是另一码事),所以设计灶眼时就要知道本帮菜需要什么样的火候条件。

本帮菜是在长期的市场竞争中逐渐被淘汰、优化而来的。这种风格很难从烹饪工艺学的角度来进行概括性的描述,就像方言的魅力一样,你明明可以感受得到,却很难将它用一句话表述出来。

上海人往往用一个“烧”来泛指所有的烹饪加工过程。而在本帮菜中,“烧”和“炒”往往是不太分得开的,这可以从许多本帮名菜的菜名变迁上看出来,如“红烧肉”原名“炒肉”、“红烧圈子”原名“炒圈子”,等等等等;而另一方面,菜名中指定为“炒”的菜式,往往也不是像北方人想像的那样,它往往是带有一定的“烧”的成分,比如“炒鳝糊”,实际上是先焖烧入味,最后再大火收紧。

这就是本帮菜技艺中独具魅力的手法:“炒不离烧,烧不离炒”。这与本帮菜的成菜要求是分不开的。

本帮菜的秘诀之一,就是所谓的“入味”。

什么叫“入味”呢?它至少包含了三个层面的意思:

其一,成菜的主身本身必须具有浓郁的风味,而不是仅仅汤汁有味;比如某些饭店里的咖喱牛肉或者糖醋排骨往往就是不够“入味”的,因为它们很可能是将主料先白煮成统一的半成品,再根据客人需要的味型加调味品烧一下。

其二,成菜必须使主料、配料与调味料共同复合成一种迷人的“新”味道;比如红烧肉、糖醋排骨、醋椒鳜鱼、八宝辣酱等,这些菜式在主料还是生的时候,你完全不可能料到最后会出来什么样的味觉效果,但如果你的操作步骤是对的,成菜就会“自然而然”地复合出一种全新的美妙味道。

其三,成菜味感的美必须与口感的美达到一致;你不能说“红烧肉味道还不错,但瘦肉太老了”、“鳝糊的香型很好,但鳝丝烂了”,这可不算是“入味”。

相关链接

有趣的是,本帮灶头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也就是上海“煤改气”那会儿,由一帮上海的厨师设计出来的。他们可能没学过机械工程、电子工程,但这也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的设计思想是从厨房实战的角度出发的。他们可能只会画出一个示意性的草图来,但有了这个蓝本,工程师们就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了。

由此,笔者联想到现在家庭里常见的煤气灶,这显然是“工科生”出品的:大火时火力还算均匀,也能调节。但改成小火时,往往只剩下中间一个蜡烛头一样的火头,而且这个火力还真的不够文弱,更谈不上均匀了,这样许多火功菜是烧不出来的。从实际效果上来看,它可能还不如一只可以自由调节火力大小的电磁炉。

笔者曾经跟某燃气灶生产厂家提出这个问题,可能是人微言轻吧,这一席话似乎什么也改变不了。

其实,燃气灶生产厂家真的应该好好地研究一下烹饪工艺学。“煎炸熘煸爆贴淋炒,蒸煮煨炖氽扒涮烧,烫炝焗焐烟卤熏烤,醉冻酱拌风霉泡糟”,这些常见的烹饪手法背后,往往都暗含着不同的加热条件。尽管这些学问看上去与生产灶具的那一套“实用”性的机械电子工程的手艺不太一样。但是,不懂得烹饪工艺学,你怎么能设计出老百姓需要的、“最好用”的灶具呢?反过来说,比起光在电视广告上吼“销量遥遥领先”来,弄懂烹饪工艺学之后,再设计出更为实用的灶头,这可管用多了。

从这一点来看,当初的本帮灶头不是由工程师设计出来,而是由厨师设计出来的,就更值得玩味了。

既要入味,又要保证主料的口感,这就是火候上的学问了。

在同一食材面前,不同大小的火力和不同长短的时间,会使菜肴的味道产生出不同的效果来。而只有“烧”,也就是用文火来加热,这些食材的味道才会“有机”的进行复合。

所谓“有机”的复合,就是兼收并蓄、就是取长补短、就是求同存异、就是让这些“本来不是一家人”的味道,慢慢地结合起来,最终柔腻为一地融为一体,成为一种不同于任何食材本来的味道的“全新的味道”。

这就需要用均匀而且文弱的火候“润物细无声”地慢慢地来做这些主料、配料和调味料的“思想工作”,这样才会使它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这是一个水到渠成、自然而然的过程,来硬的显然是行不通的。

这就是中国哲学里的“和”。

但只有“烧”是不够的,因为本帮菜还要求成菜的质感(包括外观质地和入口的口感)要美,所以汤水淋漓的菜式是“上不得台面”的,那就需要“炒”。

人们常常把“炒”这一步通俗地说成是“大火收汁”。其实收汁并非如此简单。这是一道菜最后的收官之笔。它既可以是一道成菜锦上添花的美化,也可以一道成菜是敷粉施朱的补救。

而最难做好的,就是这个补救工作,因为做菜时汤水、火候、时间这三者是互为因果的,任意一项的变化都可以通过其他的两个选项的相应变化来进行调节。所以灶头上有“阴阳火”(一半锅坐火,另一边离开火头)、“围城火”(只用外圈大火)、“窝心火”(只用中间部位大火)、“明暗火”(先盛起主料来,单烧汤汁)的小小讲究。

本帮菜的魅力正在于火候。火候是厨师与自然的对话,是味之一道所独有的“语言”。弄懂了这个灶头背后的设计原理,可能会有助于你更加深入地了解本帮菜的神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