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人际吸引与人际关系概述

人际吸引与人际关系概述

时间:2023-03-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所有这些现象,就是社会心理学上称之为“人际吸引”的问题。人际吸引,就是指人们用肯定或否定的态度对别人作出评价,并体现出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亲疏、远近关系。人际关系包含认知、情感、行为三种心理成分,其中情感成分——人际吸引是人际关系最主要的特征。人际吸引涉及“喜欢”这样一种社会感情。社会心理学在这方面研究的目的,就在于发现人与人之间相互吸引的重要决定因素。
人际吸引与人际关系概述_社会心理学理论及其教学实践研究

一、人际吸引概述

(一)人际吸引的界定

在人与人的交往中,你会发现,大千世界,人海茫茫,有的人擦肩而过,视而不见;有的人却相见恨晚,情意绵绵;一些人成为朋友,一些人却发展成敌人。所有这些现象,就是社会心理学上称之为“人际吸引”的问题。

人际吸引,就是指人们用肯定或否定的态度对别人作出评价,并体现出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亲疏、远近关系。

人际关系包含认知、情感、行为三种心理成分,其中情感成分——人际吸引是人际关系最主要的特征。人际吸引涉及“喜欢”这样一种社会感情。人与人之间的爱,除了情爱、性爱之外,还有“喜欢”。如果对这个词作个界定,它是指个体对于特定对象形成的喜爱、欢快、亲近、友好的感情体验,当对方出现在自己面前(或浮现在头脑中),感到愉快、充实、兴奋,在行为互动时感到亲密、温暖、融洽、友爱;而当对方远离时,则感到留恋、怀念、孤独、寂寞等。

每个人都希望被别人喜欢,这是一种社会需要。只有当一个人喜欢对方,而对方也喜欢自己,双方的需要才能互相满足,才能互相吸引,建立起亲密的人际关系。没有相互的喜欢,相互的吸引,人类将是一个冷漠的世界,社会将是一盘散沙。然而,现实中并非每个人都能招人喜欢,怎样使自己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这是人人都关心的问题。社会心理学在这方面研究的目的,就在于发现人与人之间相互吸引的重要决定因素。

(二)人际吸引的原则

1.强化原则

强化是学习理论的基本原则,用在人际吸引上就是我们喜欢能给予我们酬赏的人,讨厌给我们惩罚的人。许多研究显示,我们喜欢对我们作正性评价的人,而反对给我们作消极评价的人。

2.社会交换

人们是否喜欢某个人取决于我们和这个人交往时对成本及收益的评价,如果在与某个人的交往中,我们获得的收益大于成本,我们就会和他继续交往下去,并且对这种交往的评价也较高;如果在交往中付出多,收益少,交往有可能中断,我们对这种交往的评价也低。简单说来,人们所知觉到的一种关系的正性或负性程度取决于:(1)自己在这种关系中所得到的收益;(2)自己在这种关系中所花费的成本;(3)对自己应得到什么样的关系和自己能够与他人建立一个更好的关系的预期。

然而,社会交换理论也会有一些例外的情况。比如在某些情境下,人们并不愿意做那些在关系中收益最大的人。一些学者认为,关系满意度最重要的决定因素是关系中的公平程度,按照公平理论,当我们在关系中体验到的收益和成本之比大致与伴侣体验到的相等时,我们是最为快乐的。

3.联结原则

我们喜欢那些与美好经验联结在一起的人,而厌恶那些与不愉快经验联结在一起的人。May和Hamilton(1980)的一项研究就证明了这种效果,研究中主试把大学生被试分为两组,分别听他们最喜欢的摇滚乐或最不喜欢的前卫派古典音乐,在听音乐的同时让他们评价一个陌生男子的照片。结果发现当照片与他们最喜欢的摇滚乐结合时,学生对陌生男子照片的评价也较有利。

(三)人际吸引的理论

1.社会交换理论

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人们如何看待他们的关系主要取决于人们对关系中回报与代价的评价与体验。我们总是希望以最小的代价来换取最大的报酬,这种报酬可能是物质的,也可能是精神的,或者两者兼而有之,就像生意场上人人都希望一本万利一样。一个人能提供的社会回报越多,我们就越喜欢他。但是,如果我们得到的回报总是大大超过自己的付出,这种关系也是不会长久的,因为对方同样在进行回报与代价的评估,当他觉得付出太多而报酬太少的时候,他就会终止这种不平衡的关系。所以,人们希望在交往中自己的代价和报酬能够保持平衡,投入与支出相符。同时也是以此来衡量人际吸引力的大小。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交往的代价与报酬是相等的,或者觉得有所收获,那么交往的另一方对他来说就具有吸引力,就愿意继续交往下去。反之,对他而言,就会失去交往的欲望和动机,人际吸引力也就不存在了。

人际吸引之间的交换是非常复杂的,人们的交往能否继续主要取决于对回报进行比较的结果。当人们感到满意的时候,就会表现出对交往的积极态度。

在交往过程中期望的高低也会影响人们对交往得失的评价,有的人希望在他们的关系中付出较少代价而获得较多回报,当这种关系无法达到期待中的标准时,他们就会感到不快。相反,那些期望标准较低的人,在同样的关系中会很高兴,因为他们认为某些关系的维持需要付出较高的代价。由此可见,人们对回报与代价的评估是非常主观的,受情感的因素影响很大,有时候心理上的满足更是我们所期待的。

2.相互作用理论

相互作用理论强调的是交往双方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对人际吸引的影响。就像中国人常说的“礼尚往来,来而不往,非礼也”。这种人际吸引之间的互动关系在生活中是非常普遍的,当一个人对对方表示友好、热情等积极的交往方式时,如果对方也给予相应的积极反馈,则他们之间就形成了良好的人际互动关系,认为双方都有吸引力。相互尊敬、相互喜爱、相互称赞、相互报答等这些都是积极的相互影响。与此相反的是,如果一方以冷漠、回避的方式对待另一方,原来的关系就会受到损害。这种消极性反馈就会影响两人之间的继续交往从而导致关系的破裂。

3.得失理论

得失理论又称为“得失效应”。在人们的交往过程中,对方态度的变化特点会影响我们对此人的喜欢程度,当我们认为是“得”的时候,就会更加喜欢此人,当我们认为是“失”的时候,对此人的好感就会降低。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在人际关系中,我们最喜欢的是开始对我们讲坏话然后再慢慢地改变成讲好话的人,而自始至终都对我们讲好话的人并不是我们最喜欢的人。因此对第一种人的评价中我们觉得有所“得”,看到别人对自己的看法由坏变好,最终得到接纳,这一点是非常有吸引力的,而且我们更容易相信这种态度的转变是真诚的。我们对这样的人的喜欢程度会比那些一直说我们好话的人高。相反,我们最不喜欢的人就是开始讲好话而后面又讲坏话的人,这种“失去”的态度会让我们感到更加不愉快,因为它与我们的期待正好相反。

得失理论强调,在交往中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有所改变时,更能影响自己是否喜欢那个人的态度。当我们“得”到对方的赞扬、尊重和喜欢时,我们就乐意与他建立和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如果我们得到的是厌恶、批评和指责,我们就会“失”去进一步交往的动机和欲望,导致人际吸引的反面——人际排斥。

4.强化理论

强化理论认为,人们交往的结果可以通过反馈来强化下一步的交往行为。

强化有正强化与负强化之分,人际环境的不同刺激可以增强、减弱或消除某种行为产生的频率。这个过程借助于奖励、惩罚等强化方式来实现。我们得到的正强化还是负强化,主要是基于其所引起的肯定或否定、满意或不满意的情感评价,以及由此引发的对交往者喜欢或厌恶的程度,产生好感或厌恶的情绪。如果得到的是肯定评价,就会产生对对方的好感或喜欢;如果得到的是否定的评价,就会产生对对方的反感或厌恶。如果这种结果多次反复出现,我们就会形成一种稳定的交往印象,这种心理定势是很难一下子改变的。

伯恩和克洛拉的情感强化理论认为,人际吸引的大小和奖罚有相应的关系。如果交往行为带来的结果是奖励,如表扬、称赞、报答等,就会引起对方喜爱,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这个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强化,人们在进一步的交往中就会变得更加积极主动,双方的人际吸引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升;相反,如果交往行为带来的结果是惩罚,如批评、讽刺、嘲笑、谩骂等,则会产生对对方的厌恶和反感,减弱或失去与对方交往的热情,这种负强化使人们丧失了进一步交往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人际吸引变得无踪无影了。实际上,我们一般都会喜欢给予我们奖励的人,而不喜欢给予我们惩罚的人。

(四)人际吸引的影响因素

1.外貌

当我们一看到某人就喜欢或不喜欢他,这种反应表明这个人引起了我们肯定或否定的情感,它可能是源于一些相关或不相关的过去经验、刻板印象和归因。例如,如果一个陌生人令你想起一个你认识的、喜欢的人,你就可能会喜欢他;如果陌生人属于一个你不喜欢的小群体,例如,他带有你不喜欢的某一地方的口音,你就会不喜欢这个人。尽管我们前面已经讨论过,这种刻板印象对行为只有很低的预见力,然而,不论多么不理性,多么没有道理,这些表面的肤浅的特征确实经常发生作用,影响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吸引。

外貌是在人际交往中首先被认知到的特征。人们也许会说,美貌是表面的、肤浅的特征,但人们就是会对美貌的人做出积极的反应,对外貌缺乏魅力的人作出消极否定的反应。正如尽管人们一直在说“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但实际上还是会以貌取人,尤其是在陌生人的交往中,外貌的作用更是不容置疑的。

2.能力

当其他条件相等时,一个人越有能力,就越受到人们的喜欢。为什么人们喜欢能力强的人?首先,能力强是很有用的,与能力强的人交往能得到更多的信息和资源,还能得到一定的帮助,在某些问题上,有能力的人会提出一些恰当的、非常有用的建议和处理方案。其次,人以群分,与能力强的人在一起,能显示自身的价值与能力。这可能是由于人们有一种想使自己正确的需要,如果我们周围的人都是非常有能力、有才华的人,我们就更有可能正确、不犯错误。第三,有能力的、聪明人的言行会使人感到恰到好处而“赏心悦目”,这其实也是一种酬赏,令人感到愉悦。

犯了错误的能力超凡的人被视为最有吸引力的人,这种现象被称为犯错误效应。怎样解释这种现象呢?一种解释是尽管我们喜欢周围都是有能力的人,但有非凡能力的人似乎是不可接近的、远离我们的超人,缺乏亲近感;同时,能力太强又无缺点的人无形中对我们造成了压力,使人自惭形秽,相形见绌,降低了自我形象,所以我们不十分喜欢这种十全十美的“超人”。

另有一些研究表明,自尊心很强或很弱的人,如果发现他们所喜欢的能力高超的人犯了错误,会降低对这个人的喜欢程度,因为自尊心强的人看到能力强的人犯错误,会破坏此人在他心目中的完美形象,引起鄙夷。自尊心很弱的人则往往把能力强的人视为崇拜的偶像,这种偶像如有缺陷,会使他大大失望。凯·杜克斯研究发现,犯错误效应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大多数男性更喜欢犯错误的能力非凡的男人;女性往往表现得喜欢无错误的能力非凡的人,而不考虑此人是男是女。可见,能力与喜欢的关系也是复杂的,其间还有许多其他因素共同起作用。

3.互补性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不仅具有相似特性的人会产生吸引,而且彼此之间存在较大差异的人也能建立亲密的联系,这种在需要、兴趣、气质、性格等方面存在差异的人在活动中相互吸引称为互补性吸引。

罗伯特·温奇(R.F.Wineh)研究了已婚和已经订婚的若干对伴侣的个性特征发现,在某些条件下存在着互补吸引。也就是说,人们往往选择那些能够补充自己人格特征的人。

但必须要指出的是,互补并不是指相反和对立,与相似性也并不矛盾。互补是建立在态度、价值观等相似基础之上的,在脾气性格等方面的互为补充,是以两个人的特征可以相互满足对方的需要为前提条件的。高雅与平庸、庄重与轻浮等特征,尽管相反,但它们却不能互补,原因是这些特征不能够互相满足对方的需要,它们是对立的特征,不是互补。而独立与依赖,脾气急躁与温和耐心,支配与服从等人格特征则反映了两个人互为补充的特征,并且可以相互满足对方的需要。

4.相似性

相似性主要指的是人们在价值观、态度、信念、兴趣、文化程度、社会背景等方面相似。在人际交往初期,外貌的吸引力会发生较大的作用,但随着人际交往的深入,人们在政治、经济、文化、个性等方面的相似性会对彼此的吸引力产生越来越大的作用。社会心理学家柯尔等人发现,个人视为最好的朋友的人一般都是同等地位的人,他们在教育水平、经济条件、社会价值等方面都很相似,即所谓的门当户对。

相似性与互补性哪个优先取决于交往双方所扮演的角色。如果双方角色相同,相似性对人际吸引起着较大的作用;如果交往双方有着不同的角色作用,则互补性起着重要作用。

5.酬赏

这里所说的酬赏含义是广泛的,既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在人际吸引上,酬赏理论应用的范围非常广,并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或原则。

酬赏与喜欢之间的关系最基本的形式是喜欢的相互性原则。也就是说,我们会喜欢那些喜欢我们的人。卡内基提出的人际交往方面的忠告极其简单:如果你希望某人喜欢你,就要露出笑脸,作出你很喜欢他的样子,对他感兴趣的事,你要装出感兴趣的样子,“慷慨地赞扬他”,并且总是欣然同意他的意见。这种策略有效吗?许多研究证明,在一定程度上它们的确有效,决定一个人是否喜欢另一个人的最强烈、有力的因素就是这另一个人是否也喜欢他。同时,我们喜欢那些只需要我们付出最少代价就能为我们提供最大酬赏的人。

同其他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一样,喜欢的相互性或者说喜欢与报酬之间的关系也是复杂的。阿伦森、荷兰迪的研究证明,喜欢不仅与酬赏量的多少有关,更重要的是与酬赏增加或减少的量有关。阿伦森称之为“增——减理论”。所谓增减理论是指,人们最喜欢的和最不喜欢的并不是那些一贯喜欢和一贯不喜欢我们的人。人们更加喜欢那些对自己的喜欢程度逐渐增加的人,即使这对自己递增的喜欢的总量没有一贯喜欢自己的人的总量大。同样,一个逐渐对我们减少喜欢程度的人,比一向就不喜欢我们的人更不受我们的喜欢。

在酬赏与喜欢之间还有另一种情况,即喜欢的不对等性。就是说,有时我们会喜欢某个不喜欢我们的人,而有时候,我们又不喜欢某个喜欢我们的人。可见,酬赏与喜欢之间的关系也并不是简单的、一成不变的,而是复杂的。

6.邻近与喜欢

邻近表示的是人与人之间时空上的距离,这种物理距离为人际吸引提供的是一种客观条件,即为人际吸引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很多夫妻是由同学、同事或邻居关系发展而来的。1956年,怀特在一个叫作“派克森林”的居民点对友谊模式进行了研究,发现几乎是完全偶然地住到这里的居民们大多数社会活动的对象都是左邻右舍,朋友都住在邻近的地方。

二、人际关系概述

“关系”是理解中国社会结构的关键性的社会—文化概念,是中国人用以处理其日常生活的基本储藏知识的一部分。[1]梁漱溟认为中国社会既不是个人本位,也不是社会本位,而是关系本位[2],这一观点明确了关系在中国社会中的核心地位。近年来,对关系和人情的探讨已经成为研究中国人心理与行为的学者共同关注的一个中心课题。[3]

有关中国人的“关系”的研究很多。虽然“关系”是一个比较现代的词,在儒家经典中找不到,但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概念之一的“伦”指的正是关系。在儒家看来,人是一种关系的存在,“天地宇宙和人类社会都必须处在情感性的群体人际的和谐关系之中”[4]。除儒家之外,其他古代思想流派也都注重对人我关系的思考。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中,存在着多种人我关系理论模式,如贵己论、不争论、仁爱论、兼爱论、无我论、内外交相成论等等。[5]

从社会和行为科学角度对关系和人情的实证研究是由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开创的。这方面的重要研究成果有:费孝通以农村调研为基础而提出的“差序格局”概念,胡先晋对中国人的面子和中国人的情感的剖析,杨联升对作为中国社会关系基础的“报”的概念的阐释等。这方面的研究始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20世纪80年代以来成为热门课题。研究者对人情的概念、关系的建立、请客送礼行为、社会关系网络、关系的作用、关系与宏观社会结构的关联等问题都有不少研究。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心理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对关系和人情进行了大量研究。在理论方面,学者们提出了一些试图揭示中国人的人际关系和人际互动规则的理论模式,如黄光国的“人情与面子”模式,何友晖、陈淑娟、赵志裕的“关系取向”理论,杨国枢的“社会取向”理论等。还有学者对中国人的人际互动原理进行了历史探源。在实证研究方面,学者们探讨了中国人的人际苦痛、人际关系界限和不同关系中的交往法则、人际关系的分类及认知维度、人际冲突及关系运作的方法等。

(一)人际关系的界定

人们在社会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建立在个人情感基础上的相互联系就是人际关系。在所有关于人际关系的理论研究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社会关系与人际关系的关系问题,这直接涉及如何理解人际关系的本质问题。

社会关系也是人们在社会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关系,但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有本质的区别。社会关系对于个体来说是客观决定的,它反映的是人们在社会系统中所占有的一定位置,是一种角色关系,带有非个人的性质。也就是说,社会关系的本质是表现在角色的相互作用中的。而人际关系的本质则是表现在具体个人的直接的面对面的互动中,具有个人性和情感性。因此,有社会关系不一定会建立起人际关系。可是,社会活动的主体是人,凡是有人存在的地方就可能会建立起人际关系,因为社会关系系统中的人们都是作为具有一定的独立人格的个体而存在的。因此,人们的社会活动在实际的、具体的表现中带有一定的个性色彩,表现出活动主体的个性的一面。

那么到底应该怎样来看待社会关系与人际关系之间的关系呢?我们不能简单地把人际关系看成是社会关系的一个组成部分或某一个层次。事实上,人际关系渗透在所有的社会关系之中,所有的社会关系都离不开社会活动的主体——人。因此,我们可以把人际关系理解为社会关系的另一个方面,即社会关系的个性方面或心理方面。人际关系是客观的社会关系的一种复杂的折射,它又为社会关系所制约。

(二)人际关系的原则

1.功利原则

人际关系的功利原则是指在人际交往中,只有当一种关系对人们来说是值得的或者说是对双方都是有益的,人们的交往行为才会出现,人际关系才可能建立和维持。

霍曼斯提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本质上是一个社会交换过程。虽然这种交换和市场上在买卖关系中发生的交换不完全一样,它不仅有物质品的交换,同时还包括非物质品,如情感、信息、服务等方面的交换。但是,发生在人际交往中的交换与发生在市场上的交换所遵循的原则都是一样的。也就是人们都希望交换对于自己来说是值得的,希望在交换过程中得大于至少等于失。不值得的交换是没有理由去实施的,不值得的交互关系也没有理由去维持。不然我们就无法保持自己心理的平衡。

而交往双方内心都有一定的得失尺度衡量双方的关系,相互动态作用的结果,也多是使双方的得与失大致相当。

功利原则的基础在于,每个人作为独立的生命有机体和社会成员,都有自己各种各样的需要。因而也有着一定的价值观,以及从这些价值观所派生出的得失观念。因此,人际关系的功利原则适合于我们每一个人。

2.交互原则

交互原则是指人际交往当中喜欢与厌恶、接近与疏远是相互的。在一般情况下,喜欢我们的人,我们才去喜欢他们;愿意接近我们的人,我们才愿意接近他们。而对于疏远我们、厌恶我们的人,我们的反应也是相应的,对他们也会疏远或厌恶。

人际关系的基础,是人与人之间相互重视、相互支持。正所谓“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任何人都不会无缘无故地接纳我们、喜欢我们。别人喜欢我们是有前提的,那就是我们也要喜欢他们、承认他们的价值,对他们起支持作用。

交互原则的内在心理原因在于,任何人都有保护自己心理平衡的倾向,都要求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保持某种适当性、合理性。当别人对我们做出一个友好的行动或对我们表示接纳和支持时,我们会感到“应该”对别人报以相应的友好应答。这才感到是合理的、适当的。否则,我们的行为就是不合理、不适当的,就会导致心理失衡。

另一方面,我们对于行为合理性和适当性的概念,也会投射到与我们发生相互作用的对方身上。当我们对别人做出一个友好的行动,对别人表示接纳以后,我们也会产生一种要求别人做出相应回报的期望。如果别人的行为偏离了我们的期望,我们就会感到对方的行为是不合理的,对方是不值得我们友好相待的,这时我们对他也表现出消极的行为才感到心理平衡;而对方的行为正好符合我们的期望,我们才感到平衡和愉快。

3.情境控制原则

不论人还是动物(如猴子),在进入一种全新的情境时,总是会明显表现出探究行为。巴甫洛夫称之为“这是什么反射”。

在特定的环境中,我们为什么要弄清“这是什么”呢?“这是什么反射”的真正含义,是探究环境,了解环境事物对于我们的意义,从而把握环境,使我们在该环境中有一个明确的定向。

环境的不明确,或是人们不能达到对环境的把握,会引起机体的强烈焦虑反应。如果我们听到某种声音而又不知是什么声音时,我们肯定想要了解个究竟。我们走夜路害怕,到陌生的地方不安,旅途上感到焦虑等,都是由于不能达到对情境的控制引起的。

对于人来说,不仅物理环境的不明确和不能把握会引起焦虑,对于社会环境的不明确和不能把握,也同样会引起有机体的紧张和焦虑。因此,人们对于这类社会情境也倾向于逃避。

人际关系的情境控制原则的含义是指,每个人都需要达到对所处交往情境的自我控制。因此,我们要想使别人从内心深处真正接纳我们,就必须保证别人在同我们交往时,能够实现对情境的自我控制,保证表现自我的自由。

如果一个人在某种情境中或与人的关系中,不能实现对情境的自我控制,即不能把握交往情境,被动地进行交往活动,那么他在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中可能是发自内心地不愿意这种交往关系,而可能是出自其他原因而不得已地进行交往活动。因此,根据情境控制原则,我们在人际交往中,为了建立真诚的亲密关系,交往双方都要致力于建立平等愉快的交往情境,使双方对交往情境都达到自由的控制。

4.自我价值保护原则

所谓自我价值,指个人对于自身价值的意识与评判。自我价值保护原则,则是指人为了保持自我价值的确立,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都有一种防止自我价值遭到否定的自我支持倾向。

研究表明,任何一个人,其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从知觉信息的选择到内部的信息加工,从对行为的解释到人际交往,都具有明显的自我价值保护倾向。

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有的人就是由于违背了自我价值保护原则,才经常在人际交往上屡屡受挫。如对他人大到能力、人格的贬低,小到对他人的穿着打扮品头论足,伤害了他人的自尊心,同时也就伤害了人与人之间的人际关系。

(三)人际关系理论

近年来,中国社会心理学家对人际关系也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中,既有对人际关系特点的实证研究,也有对人际关系问题的系统分析,还有对中国本土人际关系理论模式的探讨和调查研究。在理论模式的探讨方面主要有:费孝通的差序格局论、杨国枢的社会取向论、何友晖等的关系取向论、彭泗清的示范与回应模式论等。这些研究成果极大地推进了中国人际关系的理论建设和发展。但是,“虽然我们对人际关系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提出了本土的理解和理论模式,但由于本土理论自身存在的问题,仍不能形成现代中国人际关系的基本理论框架,而且,其基本概念和理论尚未得到学界的广泛认同。”[6]

1.社会交换理论

社会交换论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其思想基础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强化原则、经济学原则和对策论思想。特点是以奖赏和代价来考虑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行为,并以双方之间的社会交往活动为主。一般说来,社会交往理论是与霍曼斯(1958)的研究工作有关的。[7]

霍曼斯认为,作为行动者是以下面两条标准来看待交换中的公平分配原则的。一是行动者过去的经验。在相类似的行动中,一个人总是以过去采取这一行动的代价与酬赏、投资与利润的成功经验去衡量过去和将来的行动,并且随着投资的增加而提高标准。如果在现在或将来的行动中获得的酬赏、利润与过去相比都下降了,则行动者会感到不公平。二是行动者认同的比较群体。人们在交换评价自己的酬赏、利润时,总是与类似的人比较,如果别人的付出与回报与我们相差不多,我们就会觉得比较公平。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更多地与自己周围的人进行比较。

霍曼斯指出,社会交换从总体上讲是公平的,如果长久不公平,社会就会产生混乱,社会冲突就会加剧。在长时间的交往过程中,如果一方总是付出多于回报,那么这种交往就难以进行下去。没有人会自愿地、长久地进行“赔本”的交换。他承认在现实社会中存在着权力不平等的现象分层体系,但这是以合理的、公平的分层体系存在的。因为,有权力的人或高地位的人拥有比其他人更高的能力,而具有特别能力的人所获得的酬赏就应该比一般人高,所以他认为还是公平的。

2.人际需要的三维理论

舒兹(1958)提出了人际需要的三维理论。他认为每一个人都有与别人建立人际关系的愿望和需要,只是有些人表现得明显些,有些人表现不明显而已。人际关系的模式大致可以通过三种人际需要,即包容的需要、控制的需要和情感的需要来加以解释。在舒兹看来,人际需要就是个体要求在自己与他人之间建立一种满意的关系。每个人都有3种最基本的人际需要,而且每一类需要都可以转化为动机,产生一定的行为倾向,建立一定的人际关系。

3.符号相互作用理论

符号相互作用论又称象征性交往理论,是一种强调人类生活和行为意义的社会生活理论观。“自我”是这一理论的最基本概念,库利就认为个体的自我产生于与他人的交流,一个人的自我意识是他人对自己所作判断的反映。总之,个体的自我是个体与他人互动的产物。米德是这个理论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家和奠基人。

符号相互作用论认为,每个交往者都有自己的一套符号系统。这里所谓的符号是指一种刺激物,代表着一定的事、物或人。符号一般有两类:一类是具体的自然的符号(声音、光源、颜色、动态、姿势、表情等);另一类是抽象的人为的符号(语言、文字、图案、文化等)。在人际交往中,最重要的是语言文字符号,人们用它来解释交往中信息的含义以及语言中包含的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作为交往的外在载体。

就交往过程来说,米德认为人们采用的是象征性手段。所谓象征,就是用人际关系交往中所展示出来的活生生的具体人来衬托交往另一方的形象,使交往双方的关系明朗、清晰起来,并且明确意识到自己在交往中所担任的角色。也就是说,使用交往中人们所担任的角色来实现双方的互动。人们在交往活动中,必须估计到可能发生的情况,才能对他人的行为作出积极的反应。如何进行估计?这就要从他人所担当的角色进行判断并对其行动进行预期。如果评价预期反应与实际反应之间存在不一致之处,双方对自己所担当的角色会不断进行调整,使其趋于一致。

米德认为,交往的一方在采取某个行动时,并不是按照自己的主观愿望就能实现的,必须估计对方的反应行为,即对方对自己行为的评价、反应。我们可以通过担当的角色来估计他人的反应。这里的“他人”有3种情况:一是交往中实际担任的角色。这种交往常常发生在相互比较熟悉的人们之间,由于对对方的真实角色有比较正确的了解,交往氛围就比较融洽,交往也容易进行,并且轻松、愉快。二是交往中想象对方担任的角色。这种交往一般发生在陌生的人们之间。由于双方相互并不了解,只有凭借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从交往者的衣着、风度、谈吐等猜测、判断他的身份。发生误解是难免的,容易出现冲突和障碍。这种交往比较困难,有时还难以维持。三是交往中潜在性担任的角色。这时交往双方担任的角色不甚清楚,但其身份说明了这种角色的潜在意义。因此,在交往中我们只有正确地意识到对方在交往中所担任的角色,才能估计、推测交往对方可能有的行为。

符号相互作用论重视语言符号在交往中的作用,强调对他人行为倾向的预测、估计,要求人们按照自己在交往活动中所担任的角色来行事,并注重行为效果的反馈,认为客观现实是心理反应产生的源泉和内容,所有这些都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它把整个社会关系和文化简单归结为符号,过分夸大了外部的影响力,而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人在交往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社会中人们复杂的交往关系简单化,有机械主义的倾向。把人的行为仅仅归结为对符号的理解。过分夸大交际符号的作用,这是不足取的。

4.中国人人际关系三位一体理论

翟学伟认为,真实的中国人人际关系是由“缘”、“情”、“伦”构成的三位一体,只有把握了这三者及其相互关系,才能认识中国人人际关系的本质。由此他提出了中国人人际关系的本土模式是人缘、人情和人伦构成的三位一体,它们彼此包含并各有自身的功能。一般来说,人情是其核心,它表现了传统中国人以亲情(家)为基本的心理和行为样式。人伦是这一基本模式的制度化,它为这一样式提供一套原则和规范,使人们在社会互动中遵守一定的秩序。而人缘是对这一模式的设定,它将人与人的一切关系都限定在一种表示最终的本原而无须进一步探究的总体框架中。[8]

翟学伟还认为,天命观、家族主义和以儒家为中心的传统伦理思想是中国人人际关系中最基本的文化基础。无论是儒家、道家还是佛教,它们都具有程度不同、观点各异的天命论思想。就民间而言,人们一般坚信天有一种强大的势力,可以操纵人的行为,赏罚人的善恶,安排人的一生,设计人的未来。家庭在任何社会都是人们最初社会化的场所,其本身特点也是构成不同人际关系的核心问题,更是中国人人生哲学的现实基点。在中国,家族制度经历了由家庭向宗族、村落发展的趋向,最后导致中国人在纵向上对共同祖宗和家谱的认同,在横向上对各种亲属关系的重视。而在儒家看来,只要能理解3种家庭成员关系,就可能将其引申到所有人际关系当中去。其中,父子代表一切纵向关系,兄弟表示横向关系,夫妻意味着两性间的关系。这种推论法实际上体现了中国传统人际关系在理论上的假设和实践运用之间的连续性和统一性,是可以实施的生活准则。

翟学伟的理论从传统文化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出发,揭示了中国人人际关系的特殊性,其理论有一定的系统性和说服力,为我们从总体上把握中国人人际关系的一般特征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指导,同时也丰富了人际关系的本土化研究。但是,这一理论主要是从社会学的角度进行分析的,对中国人个体人际关系的差异及其心理活动特点没有进行深入的分析。

(四)人际关系的研究意义

随着现代社会迅猛发展,科学技术快速进步,个体社会化不断加剧;日益发达的通信技术和现代化交通工具,使地球变得越来越小,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使远隔千山万水、未曾谋面的陌生人对话成为可能。于是,人际交往、人际关系已成为决定人们能在多大程度上对社会作出贡献、增加知识和技能,满足自己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的决定性条件之一。诚如豪斯顿所言,研究人际关系的兴趣日益高涨的主要原因在于,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生活幸福、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人们已经意识到,对人际关系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是社会发展和现实生活向社会心理学工作者提出的研究课题,也是人类自身完善的迫切需要。

1.有利于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和谐社会中的精神文明建设,需要提高全体人民的素质,而这都建立在良好的人际关系基础上。同样,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培养一代具有现代化素质的新人,使他们能把全部精力都用在如何正确按照社会要求发展自己上,这是一个良性循环。尤为重要的是,个体的社会化,人类文明的传承也是在人际关系中实现的。同时,交往中形成的良好人际关系使社会成为一个网络状的有机整体,这又为建立和发展新型的良好人际关系奠定了基础。

2.有利于形成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

现代社会要求人不仅要有健康的体魄,健康的心理,而且要求拥有健康的人际环境。友谊可以唤起人们的积极情绪,是使人们获得幸福感的源泉。良好的人际关系为此提供了可能性。大量的统计资料表明,目前人们学习生活和工作环境中的人际冲突、人际内耗现象是严重的,这固然与社会文化和客观社会背景等因素有关,但主要的原因在于人际环境建设滞后于个体心理发展,没有积极地优化学习环境和工作环境,也没有为个体提供必要的心理咨询和指导,就会导致社会消极因素乘虚而入,各种信息刺激通过暗示、感染和模仿等心理机制,形成个体发展的人际障碍。

3.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群体的凝聚力

在生产力诸要素中,人是决定因素。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建立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才能使社会和各种组织的生命力增加,群体内聚力提高,人们才能团结一致,协调工作,最终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相反,人们则会互相扯皮,互相嫉妒,人际内耗,从而极大地影响工作积极性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影响社会整体性和组织有效性。

4.有利于促进个体素质的提高和个体的全面发展

人际关系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和谐的人际关系,犹如空气之于人,水之于鱼,人们耳濡目染,在深层心理结构中把建立和维持人际关系的原则化为自己的价值体系,并用以调节、支配自己的行为,获得正确的社会文化规范和社会角色意识。这是提高个体心理素质所必需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提供人的个性自由发展的广阔天地。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人,为社会培养出大批有知识、有能力、有健康人格的人才。这种人才的成长,需要一个良好而融洽的人际环境,需要不断克服人际交往活动中出现的种种异常现象,而许多研究表明“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是可以通过训练而掌握的。

综上所述,人际关系的研究不但是历史的必然,更是现实的需要。对人际关系的科学研究和认识,不但有利于优化人们的生活和心理环境,丰富个体心理活动的内容,使他们获得必要的文化归属感和认同意识,建立起正确的价值体系和道德规范,扮演好社会角色;而且有利于人们个性的自由发展,增强他们在社会生活中的主人翁意识,帮助人们从人与人之间关系变化发展的规律来认识社会,取得改造自然改造社会更大的自由,并将在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正是由于社会生活中的许多乐趣来自于人际交往中所形成的人际关系,因而无论是儿童、青年还是老年人,始终把人际关系的重要性置于他们价值观的顶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