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文人与绍兴美食

文人与绍兴美食

时间:2023-09-0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据绍兴地方志载,在明清两代,绍兴上贡朝廷的土特产有八种,号称“八大贡品”。据说霉干菜成为贡品,与绍兴师爷也有关系。清廷还有一习俗,初夏开始,清宫多吃素净的菜肴,其中包括绍兴上贡的贡瓜,故绍兴贡瓜名扬京城。贡酒,就是绍兴老酒,但不是一般的老酒,只限于绍兴的“花雕”和“善酿”两个品牌。鉴湖水水质澄清,富含矿物质,绍兴酿酒靠的就是鉴湖的水,水是绍兴酒的血。

据绍兴地方志载,在明清两代,绍兴上贡朝廷的土特产有八种,号称“八大贡品”。在这八大贡品中,分春秋两季进贡,春季纳贡“贡茶、贡菜、贡瓜、贡糕”;秋季纳贡“贡酒、贡鸡、贡鱼、贡方”。

(1)贡茶

贡茶,即绍兴的珠茶,又名平水珠茶、日铸茶。会稽平水日铸岭是越王勾践铸造兵器的地方。日铸岭产茶,在南宋时就已闻名,到明清两代,这里专门辟有“御茶园”,并设有御茶监专司,负责茶叶的采收、纳贡。至今还有叫“御茶园”的地方。

珠茶为绿茶,因圆如珍珠而得名。御茶制作工艺极为精致。有“杀”“烂”“甩”“焙”“筛”等工序。首先是“杀”青,即采摘限于农历谷雨前刚有一芽二叶的嫩尖青叶,用猛火炒,炒时要用手在镬中不断搅动,把青叶炒干;接着是“烂”青,把炒干的茶叶揉捻成细长的条状;再“甩”烂青,就是用文火炒,一边甩,一面把茶叶老片、茶茎拣去,待细长条的茶叶甩成卷曲略呈圆形后,用双手把茶叶向镬底翻,翻上来往两边揿,把茶叶揿成圆形;再“焙”,火力不宜旺,要小火,使茶叶呈珍珠般滚圆状,色泽墨绿而油亮,油光闪闪;最后“筛”,分等级。头等珠茶,浑如珠,润如玉,乌绿油亮,表面有霜雪般的光泽,开水冲泡,碧绿澄清,香味浓郁。

如今珠茶主要产在嵊州三界等地,为绍兴有名的特产。珠茶、舜江水和越瓷,应该是绍兴人对优雅生活的追求和享受。

(2)贡菜

贡菜,就是绍兴的霉干菜。作为贡菜,它不是一般的霉干菜,是选料特别精良,加工特别精当,制法特别讲究的霉干菜。

据说霉干菜成为贡品,与绍兴师爷也有关系。绍兴人出门到外地谋生,都会带上一些霉干菜,一来为了调节口味,二来可预防水土不服。官员们见霉干菜有如此功效,也纷纷带一些回家,久而久之就在皇宫中传开了,被列入贡品。乾隆皇帝多次下江南来绍兴,就品尝过霉干菜及霉干菜制作的菜肴。

用于贡菜的霉干菜不同于家庭自制的那样,它必选农历清明前的芥菜,将芥菜取心晒干,用金银丝线一束一束地捆扎起来,装在小坛中腌,大约一个月左右就晾晒、蒸熟,菜呈红黑色后,在太阳下晒,这样反复蒸晒多次,直到色泽红亮,香气扑鼻,最后装入外面饰有人物山水、像绍兴花雕酒那样的菜坛中密封。旧时专有绍兴的知府和山阴县的知县监制,一年大约制作千把斤,将菜坛加盖后黄封,派专人运往京城。

(3)贡瓜

贡瓜,即绍兴的酱瓜。绍兴制酱始于北魏。贡瓜就以酱渍瓜制成,但渍的不是小黄瓜或蒲瓜,而是青瓜。

据传,在清宫中,早晨供小米粥,用贡瓜佐食。清廷还有一习俗,初夏开始,清宫多吃素净的菜肴,其中包括绍兴上贡的贡瓜,故绍兴贡瓜名扬京城。

制作贡瓜,必选长六寸左右的上等青瓜,洗净沥干,用甜面酱拌和,一层一层地装入坛中,装满后用黄泥封住坛口,酱渍半个月左右,至瓜呈青红色,取出,洗去包酱,切片就能佐餐,具有肉质鲜嫩、咸中带甜、清脆爽口之特点,下饭佐粥,制作凉菜或配制炒菜,样样入味。

(4)贡糕

贡糕,指的是绍兴香糕,以孟大茂香糕闻名,创业于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距今已有两百多年历史。

绍兴人喜食米粉糕团,以时令或习俗分,民间过新年吃“年糕”,清明吃“艾糕”,男女结婚用“龙凤糕”,祝寿辰有“寿桃糕”,婴儿弥月有“汤饼糕”,孩子入塾有“定升糕”,鲜罗汉豆上市有“时鲜糕”“豆花糕”,重阳登高吃“栗子糕”,还有“乌豇豆(黑豆)糕”“方糕(印糕)”“松花麻糍”等。这些糕团唯一的缺点就是水分含量大,难保存,易坏。为了不让糕团变坏,要让米糕失去水分,就把米糕放在炭火上烤干,这样就成了糕干。在制作糕干中加入中药材作香料,来增加糕干的香气和帮助消化,就成了香糕。

由于在制作水磨米粉中加入了桂花、松花、茯苓、砂仁、豆蔻、白芷、丁香、山荼等中药材,香糕不仅具有松、脆、香、甜的特点,保存时间变长,更具有解郁、和中、开胃、健脾等功用,老少皆宜。绍兴人出门都会带上些,并作为礼物馈赠好友,后传入宫廷,成为贡品。其品种有“桂花香糕”“玫瑰琴糕”“七弦琴糕”“朝笏糕”“鸡骨头香糕”“椒盐香糕”等。

(5)贡酒

贡酒,就是绍兴老酒,但不是一般的老酒,只限于绍兴的“花雕”和“善酿”两个品牌。“花雕”是上等的“加饭酒”,“善酿”是味带甘醇的绍兴酒。

贡酒的酿造有严格的规定,历来有“冬酿春煎秋入贡”的说法,民谚就说“倪子(儿子)要亲生,老酒要冬酿,农田要冬耕”。装酒的酒坛也是特制的,坛外雕塑有山水人物故事,如“瑶池摆宴”“麻姑献寿”等吉祥图案,还要加上黄封,称“黄封御酒”,并由沿途地方官员负责保护,由太平车队装运,并加派兵勇护送过境。

(6)贡鸡

贡鸡,是绍兴“三禽(越鸡、麻鸭、白鹅)”中的越鸡,今全国名种鸡“萧山鸡”的鸡种。

相传,越鸡是春秋越国宫中供观赏和玩乐的鸡,为斗鸡用,今绍兴城内还有叫“斗鸡场”的地方。越国都城在今绍兴城内的“府山(龙山)”,东面的清泰里一带有“龙山”和“蒙泉”两口山泉,附近草木丛生,昆虫特别多,泉水和昆虫为越鸡的生长提供了天然饲料。至明清两朝,越鸡被定为贡品,绍兴府衙和山阴县衙专在这里设有两衙“鸡吏”,主持越鸡饲养事务,负责“贡鸡”的饲养。

贡鸡规定为阉过的公鸡,绍兴人称为“仙鸡”,此鸡可长成七八斤重,但贡鸡严格规定为四五斤重一只,并过立冬上路,进京已到年边,在过年时享用。

越鸡具有肉质细嫩、骨松酥脆、皮薄汤鲜之特点,成为名种原鸡。

(7)贡鱼

贡鱼,说的是绍兴鉴湖所产的鳜鱼。

鉴湖,也称镜湖,是东汉时会稽太守马臻带领百姓修筑的人工湖,有358里周长,风光迷人,有“山阴道上行,如在镜中游”之句,陆游更有“千金不须买画图,听我长歌歌鉴湖”之诗。鉴湖水水质澄清,富含矿物质,绍兴酿酒靠的就是鉴湖的水,水是绍兴酒的血。

鉴湖盛产鱼虾,其中以鳜鱼为名产,陆游诗中“新钓紫鳜鱼”“别饶风味胜一筹”,说的就是鳜鱼,俗名“花鲈鱼”“季花鱼”。

鳜鱼入贡,清诗就有“时值秋令鳜鱼肥,户挑网箱入京畿”之说,从侧面证实了鳜鱼入贡的不易。绍兴的鳜鱼,据说能与松江鲈鱼、富春江鲥鱼相提并论。鳜鱼最佳的烹调方法是清蒸,“清蒸鳜鱼”是绍兴的传统名菜。

(8)贡方

贡方,即绍兴的腐乳,俗称“霉豆腐”,但非一般制品,是绍兴众多腐乳制品中特供的“红方中的太方”腐乳。

传统的绍兴腐乳因其是方型,统称为“方”,有红方、醉方、白方、糟方、棋方、青(臭)方等品牌,入贡的叫“贡方”。“红方”制作时需添加天然红曲粉,色泽为红色;“醉方”色泽为黄,以老酒代水,增添了腐乳的鲜美;“白方”色泽较白,味似醉方;“糟方”添加绍兴酒的酒糟,糟香味美;“棋方”形似棋子,小巧玲珑,咸中带甜,旧时用作病人忌口之用;“青方”色青,味臭,号“臭霉豆腐”,绍兴俗话用“臭霉豆腐老牌子”来比喻东西不是很好,但牌子老、名气大。红方中又分太方和中方,“贡方”选用红方中的太方,制作特别精良,工艺特别讲究,在清代每年上贡的只有四大坛,且每坛只有一百块。

今绍兴有种调味汁叫“南乳汁”,就是红方腐乳的汁水制成,用来烹调菜肴别具风味,畅销全国。

绍兴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孕育出许许多多的美食文化。夏朝时,禹平水土,会诸侯,计功而崩于会稽。越王勾践时,勾践为了报仇雪耻,奖励人口生育,以充兵源,还专设养鸡、养猪、养犬的集中地,有鸡山(今绍兴上虞东关的“长山”)、猪山、犬山(今绍兴诸暨境内),绍兴的“吼山”也是越国的养狗之地(今成为绍兴名胜风景区)。东汉《越绝书》有载:“生丈夫,二壶酒,一犬;生女子,二壶酒,一豚。”勾践在大举伐吴之前,设宴以狗肉、鸡肉、猪肉款待士兵,鼓励士气。秦始皇来过绍兴,绍兴城南有“秦望山”。东汉会稽太守马臻兴筑周长358里之鉴湖,使绍兴水产资源得到极大丰富。宋高宗赵构驻跸越州,改年号为“绍兴”,赞绍兴为福地,定绍兴为备都。后有六位皇帝安陵绍兴,号“宋六陵”。清乾隆下江南到过绍兴,留下了许多传奇故事。

(1)清汤鱼圆

据大禹陵《会稽石刻》记载,传说在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东巡来大越,在会稽山祭大禹,赞美越地民风淳朴,物产富庶,同时,也被越地河鲜所陶醉。秦始皇遍尝鱼虾,但总觉得河鱼刺多,喜食而又后怕。于是,令随带厨师烹制无刺鱼肴。厨师虽绞尽脑汁,但总不得满意,因而丢了性命。其中有一厨师,自知性命难保,悲愤之中拿鱼泄愤,将鱼斩得粉碎,加盐和水调搅后汆汤一烧,献于皇上,等待死亡决断。不料,秦始皇尝后不仅没有要他性命,相反较为满意,赞美鱼肴既无刺又鲜美极嫩。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历经厨师不断改进,就成今天的“清汤鱼圆”。

“清汤鱼圆”在绍兴称“三不加鱼圆”,即不加蛋清、不加淀粉、不加油。原料选白鲢,工艺讲究刮、排、塌、梳、挤,“刮”肉细腻,“排”斩透彻,“塌”应柔有刚,“梳”茸充分搅和,“挤”圆尾巴。

具体制法为:将刮下的鲢鱼肉排斩,塌去刺筋,剁细起黏性,加葱、姜、水、盐,顺同一方向梳至“上劲”;取炒锅一只放入清水,将鱼茸用调羹挤成鱼圆;端锅置火上,用中火加热,小火“养”熟,捞起。炒锅中加入清汤,配上火腿片、熟笋片、水发香菇和绿蔬菜,下盐、味精调味,入养熟的鱼圆,烧开即成。

(2)清蒸越鸡

据考,在春秋越国时,越鸡是一种既供“斗鸡”玩赏,又可食用的一种鸡。雄性越鸡生性凶狠好斗,至今绍兴城内还留有“斗鸡场”之地名。雌性越鸡,尤其是未经产蛋的母鸡宜“清蒸”,俗称“独杀鸡”,是男童发育时期必须服用的佳品,有强健筋骨,补气壮神之功效。越国专设有“鸡山”豢养,后慢慢传到民间。至宋代,南宋陆游诗中多次提及,《秋来觉顽健》诗中就有“蒸鸡最知名,美不数鱼蟹”,《饭罢戏作》中有“啄黍黄鸡嫩,迎霜紫蟹新”的诗句。清乾隆游江南到绍兴时,也闻名而品尝过此菜,食后赞叹不绝。1933年,柳亚子夫妇南来绍兴,品尝越鸡后,概括为八个字:皮薄、肉嫩、骨松、汤鲜。

“清蒸越鸡”必选当年未产蛋的越母鸡,烹调时先煮后蒸,沸水下料,旺火速蒸,汤色澄清。

具体制法为:将宰杀治净后的越母鸡,敲断小腿骨,放入沸水锅中烫去血沫;取大砂锅一只,用竹箅子垫底,放入鸡,舀入清水,加盖用旺火烧沸,撇去浮沫后用小火焖煮成熟;取品锅一只,将鸡背朝下放入,倒进原汁,鸡上排放火腿片、笋片、香菇,调入盐、绍酒,加盖入蒸笼用旺火速蒸,出笼后加入味精,放入焯熟的绿蔬菜即成。

(3)葵花团肉

据传,隋炀帝南下扬州时,各地纷纷敬献美食于朝廷,越州官吏敬献的美食就是“葵花团肉”。“葵花团肉”就是现今叫的“狮子头”,清《调鼎集》中就有收录。“葵花团肉”绍兴人通俗称“饼子”,有“懒惰饼子”之叫法,取其“懒惰”,意为不能剁得过细,搅得很实,这样吃口才酥松鲜嫩。传统的绍兴“饼子”有两种形状:一种是圆球状,即“狮子头”状。这是传统筵席“十碗头”中第一道菜“绍什锦”里必备的,而且在饼子里还须加“冻米”(爆米花),目的也是为了吃口酥松,有“饼子加冻米,扣肉吃张皮”之说。球状狮子头可蒸、可炖、可烧,并可与鱼肉合制,绍兴人喊“鱼圆饼子”。另一种即扁平状,可蒸、可煎,如“鳓鲞蒸肉饼”“霉千张蒸肉饼”“蛋蒸肉饼”“干菜饼子”等。经绍兴历代厨师的革新,“干菜狮子头”就是最典型的代表。

“干菜狮子头”选用肥瘦相间的猪肉和入干菜炖制而成,地方特色浓厚,干菜的鲜香溶入猪肉,又使狮子头达到了酥松的口感,肥而不腻,相得益彰。

具体制法为:选用猪五花条肉(六成瘦四成肥),细切后剁成石榴子大小的碎丁,盛入容器;干菜清洗后也细切成碎粒,和入猪肉中,加绍酒、盐和适量的水,顺着一个方向搅拌至“上劲”,捏成狮子头状。取砂锅一只,加入热水,放入狮子头,加盖密封,先用旺火烧开,后改用小火长时间炖制成熟,起锅前加入适量的盐、味精便成。

(4)香干拌马兰

相传,宋时康王赵构为避金兵的追杀,逃到绍兴,当时饥饿难忍,晕倒在一农舍,农家以米粥、拌马兰头供食。赵构饥不择食,竟感到其味远胜旧时皇宫里的山珍海味。直到后来在临安登基,定年号为“绍兴”,还多次要绍兴府进献马兰头,以供食用。

马兰头学名马兰,又称“鸡儿肠”,属菊科,系多年生草本植物,嫩苗可食,曾收录于《救荒本草》《随园食单》《本草纲目》等古籍。其性凉,有清热、凉血之功,中医以全草入药。

“香干拌马兰”为绍兴清明节前的应令家常菜肴,具独特的鲜嫩清香之特色,现今已广泛地被大酒店选作时令冷菜。

具体制法为:清理后的马兰头洗净,以沸水焯熟,用清水揉搓,挤尽白沫,除去草腥,然后捏成菜团,用快刀细切,切成细粒;香干同样切成碎粒后拌入马兰头中,调入细盐、味精、麻油,充分拌匀即成。

绍兴历代人才辈出,被毛泽东同志称为“鉴湖越台名士乡”。明代文学家袁宏道初至绍兴,第一印象就是“士比鲫鱼多”。

在绍兴的美食中,文人与绍兴美食有着很深的渊源。

(1)贺知章与素炒鸭子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是唐代名士、诗人,浙江萧山人,萧山旧时隶属绍兴,属绍兴人,今绍兴还有“贺秘监祠”。

相传,“素炒鸭子”就是贺知章晚年回乡时的日常饭菜。其时,贺知章戒酒茹素,不食荤腥。一天,他去拜访一位深山道人,却发现火工道人竟以大碗“炒鸭子”为他佐膳,心中疑惑不解,道人不食荤腥,怎能吃炒鸭子。后经询问,才知是用豆制品千张炒制而成,且其味甚佳。回家后仿制而食,取名“素炒鸭子”,并在士大夫中流传,至今绍兴普通百姓家里人人会做此菜。

“素炒鸭子”实为千张制成,因炒成后形似炒鸭子而得名。先将千张洗净后撕成碎片,以1%的碱水溶液浸泡,使其柔软,然后用清水漂净碱味,沥干水分待用。炒锅置火上烧热,下菜油倒入千张不停地煸炒、翻动,使千张结成小块状,加入食盐和适量的清水,水分略干时起锅撒上葱花便成。

(2)苏东坡与东坡腐

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美食传天下。在绍兴也有“东坡腐”的传闻。据传,“东坡腐”来源于“东坡乎”,实为“油豆腐嵌肉”。

宋时王安石重视水利建设,十分推崇古代的治水英雄大禹。有一年,他出京巡视,特地到绍兴祭禹。当时,任杭州太守的是苏东坡,系王安石的门生,便从杭州陪同来绍兴。这天中午,东坡亲自操厨,做了一碗独特的油豆腐宴请王安石。王安石曾在浙江鄞县(今宁波鄞州区)当过县令,对油豆腐这类菜肴并不陌生,但吃到如此之油豆腐(油豆腐中嵌入肉糜)还是第一次,边吃边叹。苏东坡好生奇怪,问道:“恩师因何长叹?”王安石指指菜碗道:“这明明是肉,它粉身碎骨以荐众生,却无声无息地被油豆腐夺去了名姓,岂不可叹!”苏东坡接住话题道:“恩师不是常常教诲子瞻,贤臣亦分三等:畏法度者为下;爱名节者为次;但知国计民生,不知祸福,不计毁誉者为上。为人为官尚且如此,何惜肉糜哉!”王安石听了这番话高兴之至,感奋地说:“此其东坡乎!此其东坡乎!”“东坡乎”与“东坡腐”在绍兴话中的读音是相同的,从此绍兴人便把这油豆腐嵌肉喊成“东坡腐”,至今亦然。

“东坡腐”的制法是将油炠的油豆腐先用开水泡一泡,挤去油气,用筷子在油豆腐上戳一小孔;将猪夹心肉剁成肉泥,调入葱末、食盐拌匀,嵌入带小孔的油豆腐中,直至嵌满为止,洞口朝上放入碗中,上笼蒸熟便成。

成熟的东坡腐可与菠菜或黄芽菜汆汤,可配制火锅,还可配成“三鲜”。食用时最好囫囵入口,闭口细嚼,饱含鲜汁,其味无穷。

(3)徐文长与元宝鱼

明代才子徐渭(字文长),诗、文、书、画、戏曲无一不精。相传,“元宝鱼”有他的故事。

“元宝鱼”是绍兴人“分岁年饭”桌上必备的一道菜,号“年年有余”。它选用鳙鱼或鲢鱼的大鱼尾制成,煎好的鱼尾盛在碗中,两头翘起,似“元宝”状而得名。此鱼鱼肉鲜嫩活络,鲜香入味,深得百姓厚爱。

据传,有一次,徐文长去绍兴“大善寺”探望老友方丈,一进门,巧见方丈正要“偷荤吃鱼”。方丈一见徐文长来,条件反射地就用磬把鱼碗盖住。徐文长看在眼里却假装没看见,佯装对方丈说:“有户人家请我写副对联,写了上联就无法往下写了,今特来请教。”方丈问:“你怎样写的?”徐文长道:“上联为‘勤业门第春常在’,下联写到‘积善之家’就无法继续了。”方丈脱口而出:“积善之家庆有余。”徐文长笑着又说:“既然‘磬(庆)有鱼(余)’,你就大胆地拿出来吧!何必盖着呢!”方丈知道没有瞒过徐文长的眼睛,于是就拿了出来,一块儿吃了。此鱼连和尚都不惜犯戒,足见其魅力。尤其是吉庆之时,一定有它。

“元宝鱼”俗称“煎鱼”,实为“红烧划水”。将带骨的鳙鱼或鲢鱼的大尾巴修整,沥干水分;炒锅置旺火上烧热,下入油,至七成热时,放入鱼尾两面煎黄,加入酱油、绍酒、姜末、白糖和清水,旺火烧开,中火烧透入味,旺火稠浓卤汁,起锅时撒上葱花装碗便成。

(4)郦道元与柳豆腐

郦道元是北魏时的地理学家和散文家,桑钦著《水经》,郦道元为之作注,名《水经注》。有一次,郦道元来探若耶溪(绍兴地名)之源,途经一岔道口,有一寺院,见天色已晚,就在寺院投宿,住持老僧知其身份,特备素斋款待。席间有一菜,甚合郦道元胃口。饭后,郦道元问老僧道:“大师既称素斋,何故又以‘蛋浆’好菜待我?”老僧知其误解,笑答说:“佛门圣地,岂可贪腥茹荤,此‘柳豆腐’也。”还把制作的方法告诉了他。郦道元在会稽考察多日,所到之处,无不将“柳豆腐”介绍给当地百姓,从此这菜便在民间流传开了。“柳”是绍兴叫法,其字是从手从柳声,无法写,姑且写作“柳”,实为“搅”。

制作“柳豆腐”关键是“盐奶”。“盐奶”为何物?盐奶是绍兴的俗称叫法,其实就是将盐用嫩毛竹的笋壳的干制品(俗叫“箬壳”)包裹成粽子状,放在木炭上烤制而成的盐疙瘩。绍兴人旧时用“大灶”烧饭,盐奶可直接在灶肚里煨制。去掉盐块外的箬壳,食用时碾碎便是。

“柳豆腐”就用豆腐和盐奶。将豆腐放入钵头中,用筷子一把,将豆腐捣碎,然后以同一方向不断搅动,边搅边放入适量的盐奶,搅的时间要长,越长越细腻,俗称“万柳豆腐”,至豆腐成浆状不带颗粒,倒入碗中,上蒸笼用微火蒸熟(熯),出笼浇上麻油便成。

绍兴有句古话:“无绍不成衙。”意即绍兴出师爷,绍兴师爷遍及全国。

师爷实为幕友,即旧时地方政府和军队里的参谋、书记和办理司法、钱粮等事务的下属人员。至于师爷始于何代,今实难考究。用鲁迅先生概括的话来说,是古时绍兴的破落户书香子弟从事的其中一条生路。这些人与科举无缘后,就会做幕友,幕友被他们的军政僚属尊为上宾,称“老夫子”,而对一般胥吏来说,因为他们是自己长官的师宾,便称呼为“师老爷”,简称“师爷”。

绍兴师爷的顶峰期是在明清两代,出现过许许多多传奇式的故事,至今家喻户晓,深入人心。绍兴师爷已成为当今外地人称绍兴人的代名词。全国魅力名镇绍兴县的安昌镇就有“绍兴师爷馆”。绍兴美食毫无疑问离不开绍兴师爷。

(1)淮蟹

淮蟹是绍兴人对腌螃蟹的别称,是绍兴醉蟹的前身。据野史记载,从前,有个绍兴师爷在安徽作幕,当时,淮河两岸蟹多为患,当地老百姓却不知食用,眼看庄稼遭害,驱赶无方,十分惊恐。师爷灵机一动,想起家乡父老十分爱食此物,即暗暗向州官提议,鼓励百姓捕捉,上交官府。他则备好许多大缸和食盐,将百姓捉来上交的螃蟹腌制起来,然后运到家乡销售,既解决了蟹患,又赚了大钱,至今家乡老者就称腌螃蟹为“淮蟹”。在绍兴东面的宁波,一年四季都制作腌蟹,不过腌的是梭子蟹,唤“咸枪蟹”,宁波咸枪蟹是当地筵席必备之菜,成为宁波的一大特色。

由于腌蟹实在有点咸,宜下饭,不太宜下酒,而绍兴人又十分钟情酿酒喝酒。有好事者,把腌蟹泡到酒里,泡后再食,觉得咸味明显减轻,且风味别致。众人便纷纷仿效,经不断改进,即成当今的“醉蟹”。

绍兴醉蟹分白醉和红醉两种。白醉用盐,红醉加母子酱油,外加绍酒、葱姜、丁香等香料。具体制法是将螃蟹洗刷干净,放进竹篓或网袋中捆紧,挂二小时左右,使其吐净蟹腹内的水分和杂物;将醉料调配加热后,使其冷却,装入洁净的酒坛中,将沥水的螃蟹倒入坛中,浸泡在醉料里,压实螃蟹不使其爬动,封住坛口,冷藏四十八小时后食用,肉活味鲜,风味独特。

制作醉蟹应注意:1.必选活蟹,切忌混入死蟹;2.最佳重量为每只50克左右;3.捆紧吐水,使其空腹能尽快吸入醉料;4.温控1℃的冰箱冷藏48小时后食用,味更佳。

(2)八宝姑嫂鸭

明代成化年间,绍兴舍子桥(地名)畔有家姑娘和嫂嫂开的饭馆,姑娘在饭馆里掌勺,烧得一手好菜,隔壁有位章姓秀才恋上了她,但因门户不当,难成连理。当时,正好章生之父从浙江布政使衙门作幕而归,章生便请姑娘烹菜为父接风,席中的“八宝姑嫂鸭”深得章父夸奖,叹曰:“家人无此手艺,不能常食。”章生趁机就把与姑娘爱恋之意禀告父亲,并仔细叙说了姑娘的身世,姑娘家原先也是书香世家,后破落为生计所迫,开店掌厨,章父听后,便成全了他们的姻缘。从此,此菜就成了绍兴“定亲办酒”的主菜之一。

八宝姑嫂鸭选用绍兴麻鸭,并配以猪肉、开洋、玉堂菜(咸菜)、香干、冬笋、香菇、黑木耳、黄花菜等辅料制成。先将鸭子宰杀治净,开膛取出内脏,挂晾片刻,并在鸭身上涂抹酱油略渍。将猪肉细切,拌开洋、玉堂菜、香干、冬笋等粒,加母子酱油、绍酒、食盐等调料搅匀,与水发香菇、黑木耳、黄花菜一同填入鸭腹内,用纱线缝合刀口,装入盛器,加桂皮、茴香和汤水用小火蒸两小时,至酥糯即成。食用时,去除纱线,具有汁浓芳香,骨酥肉嫩,鲜美可口的特点。

制作八宝姑嫂鸭应注意:1.选用当年雄性麻鸭(俗称“秋菇头”),肥少骨嫩;2.开膛口子宜小,便于缝合;3.小火长时间蒸制,能使其酥烂脱骨但又不失原形。

(3)干菜毗猪肉

明代绍兴才子徐渭(字文长,号青藤居士)是一位非常有名的师爷,他戏曲、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一生为百姓打抱不平,晚年虽较穷困,但依旧不畏强权,留下了许多美妙的故事。“干菜毗猪肉”就出于他的手,成为绍兴第一传统名菜。

据传,当时,在山阴(绍兴)城内大乘弄口有一家新开张的猪肉铺,请徐文长书写招牌,招牌写就后,店主欣喜若狂,并以一方猪肉相送。当时徐文长正好数月不知肉味,急忙回家烧煮,但由于身无分文,家里连烧肉的调料早就用完,即想起甏里还存有些陈年霉干菜,就拿来蒸猪肉,不料其味甚佳,百姓纷纷传开了。

干菜毗猪肉之“毗”字,即为紧紧地靠在一起之意。至今民间还把紧紧地靠在一起的情形,形象地称之为“干菜毗猪肉”。家庭制作干菜毗猪肉就是一层干菜一层猪肉地装满盛器,加调料加盖蒸制。现今的“干菜焖肉”,几经历代厨师的不断革新加工,用先烧后蒸的方法制成。使干菜充满肉香,肉带有干菜香,色泽红润,肥而不腻。鲁迅先生曾多次在日记和书信里提到干菜焖肉。1956 年4月,周恩来总理在杭州楼外楼宴请当时民主德国贵宾时,就以此菜待客。干菜焖肉已在全国数届烹饪大赛中获金奖。

干菜焖肉选用猪五花肋条肉和上等芥菜干为原料。猪五花肉切成小方块,干菜细切成粒。将肉块焯水去除血污,洗净后加葱结、姜块、桂皮、茴香、母子酱油、绍酒、白糖和水烧煮,至肉熟汁少时,倒入干菜拌匀,使汤水被干菜吸收。取扣碗一只,碗底垫少量干菜,将肉块皮朝下肉朝上排列在碗中,再将剩余的干菜盖在肉块上压实,上蒸笼用旺火蒸两小时,出笼扣在盘中即成。

制作干菜焖肉应注意:1.必选猪五花肉,肥瘦相间;2.干菜最好为芥菜干制的,特别鲜;3.烧肉时切勿同时加入干菜烧;4.必用旺火长时间蒸制,肉红润酥糯,干菜乌黑油亮。

陆游,字务观,小字延僧,别号放翁,晚号龟堂老人。生于宋徽宗宣和七年(1125),卒于宋嘉定三年(1210),享年85岁。

陆游是12世纪有名的诗人、词人、文人、书法家、史学家、战略家,是一个富有爱国思想的现实主义文学家。一生著有《剑南诗集》《渭南文集》《家世旧闻》及《老学庵笔记》等,一生写诗歌9900多首。陆游更是一位烹饪专家和美食家。在宦游蜀地时,就写出了“十年流落忆南烹”之诗句。到晚年,过着田园生活,总结养生之道,并作诗曰“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眼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至神仙”。陆游诗词中有很多的饮食诗词说到绍兴美食,现只能略举一二了。

(1)排骨、蒸鸡与螃蟹

《饭罢戏作》载:“东门买彘骨,醯酱点橙薤。蒸鸡最知名,美不数鱼蟹。”

“彘骨”为猪排骨,排骨用橙薤调好的酸酱烹制或蘸食。“蒸鸡”是陆游最爱吃的,蒸鸡好吃,其味与鱼蟹相提并论。在《秋来觉顽健》诗中道:“啄黍黄鸡嫩,迎霜紫蟹新。”蒸鸡的鸡要选啄黍的黄鸡,即越鸡。此鸡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很有名了。据东汉《越绝书》载,离山阴(绍兴)约50里有座“鸡山”,是越国养鸡的集中地。越鸡属绍兴“三禽(越鸡、麻鸭、白鹅)”之一,具有肉嫩、骨松的优点。民间视一斤四两左右的童子鸡为最佳,称“斗米斤鸡”,被誉为“神仙鸡”。蒸鸡就是现今的绍兴名菜“清汤越鸡”。史料载,清乾隆游江南到绍兴时,闻名品尝此菜后赞叹不绝。1933年,柳亚子夫妇南来绍兴时,品尝后,概括了八个字:皮薄、肉嫩、骨松、汤鲜。至于蟹,水乡绍兴河湖密布,盛产蟹。迎霜紫蟹就是深秋的新蟹,《稽山行》诗中载“村村作蟹椴”之句,椴为竹或藤编制的捕蟹工具,证明宋时捕蟹已非常普遍。现绍兴人吃蟹讲究“九团十长”,九月圆脐满斗黄,十月长脐膏丰腴。据《绍兴晚报》调查统计报道,早在2004年的金秋蟹季里,仅绍兴市区螃蟹的日销售量就达3万斤。

(2)蒸豚与剪韭

《小饮》载:“蒸我乳下豚,剪我雨中韭,杯盘虽不丰,吾儿起为寿。”《稽山农》载:“粗缯大布以御冬,黄粱黑黍自身舂。园畦剪韭胜肉美,社瓮拨醅如粥浓。”

蒸豚,即蒸小猪,“周代八珍”中“炮豚”,为烤、烧小猪,是周代最有名的肴馔之一。绍兴历有烹制食用不留种不育肥的幼小畜禽的习俗,如乳猪、膏羊、犊牛、喜蛋(又称活蛋,分“鸡喜”“鸭喜”“鹅喜”)等。幼小畜禽滋补能力强,且鲜嫩味美,容易消化吸收,大都以蒸食为主。剪韭,即采割韭菜。韭菜系多年生草本植物,叶细长而扁,冬季培育色黄,称韭黄,初春露芽色青茎外紫,俗叫“血芽韭菜”,初夏开白花,唤韭菜花,茎可食。春韭鲜嫩,可单炒、配炒、作馅等,绍式的“小炒”菜中必配以韭菜,绍兴民间更喜欢“泖”着吃,工艺独特,鲜嫩爽口,齿颊留香,味胜肉美。

(3)鳜鱼与莲藕

《思故山》载:“船头一束书,船后一壶酒,新钓紫鳜鱼,旋洗白莲藕。”

鳜鱼和莲藕都是绍兴鉴湖之名产。鉴湖不仅风光优美,魅力迷人,倾倒历代文人墨客,而且物产丰富。陆游称赞鉴湖为“千金不须买画图,听我长歌歌鉴湖”。鳜鱼,俗称“季花鱼”,为名贵淡水鱼类,以鱼虾为食,鱼肉鲜美,在明清时期被列为绍兴八大贡品之一。鳜鱼最好是清蒸,“清蒸鳜鱼”也是绍兴的传统名菜,是“别饶风味胜一筹”的南宋菜肴。

莲藕,俗唤“路路通”,有七孔和九孔之别,以七孔为上品。据传,明太祖朱元璋有一次微服私访,听见琅琅的读书声,进入太学内,见一桌上放有一段藕,白嫩如女人臂,遂写出了上联“一弯西子臂”,请众生对下联。有一江西籍太学生对了“七窍比干心”,朱元璋颇为高兴。用西施的玉臂来比喻藕,用商代忠臣比干的心来形容藕的七窍内孔,十分工整贴切,会形会意。莲藕与荸荠、红枣加红糖一起烧煮后食用,是绍兴人除夕“分岁”年饭必备之菜,称“藕脯”,谐“有富”,以示来年又有又富。把糯米酿入藕空中加蜂蜜和红糖煮,叫“糯米凿藕”,也是家常菜点,已被餐馆作为看家凉菜。

(4)烤野兔

《鹅湖夜坐书怀》载:“马鞍挂狐兔,燔炙百步香。拔剑切大肉,哆然如饿狼。”《荞麦初熟刈者满野喜而有作》载:“猎归炽火燎雉兔,相呼置酒喜欲狂。”

野兔,古时主要狩猎野味之一。宋林洪《山家清供》中有“拨霞供”,即“涮野兔肉”;陆游诗中的“燔炙”、“燎”野兔,即今“烤”野兔。烤野兔非常香,是佐酒的佳肴,现酒店也有烧烤等制法来烹制野兔。

(5)麻鸭与莼鲈

《稽山行》载:“春雨桑柘绿,秋风粳稻香。村村作蟹椴,处处起鱼梁。陂放万头鸭,园覆千畦姜……湘湖莼菜出,卖者环三乡。何以共烹煮?鲈鱼三尺长。”

鸭,即为麻鸭,绍兴名产,又称绍鸭。母的称“老鸭”,公的叫“秋菇头”,是肉蛋兼用型鸭。绍兴素有“种稻酿酒,酒糟养鸭”之习俗。麻鸭除鲜食外,农村常用酱腊等方法制作,可久藏慢用。故民谚曰:“偌有擂地西北风,我会陈酒酱鸭送。”鲜鸭宜炖,“火踵神仙鸭”据传就是宋时留下来的,绍兴旧有“头伏鸭,二伏鸡,三伏宜吃金银蹄”之说,今“笋干炖老鸭”更成大酒店看家肴馔。莼菜和鲈鱼,原出晋代著名文学家张翰的“莼鲈之思”。北宋初年名臣李昉等编篡的《太平广记》说:“作鲈鱼脍,须八九月霜下之时,收鲈鱼三尺以下者,浸渍讫,布裹沥水尽,散置盘内。取香柔花、叶相间,细切和脍,拨令调匀。霜后鲈鱼,肉白如雪,不腥,所谓金齑玉脍,东南之佳味也。紫花碧叶,间以素脍,亦鲜洁可观。”鲈鱼以松江最有名,旧时绍兴也有。《山游》中载:“蟹束寒蒲大盈尺,鲈穿细柳重兼斤。”莼菜出自西湖、湘湖。《雨中排闷》载:“丰年处处村酒好,莫教湘湖莼菜老。”湘湖今在浙江萧山,旧隶属绍兴。

(6)雕胡

《村饮示邻曲》载:“夕阳坐溪边,看儿牧鸡豚,雕胡幸可炊,亦有社酒浑。”

雕胡,即“菰米”,据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载:会稽(绍兴)人顾翱,在西京(今西安)为官,“少失父,事母至孝。母好食雕胡饭,常帅子女躬身采撷。还家,导水凿川,自种供养”。古时雕胡为六谷之一。杜甫有诗“秋菰为黑穗,精凿成白粲”“滑忆雕胡饭,香闻锦带羹”。李白诗赞“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雕胡现已没有,因茭草感染了菰黑粉菌变态形成了内质茎,成“茭白”“茭笋”“菰笋”,为江南名产。茭白可炒可烧可焖,但绍兴人独一无二的烹制方法还有“饭焐”“霉制”。饭焐即放嫩茭白入米饭锅中同煮,成熟后用“母子酱油”蘸食,鲜嫩甘脆;霉制即经刀工处理后,入盛器淡霉,霉成后加盐、香油蒸食。

(7)玉糁羹

《归事》载:“雅闻岷山多区芋,聊试寒炉玉糁羹。”后《悲歌行》又载:“紫驼之峰玄熊掌,不如饭豆羹芋魁。”

用四川岷山的区田之芋所做的芋羹,色如白色米粒,以致后来时常回味。饭豆和羹芋之味可与驼峰、熊掌相提并论。其实绍兴农家也很喜欢种芋,民间谜语中的“芋艿”之谜,曰:“青竹搭青篷,小鸡孵鸡娘。”旧时绍兴一般要到逢年过节时,才用芋艿制作芋羹,此时亲朋来往,都会杀鸡宰鸭,并把鸡鸭的内脏与芋艿一起烹制菜肴,曰“芋艿时件羹”,其滑软入味,老幼皆宜;“螟脯烩芋艿”是大年节里一款家常菜,至今亦然。“芋艿螺蛳羹”更是大酒店里的当家羹菜。

(8)红酥手

《钗头凤》载:“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此诗为陆游31岁(宋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时作。据南宋周密《齐东野语》记:“陆务观,初娶唐氏,闳之女也;于其母夫人为姑侄。伉俪相得,而弗获于其姑。既出,而未忍绝之,则为之别馆,时时往焉;其姑知而掩之,虽先知挈去,然事不得隐,竟绝之。亦人伦之大变也!唐后改适同郡宗子赵士程。尝以春日出游,相遇于禹迹寺南之沈氏园,唐以语赵,士程遣致酒肴,翁怅然久之,为赋《钗头凤》一词,题园壁间云。”不久以后,唐婉去世。她留给陆游的是50年温馨的旧梦,千古绝唱。“红酥手”据文学专家说就是下酒菜肴,是一种用面粉制成、经油炸的精美食品,形状像女人的纤纤细手。面粉制品属面点类,用面点来下酒,实不敢苟同。现今可能不唤此名,或为文学修饰,究为何物,实难考证了。按烹饪的习惯,喜欢把猪爪喊“猪手”,加之绍兴人喜食猪手,民间有“红烧猪手”“金银蹄”等菜式,有学者也认为,“红酥手”也许就是烧红并烧得酥糯的猪手。

(9)腊鹅和烤鹅

《醉中歌》曰:“黄雀万里行头颅,白鹅作鲊天下无。”

白鹅作鲊的“鲊”为腌腊或香糟之法,即腊鹅或糟鹅。《饭罢戏示邻曲》载:“今日山翁自治厨,嘉肴不似出贫居。白鹅炙美加椒后,锦雉羹香下豉初。箭茁脆甘欺雪菌,蕨芽珍嫩压春蔬。平生责望天公浅,扪腹便便已有余。”白鹅炙美的“炙”即“烤”,即烤鹅。白鹅用腌腊着吃、熏烤着吃。难怪绍兴至今还有“糟鸡糟鹅糟白鲞,腊鸡腊鸭腊肚肠”之句。“熏鹅”,更为清明上坟时食用。

绍兴人爱鹅,东晋王羲之在兰亭就有“鹅池”,城内有“戒珠寺”,都与鹅有关。绍兴人更喜食鹅肉,不光祭神祀祖要用鹅,谐音“我”;传统过节也要送鹅,有“我来了”之意。通常食用“白斩鹅”,斩成大块的,叫“实斩鹅肉”,清明上坟用“熏鹅”,年节用腊鹅和糟鹅。

(10)馎饦

《朝饥食齑面甚美戏作》诗载:“一杯齑馎饦,手自芼油葱。天上苏陀供,悬知未易同。”

“馎饦”,又称“汤饼”“银丝”,是古时对面条或馄饨的叫法。绍兴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食俗。陆游有很多的食面诗,诗中有各式各样的面条吃法。“齑馎饦”说的是咸菜面,即现今绍兴人爱食的“片儿川”。《闲居对食书愧》曰:“满脾蜜熟美,下栈羊肥馎饦香。”这是“羊肉汤面”。在绍兴不仅还有羊肉面,更有“狗肉面”,面条劲大,鲜醇味美。《岁首书事》诗二有“中夕祭余分馎饦,黎明人起换钟馗。”这句说的馎饦为“馄饨”,原注是说:乡俗以夜分毕祭享,长幼共饮饭其余。又岁日必用汤饼,谓之冬馄饨、年馎饦。绍兴人吃馄饨以皮薄透明、汤清味鲜著名,不仅有连汤带水吃的,有油炸吃的,更有蒸食的。“五彩蒸馄饨”就是绍兴的传统小吃。在诸暨,据传西施发明了馄饨,并视馄饨为上品,至今还有以馄饨招待客人的习俗。

西施,原名施夷光,春秋越国苎萝(今浙江诸暨)人,是我国古代四大美女之首。春秋战国,诸侯争霸,越败于吴,沦为附庸国。越王勾践采纳文种、范蠡等人之计谋,抓住吴王夫差的弱点,选美女西施、郑旦等献于吴王,以诱使其“惑乱沉湎,不领政事”,而越国则暗自积聚力量,等候时机,达到灭吴的目的。越灭吴国,西施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后人赞颂她有“爱国爱民,舍小我明大义”的高尚情操;有“外柔内刚,坚忍不拔,忍辱负重”的精神,并为她造殿、盖祠,以视纪念,诸暨市内的“西施殿”就是最为独特的代表。

西施有沉鱼之貌。她的外表之美和心灵之美在历代的诗、词、赋等中有着很多的阐述和形容。西施也与很多美食有关,下面介绍以“西施”命名的相关美食。

(1)西施舌

西施舌为一种蛤蜊,叫沙蛤。据传,那时勾践大败吴国,吴王夫差自尽,勾践夫人偷偷地叫人骗出西施,把西施连同石块捆绑后沉入大海。从此,浅海滩上就有了这种软体动物,为西施所变,称为西施舌。而《浣纱记·怀故》说这是西施生前酷爱吃的蛤,“福建前日进贡一种海味,唤做西施舌”。

西施舌产自福建浅海沙中,壳为三角形,长约6—7厘米,其肉白似乳,味极鲜美。宋胡仔的《苕溪渔隐丛话》引《诗说隽永》载:“福州岭口有蛤类,号西施舌,极甘脆。其出时,天气正热,不可致远。”明《雨航杂录》也载:“西施舌,一名沙蛤,大小似车螯,而肉白壳中突出,长可二寸如舌……”《渔书》有载:“西施舌,状如蚌,壳色青绿,肉作银红,似女子舌,故名。味清甘有效,作汤佳味。”明吴仪洛《本草从新》说:“益精,润肺腑,止烦渴。”清王士雄《随息居饮食谱》也说:“开胃、滋液、养心、清热、息风、凉肝、明目,海错美品,得此嘉名,实即车蛤也。”今现代科学证得,西施舌是一种高蛋白、低脂、低胆固醇,含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和碳水化合物的海味食品。

西施舌最宜汆汤,也可爆、炒、拌、炝、烧等,“炒西施舌”就是福建名菜。

在西施故里有一款传统点心,也叫“西施舌”,是用水磨糯米粉包裹枣泥、核桃肉、桂花、青梅等果料甜馅,用模具压制成型,汤煮或油煎成熟,色如皓月,香甜爽口。

(2)西施乳

据《浣纱记》里载宫女之说:“前日吴松江进上河豚白来,唤做西施乳,大王爷(指吴王)吃剩了,也被我尝得一尝,妙不可言,这便是吃娘娘的乳一般了。”

西施乳,即河豚腹内的腴(白),特珍贵。唐李商隐诗曰:“莫将越客千丝网,网得西施别赠人。”宋赵彦卫《云麓漫钞》载:“河豚腹胀而斑,状甚丑,腹中有白曰讷。讷最甘肥,吴人甚珍之,目为西施乳。”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也载:“(河豚)今吴越最多……彼人春月甚珍贵之,尤重其腹腴,呼为西施乳。”

河豚鲜美,腹腴珍馐,但河豚有毒。《格物论》说“此物剧毒”。《本草纲目》引唐代陈藏器载:“河豚,肝及子有大毒,入口烂舌,入腹烂肠,无药可救。唯橄榄木、鱼茗木、芦根煮汁可解。”拼死吃河豚——犯不着。

(3)西施藕

据《苎萝西施志》载:诸暨鲜藕,洁白鲜嫩多汁,外观白嫩形似女人手臂,名“西施藕”。《浣纱记》里说:前日金坛进上黄花藕,白又白,嫩又嫩,唤“西施臂”。清《坚瓠集》也说:明太祖朱元璋有一次微服私访,听见琅琅的读书声,进入太学内,见一桌上放有一段藕,白嫩如女人臂,遂写出了上联“一弯西子臂”,请众生对下联。有一江西籍太学生对了“七窍比干心”,朱元璋颇为高兴。用西施的玉臂来比喻藕,用商代忠臣比干的心来形容藕的内孔,十分工整贴切,会形会意。

“炒藕丝”是诸暨传统“三大碗(豆腐、藕、粉丝)”之一。西施故里更有款家喻户晓的菜点,叫“糯米凿藕”,可菜可点,是用西施藕和糯米加工制成。即把经水泡的糯米拌入红糖,灌入整段的藕孔里。灌时,先将整段的藕切去一头,灌入后合上切去的部分,并用牙签固定,加水慢火煮透后调入蜂蜜,晾凉后切片成菜。绍兴也有一道传统藕菜,这是年夜饭上必备的,用藕、红枣、荸荠加红糖制作,唤“有富”,为“藕脯”之谐音,讨彩,以示来年又有又富。

(4)西施鱼

据《苎萝西施志》说:“勾践灭吴国之后,西施沉江而死,化为鱼,称美人鱼。”《东坡异物志》载:“扬子江有美人鱼,又称西施鱼。一日数易其色,肉细味美,妇人食之,可增媚态,据云西施沉江后幻化而成。”

现代工具书释:美人鱼,亦称“儒艮”,又名人鱼。属海牛类,体长约三米,状如海牛,背面苍黑色,腹白色,栖热带之海中,食海草及藻类,游泳时,头部露水而直立,牝者胸部有乳房一对,春夏之交,常以前肢拥抱幼仔,游泳在水上,远望之如抱儿之妇,肉可食。今广东、广西及台湾沿海有产。

另有也叫西施鱼的,为银鱼(太湖“三白”之一),江苏人谓之。李渔曾称它“白而洁,光而滑,入口咂之,俨然美妇之舌”。

(5)西施豆腐

西施与豆腐本无直接关联,据史料载,西施处在春秋时代,那时还未有豆腐。豆腐约始于汉代,为淮南王刘安所发明。或许是因豆腐白皙细嫩,似西施之玉肤。为了纪念西施,托名“西施豆腐”。

其实,诸暨人的确嗜食豆腐,无论民间红、白喜事,豆腐是绝对不能少的。喜事里吃豆腐,这在全国称得上独一无二的。俗有“诸暨三大碗,豆腐第一碗”。据传,乾隆皇帝游江南时,与宠臣刘墉一起微服私访到诸暨,两人尽兴游玩,信步来到苎萝山脚小村,见农舍已炊烟袅袅,方觉肚中饥饿,在农家初尝“西施豆腐”后,连声称妙。

西施豆腐为羹菜,又名山粉豆腐。取嫩豆腐作主料,配火腿、开洋、香菇、熟笋、鸡蛋,用清汤烩制而成。豆腐雪白细嫩,汤宽汁稠,口味鲜醇,色彩鲜艳。

(6)西施虾仁

西施虾仁实为“蛋奶虾仁”,属广东菜。虾仁冠名“西施”,是因此菜制成后,色泽奶白,口味鲜嫩,爽滑适口。

西施虾仁与西施没有直接的关系,实属人们常把形色美丽或细嫩好吃的食物冠以“西施”之名而为之。

(7)西施银芽

银芽并非烹饪上所说的豆芽或雀菜,而是一种茶叶,为西施故里东白山麓所产的一种高山名茶。

茶叶冠“西施”之名,是因西施故里所产。当然茶叶本身外形秀润,香高持久,汤色清澈,滋味鲜醇,色形兼备,故而名。

茶叶菜肴,非常流行。茶叶制菜可炒可炸、可焗可熏。

西施故里东白山,山高景秀,物产丰富,现已成为旅游风景区。“观日出”“七夕鹊桥会”已成为当地景区的主打项目,成为各地游客的首选之地。

读鲁迅《朝花夕拾》,在小引中有这样的记述:“我有一时,曾经屡次忆起儿时在故乡所吃的蔬果:菱角、罗汉豆、茭白、香瓜。凡这些,都是极其鲜美可口的,都曾是使我思乡的蛊惑……他们也许要哄骗我一生,使我时时反顾。”这些蔬果都是水乡绍兴习见的,是地道的绍兴名产。

(1)菱角

菱,古名“芰”,也称水栗,属菱科一年生浮叶水生草本植物。江南水乡,盛产菱,知名的有浙江嘉兴“南湖菱”,江苏无锡“馄饨菱”,江苏吴县“和尚菱”“元宝菱”和“小白菱”,但最负盛名的,要数“水红菱”,盛产在江浙一带,以江苏苏州和浙江嘉兴最有名。“水红菱”外壳色泽鲜红艳丽,果内含汁丰富,以早熟见胜。绍兴的菱以“两角”状和“四角”状居多,“两角”形似元宝,青色;“四角”壳薄肉脆汁多,早熟,俗唤“驼背白”,最有名。周作人孩提时的诗就写有“驼背白”“水红菱”,《菱》诗曰:“妇孺都知驼背白,雷门(罗门)名物至今存。新鲜酒醉皆佳品,不及寻常煮大菱。”《果饵一》诗也曰:“荸荠甘蔗一筐盛,梅子樱桃赤间青。更有杨梅夸紫艳,输它娇美水红菱。”绍兴习俗,农历八月初三时菱最时鲜,古用祭祀“灶司菩萨”用,到农历九月,菱“罢荡”,即采摘到季节了,故说:“九月重阳,大菱飘扬”。嫩菱可作水果生食,老菱煮熟后,越嚼越香。把老菱放入缸中,“烂”制,使外皮烂去,吃时洗净,木质菱壳变成棕黑,煮熟后食,风味独特,更香。呷一口香醇的绍兴酒,剥一只煮熟的老菱作“过酒坯”,真是“大菱老酒,香醇可口”。

东京医科大学的一项实验结果表明,多角菱(特别是四角菱)有抗癌效果。四角菱的热水浸出物对小鼠肿瘤抑制率高达60%。现代营养学证实,菱的果实中富含淀粉,葡萄糖,蛋白质,脂肪,维生素B、C及钙,磷,铁等多种营养成分。菱还是制作糕点的浆料,可酿酒、制糖、做豆腐、制醋和提炼酒精。老菱肉晒干碾粉,是烹饪的上好淀粉,在菜肴制作时广泛应用。用菱做菜,老嫩皆可,它可做主料,也可作配料,荤素皆宜,适用于爆、炒、炸、焖、煨、煮等烹调方法。袁枚《随园食单》上就载有“煨鲜菱”,曰:“煨鲜菱,以鸡汤滚之,上时,将汤撤去一半,池中现起者鲜,浮水面者嫩。加新栗、白果煨烂尤佳;或用糖亦可,用点心亦可。”“红菱炒仔鸡”是嫩菱做菜的极品,菱肉爽脆,鲜嫩可口;“菱肉焖母鸡”则是老菱的典范,鸡肉酥嫩,醇香味美,一嫩一老,方法有别,风味别具一格。菱菜还有“香菇鲜菱”“雪菜炒菱肉”“串炸嫩菱”“桂花鲜菱羹”等,都是大酒店的时令佳肴。

(2)罗汉豆

先生不仅在《朝花夕拾》的小引中说到“罗汉豆”,还在《孔乙己》文中描述孔乙己“温一碗酒,要一碟茴香豆”;《风波》文中描写“六斤吃炒豆”;《祝福》中提到“阿毛剥豆”;《社戏》中写到“双喜、桂生、阿发‘偷豆’”;等等。尤其是“茴香豆”,已成为驰名中外、家喻户晓的下酒菜和地方休闲食品。

罗汉豆,学名蚕豆,又称胡豆、倭豆、佛豆。据考是公元2世纪张骞出使西域后传入我国的。属豆科,为一年或二年生草本植物,果实为荚果,食部为种子。绍兴人叫蚕豆为“罗汉豆”,而叫“豌豆”为蚕豆,这也是地方特色。为啥叫罗汉豆?俗传有二:一是说蚕豆的豆荚像“罗汉”的肚皮胖圆胖圆的,因而得名;二是说蚕豆成老豆,到冬天下雪,边堆雪罗汉,边吃炒豆,故此得名。罗汉豆富含淀粉、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鲜嫩时色碧绿,清香味鲜,可制作菜点。如“金腿罗汉豆”“雪菜豆板”“臭豆腐炒罗汉豆”“碧绿豆板羹”等。袁枚《随园食单》云:“新蚕豆之嫩者,以腌芥菜炒之,甚妙。随采随食更佳。”罗汉豆与米粉制糕,叫“时鲜豆花糕”;与米饭同煮,叫“豆花饭”。此糕、饭是春后时鲜,以示农忙的来到。罗汉豆养老成干豆,可用炸、煮、砂炒等方法制作食品。“茴香豆”就是干豆制品的一种。

在鲁迅故里,“罗汉豆”制品很多,能成为一个系列。最有名的当数“茴香豆”,现已注册商标,品牌为“孔乙己”,但鲁迅故里人都清楚,传统的茴香豆制品的口感是软嫩的、湿润的,色泽为黄色,而今市场上包装购买来的,色为青色,干韧,表面还有盐霜,这其实是绍兴人俗称的“盐青豆”,当然是为了保藏、运输、携带之方便罢了。茴香豆与盐青豆的制法有点相似,都为干罗汉豆用盐水浸泡,泡到不硬又不膨胀的程度,再略晾干,放入盐、大茴、桂皮等用温火煮,茴香豆煮透后不收汁,带汤水,成品不坚硬、不软酥,软硬适中,吃口香甜,回味足;盐青豆煮时还需加冰糖,入味成熟后,须晒干或烘干。所以,俚语有“冰糖盐青豆,嚼嚼韧久久,回味甜稠稠”之颂。

除茴香豆外,鲁迅故里的罗汉豆还有很多常食制品,有“玉兰豆”“兰花豆”“芽豆”“石板豆”和“爆开豆”等品种。

玉兰豆:鲜罗汉豆、干罗汉豆均可制作。将罗汉豆去种皮,用温油炸松,鲜豆炸后呈墨绿色,称“翡翠玉兰豆”;干豆先用盐水浸泡回软后去种皮,油炸后呈淡黄色,食时撒上椒盐略拌,酥脆香松,酒店也作冷菜上席,其形状似玉兰花瓣状而唤名。

兰花豆:干罗汉豆用水泡胀,在豆下端剪一刀,连种皮一起下油锅炸,成熟后,刀口外翻,形似兰花而得名。绍兴人爱兰花,连“市花”都为兰花,兰花豆很走俏,绍兴人下酒钟情它。

芽豆:干罗汉豆水浸至露芽,入水锅煮,成熟起锅时略加盐等调味,因其味鲜能与螃蟹相并论,俗喊“独脚蟹”。旧时为农历清明上坟祭祖必备之菜,俚语称“清明团子松花糕,上坟芽豆呱呱叫”。

石板豆和爆开豆:石板豆即干罗汉豆直接入锅,用铁锅传热炒制,因制品坚硬如石而得名。此豆为年轻人专利,如若老年人还会吃此豆,会令众人羡慕,称“这人还会吃炒罗汉豆嘞”。鲁迅小说《风波》里描写的“六斤吃炒豆”的炒豆就是这种豆。而爆开豆同样为炒豆,制法上胜石板豆,食之酥松香脆,深得大众喜欢。其制法是将干罗汉豆用盐水浸软,沥干水后,用砂或粗盐传热炒制,炒时,由于豆内的水分受热快速蒸发,使豆膨胀破裂,并发出“碰、碰”之声。绍兴人暗喻心直口快、讲话多的人叫“爆开豆”。

(3)茭白

茭白又名“菰笋”“茭笋”“菰瓜”“茭瓜”,为禾本科多年生宿根沼泽草本植物,是江南特有的水生蔬菜。著名品种有杭州一点红、广州大苗茭、苏州小蜡台和两头早、无锡中介茭等。

据考,茭白在秦汉以前作为作物种植,称作菰。菰结的子为菰米,外褐内白,形似圆针,又称雕胡,被列为六谷之一。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载:会稽(绍兴)人顾翱,在西京(今西安)为官,“少失父,事母至孝。母好食雕胡饭,常帅子女躬身采撷。还家,导水凿川,自种供养”。雕胡现已没有,因茭草感染了菰黑粉菌后变态形成了内质茎,其颜色成白色,称之为“茭白”。

茭白含有4%的糖,1.5%的蛋白质,0.5%的脂肪,胡萝卜素,维生素B1、B2、C,还有铁、钙、磷和大量的水分,被誉为江南“三鲜(莼菜、鲈鱼、茭白)”之一。明朝许景迁在《咏茭》诗中说:“翠叶森森剑有棱,柔条松甚比轻冰。江南若借秋风便,好与莼鲈伴季鹰(张翰字号)。”茭白不仅可生吃,滋味甘脆,更适于多种烹调方法和味型;不仅可做主料,还可做配料,用法与竹笋一样,菜肴品种丰富,有“油焖茭白”“裹烧茭白”“虾子烧茭白”“糟煎茭白”“醋溜茭白”“炝茭白”等。绍兴农家还有两款独特的吃法,叫“饭焐茭白”“霉茭白”,风味实在别致。

(4)香瓜

香瓜,也称甜瓜,为葫芦科一年生蔓草植物,皮色有黄、青、白、墨绿、条纹等,品种约有3000余种,其中以黄金瓜、梨儿脆、灯笼瓜、哈密瓜等为名品。周作人就有写绍兴香瓜的《瓜》诗,诗云:“买得乌皮香扑鼻,蒲瓜松脆亦堪夸。负他沙地殷勤意,难吃喷香呃杀瓜。”

香瓜原产小亚细亚,考古工作者在1972年长沙马王堆西汉古墓出土的女尸的肠道中,发现有138粒香瓜子,足见我国在汉时已经栽培了。

香瓜习惯作水果食用,现也作烹饪菜肴之用,较多用于冷菜和食品雕刻,制作瓜盅和瓜灯,以提高菜肴的品位和艺术性。

绍兴的香瓜中还有一种独特的瓜,称“稍瓜”,长尺余,即“越瓜”。唐代医学家陈藏器说:“越瓜在越中,大者色正白,越人当果食之,亦可糟藏。”明代医学家李时珍也说:“越瓜,以地名,俗名稍瓜,南人呼为菜瓜。其瓜生食,可充果,酱、豉、糖、醋浸宜;亦可作菹。”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也介绍了贮藏与吃食越瓜的方法,指出“凡瓜,欲得完,慎勿伤,伤便烂。以布囊就取之,佳”。绍兴有酱瓜,酱瓜最早由越瓜制成。

在鲁迅先生的作品中,有很多写故里的事,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孔乙己》《社戏》等。细细品味,故里有很多事与绍兴的饮食有很大的联系。它们不仅是故里的景观,每年有成千上万的游客参观,更是绍兴旅游的品牌、美食的摇篮。

(1)三味书屋

“三味书屋”是孩提时的鲁迅读书学习的地方,是私塾。“三味”原名为“三余”,叫“三余书屋”,取自三国董遇所说的“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晴之余”,意思是人们应当利用一切空余时间努力学习。宋代苏东坡对董遇的“三余”之说颇为夸赞,曾作诗云:“此生有味在三余。”据此,寿峰岚(鲁迅的启蒙老师寿镜吾先生的祖父)便把“三余”改成了“三味”。寿洙邻(寿峰岚的曾孙)说,“三味”取义——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酰醢。

据考,“三味”源自《李淑书目》,李淑曰:“诗书为之太羹,史为杂俎,子为酰醢,是为书三味”。书屋的柱子上还挂有一副木刻抱联,“至乐无声唯孝悌,太羹有味是诗书”,诗书之味如同“太羹”之味美。

“太羹”为何物,出自何代?

《中国烹饪史略》说,夏商周三代,特别是商周以来,出现了多种食馔,著名的有“三羹”“五齑”“七菹”“八珍”。三羹之一就有“太羹”,即为本味之羹。追求本味是烹饪的精髓,“三味”与“三羹”之意相吻合,与烹饪关系密切。

(2)皇甫庄

鲁迅的外婆家原先在安桥头(距绍兴昌安门外东北35里的孙端镇),那里是鲁迅小时候过农村生活的地方,他在那里看社戏、“偷”罗汉豆,后鲁迅的外婆家从安桥头迁居到皇甫庄(地名)。幼年时的鲁迅,也常随母亲到皇甫庄拜年、消夏和扫墓。

皇甫庄四面环河,港河纵横,是盛产河鲜的地方。当地就有民谣“要吃鲜鱼鲜虾,小库皇甫庄;要吃老酒,直落后漓江(地名)”,“道墟章,川浦王,要吃鲜鱼鲜虾皇甫庄”。

绍兴人擅长烹饪河鲜,皇甫庄盛产的鲜鱼鲜虾为绍兴的烹饪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货源。

(3)咸亨酒店

咸亨酒店是绍兴众多酒店中的一家,鲁迅小说《孔乙己》就是以它作背景的。“咸亨”两字源出于《易经·坤卦》“品物咸亨”句。高亨的《周易大传今注》曰:“亨”是“美”的意思。咸亨除了字面意思外,也是唐高宗的年号。唐人孔颖达释为“亨通”之意。而“咸亨”两字用作店号,也是取其“通达顺利”之义。

旧时的咸亨酒店是鲁迅的几位本家合营的,其中周仲翔就是鲁迅的从叔。酒店位于都昌坊口东首,与周家新台门相对,只隔一条石板路,开业于清光绪甲午年前后,只开了二三年就关门大吉了,遗迹一直保留到解放初,后来由于都昌坊口一带拓宽马路才废除。在1981年9月中旬,为纪念鲁迅诞辰一百周年,咸亨酒店在都昌坊口西首(即今鲁迅路中段)又重新开了。

咸亨酒店的格局,鲁迅在《孔乙己》文中开头就说:“鲁镇酒店的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白底黑字的大招牌挂店门正中,白墙黑瓦平房,直柜台顶端,竖着一块青龙牌,上有“太白遗风”四个大字,紧挨着“风”字,放着两只古色古香的青花瓷瓶,瓶里装的是浓香扑鼻的绍兴糟烧,柜里摆着装满绍兴老酒的酒坛,还预备着热水,准备随时用来温酒。

酒店主要经营的是绍兴酒和“过酒坯(下酒菜)”。绍兴人习惯,除热天外,尤其是冬天,酒都是温热后喝,咸亨酒店也一样,但咸亨酒店温酒的酒具是“串筒”,是用白铁皮(又称马口铁皮)制成,呈圆柱形,上大下小,外形像倒写的“凸”字,上下部之比约一比三,其容积为两小碗,相当于现在的500克。温酒的锅是陶锅,锅放置炉上,锅中加水,锅上加平盖,盖上有若干的洞,洞的大小正好能放进串筒下部盛酒部分。喝温酒,酒味更醇厚,酒香更浓郁,还不至于伤脾胃。绍兴人更是将喝过串筒热老酒的视为见过世面的,民谚讲:“跑过三江六码头,喝过串筒热老酒。”过酒坯是地道的绍兴风味。上等的有越鸡、油爆虾、青鱼干、湖蟹、酥鱼、鸟肉、虾球等;普通的有茴香豆、鸡肫豆、盐水笋、兰花豆腐干、素鸡、咸煮花生、魁栗、毛豆等。顾客是些“短衣帮”和“长衣帮”。短衣帮只是“温一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且在柜台旁站喝;长衣帮才是“要酒要菜”,进屋慢慢地坐喝,但孔乙己是例外的,他是穿着长衣而站着喝酒的。店员是掌柜的伙计,伙计卖茴香豆是不过秤的,“一抓便是一包,一文钱一包”。店里挂着“粉板”,专记赊欠账的,像孔乙己到死后还挂着十九文钱的赊款。

如今,时代不同了,店员不是什么掌柜和伙计,而是酒店的主人;顾客也不再是“孔乙己”式的人物,而是远道而来的国内外游客和本地的客人;酒店更没有粉板,不再挂记赊欠,而且在保持原有古朴风貌的基础上,成了“准五星”级的星级酒店,是鲁迅故里的重要组成部分,号“咸亨新天地”。过酒坯也在保持传统风味特色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创新,成为绍兴菜点传承的地方。酒店技术力量也非常雄厚,配有国家级、省级的大师,可谓名厨云集,热忱为国内外游客服务。

周作人,绍兴人。“周家三兄弟(树人、作人、建人)”老二,乳名櫆寿,书名奎绶,号起孟,后来曾用名有岂明、启明等,晚年自号“知堂老人”,笔名仲密、药堂、遐寿等。生于光绪十年(甲申)腊月初一(1885年1月16日),卒于1967年5月7日,享年82岁。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文学理论家、评论家、诗人、翻译家,中国民俗学开拓人,新文化运动的杰出代表。

周作人可算得上是个谈吃、懂吃、爱吃、会吃的大家。写有关于“吃”的散文和诗词100余篇,现摘录一些与大家分享。

(1)《带皮羊肉》,载《书房一角》(1944.5)

在家乡吃羊肉都带皮,与猪肉同,阅《癸巳存稿》,卷十中有云:“羊皮为裘,本不应入烹调。《钓矶立谈》云:韩熙载使中原,中原人问江南何故不食剥皮羊,熙载曰,地产罗纨故也,乃通达之言。”因此知江南在五代时便已吃带皮羊肉矣。大抵南方羊皮不适于为裘,不如剃毛作毡,以皮入馔,猪皮或有不喜啖者,羊皮则颇甘脆,凡吃得羊肉者当无不食也。北京食羊有种种制法,若前门内月盛斋之酱羊肉,又为名物,唯鄙人至今尚不忘故乡之羊肉粥,终以为蒸羊最有风味耳。

绍兴人食猪肉、羊肉、狗肉等都不剥皮,猪肉烧“干菜肉”必须带皮,羊肉、狗肉也喜欢带皮蒸或煮后蘸食。“带皮羊肉”是吃皮的代表,别称“压板羊肉”,宜冷食,皮脆肉嫩,有专门的熟食店经营,现已是各大酒店的看家冷菜,并用煮羊肉的汤熬粥,无膻味。狗肉也如此,以诸暨吃法为正宗,有专门的狗肉店经营狗肉,带皮冷食,蘸以毛盐,能真正吃出狗肉的天然香味,煮狗肉的汤可烧面条,叫“狗肉汤面”,风味别致。带皮羊肉实在好吃,难怪要“终以为蒸羊最有风味耳”。

(2)《吃鱼》,载《亦报》(1950.1.4)

生长在江浙的人说起鱼来,大概总觉得一种爱好,孟子说,鱼亦我所欲也,可见这并不论地域,现在只就自己所知道的来说罢了。水乡不必说了,便是城里也都是河道,差不多与大街小巷平行着,一叶渔舟,沿河高呼“鱼荷虾荷”,在门口河步(埠)头就可以买到,若是大一点的有如胖头鲢鱼鲫鱼之类,自然在早市更为齐全便利,总之在那里鱼虾的供给是与白菜萝卜一样的普遍的。人家祭祖照例用十碗头,大抵六荤四素吧,从前叫厨司代办,一桌六百文,三鲜里有鱼圆,此外总有一碗煎鱼,近似所谓瓦块鱼,在杭州隔江的西兴镇,饭店老板劝客点菜,也总提议来一碟烤虾一块煎鱼,算作代表的家常菜。

绍兴是鱼米之乡,就在城里也是河道纵横交叉,鱼虾螺蚌与萝卜白菜一样价廉物美,炸煎炒溜等方法烹制的应有尽有,大鱼烹制煎鱼是代表,小鱼还有“玉仁鱼”“土步鱼”“马刺郎”等等,都深受百姓喜爱,家常菜式还有“培红菜蒸玉仁鱼”“椒盐玉仁鱼”“春笋烧步鱼”“步鱼烧豆腐”“马刺郎炖豆腐”等。河虾菜中,“盐水虾”“油爆虾”“醉虾”“烤虾”之类不必说,小虾小得似饭粒一样大,喊“饭虾”,菜式也有“韭菜炒饭虾”“饭虾炒萝卜丝”等。凡这些都是平常百姓家的“下饭(菜肴)”,都极其鲜美,让周作人久久不忘。

(3)《吃豆腐》,载《亦报》(1949.12.30)

好几年前在上海,才听到吃豆腐这句话,在北京是一直没有听见过的。我们的乡下别有一句吃大豆腐,那是指办丧事时的素菜,所以是死的替代词。不管这些俗语的含义如何,豆腐这东西实在是很好吃的。就乡下的经验来说,豆腐顶好是炖豆腐,丧事时的大豆腐其实也即是这个,不过平时不那么叫,只是直称炖豆腐而已。

光绪年间,有近亲在大寺里打水陆道场,我去看了几天,别的多忘了,只记得有一天看和尚吃午饭,长板桌长板凳,排坐着许多和尚,合掌在念经,各人面前放着一大碗饭,一大碗萝卜炖豆腐,看去觉得十分好吃的。这是我对于豆腐一个不能忘记的印象,虽然家里做的原来也是一样的好吃,将豆腐先煮过,加上笋干香菇,透味炖成,风味甚佳,有些老太太能吃长素,我颇疑心大半是因为有这一碗菜,而霉货与干货也是一半的原因。

此外有溜豆腐,这里我姑且用溜黄菜的溜字,与醋溜鱼意义很不相同,此字应当从手从柳声才行,可惜没法子写。制法是把豆腐放入小钵头里,用竹筷六七只并作一起用力溜之,即是拿筷子急速画圈,等豆腐全化了,研盐种为末加入,在饭锅上蒸熟。盐种或称盐奶,云是烧盐时泡沫结成,后来不知何故甚不易得,或以竹叶包盐火烧代用,却很不佳,这与盐不同,微有涩味,即其特色。溜豆腐新成者也可以吃,但以老为佳,多蒸几回其味更加厚,即此一点亦甚适于穷人之用,价廉物美,往往一大碗可以吃上好几天,早晚有这些在桌上,正如东坡所说,亦何必要吃鸡豚也。

绍兴有一俗语叫“吃豆腐”,其意是“欺侮弱小”。清代袁枚说“豆腐得味胜燕窝”。要说得味,绍兴的“大豆腐(炖豆腐)”之味屈指可数了,难怪一场丧事用一碗豆腐就能表示。特别的是绍兴的另一豆腐菜,叫“柳豆腐”,这是外地绝对没有的,俗传与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有关,一碗豆腐馋煞一大家。

(4)《鲁酒薄》,载《丁亥暑中杂诗》(1947.8未刊稿)

不知鲁酒薄,何以邯郸围。我却喜此语,因缘或相违。越地善酿酒,声名四远驰。一旦遭兵火,此业遽凌夷。糯米无来路,巧妇难为炊。乃知溧阳失,遂使越酒漓。昔时吃老酒,三钱沽一卮。两碗既落肚,陶然忘饥疲。即今出万钱,不足润喉颐。新酿苦味薄,旧贮更无遗。空令酒大户,感叹时运非。何时得畅意,独酌倾大杯。

鲁酒即绍兴老酒。绍兴人做老酒,用三种东西,糯米、鉴湖水和酒药。糯米是老酒之“肉”,俗语有“老酒糯米做,吃了变肉肉”;鉴湖水是老酒之“血”,诗云“汲取门前鉴湖水,酿得绍酒万里香”;酒药是老酒之“骨”,绍兴老酒有血有肉通人性。

旧时绍兴人买酒不论斤,论“吊”,圆柱形的,有一个柄,即一吊,一吊为半市斤,还有一种计量方法更特别,叫“合”,一“合”为二两,五合相当于一市斤。喝酒用碗盛,一汤碗也相当于半市斤。男女老少都会喝酒,喝两碗为起码,若只能喝一碗,则视为不足道,殊无入酒店喝碗头酒的资格。绍兴人平时说一天收入“三万九”,这“三万九”是谐音,其实是三餐吃米饭,喝一餐老酒,叫“三餐老头饭”,一天必喝一顿酒,加起来就是一天饮食开销了。

(5)《夏日食物二首》,载《儿童杂事诗》(1946—1948年未刊稿)

早市离家二里遥,携篮赶上大云桥。今朝不吃麻花粥,荷叶包来茯苓糕。

此诗反映了旧时绍兴人的早餐早市。大云桥是早市,现在也是农贸市场。市场较大,各式早点应有尽有,喝粥配麻花(绍兴传统叫法,即油条),是早餐最习惯和大众化的。茯苓糕,茯苓为中药材,因具有健脾和胃、利水渗湿、养心安神的功效,相比麻花、粥要好得多,属于上等早点。

夕阳在树时加酉,泼水庭前作晚凉。板桌移来先吃饭,中间虾壳笋头汤。

此诗写到了旧时绍兴人的夏日晚餐。夏天日,绍兴人都喜欢把餐桌搬到家门口的空地吃夜饭,目的是乘凉避暑,每家每户都一样,饭菜中家家都有的当然就是“虾壳笋头汤”了,就是绍兴人最爱的“干菜鞭笋河虾汤”,此汤中还可加入丝瓜、葫芦、番茄、南瓜等不同的夏季蔬果,特别鲜美爽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