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不仅留给人们一个满目疮痍的世界,也给灾民留下巨大的心理阴影。为此,国家首次针对地震给人们带来的严重心理问题,大规模地从全国各省市的医院抽调精神、心理医生组建医疗队服务灾区,积极开展“心理救灾”。但是,我国心理救助体制起步较晚,发展很不完善,长期以来的忽略,致使资金投入严重不足,专业人员凤毛麟角,业务素质也参差不齐,研究成果和经验积累更是十分欠缺。对进入灾区的官兵、志愿者、记者等也几乎没有进行过专门的心理救助培训,致使他们极有可能让受灾人民产生更大的心理负担和二次创伤。
本研究认为,如果能以社区为平台,通过整合社会、社区、心理工作者等各种资源,帮助构建“社区自助系统”,为社会群体建立健全长期有效的“心理救助体制”,可以保证心理救援工作在科学、规范、有效的前提下进行。为探索该机制,本研究以绵阳市三里社区为试点,开展了为期1年的心理援助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目前,该工作仍在继续开展。
一、绵阳市三里社区心理援助上半年工作情况
(一)心理辅导沙龙
1.服务对象
本研究心理援助的对象为绵阳市三里社区居民。
2.服务内容
心理沙龙是一种形式自由活泼、参与性强的讨论会,每期沙龙围绕设定的主题开展。心理沙龙是治疗心理疾病的一种“药品”,针对参与者不同,解决不同的实际性问题。社区青少年正处于发展峰期,在学习、情感上难免会产生难以解决的问题,在辅导老师正确引导下,正确面对学习、情感等压力,积极对待生活。面对生活的种种压力,社区居民往往缺乏正确的生活观,心理沙龙正是交流、发现、解决疑虑与困惑的过程。在2011上半年社区服务中,我们共开展12期心理辅导沙龙,服务时间共计24小时,直接受益人数达到120人,间接受益人数达到200人。
(二)青少年个体心理辅导
1.服务对象
我们对社区青少年进行了个体心理辅导。
2.服务内容
青少年个体心理辅导是由专业人员运用相关知识,遵循心理辅导原则,通过各种技术和方法,帮助求助者解决当前困难的过程。三里社区心理辅导形式为一对一式,通过运用心理学相关知识,正面地积极引导社区青少年,帮助他们直面当前存在的问题,从根本上找出困扰他们的原因,并加以解决。在2011上半年,我们对4名社区青少年开展心理辅导,提高了他们的心理素质,帮助他们认清了自己的内、外世界。
(三)学习沙龙
1.服务对象
学习沙龙的服务对象为高、中、小学生。
2.服务内容
学习沙龙旨在帮助高、中、小学生解决学习问题,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在项目服务时间段,我们对前来参与学习沙龙的同学进行学习辅导,增强他们的攻题技巧及应对能力。学习沙龙也为学生提供交心的平台,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相互学习,共同促进学业的进步。在2011上半年,我们在社区服务过程中,共开展20余次学习沙龙,服务时数达到48小时,受益人数达到112人次。
(四)图书阅览日
1.服务对象
图书阅览日的服务对象为社区居民。
2.服务内容
图书阅览日这一活动旨在增强社区居民文化素质水平。活动期间,免费开放图书阅览室,借助各种图书,让社区居民对当今科技成果、医疗保健、安全卫生等方面的知识进行全方位了解;加强社区软实力建设,提升社区居民文化知识。在2012上半年,图书阅览共开放20余次,服务时数达到50小时,受益人数达到78人。
(五)宣传12355心理咨询热线
1.服务对象
这一咨询热线的服务对象为社区居民。
2.服务内容
金色阳光工程绵阳市12355心理咨询中心位于建国门少年宫一楼,12355心理咨询系统包括“阳光短彩信”“手机测评系统”“12355-5心理咨询热线”三方面。该中心通过推广这套心理咨询系统,为需要咨询的社区居民提供一个自我表达的平台,帮助居民释放生活压力,从自我保护到关心他人,共同构建和谐美丽新社区。在2011上半年的服务过程中,我们共向140人次介绍12355-5心理咨询热线,为他们提供了一个自我疏导、自我调节的平台,在社区受到一致好评。
(六)上半年工作活动数据统计
我们开展的这一系列心理援助活动,收到了较好的成效,工作活动数据详见表5-11。
表5-11
二、绵阳市三里社区心理援助下半年工作情况
下半年我们开展了一系列服务活动,主要包括:
①创建学习型社区,扩大服务中心图书使用频率,打造社区图书馆,加强图书借阅功能;
②协助社区引入更多的社区服务,如联系绵阳市钧天古乐团(已有合作意向)、空竹协会等,协助社区营造文化氛围,丰富社区生活;
③加强社区心理服务,特别是加强在青少年群体、学生群体的心理辅导服务。
④探索多方共建社会服务以及自主自助管理的社区新模式。
下半年的工作情况详见表5-12。
【注释】
[1]汪向东,等.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J].中国心理卫生,1999(12).
[2]汪向东,等.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J].中国心理卫生,1999(12).
[3]郑杭生.转型中的中国社会和中国社会的转型[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4]参见冯春,王宁霞,翟瑞.5.12地震后灾民死亡态度与安全感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2014(1).
[5]曹中平,黄月胜,杨元花.心理评定量表手册[M].2011.
[6]朱海玲,史宝欣.死亡态度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0(6):569-570.
[7]朱海玲,史宝欣.死亡态度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0(6):569-570.
[8]王文忠,张侃.汶川地震心理援助的实践与经验(3)[OL].http://scitech.people.com.cn/GB/11586619.html,2010-05-13.朱海玲,史宝欣.死亡态度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0(6):569-570.
[9]蔡长衡.生死取向之生命教育研究——以小学五年级学童对死亡概念与态度之实证分析[D].台北:新竹师范学院,2003.
[10]廖芳娟.台湾警察的死亡态度研究[D].广州:南华大学生死学研究所.
[11]Thorson J E.,Powen F C(1994).A revised Death.Anxiety Scale.Death Studies,507-521.
[12]董佩芳,沈晓如,等.216例老年住院患者死亡态度的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8(1):84-86.
[13]刘玲爽,5·12地震灾民安全感与PTSD的关系[J].心理科学进展,2009(3):547–550.
[14]吴胜涛,等.灾区民众的公正观与幸福感及其与非灾区的比较[J].心理科学进展,2009(3):579-587.
[15]张萍,毕重增.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与安全感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2):350-352.
[16]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J].中国心理卫生,1999(12).
[17]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J].中国心理卫生,1999(12).
[18]于志涛.初中生父母自我效能感评估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关系研究[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19]Hastings R P,Brown T.2002Behavior Problems of Children With Autism,Parental Self-Efficacy,and Mental Health[J].American journal on mental retardation.2002,107(3):222-232.
[20]袁立新,曾令彬.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应付方式及自我效能感对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2007(1):33-35.
[21]田宝,郭德俊.考试自我效能感是考试焦虑影响考试成绩的中介变量[J].心理科学,2004(2):340-343.
姚凯.自我效能感的研究综述——组织行为学发展的新趋势[J].管理学报,2008(3):463-468.
[22]罗杰斯,著;李孟潮,李迎潮,译.当事人中心治疗:实践、运用和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3]王登峰,崔红.心理卫生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