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展沿革
四川文理学院新闻传播类专业的开设始于2009年。2009年7月,文化与传媒系成立,由原音乐系音乐学专业(广播电视编导方向)和舞台综艺(播音与主持艺术方向)及文化产业管理等专业组成。
2009年,文化与传媒系成功申办广播电视编导本科专业。2011年,成功申办播音与主持艺术本科专业。2011年,原中文系(现文学与新闻学院)申办广播电视新闻学本科专业。2014年,根据教育部专业调整要求,更名为“广播电视学”,主要负责人为杜松柏教授。
2013年年初,学校进行系科调整,文化与传媒系更名为文化与传媒学院,学院现任院长程碧英教授,党总支书记冯进教授,副院长加晓昕副教授,副书记张桢老师。文化与传媒学院和文学与新闻学院共同担当了川东北地区新闻传播教育的主力军。
2014年10月,组建“西部地区新媒体应用科技创新团队”,由文化与传媒学院雷钢教授领衔。
四川文理学院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学三个新闻传播类专业都属于新办专业,是在学校不断完善本科专业结构与布局,努力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背景下建立与发展的。
二、人才培养
专业开办以来,学院明确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制定了详细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包括《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适时对其进行多次修订,调整了各类课程比例结构,精心安排课程设置,注重夯实专业基础,拓宽专业口径,加强能力训练,契合了“一专多能”的现代复合型应用人才的培养目标。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开设于文化与传媒学院,致力于培养会编导、能制作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开设于文化与传媒学院,着力培养能主播、会传媒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广播电视学专业,开设于文学与新闻学院,主要培养广播电视新闻的采、编、播人员以及其他数字传媒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学院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在对社会要求、人才培养定位,培养模式反复考察、论证的基础上,构建了学院三个专业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由四大模块构成:公共基础课程模块、学科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专业方向课程模块、专业技能课程模块。四大课程模块与实践环节共同构成了完整的课程体系。
另外,学院还承担与地方电视台和传媒行业栏目共建、项目开发、专业技术人员技能培训等工作。
截至2014年7月,共毕业两届学生,向湖南电视台、安徽电视台、西安电视台、长沙电视台、广东电视台、兰州电视台等省市广播电视媒体及达州本地的各级电视台输送了记者、编导、主持人、摄像、策划等专业人才近300人。毕业生专业基础扎实,受到了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
三、科研与创作
由于学院刚刚成立不久,且教师多为青年教师,课程多、任务重,对于科研投入精力有限,因此现有科研项目较少,但所申报项目均体现了服务区域传媒建设与社会发展的意识。如文化与传媒学院杨华承担的教育部课题“公共决策视域下地方广电媒体的舆论引导机制研究”、安前进承担的“万源市旅游资源开发与媒体资源利用”,文学与新闻学院何斌承担的达州市社科联项目“突发公共事件中达州广电媒体的舆论引导力研究”、四川省教育厅项目“地方媒体对区域文化的整合与提升策略研究”等,都紧密结合地方新闻传播发展的实际情况,为地方媒体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发挥更好的传播效用提供科学分析,为其传播体系的建设提供思路以及针对性对策,对地方新闻传媒建设有一定的示范作用。
近年来,专任教师在各级各类学术刊物上发表了学术文章百余篇,如安前进的《省级卫视的经营模式初探》,杨华的《论新闻学的人文学科基础》《从“因帖获罪”看政府的网络言论管理》《从“词语”看新闻报道的话语建构》《网络言论的赋权与侵权》等。总体而言,现有论文的学术价值与影响力有待提升。
同时,学院鼓励学生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积极参加各级科研课题研究、科研论文撰写等科技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在专业教师的积极指导下,目前已有18项学生科研项目成功申报。其中国家级项目4项、省级项目3项、校级项目11项。此外,学院广泛动员并精心组织学生参加毕业生创业大赛,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和乐于创业、敢于创业的精神。青年教师积极指导学生参加各类竞赛、社会实践活动及创业活动。学生在国家级、省市级各类比赛中获奖20余次,其中苏洲、韩鲜、张皓然、孙杉杉、张议文、朱帆宇六位同学创作的纪录片《巴山古乐·薅草锣鼓》在1360多部作品、5000多名微电影爱好者中脱颖而出,荣获“首届万峰林国际微电影盛典”高校类二等奖;杨丽玄获得全国校园金话筒大赛优秀选手称号;王耀祥获得丹霞山杯全国演讲大赛二等奖;黄雨润获全国大学生“党旗颂”演讲比赛一等奖等。
四、实验室建设
为了契合人才培养目标,增强学生实践技能,学院围绕所开专业课程,近年来不断加大实验室建设投入,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条件不断改善。先后建成了三个50座非线性编辑实验室、摄影摄像实验室、电视演播室、录音与音频实验室等特色实验室。所有设备既能满足一般教学任务,也能完成部分作品创作。尤其是2014年8月,学院新建的艺术与传媒大楼投入使用,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两个专业的教学和实验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新建了摄影棚、实景与虚拟演播室、多功能演播厅、语音实验室、化妆表演实验室等实践教学新场所,其实验室总面积达700余平方米。学院现有SONY HVR 1000C30台,SONY PMW-EX1R、EX280高清摄像机近30台,SONY HVR-M25AC高清数字磁带录像机10台,CANOPUSEDIUS Storm3GElite非线性编辑系统2套,CANON 450D、550D、70D等单反相机30余台,EDIUS非编工作站150台,设备总价值达700余万元。同时,文化与传媒学院现有图书资料室1间,总面积近80平方米,现有图书8000余册,期刊300种,音像制品200件,价值近40万元。
为了建立正常的实验教学秩序,实现实验教学管理科学化、规范化,不断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文化与传媒学院修订和完善了文化与传媒学院实验教学管理规程、实验室主任工作职责、实验室管理人员工作职责、实验指导教师工作职责、学生实验操作规程、实验室安全卫生制度、物资设备使用管理规定,对于实验室的建设规划和管理、实验设备购置计划申报、实验教学指导和改革都实行责任到人,重在督促和落实。学院现有专兼职实验指导教师3人,均为硕士研究生,实验课程开出率97%以上。所开出的实验基本能满足本专业人才培养需要。在好的实验环境和实践教学条件下,学生专业成绩得到飞速提升,并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在“科讯杯”DV大赛、“四川大学生艺术节”、“万峰林微电影节”等比赛中多次斩获大奖。
五、教师队伍
文化与传媒学院共有新闻传播专业专任教师21人,全部具备高校教师资格。为加快学科建设步伐,还从四川省社会科学院、西华师范大学、达州电视台等相关单位聘请了6位学者担任客座教授。此外,文学与新闻学院还有新闻专业专任教师4人。
文化与传媒学院的教师多为青年教师,朝气蓬勃,积极向上。尤其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被称为“年轻人的专业”,大量实践课要外出见习和创作,这更适合用一支年轻的队伍来支撑。教师主要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四川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武汉大学等一大批优秀的省内外重点高校,学缘结构合理且学术素养较高,这有利于新思路、新理念、新方法的导入,从而更好地培养人才。
另外,专任教师分别来自新闻学、广播电视艺术学、电影学、播音与主持艺术学、音乐学、表演学等专业或方向,专业结构比较合理。学科专业结构丰富,能较好地满足该系“大新闻背景”下的文化传媒艺术人才的培养要求。
六、教学改革及办学特色
1.加大以优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为目标的改革力度
为了实现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的目标,自2009年以来,新闻传播类专业开展了“整体优化课程结构,构建新的知识体系”的教学改革实践。先后制订了2009版、2010版、2012版人才培养计划,结合人才培养计划的制订进行课程体系的构建和整合,从而达到整体优化课程结构的目的。此外,全面修订课程教学大纲,更新了课程教学内容,理清了课程之间的相互关系,构建了新的知识体系。教学大纲体现了各课程知识点的层次要求,并以此为纲开展因材施教。
2.加强人才培养改革,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
文化与传媒学院制定了《文化与传媒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明确了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类型、定位、基本规格与质量标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夯实传统文化底蕴、练就专业表达技能、富有艺术审美情趣、塑造现代传媒人才”为培养目标,重视“双基”(文化艺术理论基础和媒体实践实训基础)教育,强化“二度”(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和博览群书的知识广度)养成,实施“二体”(活动项目的实践载体和个性发展的人文本体)拓展。
3.强化实践教学
学院不断完善实践教学管理规定,设计了科学的实践教学大纲与计划,据此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第一,鼓励专业课程见习。为有效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由各专业教研室主任组织学生外出专业见习,如2009级3班先后去过大竹、西安、九寨沟进行专业见习,均在校园内成功举办见习摄影作品展和视频作品汇报会,反响较好。第二,重视实习基地建设,积极开拓资源,多方联系。目前已建立起万源文化与广播影视局、大竹文化与广播影视局、渠县文化与广播影视局、开江文化与广播影视局、万源旅游局、开江旅游局、大竹旅游局、渠县旅游局等11个校外实习基地,使得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两个专业有了较为稳固的校外实习基地,有近200名学生在上述单位实习,并受到实习单位的广泛好评。第三,开展各类活动促进专业节能提升。通过“文化传媒月”、征文比赛、演讲比赛、迎新晚会等系列活动加强对学生文化素养、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4.改革考核、考试模式,探索更能反映学生专业技能的考试方式
一方面,针对实践性强的课程,鼓励以创作作品的方式进行考核;另一方面,努力调整成绩评定,提高平时成绩在总成绩中所占比例。通过这些举措,进一步强化了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考查,切实促进学生实践技能的提高。
文化与传媒学院深入提炼专业特色,紧紧围绕达州地方经济建设,以人才市场需求、学生就业为导向,全面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增强培养专业人才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经过五年多的建设与发展,两个专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办学优势与特色逐步显现,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整体上呈现出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
(安前进、杨华 撰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