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扬菜技法
作为我国四大菜系之一的淮扬菜,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开拓和创新,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多种烹调技法。淮扬菜的烹调技法除了在全国各地比较常见的炒、爆、烧、焖、熏、卤、酱外,还有独具地方特色的浴、油焖、焐、粉蒸、风、糖熘等技法。
浴
人在水中洗澡为之浴,引伸到烹调技法当中,就是将鲜嫩的烹饪原料浸入一定温度的清汤或水中,经过一定的时间(途中不时地加些冷汤或冷水)用小火浴制成熟。此法在淮扬菜烹调技法中谓之一绝,代表菜肴有水浴将军扇、鸡汤浴干丝、清汤浴鱼圆、蟹粉浴芙蓉等。
淮扬菜的浴法与广东的白灼有南北呼应之势,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相同之处是传热介质大体相同,都是用汤或水,达到成熟目的也相同;不同之处是适应的原料性质不同,白灼的原料一般有外壳或骨架保护,操作起来比较方便,而浴的原料一般质地较软嫩,外形需保护,所以水(或汤)的温度也截然不同。白灼的水温一般需要烧沸,而浴的水温在汤水烧沸后,要兑冷开水或冷汤进去,使温度控制在80℃左右,以使成菜具有肉质细嫩、松软洁白,不卷曲、不变形的特色。
炖
炖是将原料加汤水和调味品,旺火烧沸后,用中小火长时间烧煮成菜的烹调方法。炖菜大部分主料带骨、带皮,是制作火功菜的技法之一。炖一般分为隔水炖和不隔水炖两种。而淮扬菜却采用隔水炖和笼炖两种。古人云“隔水为炖,上笼为蒸”。但细加分析,淮扬菜的笼蒸与古人所云笼蒸并不矛盾。笼炖和笼蒸虽同为蒸汽传热,但是笼炖是将原料盛于圆盅或钵中,加汤后用丝棉纸密封,加盖,蒸汽不与原料直接接触,需加热2小时以上。其实笼炖是隔水炖的一种变化形式,由于隔水炖一次加热成熟的菜肴数量不多,局限性很大,于是采用操作方便的笼炖,因而在风味特色上,两者又有异曲同工之处。现在淮扬炖菜普便采用锅炉输送蒸汽炖的方法,易于控制蒸汽量大小,又不失其风味特色。
焖
北方的焖菜一般可分为黄焖、红焖、生焖和熟焖等。而淮扬菜中的焖一般分为原焖和油焖两类。原焖多选用于动物性原料,通常先经过炸、煎、煸、焯水等工序,再放入铁锅或沙锅中,用旺火(或中火)烧至汤沸滚,再转入文火长时间加热,使汤保持在似滚非滚的状态。原焖所使用的汤以加至浸没原料为度。若过多,汤汁不宜收稠,味不醇厚;过少则汤汁收稠时,菜肴还未达到酥烂脱骨之要求,影响其风味。原焖在突出本味的基础上,注重调料增味,“醇香酒焖鸡”“酒焖肉”“玫瑰乳焖鸡”中的酒和玫瑰乳,经较长时间的加热充分渗透到原料中,使菜肴或酒香扑鼻,或玫乳香郁。油焖常选用鲜嫩的植物性原料,温油焖,原料中的水分不会大量渗出,油渗入原料内部,使菜肴滑嫩爽脆,鲜香润口,风味名菜有油焖冬笋、油焖茭白、油焖草菇等。
煨
煨是将经过炸、煎、煸、炒或焯水的原料,放入陶制锅内,加入调料和汤汁,用旺火烧沸,再用小火长时间煨至熟烂的烹调方法。煨菜和焖菜比较形似,区别在于煨加热时间比焖长,汤汁一般比焖宽。淮扬菜中的煨分为干煨和汤煨两种,其中汤煨菜应先将原料放入陶器的瓦罐中,加热方法同干煨,调味以清淡为主,突出本味,其卤汁与焖菜的卤汁不同。经长时间煨制后,卤汁浓厚,紧裹原料,端瓦罐直接上桌,风味名菜有“生煨甲鱼”“坛子肉”“汤煨蹄筋”等等。
焐
淮扬的焐菜讲究用火和炊具,应用炭底火,靠其微弱的火力使原料成熟;选沙锅为炊具,沙锅内部呈多微孔状结构,传热速度慢而均匀,这样使体项大、质地较老的原料受热温和。名菜如“馄饨全鸭”,是将肥鸭置沙锅内,用炭底火焐3小时左右,再放入脆皮三鲜馄饨,形成了鸭皮肥美,肉质酥烂,馄饨爽口,汤鲜味醇的特色。此外淮扬焐菜讲究调味品。如“母油整鸭”,所用“母油”系酱油酿制过程中的头道,颜色较淡,呈象牙色,但鲜味极浓。
焐菜还有红汤和清汤之分。红汤色宜淡,通常加少量糖,如“饼子野鸭”“母油整鸭”,鸭肥酥烂,汤汁色呈淡酱红,醇厚无比;清汤常将几样主料放在一起,如“三件沙锅”,选用老母鸡髈、肥鸭髈、鲜蹄髈,放入大沙锅中焐至酥烂,另加白菜心,可解油腻,然后放上油发鱼肚,排列整齐的火腿片、笋片,缀上几颗碧绿的菜心,诸美谐备,香气扑鼻,未曾入口,已知鲜美异常。
蒸
蒸是一种重要的烹调方法,我国素有“无菜不蒸”的说法。蒸就是以蒸汽加热,使调好味的原料成熟或酥烂入味。其特点是保持了菜肴的原形、原汁、原味,能在很大程度上保存菜的营养素。蒸菜的口味鲜香,嫩烂清爽,形美色艳,而且原汁损失较少,又不混味和散乱,因而蒸菜适用面较广,品种较多。
蒸菜是淮扬菜使用频率较高的技法之一。淮扬菜的蒸除了常见的清蒸、酿蒸、扣蒸外,还有比较独特的包蒸和粉蒸。粉蒸将原料调好味后,拌上米粉蒸制。而包蒸是用菜叶、荷叶包上经过调味后的原料蒸制,有的外面再用玻璃纸包好才上笼蒸制。另外淮汤菜蒸的器具很多,有木制蒸笼、竹制蒸笼,形状可大可小,层次可多可少,根据原料多少调节。蒸菜时,必须注意分层摆放,汤水少的菜放在上面,汤水多的菜放在下面,淡色菜放在上面,深色菜放在下面,不易熟的菜放在上面,易熟的菜放在下面。风味名菜有香酥鸭、粉蒸肉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