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观点鲜明 辩论中应该旗帜鲜明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用确凿的事实、严密的推理加以阐述。发言时应做到中心突出,条理分明,语言清楚、响亮。例如,你认为“各科学习中超量做练习题弊大于利”,辩论开始后便可做这样的发言:
首先亮出观点:“我认为,各科学习中超量做练习题弊大于利。接着阐述自己的理由:为巩固所学的知识,培养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做一定数量的练习题是完全必要的。但是这并不等于说做题的数量越多越好。掌握任何一门知识,养成任何一种能力,其练习数量都会有一定限度。达到了这个限度,就能实现自己的目的。例如,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一首五言绝句,对于智力正常的人来说,最多只要重复念七八遍,便可记住。由此推论,在学习各科知识,培养各种能力的过程中,练习只要达到一定数量,就能取得较好的练习效果,超量只能造成智力上的浪费。”
还可进一步指出:“目前,我们的各科学习常常采用题海战术,以为题做得越多越好。许多练习是简单的重复。同学们为了应付大量的练习题,常常开夜车到12点。第二天上课头昏脑涨,没精打采,形成恶性循环。超量做练习题,加重了学习负担,减低了学习兴趣,而学习成绩并没有因此而提高。最后再一次明确观点:根据上述理由,我认为超量做练习题其弊甚大,其利甚小。”
(2)攻其要害 辩论赛的大忌是双方在细枝末节的问题上纠缠不休,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偏离了主体。论辩取胜的关键在于迅速判明对方的要害所在,猛攻到底,从而在理论上彻底击败对方。例如:“温饱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这一辩题的要害是:在不温饱的状态下,能否谈道德?“人性本善”这个辩题的要害是:既然人性本善,那么恶从何来?形象一点说,就是善花如何会结出恶果?在论辩中抓住这一类问题就能给对方论点以致命的打击。
(3)寻找破绽 论辩比赛双方高度紧张,难免出现失误。除了本方要避免口误外,还要努力寻找对方的这类破绽,及时进攻。例如,一位辩手在论辩中误称李光耀为“新加坡总统”,对方就马上指出“这是个常识性错误,李光耀是总理而不是总统”。仍是这场答辩,台大队四辩说:“我倒想请问对方辩友,在人性本恶下,我们为什么要法律,要惩治制度呢?”复旦队一辩立即紧接高兴地说:“对呀!这不正说明了我方观点嘛!如果人性都是善的,还要法律和规范干什么?”
(4)短兵相接 所谓短兵相接,是指在自由论辩阶段,发言针锋相对,简明扼要。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增加发言次数,增强进攻力量。运用这种方法,发言常常是一两句话,而且多是反问句。在回答问题时运用短兵相接法,也要力求简洁明快,避免言多有失。从论辩的实际情况看,短兵相接在自由论辩阶段最简便有力,最容易得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