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的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利用与公平评价大多只能通过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的方式,随着计算机技术和GIS技术的迅速发展,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公平研究进入数量时代[87],学者们采用GIS与数量统计技巧来解决公共产品的空间分布问题。大卫·哈维的《社会公正和城市》激起了马克思主义地理学家对空间科学的置疑,在反思传统地理学重视空间理性而忽视人的作用的背景下,相关研究开始摄入对日常生活行为地理的研究,通过问卷调查获取居民的社会经济特征数据,结合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通过GIS空间分析技术,在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区位选择与空间布局、社会分异与使用机会公平等领域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总体看来,随着我国统计部门工作的日渐完善,城市资料与数据可获得性大大增强,国内地学界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较为丰硕。但与国际研究水平相比,我国相关研究起步较晚,研究体系还很不完善,缺乏系统研究框架和理论支撑,受统计资料与人口普查资料制约,很难揭示具体的空间发展过程和发生机理。国内与国外的研究差距主要有五点,见表1.2。
第一,从研究内容来看,国外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背景的转变与城市规划理论的转向,已由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功能、经济价值定量评价转向体现“人本主义”的社会效益研究,将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布局与其他社会空间类型、城市发展阶段相结合,促进社会群体和阶层的融合;我国研究主要集中在公共服务设施功能、特征等基本问题的认识及国外相关理论的介绍和引进上,忽视城市内部整体空间布局和社会空间分布。
第二,从研究视角来看,国外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研究的理论体系较为完善,已形成一种跨学科、多维研究的格局,涉及学科包括城市规划、城市地理、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管理学、建筑学等;国内研究多围绕公共政策、公共管理和资金投入等内容,从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公共政策等视角进行探讨,从城市地理学的空间视角进行务实探索的研究较为缺乏,且相关学科间的交叉融合不够。
第三,从研究尺度来看,国外注重宏观、中观、微观各个层面的研究,研究角度逐步微观化,而我国大多基于区域宏观尺度,对如何调控、优化城市内部中观层面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结构、布局的研究还不够深入。
第四,从研究技术手段与方法来看,国外研究方法多样化,注重问卷调查、社会学统计分析、模型构建与应用、GIS空间分析等方法的综合运用,并关注将居民的社会经济属性数据相联系进行分析,数量模型层出不穷,研究方法不断更新;我国除少量可达性研究涉及案例实证和定量数据外,大多数研究仍为简单定性描述,借助GIS分析手段将可达性与公平性研究结合起来定量分析的研究成果极少,模型应用相对欠缺。
第五,从研究数据来看,国外研究采用的数据以问卷调查、GIS空间数据为主,国内学者研究数据的获取以统计资料和国家标准为主。
表1.2 国内外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公平研究特点比较
综上所述,城市公共设施空间公平性是国内外研究的重点和热点,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对本研究有以下启示:
第一,融合多学科,构建符合中国特色的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公平研究框架。中国和西方在政治制度、社会经济发展及价值观念上存在差异,我国应结合中国具体实际,融合城市地理学、城市规划学、城市经济学、社会学等多种学科,在参考国外已有理论体系的基础上,充分吸收中国现有的研究成果,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公平研究框架,指导中国的城市规划实践。
第二,结合居民社会经济背景,体现以人为本。国内研究多数从设施供给的数量和区位上考虑公共设施分布的空间合理性,很少结合居民的社会经济属性评价公共设施空间分布的公平性与合理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