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公平形成的时间维度

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公平形成的时间维度

时间:2023-03-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空间公平的标准及其实现程度具有历史性,应根据社会生产发展条件确定空间公平的水平及其公平程度。因此,根据城市空间系统的演变特征,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公平的发展也是动态变化的过程。此阶段内缘区以保证基本的生活性公共服务设施为目标,以居住区级设施为主,重点考虑距离与人口密度因素,采取散点状布局。城市外缘区人口低密度分布且居住分散,设施覆盖有盲区,设施布局强调空间分布的均等性和就近服务原则。
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公平形成的时间维度_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公平研究:以重庆市主城区为例

空间公平的标准及其实现程度具有历史性,应根据社会生产发展条件确定空间公平的水平及其公平程度。因此,空间公平是动态的,不是静止的,促进公共服务资源的空间公平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历史过程。要解决不公平问题,不能依赖于诉诸道德和法的做法,必须依据社会经济条件来确定分配的水平及其公平程度。另一方面,城市内缘区受到复杂的空间集聚和扩散作用,空间形态与结构呈现多样性和阶段性特征,是空间公平发展的难点与关键,核心区与外缘区发展特征相对稳定。因此,根据城市空间系统的演变特征,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公平的发展也是动态变化的过程。结合内缘区三个发展阶段(初期、中期、晚期)的不同特征及与城市的动态演变关系,本研究将空间公平过程对应地分为:初期均匀布局阶段,中期均质布局阶段,远期层级网络布局阶段,见表3.2。

表3.2 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公平发展的时空维度

1.初期均匀布局阶段

内缘区发展初期,人群结构以蓝领群体(外来务工者)为主,外生机械增长带动人口集聚,各种公共资源主要是对城市核心区的依赖和索取,对本区域公共设施的需求层次较低。此阶段内缘区以保证基本的生活性公共服务设施为目标,以居住区级设施为主,重点考虑距离与人口密度因素,采取散点状布局。同时,从长远发展角度,为满足公共服务增长升级的需要,在空间上进行规划预留。城市外缘区人口低密度分布且居住分散,设施覆盖有盲区,设施布局强调空间分布的均等性和就近服务原则。城市核心区公共设施建设相对成熟,在初期和中期按照层级网络化的布局模式进行优化,如通过拆除、合并、保留等方式进行功能升级,扩大服务范围,提升服务质量,完善等级结构。

2.中期均质布局阶段

内缘区发展中期,人口不断增长,人口层级逐步趋向完善,城市多元功能不断植入,公共服务的需求类型由简单走向相对复杂,区级设施成为供应主体以满足日益多元化的需求层次。公共设施采取密集化布局以满足不断增长的人口,同时提升设施质量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生活消费水平,形成服务等级较为清晰的布局。这一时期的外缘区大部分居民可获取基本的公共服务,但设施使用效率低下,质量与距离矛盾日渐突出,可结合人口密度变化趋势和空间发展战略,优先提高人口集聚区的设施质量,扩大优质设施的覆盖范围和覆盖人群,并结合人口城镇化进程,吸引和鼓励人口向经济发展较好、公共服务质量较优的地区集中。

3.远期层级网络布局阶段

在经过各级设施、各类空间一定程度的建设后,内缘区与外缘区的边缘属性逐渐淡化,成为独立的综合新城,公共服务设施能高效地为绝大多数居民提供公平的优质服务,少部分仍面临较大交通成本的居民,可通过给予适当区位补贴等政策降低这些居民的交通成本。这个阶段公共服务设施供给的核心在于提升区域实际竞争力和内生增长动力,满足城市提升过程中的需求及居民自身发展的需要,形成多层级的、满足不同需求的、辐射面广的高品质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体系。

图3.3 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公平发展阶段示意图

(来源:作者自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