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转型中的专业课教学改革思考

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转型中的专业课教学改革思考

时间:2023-03-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对于云南大学滇池学院这样的本科独立学院来说,这一转型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在这一背景之下,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基础学科和传统学科,其优势和面临的尴尬都十分明显。这些都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提出了严峻的要求。下面将结合笔者在滇池学院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开设的“文学概论”“西方文学”和“比较文学”三门专业课,谈一些笔者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转型中的专业课教学改革的思考。
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转型中的专业课教学改革思考_以云南大学滇池学院为例_转型与发展:独立学院文学与新闻类学科教学转型研讨会论文集

姜燕燕[1]

引 言

近年来,随着大学教育改革的发展,人才培养与社会需要之间的深度结合日益受到重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也成为我国高校目前教育思路和人才培养模式转变的重要方向之一。对于云南大学滇池学院这样的本科独立学院来说,这一转型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作为国家教育补充力量的独立学院,只有依托自身灵活的机制,树立起市场竞争的意识和优胜劣汰的危机感,主动对接行业产业需求,才能够在优化调整人才培养结构、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和职业引导上主动作为,并且有所作为。

在这一背景之下,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基础学科和传统学科,其优势和面临的尴尬都十分明显。这一专业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涵盖面广、适应性强。学生毕业后可从事文秘、教师、记者、编辑出版、文化创意及企事业单位等工作,也可选择进一步深造,从事学术研究。而其劣势则是,该专业过去一贯强调对学生人文性的培养,强调的是对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传承这类精神层面的东西,其价值和效益往往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够显现出来,且难以用具体的数字来量化,这就导致汉语言文学这一专业的专业价值日益被边缘化和弱化。加之高等院校扩招、社会各行业人力资源配置的变化,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就业前景越来越严峻,专业空间的弹性尺度也日益缩小。这些都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提出了严峻的要求。如何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这一大背景下,在云南大学滇池学院这样的本科独立学院中,实现汉语言文学这一传统教育中重视理论性、学术性的专业,向注重应用性、实践性的方向转型,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对此,首先应当涉及的是,如何理解“应用型”。应用并不代表低水平,应用型高校也绝不能等同于“放大版”的职业院校。同样是造机器,应用型大学的学生不仅要像高职院校的学生,会使用和修理机器,还要掌握机器设计原理,具备研发和改良机器的能力。“应用型”最重要的内涵是让学生更加符合社会的需要,让学校更好地服务地方、社会和产业。就汉语言文学专业来说,注重素质培养、涵盖广、适应性强原本是其突出的特色,因此不妨以“应用性”这一内涵更为丰富的概念来取代“应用型”,既突出了注重实践、应用的方向,也能使问题的讨论在一个更为广阔的层面上展开。

教学是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专业课教学又是这一环节的重中之重,专业课教学的水平和导向,直接决定了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的成败。强调应用性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当保持既有优势,即底蕴深厚、基础扎实、知识广博,又应当积极适应社会需要和转型需求,强化专业,凸显应用能力,适当淡化学科色彩、理论色彩,注重学生的兴趣引导和人格培养。下面将结合笔者在滇池学院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开设的“文学概论”“西方文学”和“比较文学”三门专业课,谈一些笔者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转型中的专业课教学改革的思考。

一、强化专业、淡化学科

专业是培养学生的组织形式。传统的教学往往追求让学生在专业学习中,对该专业所属的学科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注重理论的系统性和全面性,这决定了其以单纯传授知识为重点,而突出应用性,意味着能力培养要放在首位。强化专业,淡化学科,强调学生对专业基础知识的获取和能力培养,而不强调在专业教育中学科知识的完备性和系统性。

以西方文学课为例,这门课的名称叫“西方文学”,而使用的教材是《外国文学史》,看似二者不统一,不够严谨,然而少了一个“史”字,正是这门课的特色所在。一字之差,教学重点由“史”的传授转向了“文学”课程。文学课教学的目的不在于仅仅交给学生文学知识,更在于使学生获得文学审美能力、文学想象能力及写作能力。这就决定了在教学过程中,突出作品,适当淡化文学史部分的知识,讲清楚大的历史线索和时代主流即可,重点还是放在作品文本的阅读和鉴赏上,并注重在此过程中对学生的启发和引导。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在课堂教学中,以多媒体教学为手段,引导学生从文字、影像、图片等多方面对作家和作品有直接的认识与体验,并通过组织讨论、作业等方式让学生对作品中的某一个或某些问题进行延伸性的思考。如在学习了莎士比亚的作品后让学生讨论其四大悲剧的结局是否能够更改,如能更改,则给出自己所写的版本,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西方悲剧的实质。

这一教学重点的迁移也体现在“文学概论”和“比较文学”两门课程中。“文学概论”以文学作品、文学现象作为切入点,一方面结合当下现实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另一方面加入实践环节,让学生就“文学是什么”这一问题进行社会调查,并撰写调查报告,进行原因分析,得出自己的结论。“比较文学”是一门专业性、理论性较强的课程,侧重文学研究方法论,在教学中,适当降低难度,淡化其方法论性质,重点介绍不同文化中文学现象、文学作品之间的联系,以开阔眼界、培养兴趣为主,并启发学生结合当下文化现象,撰写相关论文,自己做一些思考和研究。如针对“形象学”一节,让学生自选影视作品,分析其中出现的异国形象,探索通过异国形象进行价值观输出的一些具体做法。

强化专业、淡化学科,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将其精力更多引导到思考和鉴赏能力及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培养,还为实践环节的引入赢得了充足的空间,使得学生摆脱被动听讲和背诵的学习模式,在学习中主动发掘和享受乐趣,提升能力,培养素质。

需要指出的是,淡化学科不是不要学科。学科是专业的支撑,没有扎实的学科基础,良好的专业教学无从谈起。要组织起水平较高的专业教学,恰恰离不开教师自身扎实的学科基础和广阔的知识背景。为此,教师自身应当以学科为依托,不断学习和成长进步,为专业课的教学打好基础。

二、以阅读和写作能力为核心

从应用性的角度来看,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在就业过程中,其核心竞争力主要有两个: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阅读是学生踏入社会后获取知识、进行持续性发展的重要途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应当从所学的专业课程中提炼所需的文字功夫和文学素养,转化为自身认识世界、理解人性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并最终形成较强的工作能力。

就实际情况而言,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往往存在阅读量和写作实践不够的情况。就大环境来看,许多人难以静下心来阅读,互联网、新媒体的大量出现使得学生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对原典的阅读,并缺乏选择高质量文本的能力,许多学生选择该专业时仅仅抱着“容易学”“背背就能考过”的心理,自身缺乏足够兴趣,从而缺乏必要的阅读和写作。笔者曾让自己任教的两个班的学生轮流向同学们介绍一本自己正在阅读的书籍,一个学期下来,170多名同学介绍的书基本集中在三本:《平凡的世界》《小王子》和《追风筝的人》。阅读面狭窄,阅读量少,造成写文章时文思枯竭,语句不通,套话、空话多,这一问题在口头表达中也存在。

教学重心的迁移,应当落实到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上来,强化专业,培养能力,首要的就应当是阅读和写作能力。

在“西方文学”“文学概论”和“比较文学”的课堂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分别引导学生阅读中外文学作品、文论选段及研究论文等不同体裁的文章,帮助学生克服陌生及畏难心理,走近作品,走近原典,学会鉴赏,学会分析和把握要点,进一步进行批判和反思。同时,结合讨论、作业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阅读和写作能力。

如“西方文学”课,针对所讲授的文学作品,布置具有开放性的讨论题目,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作品,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以不同体裁的文章将自己的思考所得写出来。在要求学生就《红与黑》中于连最终的人生选择进行讨论时,有同学仿照《神曲》的形式,将自己的看法以文学作品的方式表达出来,体现出较强的思考和写作能力;有的学生将《红与黑》与《局外人》对读,提炼出其揭示的共同的哲学问题,写出较有深度的读书随笔;有的学生在期末考卷上条理清晰地阐述了东方美对浮士德精神和浮士德难题的解释,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看法,显示出较好的学术素养。

“文学概论”课布置学生撰写调查报告,大家分为小组,群策群力,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角度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试图得出自己独有的结论。

而教师也应当花费更多的时间来批阅学生的作业,针对其中存在的优点和不足进行归纳总结,并在反馈的过程中,通过不同作业之间的对读激发学生的思考,令其切实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并能够对症下药。

总之,应当摆脱单向式的、灌输式的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其体验阅读和写作本身的乐趣与价值,在此过程中逐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拓宽其阅读面,促使其学习写作不同类型、体裁的文章,最终围绕专业帮助学生形成核心竞争力,将应用性转型落到实处。

三、注重多样性的选择和发展

大学发展要多样性,本科高校应用性转型也应具有多样性,而不应当让应用性转型又称为“一刀切”, 最后成为同一个模式,同一个指标。

具体来说,在专业课教学改革中,在注重实践性、应用性的同时,应当以学生的特点和需求为重心,尊重他们的多样性选择和发展。注重专业课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并非表示要抛弃汉语言文学专业深厚的人文底蕴和理论基础,而是应当在专业课的教学中尽可能地考虑到学生不同的志向和兴趣,使得课程能够满足学生不同层面的需求。

对于以就业和创业为目标的学生,在完成专业基础知识的传授的同时,引导其更多地参与到教学互动活动中来,培养对时代、社会和文化的敏感与关注,养成主动思考、独立思考的习惯以及训练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为其今后就业和创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对于进一步深造、从事学术研究的学生,也应当照顾到他们的需求,注重基础知识教学的拓展,为他们进一步学习提供方向。在课堂教学中,既应注重趣味性和互动性,也必须将基本的知识点讲清楚,留下可供学生进一步思考的线索,并注意前后内容的贯通。在讨论和作业中,也应提供多样的题目供学生选择,为需要进一步学习的学生留下线索和方向。此外,还应当结合学年论文、毕业论文的写作,以及学生考研等需求,为其提供课外的专门辅导,以帮助其在专业学习中达到对学科框架、重点和前沿知识的掌握,为其下一步深造奠定基础。

在“西方文学”“比较文学”课程的教学中,笔者通过为学生推荐课外阅读书目并要求其写作读书笔记、完成讨论和作业来引导不同需求、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学习。既推荐课程涉及的作品,也推荐一些相关的研究论文和书籍,但并不强行规定必须读完所有推荐的书目和文章。这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不同的需要和兴趣进行基础了解和拓展提升。“比较文学”课程所推荐的多是一些该学科较为经典的研究论文和专著,能够帮助要报考硕士研究生的同学,在掌握必读的专业课理论教材之外,获得更多的研究实例,同时对该学科有进一步系统的了解,对其考研时答题和面试有一定帮助。

重底蕴、厚基础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一直以来的优良传统,这一传统应当在有志于学术钻研的学生中传承下去,这是专业课教学改革中不应当忽视的问题。

四、对今后教学改革的一些设想

专业课教学的改革是一项涉及多个环节、多个方面的工作,目前尚在摸索阶段,对于今后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笔者有以下一些设想。

首先是教师自身要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转变观念,努力学习,积极探索,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专业素质。专业课教学向应用性方向转型,不等于放低对教师专业理论水平的要求,相反,学科支撑专业,教学重心的迁移对于教师学术和理论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将专业基础知识讲活,使之贯穿于实践环节,适应新型人才培养的需求,是教师需要认真思考和实践的。此外,网络新媒体对于传统教学方式所带来的冲击,特别是慕课的引进等,都迫使教师对自身角色的定位和教学活动的组织方式做出新的调整,发挥创造力,激发和释放学生身上的活力和学习积极性。就“西方文学”课来说,将会考虑将文学史的基本知识交由学生通过慕课来自学完成,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阅读国外对文学经典的不同批评和研究论文,并在课堂上展开讨论,进而领略经典作品超越时代的巨大魅力,并由此延伸出对西方批评理论的初步了解。

其次是教学管理和评价方式的调整。目前滇池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存在班级学生人数众多的情况,在总体课时十分有限的情况下,对课堂讨论及其他实践教学环节的安排造成了一定困难。针对这一问题,除了可以借助新媒体平台,实现课堂的延伸,还可以考虑实行灵活的考勤方式。即一个学期中,学生可以在讨论和写作题目中选择几个来完成,其他时间可以选择其他方式进行学习,考勤方式也可进行相应调整,不要求每个学生每一堂课都必须出勤。在课程设置上,增加专业选修课,将不同需求的学生分流。建议将“比较文学”设置为专业选修课,不仅可以适应课堂教学改革的需求,也可更好地适应有进一步拓展知识面及深造进修的学生的需求。在评价方式上,进一步加大平时作业所占的比重,期末考试中,需要背诵、记忆的部分适当缩小比例,增加开卷考试,以论述、作品鉴赏分析乃至文学创作为考试的主要内容,考查学生的鉴赏水平、逻辑思维和写作能力。

再次是积极构建平台,为学生提供发表和交流的平台,激励他们阅读和写作,并为其今后就业奠定基础。可举办读书报告会,要求学生围绕一些具体的主题,进行经典阅读、深度阅读、专业阅读,并交流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可以制定具体的量化标准,将读书报告、小论文、文学创作等作为课程中必须完成的作业,或与学分挂钩。可以鼓励学生自行创办文学和学术类期刊、微博、微信公众号等,为学生提供文章发表的平台,并想方设法将优秀的学生作品推荐给文学刊物或其他媒体,将优秀的学年论文、毕业论文等结集出版。这些都可以在学生将来求职的过程中为学生的竞争力加分。

结 论

总之,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转型中,应当以专业课教学改革为核心和切入点,实现教学重心的迁移,核心能力的培养,并充分照顾到学生的多样化特点和需求。教学改革中,教师角色的转换和能力的提升、教学管理方式的调整都显得至关重要。同时,还应当积极构建和拓展平台,推介学生的成果,帮助其积累求职时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盛翠菊,王为生.由知识传授走向素质培养——应用型本科中文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实践教学与改革[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08,23(2).

[2]曹强.汉语言文学专业如何应对高校转型发展态势——以陕西省地方本科院校为例[J].陕西教育:高教,2014(12).

[3]刘熹,金华.应用型转型中的汉语言文学专业[J].华章,2014,27(4).

[4]李国银.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探微——以河南地方高师为例[J].教育界·综合教育研究,2015(7).

[5]覃志鸿.新形势下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应用性转型研究[J].芒种,2015(13).

[6]王晓梦.汉语言文学学科的应用性转型研究与探索[J].科教导刊,2011(23).

【注释】

[1]作者简介,姜燕燕,云南大学滇池学院人文学院中文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叙述学、比较文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