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风格与素养

风格与素养

时间:2023-03-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改革开放之后,我国进入了一个大变革、大发展的历史时期。在当前的播音主持创作中,由于对共性和个性的关系把握不当,造成了一些问题,反映在创作道路认识上表现为自我化倾向、滞后化倾向;反映在传播内容把握上表现为随意化倾向、浅薄化倾向;反映在表达方式上表现为对语言功力的忽视和弱化倾向、机械化倾向;反映在风格形成上表现为求异求速倾向、盲目趋从倾向。
风格与素养_新中国播音创作简史

一、人民播音创作风格

“风格属于美的范畴,播音风格,是指播音员在播音创作中所体现出来的创作个性和艺术特色。它以运动的状态贯穿播音创作的全过程,又以相对稳定的状态凝结在播音作品上。播音是一种创作,所以播音风格又是播音员同原文字作品风格有机统一的结果。播音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艺术创作活动,所以播音风格是播音员在长期艰苦的播音创作实践中积累形成的。”[19]播音风格总是充分地体现着社会生活和时代精神,有着深深的时代烙印。纵观播音事业发展的75年,播音主持有声语言创作记录着社会的变迁、时代的脚步,为国家凝心聚力,为发展鼓劲加油,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起到了积极的、不可磨灭的作用。在服务时代的过程中,无数播音主持创作者努力实践、勇于探索,使播音主持创作不断继承创新、发展变化,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并透过无数成功的、经典的作品呈现出来。人民播音主持创作风格极具中国特色,爱憎分明、典雅庄重、质朴大气、亲切自然、灵动鲜活,它在时代的风云、民族的土壤中孕育生长,贯穿着朴素真挚、悲悯天下的情怀,体现着平等信任、和谐进步的理念,显示出稳健大度、黄钟大吕般的中国气派。

播音主持艺术风格的实质是创作多种形态的表现,体现的核心和焦点是播音员主持人的风格。广播电视播音主持创作主体是有声语言传播的实现者,其在整个有声语言传播活动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传播内容、重点、目的、意义都是通过创作主体的语言表达实践活动体现出来的。独特的感受力、独特的表达方式以及整体的驾驭能力是播音员主持人形成自我风格的基础,每一个出色的播音员主持人都是一个能够真实交流且具有独特“人格魅力”的人。改革开放之前,由于时代的特殊性,播音创作更多地追求共性和基础的东西,1955年之后才开始在播出时报出播音员的名字,而且均不是以播音员的本名而是以播音名出现,播音员“隐身”在节目之中,更多地以媒介人格状态示人,展现人民广播的共性特征。改革开放之后,我国进入了一个大变革、大发展的历史时期。这种变革和发展,不仅体现在社会结构、政治结构、经济结构、文化结构等各个层面,更体现在人们的意识形态、思想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层面,“我”的概念越来越突出,自然人格状态更多地在节目中凸显,个人风格越来越明显。风格有附着性、可感性、独特性、一贯性、多样性和可变性的特点,独特性是风格的生命,反映在声音、相貌、理解、感受、构思、表述各个方面,能不能在创作中体现出独特性是能否形成播音风格的关键。播音主持创作者风格的核心就是他们进行创作时所表现出来的个人独特性,或者叫创作个性,它是不同的创作者身上所特有的不同的气质、品格、精神和性格特征在播音主持创作中的自然流露,突出地表现为创作主体的艺术独创性。独创性不是主观随意性,它是创作者在创作上达到主客体水乳交融完美契合的艺术境界,揭示着创作者最深层的内心生活,与其成长经历、性格品性、知识修养、情感体验、审美追求息息相关。

当然,形成和确立一种播音创作风格,并不等于为播音主持制造了一种固定不变的模式,虽然风格一旦形成并成熟之后,不会轻易改变,会有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和过程,但随着创作内容、形态、时间、空间、对象的变化,以及创作者的个体差异等,风格又会有多样性和可变性,不仅不同的人播读不同的稿件风格不同,同一篇稿件不同的人播读、同一个人播读不同稿件都会不一样,甚至同一个人播读同一篇稿件,都会有差别,这里面有播出时间、播出心境的不同,还有对原作理解的不同、生活经历阅历的不同以及语言功力的不同。此外,播音员主持人的语言个性通过话题选择、观点立意、角度设立、材料组织、话语方式、表达特点等方面表现出来,其对节目的参与程度不同、氛围把控不同、知识积累不同、思维方式不同、语言能力不同都会呈现出不同的个性特征。播音员主持人个人风格的确立,除了依据自身特点,还必须受到栏目定位、目标受众的影响,不同的栏目风格、不同的受众接受心理必定会造就不同的主持风格。当今的播音主持创作,提倡创作风格多样化,提倡大胆创新、各有千秋,这是播音时代性的另一种表现,也使播音主持创作充满无穷的魅力。这里如何处理播音创作的共性和个性问题、范式和风格问题,成为创作者们新的思考内容。

播音创作75年的发展过程中,体现了共性的规律,树立了经典的范式,同时也形成了个性的特征,构建出了个人风格,这两者并不矛盾,且正是播音多样化繁荣发展的表现。创作风格形成是创作者以自己独特的视角、独特的方式,对生活进行审美把握的结果,在情感表达、形象塑造、语言运用等方面充分体现了个人更高的独创性,具有独特的创作风格,是成熟的播音主持创作者的标志,而正是这些成熟的创作者独特的风格共同构成了播音主持创作的整体风貌,也正是在这样的创作者群体中才体现出个体的创作风格,没有成熟的个体风格就无法形成整体风格,没有整体风格个体风格也无法呈现。过分强调共性,会造成模式化、概念化、一般化;不适当地突出个性,则可能偏离正确的方向,出现“异质化”“异形化”。在当前的播音主持创作中,由于对共性和个性的关系把握不当,造成了一些问题,反映在创作道路认识上表现为自我化倾向、滞后化倾向;反映在传播内容把握上表现为随意化倾向、浅薄化倾向;反映在表达方式上表现为对语言功力的忽视和弱化倾向、机械化倾向;反映在风格形成上表现为求异求速倾向、盲目趋从倾向。播音员主持人的风格是通过其声音、形象等特征,在表现稿件、节目风格的同时体现出来的,创作者的能力就在于使稿件、节目的风格和自己的风格有机地统一起来。把握共性、凸显个性,实现共性和个性的和谐交融,是播音主持创作的审美理想。创作个性不是单纯形态上的标新立异,而是先进性和创造性的统一体现,优秀的播音主持创作体现了共性和个性的统一,既富有时代特色又蕴含个人审美体验。

二、播音员主持人素养

创作风格的形成受时代、民族、阶级、地域和电台、节目和稿件等客观原因的影响,更与创作者自身的素质修养、性格特征、生活经历、审美追求、业务条件密不可分。播音员主持人的素养有与生俱来的部分,包括嗓音条件、形象气质、语言悟性、性格特质等等,也包括后天习得的部分,如政策法规、文化知识、职业技能、实践经历等等,不管是与生俱来的部分还是后天习得的部分,播音员主持人都需要长时间地努力学习和积累,才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提升和加强。

播音主持专业特点决定了播音员主持人的素养既是综合的又是具体的,主要包括政治素养、文化素养、职业素养3大部分。政治素养包括坚定的政治立场、正确的政策观念、正派的政治作风等,当然也包括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职业精神;文化素养主要包括一定的教育实践经历、合理的知识结构、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丰富的生活阅历;职业素养由思维能力、语言能力、身心素质等构成,在此基础之上,又因为所涉及的领域不同而需要不同的素养,比如新闻节目播音员主持人需要良好的新闻素养,综艺节目主持人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艺素养。另外,网络时代需要播音员主持人改变传统思维,迅速与之接轨,熟悉网络操作、了解网络思维、运用网络手段等也成了播音员主持人必备的职业技能之一。

播音员主持人素养既是静态的又是动态的。就播音员主持人评价体系来讲,对素养的要求有相对稳定和有规律性的地方,有入门层面、普遍层面上的素质要求,比如对于语言能力、职业素养的要求,也有更高层面、个性审美方面的素质要求,比如文化素养、人格魅力等等。从综合来看,播音员主持人的素养要求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动态变化的,就播音员主持人个人来讲,虽然有一些先天的条件,比如音色、相貌、语感、悟性等不太容易轻易改变,但通过个人的努力和实践的磨炼也会发生变化,尤其是职业技能和文化素养的提升与播音员主持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密不可分。同时,在实践中媒体的培养、团队的合作都会给播音员主持人的能力、素养带来提升。另一方面,时代在发展、技术在变革,播音员主持人的能力与素养也在与时俱进。90年代中后期,由于大量记者型主持人的出现和成功,“采编播合一”似乎成为判断播音员主持人能力高低的一个标志,但实际上,这种模式仅仅在电台日常节目中可能实现,在电台重大节目以及电视台节目制作中都是不可能实现的。同时,由于各种条件和因素的限制,主持人通晓采访、编辑、播音,甚至包括制作、播出业务也是非常困难的,大家是各有所能又各有所不能。现在看来,“采编播合一”并不是播音员主持人必须具备的业务能力,在个人能力、经验、贮备、精力允许的情况下,“采编播合一”当然可以,但事实上,在实际工作中可操作性并不强。播音员主持人可以参与采访、编辑,为播音主持提供感性积累,但广播电视最终是一个团队合作的工作,并不需要一个人全部“包干”,如果处理不好极有可能“样样稀松”,从而影响节目的整体质量。播音员主持人最重要的还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断锤炼语言功力、增加知识内涵、提升思维能力,在业务上向“一专多能”的目标迈进。可以看出,无论是播报型还是记者型,是专业型还是全能型,播音员主持人的素养都在新时期、新要求中不断扩展、丰富。另一方面,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播音员主持人走向基层,投入到社会公益活动中,自觉地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利用自己的公众影响力及品牌效应,通过大众传播平台宣扬真善美,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体现出了浓浓的爱心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和担当,他们在感染社会大众的同时也从不同的侧面丰富着自身的情怀,提升着个人的素养。

人民播音创作风格实际上是播音员主持人创作风格的集中体现,每一位播音员主持人都要在创作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全方位素养,探索、发掘、培养自身的风格特色。这个过程需要经过长期艰苦的创作实践磨炼,增强政策观念,提高政治水平;扩大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质;加强专业修养,提高业务能力,在基本功、表现力、理解力等方面不断提升。在人民播音事业75年的发展历程中,播音主持创作一直没有停止追求、探索的脚步,播音员主持人们运用风格化、多样化的表现手法实现着自己的传媒理想及审美追求,“错彩镂金”“出水芙蓉”也好,“雄浑刚健”“工笔写意”也罢;“清新朴素”“天趣自然”也好,“浓郁蕴藉”“酣畅淋漓”也罢;“条分缕析”“出口成章”也好,“率真甘甜、智慧风趣”也罢,风格是成熟的播音主持创作者的象征,多样性是成熟的播音主持创作者群体的象征,也是中国播音主持创作发展、繁荣的重要表现。创作者们从民族文化的肥沃土壤中汲取营养,凭借自己对历史、对现实、对生命、对生活、对人生的独特感悟,使他们的作品渗透着独立的思考,他们选取符合自己特点又熟悉的方式,展现异彩纷呈的“人格魅力”,创作出具有时代意义和人文内涵的作品,实现着中国播音主持创作的创新突破。

【注释】

[1]陈力丹:《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40页,转引自李秀云:《中国现代新闻思想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62页。

[2]《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件汇编》(中),新华出版社1980年版,第328页。

[3]张颂:《话语权力简论》,《现代传播》2000年第1期。

[4]吴郁:《当代广播电视播音主持》(第二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8~9页。

[5]《中国广播电视年鉴1986》,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7年版,第12页。

[6]李瑞环:《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在新闻工作研讨班上的讲话》,1989年11月25日。

[7]胡耀邦:《关于党的新闻事业》(1985年2月8日在中央书记处会议上的发言),《中国广播电视年鉴1986》,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7年版,第14页。

[8]齐越:《献给祖国的声音》,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年版,第86页。

[9]同上,第182页。

[10]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研究室、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编:《解放区历史资料选编(1940~1949)》,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1985年版,第188页。

[11]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编选:《中国人民广播回忆录(第三集)》,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0年版,第114页。

[12]齐越:《献给祖国的声音》,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年版,第97页。

[13]姚喜双:《播音学概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8年版,第204页。

[14]《广州日报》,2003年5月3日。

[15]李良荣:《李良荣自选集新闻改革的探索》,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0页。

[16]胡占凡:《正确的舆论导向是广播电视安身立命之本》,http://www.media.people.com.cn/GB/40606/8485756.html。

[17]王新常:《抗战与新闻事业》,长沙商务印书馆1938年版,第4页,转引自李秀云:《中国现代新闻思想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8页。

[18]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10页。

[19]姚喜双:《播音学概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8年版,第125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