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普洱茶产于何地

普洱茶产于何地

时间:2023-09-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说到普洱府和普洱茶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他就是鄂尔泰,满族子弟,大抵属于雍正皇帝的堂兄弟或者侄儿子一类的。土司世袭属于奴隶制度的残余,土司对土地和茶山的占有阻碍了封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刀正彦、麻布朋被一并押解到昆明并以“反叛”罪名处死。朝廷将车里宣慰管辖澜沧江以东的思茅、普腾、勐乌、乌德、整董、橄榄坝等六版纳分出,设普洱府,车里宣慰司也隶属普洱府,仍管辖澜沧江以西六版纳。

2.普洱茶产于何地

普洱茶究竟产于何地,世人众说纷纭。但是大家一致公认的是,普洱茶是因为普洱府而得名。

鄂尔泰与普洱府

说到普洱府和普洱茶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他就是鄂尔泰,满族子弟,大抵属于雍正皇帝的堂兄弟或者侄儿子一类的。曾任内务府员外郎的鄂尔泰偶有公事到雍亲王府第走动,皇四子胤祯想与鄂尔泰套近乎。鄂尔泰是个聪明人,皇帝的一窝儿子正在明争暗斗,还不知道最后鹿死谁手,他深知这个时候万不可随便确定立场,所以并不同胤祯多加往来。皇四子胤祯最终当了皇帝,也就是雍正帝,而鄂尔泰和雍正的关系也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发展。雍正三年八月二十五日,鄂尔泰由江苏布政使升为广西巡抚。到广西没几天,十月底又接到调任云南巡抚的公文。前面说过,鄂尔泰是个聪明人,他知道,雍正并不是疑心他在政治上有何图谋或是心存二心,只是雍正觉得自己性格内向,加之先前的拉拢不成,便认为他心机很重。虽然雍正登基后曾对鄂尔泰说过这样一句话:“汝为郎官拒皇子,其执法甚坚。”但是,鄂尔泰毕竟不是一个会讨皇帝欢心的人,雍正估计也委实不愿意把这样一个人留在身边。因此,鄂尔泰就这样来到了云南。

到了云南的鄂尔泰,一想到不用每天待在皇帝身边小心翼翼看皇帝脸色过日子,就觉得心情舒畅。没有心理负担的鄂尔泰踌躇满志,他预感自己的事业将在云南升腾。

img13

鄂尔泰

鄂尔泰刚到云南没多久,云贵总督高其倬刚刚调任浙闽总督。说起这个高其倬也算是个传奇。三年前他在奏疏中竟然误将大将军、王与皇上并写,因此被“革职留任”。说他传奇就是他犯了如此大忌竟然还能够复出,并且到沿海继续任要职。其实鄂尔泰心里很明白,高其倬虽然有点马虎,但是在大事儿上倒是不糊涂。高其倬知道雍正帝在想什么,所以他这两年就关注一件事儿:改土归流[1],共遵王化。鄂尔泰知道要想在云南做出点成绩就得这么办。

鄂尔泰的好运很快就来了。第二年的春天,云贵总督杨名时上报的机密文件不知道为什么会错放到一般公文夹子,结果被暂停职务,鄂尔泰因此开始主持总督府工作。

二月二十四日,鄂尔泰奏请改土归流。奏折惊得众大臣目瞪口呆,大家纷纷议论鄂尔泰一上任就有如此大的动静。然而只有一个人不动声色,这人就是雍正帝。

聪明的鄂尔泰吃准了雍正帝的心思。同年四月,他又再次奏请将四川东川府改隶云南,并且早点动手收拾乌蒙土司,以除后患。九月十九日,鄂尔泰再次奏请改土归流之事,曰:“改土归流,为滇黔第一要务。”鄂尔泰又一次赢得了雍正帝的赏识,不久,鄂尔泰就成了名副其实的云贵总督,加兵部尚书衔。

在做出一定的成绩后,鄂尔泰专题向雍正帝汇报了在茶区进行改土归流的打算。云南茶区原为少数民族聚居地,明末清初时期,汉族陆续从内地迁来,从事商业、加工业、农业和采茶等生产活动。土司世袭属于奴隶制度的残余,土司对土地和茶山的占有阻碍了封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因而西双版纳茶区土司制度的改革一直都是鄂尔泰的一块心病。改土归流的最大障碍就是在茶区的各个少数民族之间文化背景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西双版纳与乌蒙、东川不一样,滇东北地区汉代时内地文化已经大规模传入,道家、儒家思想从某种程度上说已经占据了主流地位。然而就那茶山,针扎不进,水泼不开,成了龙潭虎穴。那年,石屏袁家山人袁润追随许名臣和元江土司那嵩反清,失败后躲进六茶山,十几年都不脱明装,还不时有反清复明的诗传出来。

在历史上,安南(今天的越南)一直都需要云南茶叶。明代时来云南临安(建水县)、开化(文山县)、广南府一带屯军的汉人后代经常往返茶山贩茶。在土司制度下,土地、茶山、山林全归土司所有,汉人商贩经营茶叶极其困难。内地文化进入澜沧江以东的茶区已经有60多年了,茶区人口成分已经发生变化,文化也呈多元结构,特别是汉文化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在此扎下了根。鄂尔泰知道不能依靠镇沅府模式和简单地宣布实施改土归流,他需要一个时机。因为如果江内不搞,坐失良机;江外搞急了,适得其反,夷人和领土有可能流失国外,那就酿成了罪过。

机会又一次眷顾鄂尔泰。清雍正六年春,几个江西籍茶商至莽枝山贩茶,吃住都在当地少数民族麻布朋家。不料茶商竟然和女主人有了纠缠不清的关系,麻布朋一怒之下将茶商和老婆一同杀死,并将人头挂在牛滚塘边的大树上。按照平时,像这样的事发生在少数民族之间是极为常见的,根本不会有人告官。但问题就出在了莽枝属于橄榄坝,而橄榄坝土司刀正彦是车里宣慰刀金宝的叔父,是西双版纳境内力量较强的召勐。搞垮了刀正彦,就可以威慑傣区,在江内实现改设流官的目的。朝廷借题发挥,认定了麻布朋杀死茶商与刀正彦有关系。鄂尔泰派兵进入孟养并且深入攸乐、莽枝等各族山寨逮捕麻布朋、刀正彦。麻布朋得知消息后,发动了莽枝、倚邦、曼丫、曼五一带各族人民起来反抗;刀正彦发动了攸乐山、橄榄坝各族群众配合麻布朋抗争。于是,一场少数民族对抗清廷的血雨腥风之战开始了。战争持续了半年后,清军大规模进剿,大肆搜捕,疯狂抢掠,捣毁四十多个村寨,反抗武装被击散,麻布朋被俘。刀正彦退到澜沧江外,后来在勐腊被捉。刀正彦、麻布朋被一并押解到昆明并以“反叛”罪名处死。各地参战的土酋都受到了褒奖。

此时的鄂尔泰成了朝廷的红人,雍正帝命鄂尔泰为云、贵、桂三省总督,管辖一切军民事务。朝廷将车里宣慰管辖澜沧江以东的思茅、普腾、勐乌、乌德、整董、橄榄坝等六版纳分出,设普洱府,车里宣慰司也隶属普洱府,仍管辖澜沧江以西六版纳。后来普洱府领三厅、一县、一宣慰司。原镇沅府所属的威远厅、原元江府所属的他郎厅和移驻通判而成立的思茅厅统统划归普洱府治,宁洱当然是府县同城了,不敢动土的江外地区,仍由车里宣慰司按旧俗治理。为就近控制茶山和监视江外动静,朝廷还在攸乐设同知和布汛。

清代普洱府命名前,唐南诏时期称其为“步日睒”,宋大理时期称“步日部”,元时称“普日思摩甸司”,明洪武十六年称“普耳”,万历年间又演化成“普洱”。

img14

普洱府旧址

篇外:话说即便是鄂尔泰在云南的改土归流被辟为中国的样板和基地,然而,鄂尔泰的性格并没有使得他跟雍正帝走得近乎。这次,鄂尔泰有些着急了。在旁人的提醒下,鄂尔泰才恍然察觉原来自己还没有向皇帝进贡。于是,鄂尔泰隔三差五地就派人把云南最好的东西——松茸、鸡?、三七、烟草送去皇宫,可是总不见皇宫的反应;他又差人送去图案酷似龙的大理石、宣威的火腿,都没有得到回话;甚至送去了风情万种的少数民族姑娘,又刚巧雍正生病,听信谣言误以为鄂尔泰要害他或者乘机羞辱他,惹得雍正龙颜大怒。这可是让鄂尔泰大伤脑筋。

恰好,有一次鄂尔泰要到普洱出差,当地土人用存放了50年的茶叶来招待他,那东西看起来黑乎乎的,吃到嘴里却香喷喷,里面淡淡的有一股荷叶香。鄂尔泰是满族子弟,什么山珍海味没吃过,他灵机一动,立即就向地方官和当地土人询问这种茶的来历、做法,决定在普洱地方开始大量制作贡茶,向皇帝进贡。果然,到了皇宫后,这种茶叶大受欢迎,雍正帝也是十分喜爱。随即,贡茶被命名为普洱茶,而鄂尔泰不久之后也高升进京了。

这些也许是人们关于鄂尔泰和普洱茶美好的传说。然后不争的事实是,设置普洱府后,外来商旅云集,马帮络绎不绝,商业日益发达,茶叶买卖日益兴旺,各地商贾先后修建了十多个同乡会馆。茶叶还引来外省外县各行各业的人员到普洱安家落籍。大量的茶叶通过越南,继而通过缅甸,漂洋过海,传向西方。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鄂尔泰成就了普洱府,普洱府成就了普洱茶,而普洱茶又传播了普洱府。

何为真正的普洱茶

毫无疑问,普洱茶因普洱府得名,普洱府是普洱茶集散地。据史料记载,清朝雍正年间朝廷在普洱府建立了流官制,加强对所属一县三厅一司的管理,其核心是促进茶叶种植的科研和发展,形成大宗商品交易,为朝廷增加税收并承担向朝廷进贡的责任。因此,普洱府的设立对普洱地区的茶叶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围绕茶产业逐步形成了以普洱府为中心的大规模的加工和贸易,普洱成了茶马古道的源头。

茶学界公认,普洱茶的后发酵工艺是马帮在长时间运输过程中形成的天赐的特殊工艺。拥有马帮这种特殊交通工具的是茶商,而普洱就是茶商云集、趋之若鹜的地方。更为重要的是,茶商沿着以普洱为起点的五条向外辐射的茶马古道,将普洱茶传播、销售到世界各地,世界因此得知普洱茶。据《普洱府志》记载,当时的普洱府会馆林立,酒楼茶肆鳞次栉比,中外茶商摩肩接踵,已成为国内外影响较大的商贸重镇。普洱府不仅是普洱茶的集散地,而且是其最早的原产地,它对周边地区茶产业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核心作用,所以普洱茶以普洱府得名是名副其实的。

对于普洱茶的品质大多数专家学者一致认为:普洱茶是以普洱府所属地区所产云南大叶种茶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后发酵(包括自然发酵和人工发酵)形成的符合普洱茶云南省地方标准的散茶和紧压茶的总称。

普洱府所属地区是北回归线附近稀有的绿洲,属热带北缘及南亚热带地区,日照充足,全年平均气温在18℃~20℃之间,年平均降水量在1500mm左右,平均湿度80%以上,气候温热湿润。区域内有哀牢山、无量山等高大山系及澜沧江、李仙江等江河水系,森林覆盖率高达70%,山上云雾缭绕,生长着大片的热带雨林、季雨林和亚热带阔叶林。独特的地理环境、气候环境和生态环境是茶树最适宜的生长地区。

img15

万亩茶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