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常腌拌菜
JIACHANGYANBANCAI
清香脆嫩之拌菜 QINGXIANGCUINENZHIBANCAI
拌菜是冷菜的一种,是将生料或熟料,加工成较小的丁、丝、片、块、条或特殊形状,用调味品拌制而成。拌菜具有用料广泛、制作精细、味型多样、品种丰富、开胃爽口、增进食欲等特点,为家庭中比较常见的烹调技法之一。
炎热的夏季,家庭制作一些美味可口的拌菜,不仅入口清凉,而且回味悠长。而对于冬季,很多人以为拌菜不适合,寒冷的天气再食用一些拌菜,会让人感到发怵。其实拌菜不仅适宜夏秋季节,冬季食用些拌菜,可促进新陈代谢,迫使身体自我取暖,这会消耗一些脂肪,调动免疫系统,有利于保健,也可以达到减肥的目的。
另外,有些拌菜还特别适合冬天食用,或者说简直就是为冬天量身定做的。譬如拌萝卜丝,冬天吃着脆生生的,非常舒服;再如凉拌木耳,在风沙较大的北方冬季,黑木耳的清肺功效让它成为了我们餐桌上的常客,再加上一些自己喜欢的冬季鲜蔬杂菜,如胡萝卜、洋葱等,成菜的口感会更加丰富。
拌菜的特色 BANCAIDETESE
拌菜具有清香鲜醇的特色,与热菜的清香有很大不同。热菜的清香味是随着热气扩散在空气中,为人所感知的,而拌菜中的清香则必须在咀嚼时才为人所感觉,正所谓“越嚼越香”。所以在制作拌菜时,可以使用一些香气浓郁的调味料,如调味汁中可以加入花椒、八角之类的香料,有的要用姜丝、葱花和醋来增香,有的要以蒜泥、麻酱、芥末等拌和,有的用花椒油、芝麻油等,使菜肴香味增强。
嫩是拌菜的特色之一,也是制作拌菜的关键所在。拌菜中的嫩有脆嫩、柔嫩、酥嫩、熟嫩等几种。脆嫩主要是些植物性原料,能给人以爽口不腻,清香淡远之感;柔嫩常与疏松连在一起,入口咀嚼毫无阻力,是一种特殊的口感,原料主要是素料;酥嫩的质感较耐咀嚼,主要是些较为老韧的原料,于反复的咀嚼中体味原料的本味与渗入的调味料混合后的特殊美味;熟嫩是在加工中断生即起的原料质感,这些原料都比较嫩,加热时间又不长,故成熟之后原料内仍含有较多水分,咀嚼之中有阻力却不大,而且调料与原料结合不紧密,所以更能体味原料的本味。
此外,拌菜还有许多其他特点,如拌菜中具有的无汁、入味、不腻等特点,也是区别于热菜的一个很明显的标志。另外,拌菜直接拌制不勾芡,装盘之后基本不带卤汁,对形体小的原料在烹调中周身着味即行,而形体大的原料就必须掌握好火候,采取必要手段令原料入味。
拌菜分类全接触 BANCAIFENLEIQUANJIECHU
我们知道拌是把生的原料或晾凉的熟原料,切成小型的丁、丝、条、片等形状后,加入各种调味品调拌均匀的做法。拌制菜肴具有清爽鲜脆的特点,基本方法一般可简单分为生拌、熟拌、温拌、混拌、炝拌等。
生拌 Shengban
生拌是利用可生食的原料,经洗涤、刀工后,用各种调料拌制加工而成。生拌由于只要洗净即可拌食,十分方便,营养价值也较高。用此方法可制作生拌白菜、生拌西瓜、生拌黄瓜丝、生拌哈蜜瓜、糖醋萝卜丝、生拌水果沙拉等。
生拌的技巧主要应用在制作生鲜蔬菜或水果上,由于原料比较生,所以调味的材料如葱、姜、大蒜、红辣椒、辣椒油、麻酱、芥末酱等,味道放得应比较重,以去除食材本身可能带有的苦涩或生腥味,吃起来香辣爽口,相当的过瘾。
熟拌 Shuban
熟拌是先把生原料经过水焯、汆烫或其他技法加工成熟,晾凉后改刀成形,加上其他配料和调味料拌制而成。用此方法可制作熟拌肚丝、熟拌粉皮、熟拌百叶、熟拌莴笋片、熟拌鸭丝、熟拌海蛰丝等。
熟拌的菜肴特点在于菜细肉薄,每种材料均切细丝或薄片,入锅烫熟后盛在盘中,加盐或辣椒油等调味料调拌均匀即可。也有部分菜肴采取“生熟拌”的作法,即将生的菜和熟的肉一起搭配调拌,口感多半是咸、酸、辣,吃来别有一番风味,一样清爽开胃。
温拌 Wenban
温拌又称热拌,是原料经洗涤和刀工后,先用沸水或温水烫一下,取出沥净水分,趁热加上辅料和调味料拌制而成。用此方法可制作拌西蓝花、拌荷兰豆、拌黄瓜条、拌苔干菜、拌佛手瓜、拌杏仁、拌芦笋等。
温拌属于生熟拌技法的演变,但菜色及口感融合了“熟拌”的特色,带一点油水而又不会太过油腻,食物的温度比熟拌的菜要热一些,很爽口,令人百吃不厌。
混拌 Hunban
混拌是利用可食性生鲜原料和经过熟制的各种荤料,经过刀工处理后放在一起,加入多种调味料拌制而成。用此方法可制作拌鸡丝粉皮、拌肉丝粉皮、拌酱肉黄瓜、拌蟹肉黄瓜、拌蛰头、拌鸭胗等。
混拌菜肴具有原料多样,口感混合,软嫩清香的特点,也是凉拌菜肴中使用较为多的一种拌法,可为人体提供丰富的营养,具有滋补保健的食疗效果。
炝拌 Qiangban
炝拌就是先把经过加工制熟的原料放在盘内,再取炒锅放些油,在热油里放入花椒、蒜片、葱花等炝锅,调料香味充分散发之后捞出调料,把油趁热淋在菜上,再拌制成菜。用此方法可制作炝拌菜花、炝拌腐竹、炝拌茭白、炝拌虾仁、炝拌鱼丝、炝拌百叶等。
炝拌是拌菜的一种常见方法,其在操作过程中可有效排除原料中的水分和异味,使原料入味,并使有些原料具有特殊的质感。炝拌菜肴操作方便,尤其适合家庭操作。
一步一步学拌菜 YIBUYIBUXUEBANCAI
选料 Xuanliao
拌菜的原料广泛,除了常见的蔬菜、豆制品外,各种畜肉、禽蛋和水产品原料也可以制作拌菜。选购时要选用质地优良、新鲜细嫩的原料。另外,对于生拌类菜肴,其主要原料为各种蔬菜,选购时要谨防微生物和农药的污染,到专门的商店或柜台,选择生长环境无污染、未使用过农药、宜于生吃、采用无毒材料包装的“专用蔬菜”。
清洗 Qingxi
原料的清洗和加工是拌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对于各种蔬菜类原料,有的应去除外皮并彻底洗净,特别是高低不平及有凹陷处的更应仔细洗涤,然后放在清水中浸泡半个小时,再用自来水冲洗干净。有的蔬菜可能有很多蚜虫,但因为它太小,很难被发现或洗净。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将蔬菜浸泡在淡盐水中(一盆水加半小匙食盐),在盐水的刺激下,蚜虫会与蔬菜脱离。对于一些具有腥膻气味的烹调原料,如畜肉中的内脏等,需要先把内脏加入米醋、面粉等揉搓均匀,再用清水浸泡洗净,以去除异味。另外,拌菜原料洗净或汆烫过后,务必完全沥干,否则拌入的调味酱汁味道会被稀释,导致风味不足。
工具 Gongju
经过上述处理的拌菜原料,在进一步细加工时,所使用的刀和砧板最好也是熟食专用的。若必须“生熟合用”的,在切配拌菜前,应使用经食品卫生监督部门鉴定、审查合格、允许使用于食具的洗涤剂,将刀和砧板彻底洗净,然后再用沸水烫一下。如果使用的是消毒药物,也必须是有批准文号的,特别注意应使用“无毒”消毒剂。消毒后,一定要将药物冲洗干净,用具上不能有残留。考究的话还可以用医用酒精将各种用具(包括双手)擦一遍,以达到彻底消毒的目的。
刀法 Daofa
正确使用刀法,对于拌菜形状美观、保存营养成分意义重大。拌菜一般使用切刀法,按其施刀方法又分为直切、推切、拉切、锯切、铡切和滚刀切等多种刀法。直切,要求刀具垂直向下,左手按稳原料,右手执刀,一刀一刀切下去。这种刀法适用于萝卜、白菜、山药、苹果等脆性的根菜或鲜果,是拌菜最常用的刀法之一。推切,适用于质地松散的原料。要求刀具垂直向下,切时刀由后向前推,着力点在刀的后端。拉切,适用于韧性较强的原料。切时刀与原料垂直,由前向后拉,着力点在刀的前端。锯切适用于质地厚实坚韧的原料。若拉、推刀法切不断时,可象拉锯那样,一推一拉地来回切下去。铡切适用于切带有软骨和滑性的原料。着力点在刀的前后端,要一手握刀柄,一手压刀背,两手交替用力,以铡断原料。滚刀切是使原料呈一定形状的刀法。每切一刀或两刀,将原料滚动一次,用这种刀法可切出梳背块、菱角块等形状。拌菜前要视原料的质地软硬程度,正确运用刀法,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调味 Tiaowei
拌菜中的调味是制作凉拌菜中重要的一步,在调味时需要注意,用作调料的酱油、甜面酱、生抽等,需要先放入蒸锅内蒸10分钟左右或放在锅内煮沸,取出后放入容器内晾凉后再使用。此外,根据各人的口味,还可以在冷拌菜中加入食醋、蒜末、姜丝等调味品,既有助于增味、提高食欲,还有帮助消化、杀灭致病菌的作用。最后,还需要注意不要太早加入调味汁,因多数原料遇咸后都会释放水分,冲淡调味,因此最好在准备上桌时淋入调味汁,调拌均匀即可。
装盘 Zhuangpan
拌菜装盘就是将已加工好的凉拌菜肴装入盘中,以供上桌食用。它是整个菜肴制作的最后一个步骤,也是烹调操作基本功之一。装盘的好坏,对菜肴的清洁卫生和形态美观等都有很大的影响。因为装盘后,菜肴不再进行加热消毒,所以必须严格注意清洁。盛装菜肴需要手法熟练,做到形态美观、色泽分明、完整均匀等。
拌菜的装盘一般需要以下三个步骤。垫底:装盘时应先用一些零碎而不整齐的原料垫底。装边:再用比较整齐的熟料盖在垫好底的周围。装面:把质量最好的熟料整齐而均匀地排列在盘面上即可。
拌菜中的调味品 BANCAIZHONGDETIAOWEIPIN
每一种调料都有它自己的特色和作用,好比我们常用的白酱油和红酱油,前者的味道咸、鲜,可用来提味,而红酱油口味较甜,可用来提色。因此,要正确使用调味料,首先要掌握各调味品本身的功能和特性,才能斟酌用量及调配方法。以下归纳出三项调味的基本原则可供读者们参考。
根据原料特性调整调味料用量
不同性质的菜有不同的做法,比如对于海鲜、鸡鸭或蔬菜类原料,烹调时味道要淡一些,才能保持原有的鲜味,太甜、太咸、太酸、太辣都不好;但对于腥臊味较重的牛、羊类原料,在拌制时就必须多加一些调味料才能去除异味。
根据季节不同调整调味料用量
夏季出汗多,凉拌菜肴最好清淡、不油腻,而冬天需要祛寒及保暖,香浓、肥美的凉拌菜肴较受欢迎。因此,调味品的选用及添加份量,往往会因不同季节和不同的地域而异,甚至一天早、中、晚三餐,个人对食物口味的适应也有不同的需要。
根据对象不同调整调味料用量
常见的情形是,同样一份糖醋酱汁,对老人来说太甜,对小孩来说却是太酸。从事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对口味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可见,菜肴的调味比重及味型的选择并没有绝对的标准,而应视食用对象来调整。
味觉与调味的作用 WEIJUEYUTIAOWEIDEZUOYONG
长久以来,拌菜在口味上一直丰富多样,且讲究变化,诸如甜、酸、香、酥、脆、嫩、辣、咸等味,一应俱全,而且还可随材料做不同的调整,例如蔬果重视原味,海鲜要尝出鲜嫩,都不宜下太重的调味;而若要去除肉类腥膻或侧重开胃功能时,不妨添加重口味的香料或调味料,效果也不错。
富于变化
拌菜品种的多样化,是由原料、烹制、调味及刀工等方面的不同运用而决定。在调味方面,同一原料,用不同的调料,可以烹调出完全不同口味的菜肴,增加了菜肴的花色品种。
减少烈味
有些拌菜原料含有特别的气味,如动物脏腑类原料的强烈恶味,辣椒、葱、蒜的强烈辣味,芹菜、韭菜、萝卜等蔬菜的强烈涩味。适当加入调味品,就能冲淡、中和其强烈的气味。
提取鲜味
有些原料料本身不具有鲜味特性,有的淡而无味,如白菜、豆腐、木耳、粉丝、海参等,如果不加入调料调味,只能是有品味而无美味。在正式烹调时,只好借助调料中的滋味来给菜肴提鲜和增香,从而使凉拌菜肴的滋味鲜美。
增加色彩
一切烹调原料都有其天然色泽,调料也不例外,而且有些调料加热后在菜肴中呈现得更加明显。如酱油能使菜肴呈酱红色;番茄酱能使菜肴呈橘红色;咖喱粉能使菜肴呈淡黄色;牛奶、精盐、味精等调味品可使鱼片、鸡片等菜肴成熟后更加洁白如玉;用冰糖作调味料,可使菜品晶莹透亮等。
去除异味
原料中的异味很广,其中包括腥、臭、酸、腐及恶等一切不适宜烹调和食用的味道。这些味觉有些是先天的,有的却是人为的,通过把原料加热和调味,是除去这些异味的有效方法。葱、姜、蒜、酒、醋、糖以及各种香料等都能较好地减除异味。
确定口味
对于绝大多数菜肴,口味是通过调味确定的。就是说,当某种原料固定以后,在烹调时放什么调料就是什么口味。调味在烹调过程中,起着决定菜肴口味特点和风味质量的关键作用。
地方风味
拌菜的调味都具有地方风味特色,如鲁菜味重清鲜、粤菜清淡香鲜、川菜麻辣味醇、苏菜味浓带甜等。调味在地方菜的不同运用中,有其共性,也有其个性,只要认真加以掌握,就会使菜肴的地方风味更加突出。
拌菜秘诀大公开 BANCAIMIJUEDAGONGKAI
拌菜在刀工处理上要整齐美观,如切条时长短大体要一致,切片时厚薄要均匀,切丝时粗细要相同,这样既能入味,又能令人望而生津,增进食欲。
生拌菜必须十分注意卫生,因为蔬菜在生长过程中,常常沾有农药等物质,所以应冲洗干净,必要时要用开水和高锰酸钾水溶液冲洗。此外,还可用醋、蒜等杀菌调料。如系荤料,更应注意排除寄生虫的存在可能。
拌凉菜要避免菜色单一,缺乏香气。如在黄瓜丝拌海蜇中,加点海米,使绿、黄、红三色相间,甚是好看;小葱拌豆腐一青二白,看上去清淡素雅,如再加入少许芝麻油,便可达到色香俱佳。
制作拌菜所用的厨具要严格消毒,菜刀、菜板、擦布要生熟分开,不得混用。而且厨具要经常用热水烫或盐水刷洗,以消除细菌。
调味是拌菜的关键,也是形成菜肴鲜美味道的主要程序。要视菜的原料和食用者对咸、甜、酸、辣、苦、香、鲜等要求,正确选择调味品,并且按照各种调料的特性,酌量、适时使用调料,否则将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各种拌菜使用的调料和口味要求各具特色。如糖拌西红柿口味甜酸,只宜用糖调味,而不宜加盐;拌凉粉口味宜咸酸清凉,没有必要加糖和味精,只需加少许醋、盐即可。
醋是凉拌菜肴中的主要调味料,由于醋酸的作用,过早加入会使鲜绿蔬菜变成黄色,所以在凉拌蔬菜时最好在上桌时再调入醋。
味精是鲜味调料,要趁菜热时加入,菜冷后加入提不起鲜味。凉拌菜在使用味精时,要用热水化开,待味精溶解后再倒入菜中,未经溶化的味精调味效果不佳。
有些原料要先用盐腌一下在制作成拌菜,如小黄瓜、胡萝卜等要先用盐腌一下,再挤出适量水分,或用清水冲去盐分,沥干后再加入其他材料一起拌匀,不仅口感较好,调味也会较均匀。
制好的拌菜,夏秋季节要罩上防蝇罩,冬春季节要用干净的布盖上,以防止灰尘。此外,拌菜要现做现吃,切勿长时间存放,更不能隔夜,以免腐败变质。
肉食类拌菜在烹熟后要放在密封容器里,再放入冰箱的冷藏室中,防止与其他食物接触造成交叉感染。
冷藏盛菜器皿。盛装拌菜的盘子如能预先冰过,冰凉的盘子装上冰凉的菜肴,绝对可以增加拌菜的美味。
拌菜常用调味汁 BANCAICHANGYONGTIAOWEIZHI
拌菜常用的调味品有很多,主要有大葱、辣椒、大蒜、酱油、米醋、芝麻油、辣椒油、蒜蓉、芥末、盐和糖等,名目种类繁多,可以调拌出来的味型也多达数十种,只要读者掌握了以下几种拌菜常见的基本味型,料理时必能更加得心应手。
咖喱汁 Galizhi
调味原料:咖喱粉(或咖喱酱)、盐、料酒、葱、姜、味精等。
调制方法:先把葱姜和咖喱粉(或咖喱酱)炒出香味,倒入码味并炸好的原料,再加入其他调味料炒匀即成。
调味说明:咖喱汁在调味中重用咖喱酱或咖喱粉,以突出咖喱的特色,用量较多;料酒、葱姜等有增香、提味、减腻和去异味的作用;味精有提鲜作用,成菜要求香味浓郁、鲜咸带辣。
注意事项:在制作咖喱味菜肴时,可加入洋葱、大蒜等去腥提味的原料,使之香辣味更加浓厚。
姜味汁 Jiangweizhi
调味原料:老姜、盐、醋、味精、芝麻油。
调制方法:老姜洗净、去皮,切成极细的末,放入碗中,加入盐、醋、味精和芝麻油调拌均匀即可。
调味说明:姜味汁是以咸味为基础,重用姜和醋,以突出姜的味道;味精能缓和姜和醋的浓烈味,体现出鲜味,用量不宜过多;芝麻油可增加香气,使姜味突出。
注意事项:姜味汁要突出姜和醋的混合味,虽属清淡,但决非淡而无味,否则风味全失。姜味汁的颜色不要过深,以不掩盖菜肴原料的本色为宜。制作时加少许白糖可提鲜味,使姜味更加突出。
麻酱汁 Majiangzhi
调味原料:芝麻酱、盐(或酱油)、白糖、味精、芝麻油。
调制方法:先把芝麻酱放入碗中,加少许水(或汤)调开,再放入盐(或酱油)、白糖、味精和芝麻油即可。
调味说明:麻酱汁是用盐(或酱油)定咸味,在此基础上重用芝麻酱,以突出酱香味。此外,放入白糖是为了提鲜,用量以菜肴进口微有甜味为准;味精、芝麻油可增加菜肴的鲜香味道。
注意事项:调制麻酱汁时,如在味汁内加少许浓鸡汤,其鲜香效果更为突出。
红油汁 Hongyouzhi
调味原料:酱油、白糖、味精、清汤、红油、芝麻油。
调制方法:酱油、白糖、味精和清汤放碗里调匀,再加入红油和芝麻油即可。
调味说明:红油汁是用酱油定咸味,白糖和味精提鲜,用量以菜肴鲜味突出为准;红油突出辣香味,重在用油,但不宜辣味太重;芝麻油主要用于增香并压异味,用量要恰当。
注意事项:调制红油汁时适量加入一些香辛料,如葱姜、花椒等,可以使口味更加浓厚。
芥末汁 Jiemozhi
调味原料:盐、芥末粉、熟油、白糖、醋、味精、芝麻油。
调制方法:芥末粉放入碗中,加入少许沸水调匀,再放入熟油和白糖,拌匀后静置约半小时,加入盐、醋、味精、芝麻油等调匀即可。
调味说明:芥末汁是用盐定咸味,重用芥末粉以突出冲辣味,加入醋可除异味、解腻提鲜,且能去除芥末苦味,用量宜少;味精、芝麻油有提鲜、增香作用,以不压芥末味为宜。
注意事项:芥末汁要现调现用,不宜久放,以免使芥末冲味减弱。
茄味汁 Qieweizhi
调味原料:盐、番茄酱、葱、姜、料酒、白糖、味精、芝麻油。
调制方法:先把盐、番茄酱、葱姜末、料酒、白糖、味精等放碗里兑成汁,再放锅内翻炒至熟,淋上芝麻油,出锅盛放在碗里即成。
调味说明:茄味汁以盐、番茄酱定咸鲜味,重用番茄酱,以突出番茄味;白糖以入口甜酸适度为佳;葱、姜、料酒、味精、芝麻油等起到增香、去异味作用。
注意事项:茄味汁中的白糖不要过多,要酸甜适宜,略带回甜。
糖醋汁 Tancuzhi
调味原料:盐、白糖、陈醋、芝麻油。
调制方法:取小碗,放入盐、白糖和陈醋,待其充分溶解后,再加入芝麻油调匀即可。
调味说明:糖醋汁中盐一般用于原料的腌渍码味,使制成的菜肴有一定的咸味基础,白糖和陈醋是糖醋味的主味,用量要满足菜肴的需要,芝麻油用于菜肴增香。
注意事项:糖醋汁不要过量,既要使味醇厚而清爽,又要防止发生腻味的现象。
蒜蓉汁 Suanrongzhi
调味原料:蒜瓣、油、盐、酱油、白糖、味精、芝麻油(或辣椒油)。
调制方法:把蒜瓣去皮,放在碗里,加入少许油和水捣成泥状,再加入盐、酱油、白糖、味精、芝麻油和辣椒油拌匀即可。
调味说明:蒜蓉汁是用盐确定基本咸味,酱油用以提鲜,白糖(可不使用)用量以菜肴微带甜味为准,在此基础上重用蒜蓉,从而突出蒜蓉汁的香辣味,并用芝麻油辅助增鲜。
注意事项:蒜蓉汁应现拌现食,菜肴味道才最鲜美,不可久存。蒜蓉汁对咸味凉菜有压味作用,因此在使用时以不盖住菜肴的本味为好。
葱油汁 Congyouzhi
调味原料:葱、盐、味精、植物油。
调制方法:先把葱切成丝(或条、末),放在碗里,放入加热的植物油烫出清香味,再加入盐和味精调匀即成。
调味说明:葱油味以盐定咸味,以满足菜肴的需要,在咸味的基础上,突出葱的香味,加入味精以提鲜,用量可稍多一些。
注意事项:调制葱油汁的油可用植物油或芝麻油,但必须烧热后淋在葱上,并烫出葱香味。
椒麻汁 Jiaomazhi
调味原料:盐、香葱、花椒、白糖、味精、芝麻油、清汤。
调制方法:把花椒放温水中浸泡片刻,取出和香葱一起剁成末,加入盐、白糖、味精、芝麻油和清汤调匀即可。
调味说明:椒麻汁是以盐定咸味,重用香葱和花椒,突出椒麻的清香味,白糖可用于提鲜,用量以食之无甜味为准;味精用量稍多,以入口有感觉为度。
注意事项:调制椒麻汁时要放入少许清汤,使盐的咸度适中,并增加香味,但用量不宜过多,以免影响味型的浓度。调好的椒麻汁的颜色,以不掩盖原料的本色为宜。
佐粥下饭之腌菜 ZUOZHOUXIAFANZHIYANCAI
腌菜是将原料浸入调味的卤汁中,或以调味品涂抹、拌匀,以排除原料内部的水分,使其入味的方法。腌的方法同拌菜有些相似,但又不完全相同,腌制菜肴的制作时间较长,所用原料一般为不易入味或大块状的,而拌菜多是现吃现拌。腌菜一般适用于肉类和蔬菜类原料,其成品有风味独特、鲜嫩清脆、食之利口、口味浓郁等特点。
腌菜种类
腌菜的种类较多,按腌制方法可分为干腌和汤腌两种。干腌是将原料洗净晒干,放进坛子里,加盐拌匀后密封而成;汤腌是先将原料洗净并用热水烫熟,然后切成各种形状放入坛内,再加入淘米水或米汤腌制一段时间。另外一种分类方法是按照腌料的不同,而分为盐腌、糟腌、醉腌、糖醋腌四种。
醉腌 Zuiyan
醉腌是以盐和酒作为主要调料的腌制方法。一般是把原料(生熟均可)用酒和盐进行浸泡,待到一定时间后,即可食用。用此方法可加工制作一些独具特色的腌菜,如腌虾、醉黄鱼、腌鲜蛋、腌海螺等。
糖醋腌 Tangcuyan
糖醋腌是先把蔬菜等经过盐腌后,浸入配制好的糖醋液内,使制品甜酸可口,并利用糖醋的防腐作用保存蔬菜。
盐腌 Yanyan
盐腌是将原料用盐擦抹或放入盐水中浸渍,使原料水分溢出,再根据原料的性质和口味的要求,加入其他调料调匀。我们常说的咸菜,基本上都是采用盐腌的方法加工而成。
糟腌 Zaoyan
糟腌是以盐和香糟为主要调料的腌制方法。一般先将原料用盐腌后,再用香糟浸渍入味。糟腌为我国南方常见的腌制方法,其品种除了蔬菜外,也可用于肉类的腌制。
一步一步学腌菜 YIBUYIBUXUEYANCAI
选料 Xuanliao
腌菜的选料必须符合两条基本标准:一是新鲜,无杂菌感染,符合卫生要求;二是品种必须对路,不是任何蔬菜都适于腌制咸菜。有些蔬菜如熟透的番茄、韭菜、生菜等,其含水分较多,怕挤怕压,易腐烂,不宜用于腌制。因此腌菜要选择耐贮藏,不怕挤压,肉质坚实的品种,如白菜、萝卜、苤蓝、大头菜等。
清洗 Qingxi
选好原料后需要除去蔬菜外表附着的污物和泥土,并择去老帮及烂叶,以保证卫生和减少腐烂。对于需要加工成形的原料,如萝卜、大头菜、白菜、芥菜等,均需要先洗净,沥去水分,再切成形状整齐,大小、薄厚基本匀称的条块。
晾晒 Liangshai
晾晒的目的在于可以使蔬菜变得柔软,加工时不至于折断,也可以减少蔬菜中水分的含量,使盐的用量相对减少,又可以使腌菜具有一定的脆度。晾晒的时间,根据品种的不同而有所区别,一般需要晾晒1~3天。
腌制 Yanzhi
蔬菜的腌制有很多不同的方法,家庭中比较常见的为干腌法和湿腌法两种。干腌就是将蔬菜和盐按照一定的比例,一层菜一层盐码放整齐并压实而成,此种方法具有菜鲜味浓的特点,适用于含水分较多的品种,如萝卜、雪里蕻等。湿腌法是在腌制下盐的同时,加入适量的清水,主要用于含水分较少、菜体较大的品种,如芥菜头、苤蓝等。
腌菜食法 YANCAISHIFA
腌制好的腌菜原汁原味,醇厚爽口,除了可以直接取出食用外,还可以用蒸或炒等方法进行再次加工食用。
蒸是一种省工省力的方法,蒸腌菜不是专门蒸,而是做饭时顺便蒸。把腌菜放在碗里,放上少许食用油,然后放进锅里,放在饭面上,饭熟了,腌菜也蒸好了。蒸好的腌菜很柔软,一些年纪较大,牙齿松脱的老年人特别喜欢吃蒸腌菜。
腌菜炒着吃,也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腌菜炒的时候,最好放上一些其他食材,如小鱼虾、鸡蛋、瘦肉、蒜苗等,既可以丰富菜肴的营养,又可以调整腌菜的口感。
腌菜贮存 YANCAIZHUCUN
腌菜只要制作方法得当,含盐量达到标准,就容易进行较长时间的贮存。一般的方法是在菜坯腌透以后,用竹片、箅子等将菜盖住,上面再用重物压紧,使盐卤高出菜面10厘米左右,并封缸,待加工、食用时再启封即可。此外,夏季贮存时由于气温较高,微生物活动猖獗,极易引发腐败,因此可以采取倒菜或盐水循环的方法进行贮存,经过倒菜或盐水循环,使盐液浓度上下均匀,并应使盐水温度达到20℃~25℃。此外,还要经常检查,防止菜卤变混浊,影响贮存时间。
腌菜秘诀大公开 YANCAIMIJUEDAGONGKAI
腌菜容器
腌菜要注意使用合适的工具,特别是容器的选择尤为重要,它关系到腌菜的质量。选择腌菜容器时,如果腌制的数量大,保存时间长,一般用缸腌制;如果腌制半干咸菜,如香辣萝卜干、大头菜等,一般应用坛腌,因坛子肚大口小,便于密封;对于腌制数量极少,时间短的腌菜,也可用小盆、盖碗等。腌菜容器的选择还需要注意,一般以使用陶瓮器皿为好,切忌使用金属制品。
腌菜用盐
盐是腌菜的基本辅助原料,而盐用量是否合适,是能否按标准腌成各种口味腌菜的关键。腌菜用盐量的基本标准是最高不能超过原料的25%,就是说如腌制100千克蔬菜,用盐最多不能超过25千克;而最低用盐量不能低于原料重量的10%。此外,腌制果菜、根茎菜,用盐量一般高于腌制叶菜的用量。
腌菜食用
一般蔬菜中都含有硝酸盐,不新鲜的蔬菜硝酸盐的含量更高。亚硝酸盐对人体有害,如亚硝酸盐长期进入血液中,人就会四肢无力。刚腌制不久的蔬菜,亚硝酸盐含量上升,经过一段时间,又下降至原来水平。此外,腌菜时盐含量越低,气温越高,亚硝酸盐升高越快,一般腌制5~10天,硝酸盐和亚硝酸盐上升到高峰,15天后逐渐下降,20天后即可无害,所以腌菜一般应在20天后食用。
腌菜温度
腌菜的温度一般不能超过20℃,否则腌菜会很快腐烂变质、变味。在冬季也要保持一定的温度,一般不得低于-5℃,最好2℃~3℃。温度过低会使腌菜受冻,导致其变质、变味。
腌菜卫生
腌菜的食用直接影响到人体的健康,…因此必须注意和保持腌菜的清洁卫生。腌菜的主要原料蔬菜,本身有一些对人体有害的细菌和有毒的化学农药,所以腌制前一定要把蔬菜彻底清洗干净。有些蔬菜洗净后还需要晾晒,利用紫外线杀死蔬菜的各种有害菌。此外,腌菜的器具要干净,一般家庭腌菜的缸、坛等,多是半年用半年闲。因此腌菜前一定要刷洗干净,除掉灰尘和油污,洗过的器具最好放在阳光下晒半天,以防止细菌繁殖,影响腌菜的质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