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央视直播中国首次太空授课中的必要性

央视直播中国首次太空授课中的必要性

时间:2023-03-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常规直播指的是对可预知事件按既定方案进行的直播,或将突发事件纳入常规栏目进行的直播。全国6,000多万师生通过电视直播收看了此次太空授课的全过程,直播报道团队也就此完成了我国距离最遥远、授课难度最大的科普授课活动。
常规直播_电视直播与现场报道

常规直播指的是对可预知事件按既定方案进行的直播,或将突发事件纳入常规栏目进行的直播。可预知事件的直播一般是重大事件的直播,比如对香港回归和北京奥运的直播,电视台很早以前就做好了编播方案,到了事件发生的时候,电视台只需要按既定方案播出即可,与突发事件的直播相比,这一类直播的难度和挑战相对较小。

以获得第24届中国新闻奖电视直播类一等奖的作品《太空新旅,天宫授课》直播特别节目为例,2013年6月20日,央视新闻中心推出三个半小时特别节目——我国首次太空授课直播特别节目。这是我国首次在航天任务中设置“太空授课”环节,也是央视首次作为参事单位参与报道的航天任务。全国6,000多万师生通过电视直播收看了此次太空授课的全过程,直播报道团队也就此完成了我国距离最遥远、授课难度最大的科普授课活动。以下是6月20日10时00分的部分报道(表4-4)。

表4-4 央视2013年6月20日《太空新旅,天宫授课》直播报道节目实录节选

续表

续表

续表

央视的这次太空授课的报道,采用了多样的报道形式,动用了较为充足的人力、物力资源,取得了令人称赞的报道效果。收视报告显示“神十航天员进行中国首次太空授课”相关报道在全天多个时段有收视提升的表现,是频道收视提升的关键报道;特别是上午时段播出的《太空新旅,天宫课堂》带领收视由0.14%快速提升至0.59%,形成了明显的收视高峰;此外午间时段的重播亦带动收视提升至0.59%。直播节目在央视微博、客户端、微信等平台同步进行推广,内容被数千次转发和评论,视频被新浪、搜狐以及路透社等多国多家各类媒体转载转发。对外发布6条相关新闻素材,被英国广播公司、欧洲新闻电视台、澳大利亚广播公司等88家用户使用224次。“央视新闻”官方微博发布多条相关微博,成为当天转发和评论最多的微博。其中《今日看点:央视直播中国首次太空授课》转发1,000多次,评论近500条;微博《太空授课集锦 缺课同学快来补课》的视频链接转发近2,000次。

我们从央视的这期直播报道中,也可以总结出常规直播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仔细分析直播的必要性,适时适当地直播

常规直播是电视媒体竞争力的体现,也是获取高收视率的重要手段。但直播本身意味着对事情的放大,是电视媒体进行舆论引导的突出体现。因此,电视媒体要仔细分析直播的必要性,从新闻题材、当前时局和受众的心理接受能力,以及电视台自身的资源配置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一般而言,对题材重大、受众广泛关注、正在进行中的突发事件或提前预知流程的重大事件等,可以安排直播。但在确定直播的必要性后,还要考虑直播的持续长度和报道速度,要适时适当地开展直播报道。

图4-3 北京地面互动课堂的学生向“神舟十号”的航天员王亚平提问

太空授课是受国内国际广泛关注的重大事件,既能展示一国的航天事业水平,又是一项惠及全世界的航天教育内容。在“神舟十号”航天员进行太空授课之前,国际上就有不少航天人士进行了此项特殊的教育活动,如2007年美国教师芭芭拉·摩根(Barbara Morgan)在“奋进号”上进行了时长25分钟的太空授课,她与地面上的学生“天地连线”,通过视频向学生展示了在太空运动、喝水等场景。这次“神州十号”航天员的太空授课,是我国首次在太空领域进行的教育活动,而且有将近6,000万的师生观看,创下了太空授课史上观众人数的最高纪录(图4-3)。太空授课也是“神舟十号”的特殊任务,生动展示了我国航天事业的先进水平,其意义之重大也牵动着国际媒体的神经。无论从题材,还是从受众心理接受方面看,本次太空授课都具有直播的必要性。而且作为预知性事件,对其进行直播的难度也较小,央视又具有国内丰富的报道资源和领先的报道能力,因此,本次直播必然亮点突出。

二、创新报道形式,丰富信息传播

信息传达是直播报道的第一要务,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信息本身的质量,来自现场的第一手的信息往往具有独家的优势,这取决于记者掌握的背景资料和在现场的观察能力;二是信息传达的方式,生动却不乏深刻的报道方式能够丰富信息的传播。因此,创新报道形式是电视媒体在直播报道中的突出优势。

图4-4 (A)图为记者高尧在春晖中学的采访,(B)图为互动课堂内的重力实验

在《太空新旅,天宫授课》直播特别节目中,央视除了设置常规的演播室报道和记者连线外,还创造性地将授课课堂作为直播的主要场地,课堂上两位主持人的解说和提问代替了演播室主持人的解说以及和前方记者的连线,有机地串联起整个报道过程(图4-4)而在节目最后,春晖中学的记者和演播室主持人的连线以及嘉宾的点评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量少”但“质足”,丰富了信息的传播。

三、增强节目策划意识,体现人文关怀

常规直播往往是对预知性事件的直播,媒体事先了解相关议程,并做了直播预告,并不需要打断常规的报道日程。观众也适应媒体的前期铺垫,但这种预热效果并不总能吸引受众的关注和参与。为了使直播有效且有亮点,媒体要增强节目策划意识,在节目中加强与观众的互动,从而体现人文关怀。不仅电视直播新闻题材的选取需要人文关怀,而且在直播中主播、嘉宾的选择、视角也都需要更多的人文关怀。[5]

央视在这次太空授课的直播中,创造性地引入了地面互动课堂,将其作为直播中的另一个演播室。正如互动课堂其名所揭示的那样,学生和主持人、学生与航天员、主持人与航天员都展开了积极的互动,这不仅丰富了直播节目的报道形式,而且也体现了浓厚的人文关怀。与非常规直播不同,常规直播中记者和编辑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展开策划,而策划水平的高低往往直接关系到直播的成败。

新闻报道讲究时效,能以最快的速度对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进行报道是每家新闻媒体的追求。如今我们身处公民时代,新媒体的快速崛起和广泛应用,颠覆了传统的传受模式,受众也具有发布新闻和解释新闻的自由和权利,大量新媒体网站和应用也逐渐重视并适时加入到新闻传播事业中,这都使得电视媒体面临巨大的挑战。然而,直播报道依旧是电视新闻媒体最能有效抵御新媒体竞争的模式。虽然新媒体的时效性在某些事件的报道上会超越电视新闻,但是“在资源的丰富性上还是不及电视新闻,而且新媒体中的很多内容资源都是来自传统电视新闻”。[6]因此,无论是非常规直播还是常规直播,都能赋予电视媒体巨大的优势,而实现直播报道的常态化是电视媒体始终保持优势的重要因素,也是如今电视媒体应对时代变换和新媒体挑战的主要对策。

要点小结

1.从题材上看,电视新闻直播一般分为可预知事件直播与突发事件直播;按规模的大小,直播可以分为一般直播与大型直播;从操作流程的角度来看,电视新闻直播则可以分为非常规直播与常规直播。

2.一般来说,可预知事件的直播通常为常规直播,事先知晓事件的发展动态是可预知事件直播的优势,也是开展常规直播的必备条件。突发事件的直播往往采用非常规直播,打破常规的直播流程。

3.可预知事件直播指的是对观众已经提前知晓的某一事件进行的直播报道;突发事件直播指的则是对突然发生、事前并不知晓的事件进行的直播报道。

4.非常规直播,尤其是突发事件直播报道中,应该注意的几点:以记者为主体,第一时间赶往现场;构筑立体信息报道网;整合优势资源,突出传播优势,实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构建融媒体平台,实现资源共享。

5.常规直播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仔细分析直播的必要性,适时适当地直播;创新报道形式,丰富信息传播;增强节目策划意识,体现人文关怀。

思考与研讨题

1.什么是非常规直播?如何策划和实施非常规直播?

2.什么是常规直播?和非常规直播相比,常规直播的运作要注意什么?

3.新媒体对非常规直播的具体影响有哪些?请查阅相关资料,做深入的分析。

4.以近年来我国电视新闻直播报道为例,分析电视直播的新突破和新发展。

延伸阅读

1.童兵:《突发公共新闻事件报道与大众传媒社会责任》,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2.李梓新:《灾难如何报道》,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9年版。

【注释】

[1]参见周洋:《重大灾难中的电视直播策略——以央视对汶川大地震直播为例》,载《新闻前哨》2008年第7期。

[2]参见陆小华:《媒介融合进程中电视直播报道形态的演变》,载《新闻战线》2010年第2期。

[3]参见范明姬:《试论新媒体在重大灾害事件中的角色与作用——对比汶川地震和庐山地震的信息传播》,载《开封大学学报》2013年第2期。

[4]参见刘茜:《新媒体: 灾难中的大作用》,载《光明日报》2013年4月27日,第6版。

[5]参见周静:《电视直播新闻存在的问题》,载《当代传播》2003年第5期。

[6]参见曾祥敏:《电视新闻学》,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294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