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益气药物原料的选购
一、人参
人参为双子叶植物药五加科植物人参的根。人参味甘微苦,性温。大补元气,滋补强壮,生津止渴,宁神益智,健脾养胃。用于身体虚弱及久病后气血不足,神疲少气;脾胃不足,食少纳呆,泄泻呕吐;肺虚咳喘,失眠自汗,冠心病,血压高或低血压,糖尿病等。人参因加工方法不同而分为白参、红参、党参三大类商品。其功效也略有差异,红参性温,补气中带有刚健之性,能振奋阳气,适用于元气虚弱,回阳救逆;白参不温不燥,既补气又生津。适用于扶正袪邪,生津止渴;党参,药性最为平和,药力稍逊,适用于健脾益肺。
(1)野山参,又名野山人参、野参、山参、吉林野参,为野生之人参;野山参中生长数十年乃至数百年者称为老人参,品质最优。野山参以生长年久、浆足、芦长、体丰满、纹细而成螺旋形、须带珍珠疙瘩、坚韧、不易断者为佳。
(2)圆参,为人工栽培之人参。芦头较短,芦碗较少;参体多顺长,横纹较疏浅,不连续,皮粗而松脆;参腿多上下粗细不均,珍珠点不明显。
(3)红参,又名生蒸参。为园参经刷洗、笼蒸等加工后,晒干或烘干而成者。以身长、体圆、无抽沟、红棕色、微透明者为佳。
(4)生晒参,又名生晒人参。为人参趁鲜洗净,略晒,用硫磺熏过,再晒干者。以外表灰黄色、断面白色、无破痕者为佳。
(5)白参,又名白人参。为移山参或较粗大的园参洗净并刮去表面粗皮,在糖水中浸润,然后晒干而成。以个大、色白、皮老而细、纹深、长芦、长须、无破痕、不返糖者为佳。
(6)白糖参,又名糖参。为个体瘦缩、浆汁不足的多种鲜参,经过扎孔、浸糖、烤干等多种工序加工而成。以主根上部有横纹、芦长、皮紧、色淡黄白色为佳。
二、党参
党参为桔梗科植物党参的根。山西省的长治市、长子、屯留、壸关、潞城、黎城、襄垣、平顺一带是我国党参的最早发源地,因地古称上党郡,故有党参之名。唐时,上党郡改为潞州,故又称为潞党参。党参味甘、性平,具有补脾胃,益气血,生津液止渴功效。党参历来均是药膳的常用原料,如党参、山药、玉竹、果杞、苡仁、莲子与鸡、鸭、猪、羊、牛肉煮食,既是美味佳肴,又能强身健体,美容保健。妇女产后气血两亏,身体虚弱,用党参、当归煮鸡蛋服用,可促进机体早日康复。
(1)潞党参,呈长圆柱形,稍弯曲,长10~35厘米,直径0.4~2厘米;表面黄棕色至灰棕色,根头部有多数疣状突起的茎痕及芽,每个茎痕的顶端呈凹下的圆点状;野生品的根头下有致密的横环纹,达全长的1/2,栽培品横纹少或无;全体有纵皱纹及散在的横长皮孔,支根断落处常有黑褐色胶状物;质稍硬或略带韧性,断面稍平坦,有裂隙或放射状纹理,皮部淡黄白色至淡棕色,木部淡黄色;有特殊香气,味微甜。
(2)素花党参(西党),主要产于甘肃岷县、文县,四川南坪、松潘,陕西汉中、安康等地。表面黄白色至灰黄色,根头下有致密的横环纹达全长的1/2以上;断面裂隙较多,皮部灰白色至淡棕色,木部淡黄色。
(3)川党,主要产于四川南坪,湖北恩施、利川及陕西等地。表面灰黄色至淡棕色,有明显不规则的纵沟;质较软而结实,断面裂隙较少,皮部黄白色,木部淡黄色。
党参品质一般均以粗长、皮松肉紧、狮头盘头较大、横纹多、味香甜、嚼之无渣者为佳。
三、太子参
太子参为石竹科植物异叶假繁缕的块根。太子参,味甘、微苦,性平;入肺、脾经,具有补气,生阴液功效,可用于治疗气虚所致的自汗、气短、食欲不振;也可治疗气阴不足所致的干咳、气短、乏力、咽干等病症。
干燥块根呈细长条形或长纺锤形,长约2~6厘米,直径约3~6毫米左右,表面黄白色,半透明,有细皱纹及凹下的须根痕,根头钝圆,其上常有残存的茎痕,下端渐细如鼠尾。质脆易折断,断面黄白色而亮,直接晒干的断面为白色,有粉性,气微。
太子参品质以粗壮肥润、色黄白、干燥无须根者为佳。
四、黄芪
黄芪为豆科植物内蒙古黄芪、膜荚黄芪植物的根。黄芪味甘,性微温;入脾、肺两经。黄芪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托创生肌、利水退肿;降低血压,增强心脏收缩力,改善皮肤血液循环;补气养血,治疗气血两虚之症;补气益脏,治疗气虚的心悸、肺气虚的呼吸微弱、声低、气短;治疗脾胃气虚的消化不良、腹泻、消瘦,并有强心、保肝作用。
(1)膜荚黄芪,呈长条圆柱形,多单枝,顺直或扭曲,长30~90厘米,直径1~3.5厘米,芦茎切口处正圆形,中央常有枯空,呈黑褐色的洞,习称“空头”。表面灰褐色,有纵纹及稀疏须根痕。质坚实,体重,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显粉性,皮部稍松,菊花心明显,习称“皮松肉紧”。气香,味甜,嚼之有豆腥味。
(2)蒙古黄芪,呈长条圆柱形,根茎上有茎基残痕,野生品中央空头较深或无。表面灰黄色或黄白色,较光滑。质较柔软而韧,断面纤维性,皮部松软,淡黄白色,木部黄色,“菊花心”明显。有较浓的豆腥味,味微甜。
黄芪品质以条长而粗、皱纹少、肉色黄白、质坚韧而绵、粉性足、味甜、无空心者为佳。
五、黄精
黄精为百合科植物黄精的根茎。黄精味甘、性平,入脾、肺两经,具有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补脾润肺,有降血糖及降血压的作用,能防止动脉粥样硬化;还具有显著抗结核作用以及抑制痢疾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黄精还能延长细胞寿命。使用时一般与党参、白术用于脾胃虚弱;配合沙参、天冬、麦冬等用于肺虚燥咳,与山药、黄芪、天花粉等用于治疗糖尿病。
(1)大黄精,呈肥厚肉质的结节块状,结节长可达10厘米以上,宽3~6厘米,厚2~3厘米;表面淡黄色至黄棕色,具环节,有皱纹及须根痕,结节上侧茎痕呈圆盘状,中部突出;质硬而韧,不易折断,断面角质,淡黄色至黄棕色;气微,味甜,嚼之有黏性。
(2)鸡头黄精,呈结节状弯柱形,长3~10厘米,直径0.5~1.5厘米;结节长2~4厘米,略呈圆锥形,常有分枝;表面黄白色或灰黄色,半透明,有纵皱纹,茎痕圆形,直径0.5~0.8厘米。
(3)姜形黄精,呈长条结节状,长短不等,常数个块状结节相连。表面灰黄色或黄褐色,粗糙,结节上侧有突出的圆盘茎痕,直径0.8~1.5厘米。
黄精品质以块大、肥大、色黄、断面透明者为佳。
六、白术
白术为菊科植物白术的根茎。浙江产者又称“浙白术”,为著名的浙八味之一。习惯认为浙江于潜产者质量最佳,习称“于术”。湖南平江产者,质量亦优,称为“平术”。白术味甘,性温,入脾胃经。具有健脾燥热,补益人体,增强正气。补中益气,治疗气虚自汗及脾胃气虚所致的腹胀、食少、便溏,脾虚有湿所致的泄泻、水肿、胀满。具有降血糖,抑制某些癌细胞生长的作用。强壮和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作用,具有一定的抗菌消炎作用。生白术燥热、利水作用较好;炒白术补脾;焦白术健脾止泻。
白术,主根茎为不规则的肥厚团块,长10~13厘米,直径1.5~7厘米;表面灰黄色或灰棕色,有瘤状突起及断续的纵皱纹和沟纹,并有须根痕,顶端有残留茎基和牙痕;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不平坦,黄白色至淡棕色,有棕黄色小油点散在;烘干者断面角质样,色较深或有裂隙;气清香,嚼之略带黏性。
白术品质以个大、质坚实、断面色黄白、气香浓者为佳。
七、五味子
五味子属木兰科植物五味子的果实。五味子味甘、酸,性温,入肺、心、肾经,具有能补益五脏,强壮身体作用。用于体质虚弱的补养和抗衰老;养心安神,补益心气,用于气虚所致的心悸,具有强心作用和调整血压作用,还能养神敛神,治疗心虚所致的失眠、健忘等症;补气益肺,治疗肺气虚咳喘;补肾益精,用于治疗肾虚精少、遗精、尿频、五更泻、瞳孔散大等症;养肝,治疗肝阴不足的肋痛;还具有一定抗癌作用。
五味子,外形呈不规则的球形或扁球形,直径5~8毫米。表面紫红色、暗红色或黑红色,皱缩,油润,有的表面出现“白霜”。果肉柔软。种子1~2粒,肾形,棕黄色,有光泽,种皮薄而脆。果肉气微,味酸;种子破碎后有香气。
五味子品质一般以色紫红、肉厚、柔润光泽、气味浓者为佳。
八、甘草
甘草为豆科植物甘草的根及根茎。甘草性平,味甘;入心、肺、脾、胃经。生甘草,泻火解毒;炙甘草用于补中益气。甘草具有补中益气,泻火解毒,润肺止咳,缓急止痛,缓和药性的功效。常与党参、白术、茯苓配伍治疗脾胃虚弱。与阿胶、生地、麦冬、人参、桂枝配伍治疗心血不足,心阳不振。生甘草与银花、连翘用于治疗泻火解毒、治疗痈肿痛。与牛蒡子、桔梗用于治疗咽喉肿痛。与桂枝、芍药、生姜、饴糖配伍治疗中焦虚寒,脘腹冷痛。甘草还有缓和药性,调和百药的作用。
(1)内蒙古甘草,呈圆柱形,长25~100厘米,直径0.6~3.5厘米;带皮的甘草红棕色、棕色或灰棕色,具显著的沟纹、皱纹及稀疏的细根痕,两端切成平齐;质坚而重,断面纤维性,黄白色,有粉性,有一明显的环纹和菊花心,有裂隙;微具特异的香气,味甜而特殊。根茎形状与根相似,横切面中央有髓。
(2)新疆甘草,木质粗壮,有的有分枝,外皮粗糙,多灰棕色或灰褐色;质坚硬,木质纤维多,粉性小。根茎不定芽多而粗大,断面韧皮部及木质部的射线细胞多皱缩而形成裂隙。欧甘草:质地较坚实,有分枝,外皮不粗糙,多为灰棕色,皮孔细而不明显。断面韧皮部射线平直,裂隙较少。
甘草品质以外皮细紧、色红棕、质坚实、断面黄白色、粉性足、味甜者为佳。
九、山药
山药,又称淮山药,为薯蓣科植物的块根。山药味甘、性平。具健脾胃、补益肺肾、益精的功效。主治痨咳、泄泻久痢、遗精带下、脾虚、气虚、喘促、病后虚弱。药性平和,不寒不燥,是平补三焦的好药。
(1)淮山药,颜色白,粉性足,质地实,切面细腻光滑,久煮不化为佳。
(2)毛山药,冬季植株枯萎后采挖,除去地上部分,切去根头,洗净,去掉外皮及须根,用硫磺熏后,晒干而成。
(3)光山药,选择肥大顺直的毛山药,置清水中浸泡至无干心,闷透,用硫磺熏后,切齐两端,用木板搓成圆柱状,晒干,打光。
(4)山药片,除去杂质,大小分开,浸泡至三四成干,捞出,闷透,切厚片,及时干燥而成。山药品质以条粗、质坚实、粉性足、色洁白者为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