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白酒自1979年第三届全国评酒会正式确立了浓香、酱香、清香、米香四大香型后,有些酒种不属于四种香型范围,列为其他香型。四大香型中,米香型不属固态发酵;浓香、酱香、清香型都是传统的固态法发酵、固态蒸馏,这三种香型后来业内人士都认为是中国传统白酒的三大基本香型。现在12种香型中,只要是采用大曲为糖化发酵剂的固态发酵法白酒,虽然香型不同,但其风格特征、香味成分和工艺特点有着密切的关系。都以“浓香、酱香、清香”三大基本香型为母体,以一种、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香型,将制曲、酿酒工艺加以融合,结合当地地域、环境、消费习惯等加以创新,形成各自独特的工艺,衍生出多种香型。芝麻香型、馥郁型、兼香型等就是其典型代表。
香型融合技术使中国白酒不断创新与发展,学创结合、精华融合是调整产品结构,开发新产品的重要技术措施。
芝麻香型白酒以其幽雅舒适的香气、醇和细腻的风味深受当地和邻近地区消费者的喜爱。它的制曲、酿酒工艺是香型融合创新的具体表现。
高温大曲是酱香型酒成香的关键因素,同时也是芝麻香型酒焦香的来源,是产生酱香及芝麻香的微生物嗜热芽孢杆菌的来源。优质的高温曲,曲块呈褐色的部位,焦香都较浓郁,其成分为呋喃类、酚类和吡嗪类。中温曲是浓香型酒的主要用曲,它也是形成芝麻香型酒风格的又一关键条件,也是大曲中积累各种微生物适温芽孢杆菌的来源之一,此种曲有较高的糖化力和发酵力,且有特殊的曲香。芝麻香酒工艺的用曲方法是中温曲与高温曲以5:3的比例混合使用。用曲量较大,为原料的35%~40%,在酱香与浓香型之间。两种曲混合按恰当比例使用,对芝麻香型白酒香味物质的形成起到关键作用。
芝麻香型尽管生产工艺各厂不尽相同,但都选用河内白曲、耐高温细菌、复合酵母曲及部分大曲。河内白曲有一定的糖化力,酸性蛋白酶含量也高,能有效地降解原料中的淀粉及蛋白质;耐高温细菌来自高温大曲,具有一定的液化力、糖化力、蛋白质分解力和酯化力,是提高芝麻香酒质量的有效菌株;复合酵母兼顾生香及产酒;适量高温大曲则赋予酒体一定的酱香和焦香及复杂成分,使酒体谐调、自然。
原料配比上注意碳、氮比,也就是说在配比上要注意提高蛋白质的含量,为进行美拉德反应提供必要的基础物质条件,故配料中以高粱为主,适当配以麸皮、小麦或玉米等,其芝麻香和酱香均较突出,口味丰满、自然、和谐。生产中使用麸曲、酒母也是这个道理。
其工艺的选择,主要围绕着怎样利用原料中的淀粉和蛋白质两种资源,取三大基本香型工艺之长,并创新发展。
(1)高温润料或高温隔夜蒸料,两种方式都是为蛋白质的降解创造条件;而江苏沭阳酒厂在工艺上采用了清香型白酒有关的清蒸续工艺,而在操作上又融进了浓香型酒的老五甑工艺,这是芝麻香型工艺的独特之处。糊化前采用低温润料,使用28~30℃温水润料,以润透淋浆为止,堆积3~4h,使原料吸足水分,易于糊化。
(2)芝麻香型采用高温堆积工艺,也是为了网罗空气中有益微生物和醅料中微生物的消长过程,为芝麻香和积累前驱物质创造条件,要求堆积升温达50℃。
(3)高温发酵是形成芝麻香风格的必要条件。要求入窖发酵温度在35℃以上,入窖后的前3d升温到40℃以上,一直维持7d左右,然后平稳逐步下降,该发酵条件类似酱香型酒。
(4)高淀粉浓度,是高温堆积和高温发酵的必要条件,底物浓度高是发酵产热快的前提。
(5)窖池构造,以水泥、砖或石条砌均有,但全是泥底,有的窖底泥还经人工培养,对提高窖底香效果显著。
(6)长期发酵二次蒸馏。哈尔滨龙滨酒厂生产芝麻香型酒即10d发酵的麸曲酱香酒为酒基,以长期发酵的香醅为香源,进行二次蒸馏。香醅是以糊化好的高粱、小麦、麸皮适量配入蒸酒后的粮糟,加白曲、酵母、细菌、高温曲。高温堆积和高温发酵,发酵期45d以上制成。出窖将一次蒸馏酒与成熟香醅进行倒烧二次蒸馏,比例3:1量质摘酒,分级贮存。
(7)分摘酒,按质贮存。按焦香、窖香和醇甜三种原型分别贮存。酸度大的酒,焦香也较突出。芝麻香型酒贮存期要3年以上,这点与酱香型酒要求相同。
尽管芝麻香型各厂有异,但都是以酱香型酒工艺为基础,融合了浓香与清香的某些工艺,创新而成。
酒鬼酒其酿造工艺集清香型小曲酒和浓香型大曲酒工艺为一体,多粮颗粒原料、小曲培菌糖化、大曲配醅发酵、泥窖提质增香、粮醅清蒸清烧、洞穴贮存陈酿、精心组合勾兑。
采用五粮配方,除玉米要求粉碎成能通过2.0mm筛孔的占3/4外,其他原料均为整粒使用。整粒原料酿酒是川法清香型小曲酒的典型工艺。
高温泡粮和蒸粮方式都具有川法小曲酒的操作特点。
将蒸好的原料出甑平铺于晾床上,翻拌吹晾至28~32℃,均匀撒上5%~6%的根霉曲,再翻拌均匀晾至规定的温度,入糖化箱培菌糖化。小曲培菌糖化相当于二次制曲,料醅在培菌过程中网罗了空气中大量的微生物;同时部分淀粉转化为还原糖,并形成一定量的呈香前体物质。这也主要是川法小曲酒的操作方式。
将经过蒸馏的酒醅出甑放置于晾床摊晾至接近入窖温度时,加入经培菌后的料醅,撒入20%~22%的大曲粉,翻拌均匀,低温入泥窖发酵,发酵期为50d左右。酒鬼酒生产用的大曲是中偏高温曲,制曲温度为57~60℃,是浓香型酒生产用曲。生产用的窖池为优质泥窖,这也是酿造优质浓香型酒的基础。
清蒸清烧是清香型酒的典型工艺,即蒸粮与蒸酒彻底分开,有利于酒体净爽。完成培菌糖化工序以后,转入大曲浓香型酿造发酵工艺,在入窖酒醅的排列上,沿用了小曲酒的方法,即窖面和窖底均为不投粮的糟醅,中间为三个大糟,底醅也采用双轮底发酵增香蒸取调味酒。这部分的酒醅组成分和浓香型酒不一样,所产的酒可能是产生酱(陈)香味的又一来源。大酒醅所投的粮食配料都经过蒸熟及二次制曲的培菌工序,因此入窖时微生物数量及种类、理化分析结果都和浓香型大曲酒完全不同,估计酵母中产膜酵母较多,使发酵后产品中乙酸乙酯含量高。采用人工培窖技术,必然使酒中含有相当的己酸乙酯,形成酒中己酸乙酯与乙酸乙酯含量近乎平行的独特量比关系。
酒鬼酒是融合清香、浓香和部分酱香工艺的产品,以致酒质优美,芳香馥郁,独具一格。
凤兼浓酒是凤型酒生产厂为适应消费市场的变化,在凤型酒土暗窖固态发酵混蒸混烧老五甑工艺的基础上,通过技术创新,融合浓香型酒部分生产工艺特点,生产出的一种既有凤型酒醇香秀雅、甘润挺爽的特征,又有浓香酒绵柔、甜净风格的新香型白酒。
(1)制曲和酿酒原料 制曲原料凤型酒只有大麦、豌豆两种,而凤兼浓制曲原料增加了小麦,属多粮制曲;酿酒原料凤型酒只有高粱一种,为单粮发酵,而凤兼浓酿酒原料为高粱、大米、小麦,属多粮发酵。
(2)制曲最高温度不同 凤型58~60℃,凤兼浓58~63℃,提高了制曲温度,曲中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均发生了变化,为凤兼浓酒香味物质的生成提供了条件或前驱物质。
(3)发酵期延长 传统凤型酒发酵期14~16d,凤兼浓发酵期为22~30d。并采用浓香型“双轮底”工艺生产调味酒,增加基础酒的醇厚感。
(4)窖泥不同 凤型酒为了控制酒中己酸乙酯含量每年更换一次新窖泥,而凤兼浓则采用两年修补一次或人工培养窖泥。
(5)生产工艺 凤型酒一年为一个生产周期,当年9月立窖,次年6月挑窖;凤兼浓则为部分连续生产或挑一半压一半,秋季中下旬开始掰窖生产。
(6)贮存容器 传统凤型酒是酒海贮存1~3年,凤兼浓是先在酒海贮存0.5~1年,再转入陶坛或不锈钢罐中贮存3~6个月,再勾兑调味。
以45%vol的成品酒为例比较凤型酒与凤兼浓香型酒,详见表10-4。
表10-4 凤型酒与凤兼浓酒成分比较
二者感官特征比较:
凤型:清亮透明,醇香秀雅,醇厚丰满,甘润挺爽,诸味谐调,回味悠长。
凤兼浓:清亮(或微黄)透明,香气馥郁,凤浓谐调,绵甜柔和,余味悠长。
除凤香型与浓香型的融合,有关酒厂还进行了凤香型与酱香型结合生产出凤兼酱的产品;并开展了“发酵法凤兼复合型白酒生产工艺”研究,通过“多粮酿造,发酵成型”的方法生产凤兼复合型白酒,与“分型发酵,勾兑成型”的生产方法有本质的区别,为个性化凤香型白酒的发展创出了一条新路。
兼香型酒的确立是1979年全国第三届评酒会上,继湖北白云边酒率先荣登国家优质酒称号后,黑龙江玉泉酒、湖南白沙液、湖北西陵特曲在1989年都获得国家银牌。这几个酒都是浓酱相兼、浓酱谐调的典型代表,是将酱香型与浓香型酒巧妙融合、创新的成功范例。
白云边酒是酱中有浓的代表,它是以高粱为原料,用小麦制高温曲。从投料开始至第7轮次大多采用大曲酱香(茅台酒)操作法,即投料分为第1次、第2次混蒸的2次投料法,进行高温堆积及高温多轮次发酵。到第8轮时,改用浓香型酒工艺,即再将总投料量9%~10%的高粱粉与第7轮次的出窖酒醅混匀后混蒸,出甑后的酒醅加15%的水,20%中温曲,再低温入窖发酵1月。除第1轮次的酒全部回入酒醅进行再次发酵外,其次各轮次酒则分层、分型摘取、贮存,尾酒也单独贮存。一般是上层酒乙酸乙酯放香突出,微带酱香;中层酒味较醇和,甜度大,清雅爽净;下层酒己酸乙酯含量较多,味甘绵软,但略带苦涩;尾酒酱香突出,酸味重,乳酸乙酯及糠醛含量高。将这几种酒组合成型是产品质量的重要一环。
玉泉酒是浓中带酱的兼香型酒代表,采用分型发酵产酒,分型陈贮,科学勾调工艺。玉泉酒是根据北方气候选择最佳季节投料,采用6轮发酵酱香大曲酒工艺,发酵期为25d;6轮后第二次投料,转入泥窖中续老五甑混烧,使用中温曲,按浓香型酒工艺操作,发酵45d。在投料时增加部分麸皮用量,强化高温大曲质量。在浓香型酒生产时采用人工老窖等综合措施,控制乳酸乙酯与己酸乙酯之比值小于1;在酱香型酒生产时,使乙酸乙酯与乳酸乙酯之比值大于1。该厂还有专门的浓香型酒生产,完全采用浓香型酒的典型工艺,是玉泉酒质量的重要保证。基酒分型、按质分别贮存3~5年,浓香与酱香的勾兑比例为8:2。
20世纪90年代初四川省食品发酵工业研究设计院,融合酱香型、清香型酒传统工艺的特点,研制出“清中带酱”大曲酒。
(1)工艺特点
制曲工艺:以小麦为原料,分别生产低温曲和高温曲;产酯曲是用自行选育的产酯酵母制成麸曲。
酿酒工艺:
①按清香型曲酒工艺要求粉碎原料;
②高温润糁;
③低温曲、高温曲、产酯曲混合使用;
④高温堆积,堆积温度高达50~52℃;
⑤回酒发酵,发酵期每轮1月;
⑥用水泥池发酵,发酵期每轮1月;
⑦量质摘酒,分质贮存;
⑧精心勾兑。
(2)风格和香味成分特点 本产品既有“清香纯正”的特点,又有“酱香优雅、回味余长”之风韵,口感和理化成分都独具特色。其香味成分见表10-5,特点如下:
表10-5 清中带酱酒主要成分
①酯类以乙酸乙酯和乳酸乙酯为主,占总酯的绝大多数,不含己酸乙酯,这些与清香型酒相似;酯种类很多,与酱香型酒类似。
②酸总量介乎清香与酱香型酒之间。
③清香型和酱香型酒的区别较大是正丙醇,清香型为10mg/100mL,酱香型为20mg/100mL,本品为24mg/100mL,与酱香型酒接近。
④羰基化合物:酱香型酒中含乙缩醛120mg/100mL,乙醛55mg/100mL左右;而清香型酒较低,分别为50mg/100mL和15mg/100mL左右;而本产品介于两者之间。糠醛比清香型酒高1~2倍。
兼香型酒应是不同香型的融合、创新,不管酱中带浓、浓中带浓、清中有酱、清浓酱兼有,只要消费者喜爱,有自己的个性,就不必千篇一律。以科学发展观开拓创新,使中国白酒更加丰富多彩。
在上面介绍的几个典型范例的基础上,针对近年来出现的一些观点现象,对香型融合技术的应用、发展,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我国幅员广阔,东西南北地域气温、湿度、土质差异甚大。千百年来,各地都采用当地盛产的淀粉质原料,结合本地的气候、水质、土质、民俗、口味等诸多因素来生产白酒,形成了我国多种香型白酒。白酒香型发展,是各地技艺交流、科学技术的进步,各种香型白酒之间不断相互模仿、融合、借鉴的体现。
清香、浓香、酱香是白酒三大基本香型,它们差异很大,特点各异。中国白酒虽然香型不同,但风格特征、香味成分和工艺特点有着密切的关系。为了适应市场,适应消费的变化,各相关酒厂要在保持特色的前提下,继续传承和发展,取各香型酿造工艺之精华和香味成分(特别是复杂成分)的差异,弥补自身产品的某些不足,注重多种粮食配合使用,从源头上使产品质量得到升华。
从生产规模和市场影响力来看,“浓、清、酱”三大基本香型仍是主体,但在产品、工艺、风格、口感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与时俱进。大型名酒企业,以传统优势香型为主,开发其他香型,如泸州老窖兼并酱香型酒厂;茅台、汾酒开发浓香或兼香白酒;有些却以浓香为主,投巨资兴建酱香、清香酒车间;郎酒一直是以酱香为主,同时生产浓香和兼香。“一香为主,多香并举”是未来大中型名酒企业产品开发的主攻方向。
采取“循环下沙”、“回糟发酵”和“六分法”、“双轮底”等工艺,生产不同特点的基酒和调味酒。利用传统酱香型酒生产工艺生产为我所用的功用白酒,应不拘泥于典型的“传统工艺”,可在原料、曲药、工艺条件、发酵周期等方面广开思路,传承创新。酱香型功用白酒含有丰富的有机酸和高沸点物质,经3年以上贮存,用于浓香型或新产品的基酒组合、调味,对改善口感、增加后味、陈香、丰满、醇厚,效果十分明显。
清香型白酒有大曲清香、小曲清香和麸曲清香之分,各有不同的风格特点。采用清香与浓香结合,生产清香特点的功用酒,视用曲、用糟、工艺、发酵期等不同,有不同的特点和用途,可单独作基础酒,也具调味之功能。
串香是董酒(药香型)的传统工艺,将其技术应用于其他香型,早已见成效。用得最多的是固液结合。用固态法生产的不同香型酒醅互串,其酒的风味更是变化多端。利用串香之特有技术,将不同香型酒相互融合、浓缩,增加其丰富的微量成分,是新产品创意较理想的工艺,但必须注意,若要想串香酒独具个性和特点,必须要将不同香型的固态酒醅做好,否则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
通过酒体设计队伍水平的提升,指导开发新酒品,与时具进地调整产品品质。
白酒香型的融合,将有助于推动中国白酒技术的发展与创新。泸州老窖于2000年就立项“中国白酒香型融合的研究”课题,其目的是达到以浓香为主、口感多样化,满足个性需求而协调、平衡。使浓香型白酒向幽雅、绵软、柔顺、爽净方面发展,以适应市场需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