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替GB 18356—2001,2007-09-19发布,2008-05-01实施。
GB/T 15109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4.1 贵州茅台酒Kweichow Moutai liquor
以优质高粱、小麦、水为原料,并在贵州省仁怀市茅台镇的特定地域范围内按贵州茅台酒传统工艺生产的酒。
4.2 酒龄age
生产出来的酒在陶坛中贮存老熟的时间,一般以年为单位。
4.3 陈年贵州茅台酒aged Kweichow Moutai liquor
酒龄不少于15年,并经勾兑而成的贵州茅台酒。
4.4 沙sorghum
贵州茅台酒投料时对高粱的俗称,生产投料分下沙和造沙两个阶段。
4.5 轮次batch
酒醅经蒸煮、摊晾、拌曲、堆积发酵、入砂石窖发酵、蒸馏的生产过程。
4.6 三高三长the three high-temperature processes and three long-term processes
“三高”指高温制曲、高温堆积发酵、高温馏酒。“三长”指大曲贮存不少于六个月,原料经多轮次发酵,生产周期为一年,基酒酒龄不少于三年。
4.7 勾兑blending
勾兑是用不同典型体、不同轮次、不同酒精度、不同酒龄的基酒以一定比例组合调制成成品的工艺过程,不添加任何外来物质。
4.8 典型体typical base liquor
贵州茅台酒基酒的感官特征有酱香、窖底香、醇甜三种香型酒。
5.1 原料要求(略)
5.2 酿造环境
符合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划定的地域范围:贵州仁怀,东经105°、北纬27°。该区域位于黔北地区,紧靠赤水河东侧,地处赤水河中游,海拔为420~600m,四面环山,是一个较为封闭的河谷。区域气候夏长冬短,常年气温较高,空气湿度大,少见霜雪,年平均气温约18℃,最低气温约3℃,最高气温约40℃,年平均相对湿度在78%左右,年平均风速1.2m/s左右,形成酿造贵州茅台酒独特的生态环境。
5.3 传统工艺
贵州茅台酒传统生产工艺具有以下特点:季节性生产,三高三长,两次投料、九次蒸煮(馏)、八次摊晾加曲、堆积发酵、入砂石窖发酵、七次取酒,制酒生产周期为一年;轮次酒分三种典型体入陶坛长期贮存不少于三年,精心勾兑,包装出厂。从投料到产品出厂不少于五年。
5.4 感官要求
感官要求见表1。
表1 感官要求
5.5 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见表2。
表2 理化指标
注:酒精度允许公差为±1%vol。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