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谈】
枣糕馍原叫“早告馍”,是陕西洋县的风味食品。传说很久以前这里荒无人烟,后来从四川入驻一些逃荒的农民,日子过的十分清苦。有天从远地跑来一头金色黄牛,主动帮助人们耕田,当年这里庄稼获得大丰收;人们对金牛感激不尽,做了很多好东西给它吃,可是金牛很怪,只选择吃馍。不久金牛走了,据说是被玉皇大帝召到天上去了。人们非常想念金牛,每天早晨做很多金牛爱吃的馍,对天祷告希望金牛重返人间。这样,人们祷告用的馍馍便被称之为“早告馍”。这种风俗历代相传,人们或在馍上染花、或在馍中放枣,逐渐演变成枣糕馍。如今陕西一些地方,女儿过年时为娘家送枣糕馍,以示早告知来年吉祥之意。
【常识】
洋县枣糕馍属于花色馍的一种,是以发酵面团为主料,配以白糖、红枣等辅料,制成独特如意状的蓬松面团制品。此品松软香甜,经久耐贮。由于造型独特,人们购买时可以用绳子串成串,以此款待宾朋,馈赠亲友。此品在发酵时用黄酒渣做酵种,发面时不加碱,制品有浓郁的面粉香甜味,是一款既有花色形状又有独特口味的面点食品。该品以洋县国营食堂段念成制作为最佳。
【技艺】
原料:
面粉5kg,黄酒渣50g,红枣、白糖、芝麻油、食用红色素各适量。
工序:
1.黄酒渣加入适量的温水搅拌均匀后过箩,加入500g面粉调制成面团(夏季面团稍硬,冬季面团稍软),发酵约8h左右。
2.白糖用水化开,(5kg面粉加白糖350g,水约2kg)放入酵面调软后加入面粉2.5kg左右揉均匀,稍发酵后,在加入余下的面粉揉匀揉透,和好的面团越硬越好。
3.将面团分成50个面剂,将面剂搓成长条,顺长在条的中间按一条沟,在沟内刷上少许芝麻油,将剂条翻面、沟朝下,用手夹捏成16cm的长条横放按成扁平状。面剂四角按上枣瓣(红枣去核切成小瓣),面剂两头向中间对卷,刷油的小沟翻在上面即成如意状生坯。
4.将生坏用笼盖盖严或放入饧发箱,饧发30min左右,待生坯稍胀发即上笼用旺火蒸30min取出。用食用红色素水在制品表面按一下即成。
【工艺探秘】
此品面团不能太软,否则影响成品的造型和口味。生坯熟制前必须饧发,否则成品干硬而不松软。红色素尽量少用,否则影响食用。这样便可形成造型独特,松软香甜,久贮不变的风味特点。
【文化品评】
此品通过“早告馍”的别名,表达了人们祈求好运、改变生活现状的美好祝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