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谈】
韩城羊肉臊子饸饹是陕西传统风味名小吃之一。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时期,在西安东郊半坡遗址和临潼姜寨遗址中,先民们的食物就有牛羊肉。当时用陶鼎或三足钵将肉煮烂,吃肉喝汤或煮蒸面条或与馍泡着吃或烩着吃,类似于现在的干饼或饸饹。现在的羊肉泡馍或羊肉臊子饸饹,是一种美味佳肴,自古便广为人们采用,常用来招待贵客宾朋,人们不难想像其味之美、汤之醇。后来汤内加饼、加面(黑色的面)而成现在的饸饹。
【常识】
饸饹品种多样,主要以荞麦面、绿豆面等制作而成。所选辅料有羊肉、牛肉、猪肉、鸡肉及时令蔬菜,需加香菜、蒜苗、辣椒油、腊汁油等调味料精制而成。饸饹有热凉之分,凉饸饹除盐、醋、味精外需加芥茉才能吃出特色,是夏季食用的佳品;热饸饹需加臊子、羊肉汤,有暖胃滋气的作用,受到北方人的喜爱。
【技艺】
原料:
荞麦面粉500g,鲜羊肉400g,熟羊肉、香醋、葱花各50g,沙蒿面20g,油泼辣子40g,咸面酱5g,精盐10g,五香粉2g,咸韭菜段20g。
工序:
1.鲜羊肉洗净,切成0.6cm厚,1.3cm长的小块。将羊油放入炒锅内,烧至八成热时,下入咸面酱,炸热后放入羊肉,煸炒搅拌,约10min后加入适量水用小火焖煮至肉酥烂,加入五香粉、精盐8g,搅匀后即成肉臊子,盛入盆内。
2.荞麦面粉和沙蒿面混合均匀后,在案板上围一塘坑,用300g水将面和硬揉软,然后把面块揉成直径l0cm长约13cm的面团,逐块放进架在开水锅上的饸饹床的圆孔中,压杆下压,饸饹即从床直铁箅子的细孔中被挤出落于开水锅中。待锅内水烧沸,饸饹漂浮起即可用笊篱顺锅边捞出,入冷水中过凉,再按每份250g捞入碗中,沥干水分。
3.炒锅内加入煮饸饹的汤,用旺火烧沸,放入煸炒好的肉臊子50g,烧沸后放入精盐、油泼辣子、葱花少许。另置一开水锅,将饸饹放入笊篱中,在开水锅中涮烫热,倒入碗中浇上烩好的臊子,加适量的香醋、咸韭菜段即成。
【工艺探秘】
此品用料准确,尤其和面时,在荞面中加入沙蒿粉,否则饸饹韧性差,无香味。煮制饸饹,水开漂浮即可,否则易烂,无筋韧性。调味料用量要准,口感突出。这样便可形成汤鲜条筋、口味醇正的风味特点。
【文化品评】
此品通过用料和美妙口感,强调了祈求身体健康、延年益寿的文化心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