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乾县豆腐脑

乾县豆腐脑

时间:2024-09-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年羹尧一吃非常满意,便把这个农民留下专做豆腐脑。每天豆腐脑的担子刚一上市,顾客们便争相来买。据说慈禧太后到北京后,还念念不忘豆腐脑,特地下诏乾州,调毛老大进宫在御膳房做豆腐脑。乾县的豆腐脑多用河水,近年来多用天然水制作,看去虽是半固体,但凝而不散,翻而不碎。

【趣谈】

据传清朝雍正年间,有个武将年羹尧,这人性情残暴,但却非常讲究饮食。他三天两头摆酒设宴,山珍海味、美味佳肴,吃得烦腻了,就责令厨师变换花样,厨师绞尽脑汁总不合他的胃口。实在无办法,管饮食的头目在各地查访名厨。他打听到乾州有一个擅长做豆腐脑的农民,便命人带来试做。年羹尧一吃非常满意,便把这个农民留下专做豆腐脑。有时还专门用它设宴招待同僚共食。时间一晃过了几年,这个农民因年老体衰回乡休养,年羹尧想吃豆腐的瘾来了,便令其他厨师制作,但味道极差,他一气之下将厨师杀了。另叫人做仍不满意,这样一连杀了几人,厨师们每日提心吊胆,唯恐丧命,便托人又将这个农民请来。年羹尧吃他做的豆腐脑果然味道特殊,便问:“你做的豆腐脑为什么这么好吃?”这个农民说:“我家乡的人不论男女都会做这种食品,一般用豆汁加石膏制作而成,给你做的还另加骨髓,因此好吃。”

到了光绪年间,泾阳县一个姓毛的农民因遭兵灾荒年,携带全家来到乾县,人们叫他“毛老大”。此人忠厚老诚,心细手巧,他看到这里豆腐脑生意兴隆,为了一家糊口,便跟帮工学艺。时间长了,他学会了一套制作豆腐脑的技术,便借钱置办了家什,做起豆腐脑生意。他想:“要想生意好,就得勤动脑。”经过仔细琢磨,他不用井水用河水,调料中加少量的鸡汤,这样制成的豆腐脑色泽洁白光亮,鲜嫩可口。每天豆腐脑的担子刚一上市,顾客们便争相来买。从此,毛老大的豆腐脑远销省内外。

八国联军侵占北京后,慈禧太后,携光绪皇帝仓促逃至西安,想趁机去乾陵玩玩。一天,她带领一班随从浩浩荡荡来到乾州,州官出城迎接进衙,随后设宴款待。酒席上鸡鸭鱼肉、山珍海味应有尽有,慈禧一见面有愠色。州官一看大事不好,还不知哪里失礼了,吓得跪倒在地叩头求饶。太监李莲英大声喝道:“老佛爷闻听此地豆腐脑好吃,你竟不备,心目中还有老佛爷吗?”州官一听急忙奏道:“卑职该死,卑职衙门外就有一个做豆腐脑的毛老大,我即去吩咐。”慈禧这才转怒为喜,挥手叫州官起来。

不多一会儿,师爷领着一个眉清目秀的侍女,捧着一碗豆腐脑送到慈禧面前。慈禧用小勺一尝,味道奇香,一连吃了三碗还不罢手。李莲英忙奏道:“老佛爷,豆腐脑虽好吃但不宜多食,”慈禧这才停口。随从见慈禧吃毕便蜂拥而上,大吃大喝一顿,都称赞毛老大的豆腐脑好。据说慈禧太后到北京后,还念念不忘豆腐脑,特地下诏乾州,调毛老大进宫在御膳房做豆腐脑。

常识

乾县的豆腐脑多用河水,近年来多用天然水制作,看去虽是半固体,但凝而不散,翻而不碎。加入食盐、姜、蒜泥、酱油、五香醋、油泼子,红白相映,味浓香辣,热火又好吃,是城乡早市食品的热卖品种之一,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高度赞扬。现关中各地均有制售。尤以乾州乾陵饭店制作为最好。

【技艺】

原料:

黄豆5kg,石膏90g,榨菜500g,酱油l000g,香醋500g,油泼辣子200g,蒜泥150g,姜汁200g,香菜100g。

工序:

1.黄豆拣去杂质淘洗干净,用温水浸泡5-6h,带水一起放入石磨或磨机内、磨成豆浆约15kg;用吊包滤出豆浆,倒入不锈钢锅内,上火煮开撇去浮沫,舀入瓷缸内;将熟石膏用水或豆浆调解开,趁热徐徐倒入豆浆缸内,同时用长把木勺由缸底向上翻搅,至石膏水倒完再略加搅动,稍停片刻,待豆浆自行凝结成豆花状时,加盖保温。

2.取黄豆400g放入锅内煮熟,捞入盛器内;香菜摘洗干净切成末;榨菜洗净切成末状;蒜泥用凉开水澥开,和姜汁混在一起(姜汁取50g生姜切成末,用凉开水浸泡数十分钟,过滤而得),酱油、醋倒入盆内,略加水上火煮开,并在火上保温(内可放一小调料包)。

3.将豆腐脑用铁制的“片提”逐层舀入碗内,放入适量榨菜末、熟黄豆瓣,舀入少许蒜泥、姜汁混合液,再舀入热酱油、醋水,上撒香菜末即可食用。

【工艺探秘】

此品黄豆要磨细,以增加出品率。在向豆浆内加石膏时,由下向上反搅,看浆花大小,应先大后小,待浆花变化即可停止搅动,让其自行凝结。这样便可形成花片美观、醇香、嫩鲜、豆香味浓的风味特点。

文化品评】

此品通过历史传说和用料选择,体现延年益寿、身体安康的长寿心理追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