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荷叶饼夹粉蒸肉

荷叶饼夹粉蒸肉

时间:2024-09-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汉中盆地属巴蜀地域盛产荷叶。当地大部分地区,每逢结婚办酒席,主人都要给坐席的客人一张荷叶和皮纸,让他们把桌上吃不了的菜包起来带回家去,称为“夹肉包”。张骞母亲突发奇想,就用当地产的荷叶将猪肉与米粉及调料包人荷叶之中,蒸出之后味道极好,后因只食猪肉油脂过大,就用酵面制成荷叶饼夹粉蒸肉食用,味道更好。此品酵面加碱要准确,擀皮时可中间稍厚些,这样荷叶饼蒸熟时可自己开口。一定要保证蒸制时间,使肉蒸烂。

【趣谈】

汉中盆地属巴蜀地域盛产荷叶。当地大部分地区,每逢结婚办酒席,主人都要给坐席的客人一张荷叶和皮纸,让他们把桌上吃不了的菜包起来带回家去,称为“夹肉包”。据说这还是由张骞兴起来的。西汉时期,张骞奉命出使西域,十几年间两次往返,和西域诸国结为友邻,汉武帝十分赏识,封张转为“博望侯”,并且在御花园设宴招待。酒至半酣,汉武帝忽然发现张骞低着头,面有愁色。便间:“爱卿,有心事吗?为何愁眉不展?”张骞听到皇帝发问不敢隐瞒,以实相告说:“臣蒙受万岁恩典,在王宫里享受美味佳肴,好不快乐,可我想起家中老母,不知她现在怎样过活呢?”汉武帝一听,深表同情。他想了一下马上传旨:“来啊,将这桌子上的点心与肉菜,取些送回张爱卿府中,让老太太享用。”可当时张骞的家远在城固,饭菜不便携带。张骞一看御花园池塘有荷叶正好包肉、包菜、包饭,便摘下一张包好食物,交差人送走。差人乘马赶到城固,一踏进府门便喊张骞母亲:“老夫人,你儿子从皇宫里给你捎饭菜来了。”老夫人把包打开,发现里面的菜点还没有凉。张骞母亲突发奇想,就用当地产的荷叶将猪肉与米粉及调料包人荷叶之中,蒸出之后味道极好,后因只食猪肉油脂过大,就用酵面制成荷叶饼夹粉蒸肉食用,味道更好。久而久之这款风味小吃就流传下来。这段趣谈虽有些夸张,但却寄托着人们对张骞的敬仰之情。

常识

汉中地区属巴蜀性气候,与四川生活习惯极其相似,且该品制作方便,简单易学,价廉物美,携带方便,受到了当地人们的欢迎,现以汉中人民饭店张金元师傅制作该品为最好。

【技艺】

原料:

中酵面500g,精炼油12g,碱面4g,带皮猪五花肉500g,糯米50g,面酱15g,酱油25g,精盐5g,辣椒酱50g,葱10g,姜5g,八角、花椒、桂片各1g。

工序:

1.中酵面放案板上摊开,碱面用少许的温水化开,均匀涂抹在酵面上,揉匀后盖上湿布饧15min。

2.将加好碱的酵面搓条,揪成20个面剂,逐个擀成直径约8cm的圆片,依次半压半擦放在一起,刷上油,逐个对折成半圆形,用骨板在表面压出几条凹纹,左手捏住直边的中间,右手用骨板在半圆某距离推出三个凹窝即成生坯。将制好的生坯放入蒸笼内蒸20min。

3.糯米淘洗干净,用清水浸泡2h,淋干水分,放入炒锅内用小火烧至微黄松散,倒在案板上,用擗杖擀碎成细粉,葱、姜摘洗干净分别切成小节和片。

4.将带皮五花肉用刀刮干净,用水略洗,切成长6cm宽约3cm厚约0.7cm的片,放入盆内,加入料酒、酱油、精盐、辣椒酱、面酱、炒米粉调拌均匀,腌渍1h。

5.将腌好的肉片皮向下一片片整齐摆放在蒸碗中,放上葱节、姜片、八角、花椒、桂皮等,上笼用旺火蒸约lh,取出翻扣在盘内同蒸好的荷叶饼一起上桌,由食客自己夹食。

【工艺探秘】

此品酵面加碱要准确,擀皮时可中间稍厚些,这样荷叶饼蒸熟时可自己开口。炒米粉时,注意火力不宜太大,防止炒焦。腌肉时调味要准,由于加有炒米粉,在加调料时可加适量水,否则蒸出的肉发干。一定要保证蒸制时间,使肉蒸烂。这样便可形成饼白馅软,肉烂不柴的风味特点。

文化品评】

此品通过产品始创的历史传说和考究的食用方法,表达了惜才重礼的人文思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