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谈】
臊子面素以“薄筋光,煎稀汪,酸辣香”的特点而著称。以特制面粉为主料擀成面条后,加多种臊子而成。
相传在很久以前,陕西岐山某地一家农户娶了一个媳妇,聪明伶利,贤惠能干,精于烹调。一天她做了一种面条,光滑细薄,调料多样,汤汁浓香,醇美可口,全家食后无不齐声称赞。年幼的小叔尤其喜欢,经常哭闹着要吃嫂子做的面条。后来小叔当了地方官员,每年春节,他遨请同僚到家做客,都让客人品尝其嫂子做的面条。客人食后异口同声夸赞鲜美无比,“嫂子面”从此出名,纷纷传扬开来,争相仿制。因“嫂”与“臊”谐音,后来又演化成“臊子面”,一直延续至今。
【常识】
陕西绝大多数宾馆、饭店均制售臊子面,一碟大蒜,一瓶醋,一碗油泼辣椒是再合适不过的调味品。陕西八大怪有一项就是“辣子一盘菜”。著名作家贾平凹语:“一老碗面,吼着秦腔,没辣子嘟嘟囔囔”就是对陕西人喜食辣椒的真实写照。
【技艺】
原料:
特制面粉5kg,碱面35g,优质红醋1.5kg,精盐50g,带皮猪肉5kg,酱油1kg,辣椒面150g,五香粉50g,葱、姜末各150g,熟猪油400g,水发木耳50g,水发黄花菜50g,味精l0g,辣椒油200g,豆腐150g。
工序:
1.制臊子:①红油肉臊子:将带皮猪肉洗净切成厚0.15cm、约大拇指甲大的片状,锅内加入熟猪油300g,放大葱、姜末煸炒出香味,放大肉片炒至八成熟,加优质红醋350g、酱油、五香粉、辣椒面、精盐15g,加水适量焖至肉片酥烂成红油肉臊子。②素臊子:将豆腐切成黄豆大的丁,黄花菜切成1.5cm长的段,水发木耳切成如小拇指甲大的片。锅内加入猪油100g烧热,下入切好的豆腐丁、黄花段、水发木耳片等,加精盐10g,炒成素臊子。
2.将碱面约15g用冷水化开,先将2/3的碱水倒入面粉中抄拌成絮状,再加入剩余的碱水揉成较硬的面团,盖上湿布饧约30min后擀成薄片,切成细面条。
3.锅置火上添冷水约24kg,加精盐25g,优质红醋1.15kg,辣椒油200g,味精10g制成酸汤。
4.用沸水将面条煮熟捞出放入冷水中冰凉,沥去水分再入沸水中焯一下,盛入碗中浇上酸汤、红油肉臊子或素臊子即成。
【工艺探秘】
此品和面时要先将面粉拌成面絮,再分次加水调和成面团。面要擗平擀薄。做臊子要用带皮猪肉,肉要炒至熟透。汤要多,油要稍大。这样便可形成薄筋光,煎稀汪,酸辣香的风味特点。
【文化品评】
此品通过动人的民间传说和饮食风俗,美化并宣扬了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形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