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条泛指用谷物磨成的粉面做成的条状并经煮、蒸、炒、炸等不同方法烹熟的食物,习惯上特指用麦面粉制作的条形状并经煮制而成的食物。依照这样的概念,面条的起源必须具备四个基本条件:第一,必须是小麦的种植生产有一定规模;第二,必须有将小麦加工成面粉的生产工具;第三,必须有煮制面条的炊具;第四,必须有将面粉制成条状的技术。前三个条件曾在《陶器时代饮食的两大基石》和《秦汉魏晋南北朝饮食之主要特征》的文章中分别论及。小麦的种植和将小麦制成面粉的石磨在先秦时都具备了,用以煮制食物的炊具——釜、鼎等,也早在陶器和青铜器时代均已问世,这里不必赘述。关于将面粉和成面团再制成条状,从现在看并非难度很高的技术,况且先秦时中国也出现了“周八珍”等名食,说明中国烹饪技术水平已发展到相当水平,当面粉出现后,制作面条当不会有太多的困难。但就当时的情况而言,从面粉到面条基本定型是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为了弄清面条起源于何时,还是先看看历史文献关于面食的记述。
最早记述面食的文献在汉代。汉代凡用面粉制作的食品一般都称为“饼”。西汉扬雄《方言》有“饼谓之饦”,即“馎饦”,亦作“不托”,辞书均释为“一种煮制的面食”。《齐民要术》“饼法”中有“馎饦”的制法,“挼如大指许,二寸一段,著水盘中浸,宜以手向盆旁挼薄,皆急火逐沸熟煮。”《通雅》“饮食”条谓“饦”是:“当时语也,后加{L-End} ,又作馎。李文正刊误曰:旧未有刀钴,时皆掌托烹之,刀钴既具,乃云不托,言以不托掌也。”说明在没有刀机的古代,制作这种“饦”的面食是掌托而为的。“{L-End} ”,即“{L-End} {L-End} ”,辞书释为“古代的一种面食”,究竟是一种什么面食?《通雅》说:“{L-End} {L-End} ”,环饼……皆寒具、栅子也。”今人对“寒具”“栅子”多解作类似今日的麻花和{L-End} 子。如果说这一观点可以成立的话,那就是说秦汉时已掌握了将面团揉制成条状的技术,只不过“寒具”“栅子”并非水煮而为油炸的。“馄”,即“馄饨”,是一种面包馅煮制而成的小吃,比较清楚,不再多述。以上可否说明,汉或汉以前人们已能用手掌将面团制成“极薄”的面片和相对较粗的面条了。
汉代还有一条关于饼的记载,那就是东汉刘熙的《释名·释饮食》中的“饼,并也,溲面使合并也。胡饼作之大漫沍也,亦言以胡麻著上也。蒸饼、汤饼、蝎饼、髓饼、金饼、索饼之属,皆随形而名也”。这一记述有两点值得注意。其一,“汤饼”肯定是汤面。尽管把“汤饼”看作就是面条的证据尚不足,但若将“汤饼”撕成长形的片,不能不说与宽面有相似之处,何况面条的“条”自古至今并无一个粗细的数量标准,抻成细如发丝的龙须面叫面条,抻成粗如筷子的面,也叫面条。以面食称道的陕西关中有一种宽一至二寸、长一至三尺的面,亦称面条,即被人们称为的关中八大怪之一“面条像腰带”。其二,“索饼”当是面条。按《释名》说是“随形而名之”,那就是说此饼形状似索,“索”虽有粗有细,但其形状与“条”相通。《释名疏证补》中成蓉镜曰:“索饼疑即水引饼,今江淮间谓之切面。”何谓“水引饼”?《齐民要术》也有记载,“挼令箸大,一尺一断,盘中盛水浸。宜以手临铛上,挼令薄如韭叶,逐沸煮”而成。这种“薄如韭叶”的饼,究竟有多宽或粗,贾思勰未讲,但从“挼令箸大”来看,必不会太宽太粗,肯定较关中“像腰带”的面条要细得多了。关中“像腰带”的面条是面条,那“薄如韭叶”的水引饼当是面条更无疑了。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释名·释饮食》中所说的“汤饼”和“随形而名”的“索饼”就是早期的面条。至于这种面条的问世是否还向前推移,我很同意邱庞同先生的说法:“因为《释名》虽成书于东汉,但其所记各种饼却是早就有的,未尝不能追溯到秦汉时期。”
面条从问世到唐宋及其以后,就进入到大发展大提高时期。唐宋时期人们普遍兴起了在生日庆典时吃长寿面的习俗,取面条之长,意为吉祥,喻比长寿,故名之曰“长寿面”。《猗觉寮杂记》载:“唐人生日,多具汤饼。”刘禹锡在给张寿盥的生日祝寿诗中云:“忆尔恳孤日,余为坐上宾,举箸食汤饼,祝辞添麒麟。”《懒直子》一书说得更明白了:“必食汤饼者,则世所谓长命面者也”。杜甫歌咏过的“槐叶冷淘”吃时有“经齿冷于霜”之感,可见其制作之精了。在唐代还有不少食疗面条,本草书多称为“索饼”,如“雌鸡索饼”、“青鱼索饼”等。这些“索饼”,无论对研究中国食疗史,还是研究中国面条史,都大有意义。宋、元时期(960-1368),中国面条制法渐多,品种也多样起来。据《东京梦华录》载,北宋汴京市场上的面条名品有十多种。另据《梦粱录》载,南宋临安市场上的面条更多达三四十种,有炒面、煎面、糗面及多种浇头面。《饮膳正要》记载,元代还出现了可以久贮的“挂面”。明清时期(1368-1911)除面条的花色品种愈加丰富外,还出现了“抻面”、“刀削面”等制法特殊的品种。清末《素食说略》对这两种面的做法都有详细记述,并说以山西、陕西、山东一带制作的最为出色。从民国至现在80多年来,中国面条在继承传统面条技艺的基础上,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面条的种类颇为众多,无论在其形状上还是在做工上,或者在调味上,都是花样翻新,有其独到之处。
这里需要特别一提的是,中国面条在其发展过程中,就以其制作工艺考究、造型均匀细长、易于消化吸收等特点受到国外不少人的喜爱,竟至将中国面条引进到一些国家。据日本“赞岐面食文化研究会”面条史专家小岛高明先生讲,日本的面条是由奈良迁都于平安时期,来中国长安青龙寺学法的空海和尚引进到他的家乡赞岐(今香川县)的,日本人视空海为面条的始祖。今日香川的面条名闻日本和亚洲。还有许多资料记载,早在13世纪的元代,世界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从中国将面条的制作技艺传到了意大利。现在世界流行的意大利空心面,就是在中国面条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足证中国人民对世界饮食文化的重要贡献。
面条不仅是长江以北广大人民最重要的主食品种,也是中国面食文化的核心。中国面条其所以享誉古今中外,主要是它有三个突出的特征。
一、技法多样,工精艺巧
主要反映在成形、成熟和调制三个方面。在成形方面,大致有擀切法、抻法、压法、撕法、扎法等。擀切法是将面粉加水或少许碱面揉匀,用擀面杖擀成薄片,再用刀切成细条。这是中国城乡广泛采用的一种极普通的方法。关键是要薄厚均匀,粗细一致。抻法是将揉好的面团通过拉、甩、扣等方法,拉成极细而长的条,这在中国黄河流域的城镇餐馆较多。家庭虽然也做,但精于此技者人数有限。如抻龙须面,一般要抻成长一米左右,细如发丝,一块重约1.5千克的面团可抻出4090根面条来,且要求粗细均匀,不断不乱,互不粘连,堪称绝技。削法指用特制的刀片将揉好的面团削成像柳叶的长薄片。为城镇餐馆所多采用,尤以山西、陕西较为著名。压法是将面团用特制的有许多细圆孔的器具压成细条,直接下沸水锅中煮熟,如压饸饹等即是。撕法或称揪法,即将和好的面团用手撕成薄片下锅煮。轧法是用轧面机将和好的面粉先轧成片,再轧成细条。在成熟方面:主要有煮、煨、蒸、炒、煎、炸、烩等。煮指将面条下在沸水锅中煮至熟,这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煨指将煮半熟的面条捞起,另入锅加荤汤慢火煨熟,俗称煨面。蒸指将面条入笼蒸熟。此法多用于制作凉拌面或卤面之类。炒指将煮七八成熟的面条捞起,晾干,入另锅用油及配料炒熟。煎脂将煮七八成熟的面条捞起,晾干,入另锅用油煎熟。烩指将煮半熟的面条捞起,另入锅中,加较多的汤与配料烩熟,俗称烩面。炸指将面条直接入油锅炸熟。在调制方面,不仅仅限于调味,还包括着配料的调制。方法有:用汤调制:一般将油、酱油、葱、姜、蒜末、味精入碗加开水冲成汤,再挑入煮熟的面条即可,如上海阳春面、四川担担面等均是,但有素汤、荤汤之分。用卤法调制:将煮好的面条挑入碗中,再浇上事先制好的卤汁即可,如炸酱面、臊子面均是。卤汁品类很多,如素卤、肉卤、鸡卤、鱼卤等。加浇头调制:在汤面上覆盖精制的菜肴,俗称浇头面,或盖浇面,如猪肝面、虾仁面等均是。直接调制:即直接将调料、配料和面条一起烹制,多用于炒面、煎面、煨面。如武汉热干面等。加在面粉中调制:即先将调料、配料之末汁掺和在面粉中,然后制成面条。这种面条本身就有味道,或本身就有配料,煮熟后不必再加更多的调料或配料,如古之“槐叶冷淘”,今之“菠菜面”等。
二、品种丰富,花色繁多
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是用料广博。中国面条的主料,除小麦粉外,还用荞麦粉、米粉和各种豆粉。至于所用配料、调料,诸如各种牲畜、家禽肉,鱼虾海产,佳果鲜蔬等约有数百种之多。第二是形状多姿。面条不只有长条、短条之分(长条可达2米左右,短条约6-7公分),又有宽片、细片之别(细片1公分左右,宽片4公分左右,有人形象地说它像裤腰带,被列为“关中八大怪”之一),还有形似柳叶(如刀削面)、棋子(棋花面)、珍珠帽(窝窝面)、银鱼(拨鱼)、蚕蛹(麻食)、蝌蚪(漏鱼)、炉齿等等的。第三是色泽多彩。中国面条不只有用麦、米粉制作的白色面,还有用荞麦粉做的棕黑色面,用豆粉做的深黄色面,加入槐叶或菠菜汁做的碧绿色面,加入山楂酱、西红柿做的赤红色面,可谓色彩艳丽,诱人食欲。第四是品目繁多。中国面条既有热吃、冷吃和温吃之分,又有清汤、酱卤、臊子、干面之别。而这些类别中又分许多品目和品种,如汤面中分为清汤和花色汤面两个品目,而花色汤面中又分为肉丝、虾仁、鸡丝、鱼丝、猪肝、排骨等等品种,可谓花样繁多,层出不穷。同时出现有数量可观的名品,如今,北京有打卤面、伊府面,上海有三虾面、阳春面,陕西的臊子面,山西有刀削面,山东有福山抻面,武汉有热干面,四川有担担面,兰州有牛肉拉面,扬州有刀鱼羹面,广东有云吞面,台湾有度小月担子面、鳝鱼意面……均属名品。
三、应时当令,适应民俗
中国面条既有随季节时令变化的品种,又有适应民间食风食俗的品种。例如,春日,当人们在经历了干旱少雨的冬天之后,体内肝火旺盛,就多制做酸味较浓一类汤面,以利于除去内火;炎夏,气温升高,冷面,干面一类,或则消暑,或则利口,都是人们特别喜爱的;秋天,各种瓜果鲜蔬上市,用它们作为面食的配料,可补充多种营养素,增强体质;隆冬,热气腾腾的多种烩面,又可为人驱寒送暖。在适应民风民俗方面也有不少品种,如人们生日、过寿,多做长寿面(臊子面的一种)祝贺长命百岁。此风源于唐玄宗将自己的生日叫天长节时食用,秦晋人长期保留下来(据说日本皇室现在也将生日称天长节,不知与此风有无渊源关系)。又如结婚喜庆的第三天,新嫁娘必须下厨制作细长的剺面,表示夫妻恩爱长久。至于面条中加入的配料则有更多的讲究。如西安传统臊子面中必须有黄花菜。黄花菜在中国古称“忘忧”,臊子面中放黄花菜,在于祝愿人们食后,欢欢乐乐,忘掉忧愁。又如夏天用苦瓜拌面,不仅开胃下饭,而且有苦尽甘来之意。再如秋天用豇豆角拌面,不只营养丰富,而且因为豇豆都是荚心双生,寓意夫妻双方美满幸福。还有在清汤面中放少许发菜,则有发财致富的美好祝愿等等,这都是民俗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注:本文系1991年5月在日本香川市召开的“赞岐面条文化研究会”年会上的演讲稿,后收入该会会刊,总第13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