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政和两地成为白茶的主要产区,主要和它们适种的树种有关,关于白茶的树种介绍,袁弟顺老师在《中国白茶》里有详细介绍,这里做一个简要的摘录:
适合制作白茶的茶树品种有很多,但要制作传统意义上的白茶,要求选用的品种茸毛多、白毫显露、氨基酸含量高,这样制作出的茶叶才能披满白毫,有毫香,滋味鲜爽。白茶最早是采摘菜茶鲜叶制作,之后才用水仙、福鼎大白茶、政和大白茶、福鼎大毫茶、福安大白茶、福云六号等来制作白茶。下面介绍几个常用来制作白茶的树种。
菜茶
菜茶是指用种子繁殖的茶树群体,栽培历史约有一千余年。树高1米,幅宽1米,灌木型。叶长椭圆形,叶尖锐,略下垂。发芽期多在清明前几天,终期11月上旬,芽数密,育芽力强。
福建水仙
又名水吉水仙或武夷水仙。栽培历史一百多年,在福建各个产区栽培普遍,尤其闽北、闽南产区为多。属于无性繁殖系,小乔木型,大叶类,迟芽种,三倍体。树势高大,自然生长可达五六米,分枝部位高,分枝稀疏,树干较明显,为小乔木型。叶椭圆形或长椭圆形,叶端尖长,叶缘平齐,尖端和基部略下垂。发芽较迟,约3月中旬开始萌动至11月中旬停止增长。制白茶品质极优,色稍黄,茸毛显露,富有香气。
福鼎大白茶
又名福鼎白毫,无性繁殖系,小乔木型、中叶类、早生种。植株较高大,可达2米左右,幅宽1.6~2米,树势半开张,为小乔木型。分枝较密,分枝部位较高,节间尚长。树皮灰色。叶椭圆形,先端渐尖并略下垂,基部稍钝,叶缘略向上。春茶鲜叶含氨基酸4.37%、茶多酚16.2%。制成白茶品质极佳,以茸毛多而洁白,色绿,汤鲜美为特色。
政和大白茶
又称政大。小乔木型,大叶类,晚生种,混倍体。植株高大,树势直立,自然生长的树冠高度可达3~5米,树高1.5~2米,幅宽1~1.5米,为小乔木型。叶椭圆形,先端渐尖并突尖。制白茶色稍黄,以芽肥壮、味鲜、香清、汤厚为特色,制白毫银针,颜色鲜白带黄,全披白毫,香气清鲜,滋味清甜。
福安大白茶
政和大白茶
简称大毫。无性系,小乔木型,大叶类,早生种。树势开张,分枝尚密,3月上旬萌芽,芽密度较稀,一芽三叶盛期在4月上旬,育芽率强。制白茶茶色稍暗,以芽肥壮,味清甜、香清、汤浓厚为特色,制白毫银针,颜色鲜白带暗,全披白毫,香气清鲜,滋味清甜。
福鼎大毫茶
简称大毫。无性系,小乔木型,大叶类,早生种。植株高大,主干明显,树高2.8米,幅宽2.8米,树势半开张,叶形长椭圆形,叶面平滑,侧脉平均8对。制白茶,披满芽毫,色白如银,香清味醇,是制白毫银针、白牡丹的高级原料。
福云六号
无性繁殖系,小乔木型,大叶类,特早生种。植株高大,树势半开张,分枝部位较高,分枝较密。叶为椭圆形和长椭圆形,叶尖渐尖。制作的白茶色泽好,白毫显露,但滋味、香气稍差。
歌乐
福建福鼎地方品种。无性系,小乔木型,中叶类,早生种。植株高大,树势半开张,树干明显,叶片呈水平状生长。叶椭圆形,叶缘微波,叶尖钝尖。制成的白茶色泽好,白毫显露,滋味香气好。
茶树适宜生长的温度为20~30℃,年平均温度13℃以上。大叶种的茶树抗旱能力差,灌木型的比较耐寒。白茶的生产自3月上旬至10月下旬,历时8个月左右,越冬芽一般在3月中旬开始萌发生长,从10月上旬开始茶树的营养供应逐渐停止。白茶的头轮茶为头春茶,其他依次为二春茶、三春茶、白露茶、秋露茶等。
现在白茶品种都采用短穗扦插法繁殖,传统白茶种植时间为11月和早春(2月中旬~3月上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