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常菜属地方特色风味菜之一,是乡村、城镇居民家庭为满足一日三餐和因婚寿喜庆、待亲款友而自烹自食的菜肴。它的特点是:就地取材,不尚新异,菜腴香美,就餐快捷,朴素实惠。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个“养”字,就是指的“民以食为天”,“食”后而“养”。食指饮食,饮食是指消费而言,它的前身是烹饪,烹饪是生产加工。烹饪范围极广,其中就有家常菜。家常菜之所以形成地方风味,与所处地域的物产密切相关。地有所产,食有所源,决定了家常菜就地取材的第一个特点。纵观云南家常菜的用料特点,90%以上出自当地,在我们此书选入的201道菜谱中,以主料为例,属自产的有196道,占97.5%。在这些菜中,就农家而言,均属自养自种原料。农有所种,市有所供。由于原料产自当地,这就既为一日三餐提供了原料保证,又为家常味提供了前提。
家常菜的产生与形成,历史悠久,是伴随人类的出现、火的利用而产生,但它的发展受到生产力发展的制约。当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后,烹调技术逐渐成熟,菜肴成批出现,食无定味,适口者珍。这些成批的家常菜一旦出现,为众公认,沿袭下来,就出现了相对稳定不尚新异的第二个特点。
烹饪三鲜美,调和五味香,这是中国菜的核心,家常菜之所以久盛不衰,关键在于它的家常味。云南的家常味,是在咸鲜辣酸的共同点下,产生迤东、迤西、迤南之别。迤东咸鲜偏辣,如沾益辣子鸡;迤西咸鲜偏酸,如大理酸菜鱼;迤南酸辣适中,方才出现通海甜酱油。“家常”这个词,按辞书意为“寻常习见,不烦远求”之意。用云南调料调制出的家常味,主要是盐、酱油、辣椒、酸醋、花椒、胡椒、味精等,这些调料云南均产,取料方便,味又适口,故而形成了菜腴香美的第三个特点。
就餐快捷。居家一日三餐是为了饱腹,吸取营养,增加热量,从事耕作或工作,要求节省时间去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因此,不仅要求烹制省时,而且要进食快捷,又要现烹现吃。特别是当代,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包括吃饭在内的日常生活内容的要求是:省时省事。家常菜与筵席菜相比,优势就在这里,这也是它所具有顽强生命力的所在。
朴素实惠。中国人向来讲求实际和实效,在菜品的烹制上亦如此。而家常菜,用的是普普通通的原料,普普通通的菜式,普普通通的就餐环境和无拘无束随意的就餐气氛。它价廉物美、制作简便、省时省事又对胃口,何乐而不为!
家常菜毕竟是家常菜,它的制作场地、工具、技艺毕竟受到一定限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常菜也会相应发展。目前人们在吃上已从温饱型转向营养保健型,所以,家常菜要生存、要发展,正在朝这个方向发展。其一,家常菜必须以当地原料为主,这样才能使家常菜不变味;其二,讲究营养配比,不要将家常菜与质量低劣的菜肴混为一谈,大家都应该学一点烹调知识和营养知识,做到合理配膳,平衡膳食;其三,讲究质量,在家庭有限的条件下,也可烹制出色香味形好、营养价值高的美馔佳肴;最后还要注意卫生,防止病从口入。
为此,我们本着原料易得、方法易学、省时省事、经济实惠、顺应发展而又美味可口的原则,广采博收精选了201道云南口味的家常菜汇编成册,献给广大家庭主厨借鉴之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