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保持蜂蜜黄油薯片的人气,我们将全部的心血倾注在收购土豆的问题上。有材料才可以制造产品,有产品才可以进行销售,不是吗?无论其他部门再怎么神通广大,土豆数量不足的话,就什么也做不了。这是因为蜂蜜黄油薯片的主材料不是工业产品,而是与所谓的“生物体”的特殊性有关系。
我们就土豆的栽培与农户事先签约,因此每年的采购数量是额定的。销售部在预测销售量后,根据这个数据来决定购入的土豆数量。这样计划是因为土豆是一种“生物体”,烂掉或发芽都是问题,而且土豆呼吸时会消耗自己的能量。随着其能量的消耗,土豆的重量也会随之减少。这就是“自然损耗”的现象。
土豆自身损耗有多少呢?事实令人惊讶。如果土豆被保存一个月的话,那么整体百分之三的重量就会不翼而飞;如果土豆被保存两个月的话,那么就会自然损耗百分之五;三个月的话,就会自然损耗百分之七。保存一千吨土豆的话,会有足足七十吨的重量不留痕迹地消失。
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消耗率就会上升。虽然想要阻止这种自然损耗,但又无法提前把土豆制造成产品。因为薯片的流通期限比其他产品更短。所以即使将土豆放在储藏仓库里也很麻烦,制造成产品也会出问题。购入土豆,就意味着要无条件地生产产品,制造成品后要立即进行销售。
问题是海太的销售额长年稳定,一直维持着低迷的销售状况,所以销售部对销售数量预测也基本相同,工厂里总是收购同样数量的土豆。这样一来,原来一直维持的八小时一个班制的生产系统,在蜂蜜黄油薯片上市后,变成了二十四小时三个班制,自然就需要三倍以上的土豆。
文幕工厂的储藏仓库里,每一个集装箱里都装满了土豆。但此时正在巡视储藏仓库的工厂厂长的脸色却非常难看。若在平时,这点储藏量已很充足,但是开始二十四小时生产以后,现在保存在储藏仓库里的土豆,连熬过一个月也很艰难。现在已经是十月底了,收获和采购都已经结束了,秋天的土豆也已经快到末期了,这个季节到底去哪儿找土豆呢?
“蜂蜜黄油薯片的人气只是一时的现象,即使是这样,从现在的情况来看,这股热潮至少还会持续三个月以上……我们现在储存的土豆只能够勉强支撑到十二月底。”
现在眼前装满土豆的仓库,在一个月后,就会变得空荡荡的,想到这里,就让人头疼。
厂长从仓库里出来,走向办公室。办公室里,品质管理组的崔组长正紧抓着电话不放,半哀求半威胁地拜托电话另一头的人。
“不管怎么样再找一些土豆吧。如果不给我土豆的话,以后我就不想再和您见面了。我们的交情就这样断了吧!”
不只是崔组长。最近职员们为了确保土豆的数量,动员起自己所有的人脉,平均一天要打六七十通这样的电话。特别是那些去现场收购土豆的职员,他们又被叫做“外勤工作人员”(field man),他们需要给农户一家一家打电话,想方设法增加土豆数量。
和这些外勤工作人员进行交易的是一些农民。农民们见到认识的人,在对方经过自家门前时,会叫住他,非要对方喝一口水再走,因此签约也不仅仅是盖章完事,这些农民还会想着通宵和对方喝酒。
和他们打交道时,如果土豆的品质出现问题,或者不能按约定的数量交货,拿着合约书去质问可并没有什么作用。即使这么做了,对于解决问题也没有任何帮助。反倒是一边喝酒,一边吐露相互的难处,请对方理解,一起找到好的解决方案才是普遍的处理方式。海太的外勤工作人员对这样的情况自然一清二楚,从播种开始到栽培收获,他们和农户之间都建立着亲密的关 系。
动用这样建立起来的人脉,果然对生产起了效果。十一月起,土豆源源不断地进入储藏的仓库。十月到十一月之间,海太的职员们用尽了所有的手段和方法,把江原道的农户那里的土豆和储藏在仓库里的还能被称之为土豆的所有原料都揽入囊中,一扫而光。
虽然暂时解了燃眉之急,但是还是无法松一口气。在国内土豆的收获季结束后,现在需要确保进口土豆的数量了。当初向美国供应商采购的土豆从两千吨上涨到了五千吨,到下订单为止还都一切顺利。但是突然传来了宛如晴天霹雳的消息。美国西部的港湾工会罢工了,进入西雅图港口的土豆被堵在了那个地方,动也动不 了。
“西部所有的港口现在都不装载货物,我们的货物也被堵在了路上。”
厂长长叹了一口气,不知所措,眼前一抹黑的时候,公司总部传来了奇迹般的消息。
“厂长,我们得救了!我们得救了!”
“你到底在说什么呢?土豆马上就快见底了。”
“其他公司订购的土豆都被堵在了港口,只有我们订购的五千吨土豆已经上船了。哈哈哈!”
“你说什么?这种不着边际的事情怎么可能呢?”
了解情况后才知道事情原来是这样的,美国供应土豆的主要公司大部分都是通过西雅图港口来运输货物的。但是我们的土豆来自品质更好的波特兰地区的无病虫害区,所以使用的港口也是波特兰港口。巧合的是在这次罢工事件中,唯一还在运营的港口就是波特兰港口。得知从现在到下一年的土豆供应得到了保障,工厂里的人这才舒了口气,放下心来:
“蜂蜜黄油薯片的运气真是好啊,是 吧?”
运气总是会伴随愿意努力的人。这句让耳朵听出老茧的话,我们经常会遗忘。然而工厂里的员工通过蜂蜜黄油薯片,真正领悟到了这句话里的真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