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关乎生死夭寿
“上工治未病,中工治欲病,下工治已病”,这是中国人耳熟能详的《黄帝内经》格言。未病其实也是亚健康了,而上上工是治不病,即所谓的不战而屈人之兵。治不病就是养生,而养生家首重饮食。“民以食为天”,饮食对于每个国家,每个民族,每个家庭,每个人,都是很重要的。从统计数字上来看,现代国家中,不管是发达国家如美国,还是发展中国家如中国,都有大量的疾病是由饮食的不正确引起的,如糖尿病、高血压、肥胖、脂肪肝、“三高”(即甘油三酯、胆固醇、血脂过高)。而由这些病引发的人体机能衰退及血液循环障碍(如动脉硬化),又引发了包括中风、心脏病、肾衰竭在内的多种疾病,占了中、美两国人口死亡率的50%以上。所以,饮食关乎生死。
从美国的医疗体系来看,60%的医疗资源用来治疗垂死的末病,这不仅是巨大的浪费,也是不智。美国2005年医疗费用两万亿美元,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17%左右(其他大部分国家平均为9%)。美国人一生的60%的医疗费用花在临终抢救,2005年平均每人须花费33万美元,平均花时28天,起到的作用只是平均延长两周的寿命,而且是躺在病床上昏迷状态的两周。
在未来的几年里,美国将迎来当年婴儿潮出生的大量退休人口。随着他们的年纪变老,必然加重美国的医疗费用。中国如果发展成美国这样的医疗制度,将来的结果可能更惨,因为中国的婴儿潮是美国的8倍。如此以往,庞大的医疗费用将压垮美国的经济。
即使是花了如此巨大的费用,美国人的平均寿命也并未延长多少。从2006年的统计数字来看,美国人的平均预期寿命仅77.6岁,略高于广东的76.9岁半年多,而远低于北京的80.1岁、上海的80.5岁,更远低于日本的81.5岁、香港的81.9岁。美国是世界上医疗系统最发达的地方,这只能说明美国人的养生保健有问题。看来豪华的医疗系统和巨大的投入也不是完美的,离开了正确的养生概念和投入,造成了效率低下的浪费。
如果对比加州不同人种之间的平均寿命则更能说明问题。2006年加州人的平均预期寿命:白人77.6岁,黑人72岁,华人83岁。而华人妇女更高达89岁,是名副其实的全世界第一。从同样的医疗条件对比来看,华人的平均寿命要远高于其他人种,这只能说明华人的养生方法是最好的、最有效的。也就是说,中国传统的养生方法是好的、有效的。另外还要说明一点,加州的中医密度是全世界最高的,两千万人口中有一万两千位中医,是天津的10倍。加州的华人看中医的次数也是全世界最多的。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天地之间连小草这样卑微的生命都得到滋润,何况于人。批评临终抢救的不智,不是视死不救,而是注重预防,如何创造黄昏金色年华。
自古中国的医学家、养生家就非常重视饮食。东汉末年的大医学家张仲景说:“人体平和,惟须好将养,勿妄服药。药势偏有所助,令人脏气不平,易受外患。夫含气之类,未有不资食以存生。”这是讲饮食的重要性。张仲景又说:“而不知食之有所成败,百姓日用而不知,水火至近而难识。”这是讲饮食既可以让你健康,又可以让你得病,百姓平常不知道,就像洪水、大火就在眼前也不认识。也就是讲,要想健康,要学习很多有关饮食的知识。
唐代药王孙思邈说:“安身之本,必资于食;救急之速,必凭于药。不明食益者,不足以存生也。不明药忌者,不能以除病——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资气血,若能以用食以平疴,释情谴疾者,可为良工。”这是讲饮食与医药同等重要,如果能用饮食治病,那就是好医生。又说:“夫为医者,当须先洞察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药性刚烈,犹若御兵;兵之猛暴,岂容妄发;发用乖益,损伤处众。药之投疾殃滥也然。”这就是讲,医生最好先用食疗治病,不愈再考虑用药,药物副作用太大,这其实就是民谚“是药三分毒”“药补不如食补,药疗不如食疗”的来源。
到了金末元初,李东垣创立了中医学中的脾胃学派,这一学派更加重视饮食。这也是为什么中医学中将主管消化的脾脏定位为五脏之主,甚至认为脾脏是母脏,而其他四脏心、肝、肺、肾是子脏。明代张介宾甚至说:“有胃则活,无胃则死。”这里的“胃”指胃气,意思就是人有进食的欲望才可以活,如果没有进食的欲望则离死不远了。引申一下就是讲人类,甚至一切生物的生命力来源于进食的欲望,如果这个欲望没有了,生命也就随之结束了。再引申一下:一切生物的原动力,甚至生物进化的原动力都来源于这种胃气——进食的欲望。捕食、进食、消化、代谢、排泄,由此而来的疾病、死亡、康复,以及由此而来的物竞天择、繁殖、进化,食物链、生物圈组成了一曲波澜壮阔的生命之歌,一幅壮美的生命画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