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经说明某种药物对某些脏腑经络的病变起着主要或特殊的治疗作用,药物的归经不同,其治疗作用也就不同。药物的归经,还指明了药物治病的适用范围,即药效之所在。
以脏腑经络临床疗效归经
归经理论是以脏腑经络学说为基础,以所治疗的具体病证为依据总结出来的用药理论。由于经络能沟通人体内外表里,所以一旦机体发生病变,体表病变可以通过经络影响到内在脏腑;反之,内在脏腑病变也可以反映到体表上来。
例如:
一药归数经,是指其治疗范围的扩大。如麻黄归肺与膀胱经,它既能发汗宣肺平喘,治疗外感风寒及咳喘之症;又能宣肺利尿,治疗水肿之症。
以形、色、味归经
药物的归经,主要以其临床疗效为依据,但与药物自身的特性(即形、色、气味、禀赋等)也有一定的联系。如味辛、色白入肺、大肠经,味苦、色赤入心、小肠经等,都是以药物的色与味作归经的依据。再如麝香芳香开窍入心经,佩兰芳香醒脾入脾经,连翘象心而清心降火入心经等,都是以形、气归经的例子。其中,尤以五味与归经的关系最为密切。
山药色白入肺经
佩兰芳香醒脾入脾经
连翘象心而清心降火入心经
辨证论治
掌握归经便于临床辨证用药,提高用药的针对性。根据疾病的表现,通过辨证审因,诊断出病变所在脏腑经络部位,按照归经来选择适当药物进行治疗。
如病属热证,有肺热、心火、胃火、肝火等的不同,治疗时用药也应各不相同。若肺热咳喘,当用桑白皮、地骨皮等归肺经药来泻肺平喘;若胃火牙痛,当用石膏、黄连等归胃经药来清泻胃火;若心火亢盛、心悸失眠,当用朱砂、丹参等归心经药以清心安神;若肝热目赤,当用夏枯草、龙胆草等归肝经药以清肝明目。
再如外感热病,热在卫分,发热、微恶寒、头痛,当用银花、连翘等卫分药以外散风热;若热入气分,高热烦渴,则当用石膏、知母等气分药以清热泻火、生津止渴。可见归经理论为临床辨证用药提供了方便。
循经用药
掌握归经理论还有助于区别功效相似的药物。如同是利尿药,有麻黄的宣肺利水、黄芪的健脾利水、附子的温阳利水、猪苓的利膀胱之水湿等不同。又如羌活、葛根、柴胡、吴茱萸、细辛同为治头痛之药,但羌活善治太阳经头痛、葛根善治阳明经头痛、柴胡善治少阳经头痛、吴茱萸善治厥阴经头痛、细辛善治少阴经头痛等。因此,在熟悉药物功效的同时,掌握药物的归经对相似药物的鉴别和应用有重要的意义。
中药的性味归经,为辨证论治和循经用药提供了方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