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摄影技巧与色彩表现
一、快门速度与色彩
快门速度是控制曝光的重要数据,也是摄影师创作的重要工具。现代技术的高速发展,相机的快门速度可以达到难以置信的速度,利用这些高速的快门,我们可以定格下很多人眼无法看到的画面,例如摄影师塞勒(Alan Sailer)用一把上膛的武器,拍摄了一组反映普通家庭用品被子弹击穿爆裂瞬间的照片。他将一些普通的日常用品变成了令人震惊的艺术品。图3-35所展示的就是子弹穿过涂色的胡萝卜的瞬间效果。
图3-35 子弹打穿胡萝卜 塞勒 摄
上面我们举了一个高速摄影的例子,可见,利用高速快门我们可以获得意想不到的影像。同样,利用慢速快门也能获得意想不到的画面。这个速度可以多慢呢,有时候甚至高达十几个小时。例如澳大利亚的摄影师哈里森,在接近0℃的温度下,对澳洲的夜空拍摄,从日落拍到日出,前后花了15个小时,由于地球自转的关系,通过长时间曝光,拍摄的作品就有了星星移动的现象,从而捕捉到这些美丽的、灿烂的、让人惊叹的星星的轨迹(图3-36)。摄影师用这些轨迹描绘出了美丽的星空。
图3-36 星空轨迹 哈里森 摄
对于快门速度的灵活运用,主要来源于摄影师的创造性的灵感。我们往往对于因为快门速度选择过慢而形成的虚影照片感到遗憾,各种数码相机也在不断地发展着各种防抖技术。但偏偏有的摄影大师就反其道而行之,例如著名的摄影大师哈斯先生,在他拍摄的众多作品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像《赛马》(图3-37)这样的作品,整个作品因为快门速度选择过低而呈现了虚影,而这种虚影正是摄影师所追求的,通过这种虚影来体现运动感和活力。这是一个运用快门来表现色彩的生动例证。
图3-37 赛马 哈斯 摄
这样灵活地运用快门速度的例子,大师哈斯还给了我们很多启示。例如在作品《奔马》(图3-38)中,哈斯先生就是运用了追随拍摄法。所谓追随拍摄,就是快门在开启过程中,追随运动的物体一起运动,这样运动的物体就保持了相对的稳定,也就得到了相对实的影像记录,而那些不运动的物体,例如树木、野草等,则变为了一片虚影,这样既统一了色调,又体现了运动的感觉,是巧妙利用快门来表现色彩的良好例证。
图3-38 奔马 哈斯 摄
二、光圈与色彩
光圈,英文名称为Aperture,是镜头内控制进光量多少的一个装置。光圈大小我们通常用f值来表示。完整的光圈系数主要有: f1.0,f1.4,f2.0,f2.8,f4.0,f5.6,f8.0,f11,f16,f22,f32,f45,f64。光圈系数越小,代表的口径就越大,而系数越大则代表的孔径就越小。而且每一级光圈的进光量,刚好是下一级的两倍,例如光圈从f8.0调整到f5.6 ,进光量便多一倍,我们也说光圈开大了一级。f5.6的通光量是f8.0的两倍。同理,f2.0是f8.0光通量的16倍,从f8.0调整到f2.0,光圈开大了四级。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每一款镜头的设计不同,其所具备的光圈级别数也是不同的。普通的摄影镜头通常在f2.8~f16的比较多。通常而言,越是专业的镜头,其镜头的最大光圈也比较大。但这是一个相对概念,还要与镜头的焦距相结合。例如,焦距为50mm的标准定焦镜头,最大光圈甚至达到f0.9,但对于300mm焦距的长焦镜头而言,达到f2.8就已经非常难得了。通常定焦镜头的光圈可以做到比较大,而变焦镜头则难一些。对于专业的数码相机,通常对光圈的调节可以达到1/3挡的级别。
镜头的光圈除了可以控制进光量的多少外,还可以控制镜头成像的景深,这也正是我们利用光圈来控制色彩的重要手段。大光圈景深小,可以拍摄出前景和背景都非常虚幻的效果。例如摄影作品《双犬》(图3-39)就是利用了大光圈拍摄的,因为使用了大光圈,景物的背景色彩得到了很好的虚幻和统一。
图3-39 双犬 夏洪波 摄
当光圈越小时,景深则越大,这个时候通常用来表现风光等题材的色彩。在摄影作品《村庄与麦田》(图3-40)中,摄影师使用了小光圈拍摄,景深非常大,在镜头的涵盖范围内记录下了各种色彩,较好地表达了风光摄影的意境。
图3-40 村庄与麦田 张百成 摄
现在随着数码摄影玩家的开拓,很多人已经不满足于原来镜头圆形的光圈效果,而自己制作了很多异形的光圈加装在镜头前进行拍摄(图3-41),以取得各种奇异的效果。
图3-41 心形光圈
三、 其他影响色彩的摄影技术因素
除了以上我们提到的光圈和快门等技术因素会影响画面的色彩外,其实还有很多技术因素也会影像画面的色彩。下面我们就分别介绍。
(一)摄影胶片与色彩
在胶片摄影中,不同厂家生产的胶片在色彩表现上侧重点也不同,这一点可以从胶卷盒的包装上明显发现。例如富士胶片,就采用绿色系包装(图3-42),所以在表现绿色系色彩方面,富士胶卷就比较
图3-42 富士胶片
好。而柯达胶片则采用了黄色系包装,说明黄色系是柯达胶片的强项。另外,从胶卷类型上讲,正片也就是反转片,其彩色整体就比较鲜艳,这就比负片的色彩要鲜艳一些。同是负片,专业胶片比民用胶片色彩表现方面就相对好些。
(二)反转负冲效果
所谓反转负冲, 就是使用反转片拍摄,但冲洗时,不按反转片的正常冲洗工艺冲洗,而是利用负片的C-41工艺药水冲片,使原来的反转片成为负片型的底片。反转片经过负冲得到的照片色彩艳丽,反差偏大,景物的红、蓝、黄三色特别夸张。例如这幅《小河边》(图3-43)作品,就是反转负冲得来的,从画面上我们可以看到,色彩已经变异,非常的夸张,反差比较大,非常有特色,但是色彩还原已经不真实。
图3-43 小河边 宫伟 摄
到了数码时代,感光记录已经不使用胶片了,但反转负冲的效果越来越受到个性一族的喜欢,他们为了得到这样的效果,就把正常的照片后期用Photoshop处理成这种类似的色调。
后来甚至在一些软件中直接增加了这个效果,如光影魔术手中,我们就可以直接选择“反转片负冲”命令(图3-44),在弹出的“反转片负冲”对话框(图3-45)中调节效果。不过需要指出的是,这些效果都是后期制造出来的,并不适合所有题材,这种处理色彩的方式会影响色彩的正确还原。
图3-44 “反转片负冲”命令
图3-45 “反转片负冲”对话框
(三)摄影镜头与色彩
摄影镜头就如同相机的眼睛,是决定成像效果的根本因素,无论是在胶片摄影领域,还是数码摄影领域都是如此。从普遍意义上来讲,专业级别的镜头成像质量更有保证,但是这样的镜头价格也是非常高的。而普及型的镜头,也并未一无是处,通常而言,普及型镜头在一定光圈下的成像跟专业镜头差异是不大的。例如一只50mm/1.2的专业镜头和一只50mm/2普及型镜头,也许它们的价格相差十几倍,但在光圈缩小到f5.6时,它们的成像差距就不大了。另外,同等条件下,定焦镜头的成像质量要好于变焦镜头的成像质量。例如著名的德国蔡司和徕卡镜头,它们多数是定焦镜头,在成像和色彩还原方面受到了普遍的赞誉。它们代表了德国镜头的高素质能力,当然价格也是不菲的。例如图中显示的摄影作品《古堡》(图3-46)就是采用蔡司镜头拍摄的。德国的镜头并不追求色彩的绚丽,但注重色彩的丰富、细节再现能力和厚重感,油润而富有魅力,不张扬,但值得品味。德国镜头走的是品质路线,所以至今,德国的蔡司专业镜头仍然使用手动调焦,而没有植入马达,因为他们依然相信人的准确性,而不是机器。
图3-46 古堡 王传东 摄
而日本产的镜头所走的路线就不同。日本走的是消费路线,因此日本产镜头分档非常明显,有基于普通用户的普通镜头,也有中档的镜头,还有与德国镜头匹敌的高级镜头,也正因为如此,现在的市场是日本镜头的天下。日本镜头通常都表现得比较锐利,色彩明快,色彩还原较好。缺点是表现比较直白,缺少些底蕴。例如摄影作品《门洞》(图3-47),就是采用日本变焦镜头拍摄的。另外,这样的镜头也有好处,那就是使用方便,价格经济实惠。
图3-47 门洞 田金良 摄
现在数码影像大众化,很多的玩法都兴盛起来,很多人把一些老镜头改卡口后用在数码相机上拍摄,有的老镜头甚至是二战以前生产的,但它们的成像依然非常优秀,甚至是出色的。这些作品在各大摄影论坛比比皆是!
有的人甚至把原来用于电影机的电影镜头,或者是幻灯机的镜头,或者是其他光学仪器上面的镜头,改造接口后,通通用在数码相机上拿来拍摄,来体会各种摄影镜头的成像的特色,这已经是现今摄影发烧友们最热衷的事情之一。
但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在使用镜头时,一定要尽量配备遮光罩,或者做好防镜头炫光的准备,尤其是老镜头,很多镜头镀膜较差,甚至没有镀膜,在逆光使用时,一定要注意,否则很多镜头拍摄出的作品就会发白,也就是影友们常说的“见光死”。这也是镜头影响我们成像和色彩表现的重要因素之一。
复习与思考
1. 什么是色温?
2. 简述常用的光线色温的特点。
3. 简述摄影的白平衡设置的特点。
4. 摄影曝光对摄影色彩有什么影响?
5. 简述摄影测光与色彩的关系。
6. 感光度对摄影画面的影响是什么?
7. 如何利用快门速度表现色彩?
8. 如何利用光圈表现色彩?
9. 如何利用曝光补偿控制色彩画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