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提高服务活动在经济活动总量中的比重

提高服务活动在经济活动总量中的比重

时间:2023-09-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十一五规划”和“十二五规划”明确规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提高各类服务活动在经济活动总量中的比重。服务活动在经济活动总量中的比重大为提高,确实是现代经济增长的突出特点。发生这一问题的原因在于,要在统计上全面反映社会各领域的服务活动总量,存在技术上的困难。通常使用的服务业增加值在GDP中所占比重的指标,所反映的仅仅是独立的服务业所创造的价值。

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问题:提高服务活动在经济活动总量中的比重[1]

(2011年11月)

李毅中主任刚才的演讲提出了两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一是要扭转只重“虚拟经济”、忽视“实体经济”(从前后文看,他在这里指的是工业经济);二是要高度重视工业的发展。在这两个重要问题上,存在一些广泛流行的误解,很有必要加以澄清。

从“九五”(1996—2000)以来,我们一直非常强调经济增长方式或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十一五规划”(2006—2010)和“十二五规划”(2011—2015)明确规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提高各类服务活动在经济活动总量中的比重。

服务活动在经济活动总量中的比重大为提高,确实是现代经济增长的突出特点。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呢?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这是因为从19世纪末期开始、特别是进入信息化时代以来,出现了一个非常明显的趋势,就是在总成本中加工制造成本的比重不断降低,而交易成本的比重不断提高。理由很简单,效率提高、加工制造的成本降低,是要靠分工深化才能实现的。分工越来越细,各个主体之间的交易活动会变得愈来愈频繁,为完成交易所需要付出的成本就愈来愈高。服务活动对于降低交易成本特别是其中的信息成本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在现代经济中服务活动变得越来越重要,发达的市场经济中从事服务活动的劳动力的占比也越来越高。到了20世纪50年代,发达国家在社会总成本中,交易成本的占比在一半以上。

服务活动除了由独立的服务业如餐饮业、商业、银行业、证券业等进行外,还包容在社会生活的各行各业之中。所以,“十一五规划”和“十二五规划”要求提高服务活动比重的时候,讲的是两块:一块是提高独立服务业增加值在GDP中所占比重;另外一块是提高服务活动增加值在制造业、农业等产业增加值中所占比重。这后面一块是不应忽视的。

但是目前社会上的确存在忽视后面一块的倾向。发生这一问题的原因在于,要在统计上全面反映社会各领域的服务活动总量,存在技术上的困难。通常使用的服务业增加值在GDP中所占比重的指标,所反映的仅仅是独立的服务业所创造的价值。当人们不知道这一指标统计上的原理却又很看重它的“政绩含义”的时候,很容易以为提高服务活动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只意味着发展独立的服务业。不管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领导,在看统计报表时都十分注意服务业的占比,而往往忽视了第一和第二产业中包容的服务活动含量。服务的作用不光体现在独立的服务业里。特别是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制造业大国来说,还特别体现为制造业中的服务活动。于是许多地方政府的领导都希望把包含在工业和农业内的服务活动,比如说设计、研发、销售、售后服务等独立出来,成为独立的服务业企业,以便提高本地服务业在GDP中的占比,虽然在当前的经济发展阶段,把服务活动和制造活动搁在一块儿常常是更加有效率和更能降低成本的。

还有一个因素也造成轻视工农等实业的风气。这就是在货币超发、流动性泛滥和“以钱生钱”的投机活动盛行的情况下,服务业的一些虚拟经济分支,如金融业、博彩业等往往会成为更容易赚钱和“赚快钱”的行业,较之于需要付出更多、也许赚得更少的工业、农业和商业等实体经济行业,就成为一些人趋之如鹜的行当。

以上因素都会导致李毅中主任在讲演中指出的忽视实体经济的偏向。纠正这种偏向,强调重视工业、农业、商业等实体经济的发展,是十分正确和完全必要的。

不过当我们强调发展工业等实业的时候,一定要防止陷入和前面谈到的偏向相类似的认识误区。许多人一说起发展工业,想到的仍然是传统的狭义工业,如金属冶炼和加工制造、金属加工、零件装配等。殊不知现代工业是拥有很高技术和知识含量、高度服务化的工业或者说与服务业相融合的工业。我国的工业特别是其中占有很大比重的加工制造业大部分处于产业价值链的低端,附加值很低。例如我过去一再引用过的鼠标制造商罗技公司的例子。这个公司在苏州生产各种各样的鼠标。产品总价值中占大头的,一是芯片供应商,二是销售商。包括工人工资和水电杂费在内,苏州所得在产品总价中所占的比率还不到5%。这样的例子是很多的。最新的一个案例,是美国加州大学几位教授所作的iPhone和iPad价值链分析。我们知道,iPhone和iPad是在大陆加工组装的。但是根据这几位教授的报告,由大陆代工厂员工提供的只是低知识含量的劳动,他们的所得不超过产品总价的2%。

根据以上所说的这一切,我们在说到要重视我国制造业发展的时候,一定要同时强调,它们必须加快转型升级。

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核心问题是什么?在我看来,核心问题就是要把它的产业链尽量向服务领域延伸,也就是向宏碁电脑(Acer)的创始人施振荣先生1992年提出来的“微笑曲线”的两端延伸,即尽量向前端的研发、设计和后端的品牌销售、渠道管理、售后服务(包括商业性服务和金融服务)等业务延伸。

中国现在最大的进口项目是什么呢?许多人以为是石油等大宗商品。其实不是这些,而是集成电路芯片。我们的制造业是不是就没有能力制造高附加值、高技术知识含量的产品呢?其实是完全有这种可能性的。最近我们在上海做了一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产业的调查,调查范围从原材料供应直到芯片应用。我们高兴地发现,在这个产业的好几个环节,都有中国企业进入了世界十强的范围。在刻录机、刻蚀机这样的高端领域,居然有中国企业在很短的时间内迎头赶上,入围世界10强,这是很了不起的。但是,行业内的危机感仍然十分强烈。特别是从业的科学家。他们告诉我,如果在5年内不能入围世界3强,他们就随时面临死亡的结局。我们企业能不能真正实现跨越?问题就在这里。他们感到困难在哪里呢?回答是,企业面对的体制、机制存在很多问题,不利于创新和创业的经营环境使他们步履维艰,难以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能。

总而言之,我国的工业(包括加工制造业)必须加快转型升级。转型升级的实质和核心是增加产品的知识技术含量,提高附加值。而提高附加值的关键又在于推进改革和建立一个好的体制。

【注释】

[1]本文根据本书作者2011年11月11日在“财新峰会”上对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李毅中副主任的主题演讲所作的评论整理而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