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后现代艺术的开放性

后现代艺术的开放性

时间:2023-09-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当代人文科学的发展潮流中,摄影的开放性已经显得越来越有意义了。因而,在某种意义上说,摄影艺术的开放性就仿佛是一种为了发现摄影中诸种新的问题的必要铺垫。这就是说艺术的开放性和选择性之间还应是一种内在的约定关系。事实上,重视开放性固然重要,而确认学科之间的差异乃至对立的意义丝毫不亚于寻求学科之间的共相。不过,承认其他学科对艺术史伟业的价值,在过去又是同一种相当明确的观念联袂而至的。

第一节 后现代艺术的开放性

在当代人文科学的发展潮流中,摄影的开放性已经显得越来越有意义了。这不仅仅意味着学科本身的多元化研究态势,而且也可以显现出对不同的研究视角的容纳潜力。同样对摄影艺术的分析,社会学、心理分析、女性主义等都有截然不同的论断,而这些论断又可以引出新的问题,由此可以形成一种研究的深化或良性循环趋势。因而,在某种意义上说,摄影艺术的开放性就仿佛是一种为了发现摄影中诸种新的问题的必要铺垫。

摄影愈是具有开放性,就有可能提出更多的命题和提供新的问题空间。从理论上说,摄影的开放性是再加强调也不为过的。然而,问题在于摄影研究的开放性绝不是要取消摄影自身必要的边界即它的选择性。正如阿尔拍斯所说:“我们并没有意思让恪守‘好篱笆成全好邻居’的原则,显而易见,不同的学科和部门已经被分离得太严重了,但是,另一方面,我们又不能以共有的模式去解决由于专业化而产生的种种问题。”这就是说艺术的开放性和选择性之间还应是一种内在的约定关系。

相对而言,选择性正是要着眼于摄影的基本性质,并且要在最大程度上突出这些性质,否则有可能会越来越面目不清。

选择性需要清除的就是一种不自觉的联想,意味着消融学科与学科之间的基本差异。事实上,重视开放性固然重要,而确认学科之间的差异乃至对立的意义丝毫不亚于寻求学科之间的共相。真正的超学科的格局就在于差异与共相的并存、参照和互利,由此,研究的深化才会顺理成章。因而,在强调摄影的开放性的同时,我们还要顾及这样的问题:应当采取什么策略保证摄影的超学科性研究的充分有效性,即既有普适性的阐发,又有特殊性的深入。如果对摄影所具有的特殊性缺乏足够的理解的话,那么学科与学科之间的相互借鉴就有可能导致折中主义和无的放矢的倾向(图3-1、图3-2)。

img65

图3-1 活雕塑 吉尔伯特·乔治 摄

img66

图3-2 活雕塑 吉尔伯特·乔治 摄

可以确信的是,虽然超学科的借鉴或者多学科的综合都难有至臻完备的时候,但是摄影研究趋向超学科的格局却是必然而然的走向。恰似美国学者布鲁斯泰所评述的那样:“倘若人们可以对90年代的艺术史作一种概括的话,那么这就是,超学科性已作为一种生存所不可或缺的事实被人接受了。”

当然,就艺术史而言,对其他学科的价值的认可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儿。这一领域里的大量研究总是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与其他学科中的方法和材料相类似的特点——历史学、文学研究、哲学和人类学等是其中最为显著的例子。不过,承认其他学科对艺术史伟业的价值,在过去又是同一种相当明确的观念联袂而至的。

相形之下,当代的大量的有关艺术史和视觉文化史的研究,其特征在于:“淡化学科与学科之间的畛域,增强对那些于艺术史可能是恰如其分的学科的包容性,以及形成一种更富有弹性的有关艺术史的‘方法’的观念。学科之间的这种融通对艺术史已有了许多有益的影响。那些令人兴奋的研究强有力地塑造并提升了艺术史理论话语的水准,它们或许是最为引人注目的例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