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非叙事性表现
严格地讲,非叙事也应当是一种叙事,只不过非叙事是辅助叙事不可缺少的因素,是使叙事片断在人的心中形成完整故事的一个重要部分。非叙事是叙事各片段间的介质,因为它的存在,不仅使得叙事更为谨严而有序,而且填补了叙事片段间的空白。
图像“提供”给我们的场景和氛围特别丰富多彩(多样)。但是,图像与受者的关系是,给多少就偷走多少,即画面对我们的理解一一呈现,但却从我们的“把握”中一一缺席。较之文字,图像更适合去处理那些依赖于直接的、非升华的场景。
该练习要求完成一幅或一组不具叙事性或者非正常时空关系与逻辑关系的摆拍作品从而达到对影像的二次建构。非叙事的含义是不具有逻辑、真实或虚拟真实的情节性,尝试用影像特有的表达方式与可能性来表现。通过该训练使大家了解和掌握观念摄影的思维方式和时代内涵,掌握与观念摄影相关的工作方式和画面形式(图5-15~图5-31)。
图5-15 与传统的碰撞 孙润泽 摄
图5-16 台前幕后 李瑞勇 摄
图5-17 虚无 王伟 摄
图5-18 他们 王长坤 摄
图5-19 梦 王晓 摄
图5-20 刘高峰 摄
图5-21 王岩 摄
图5-22 梦 魏文会 摄
图5-23 梦 魏文会 摄
图5-24 幻境 杨洋 摄
图5-25 无题 [德国]安妮·恩格哈特 摄
图5-26 “禁·果” 宋志华 摄
图5-27 迷 张华 摄
图5-28 [比利时]安德里安·迪厄多内 摄
图5-29 陈朝阳 摄
图 5-30 无题 唐丽霞 摄
图5-31 概念SD 刘从从 摄
任何一种摄影意象,显然都是艺术家以观念打造出来的设计。建构的意象就是在批判专注于事物如实的表象以及那些似是而非的自明之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