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影像评价的对象
批评家评判的对象是个别影像、作品集、展览会,贯穿于摄影家整个一生的作品、流派、风格和历史时期。批评家通常要批评新的作品,尤其是当它在一次新的展览会上亮相时。
摄影的定位取决于视觉文化的发展。
在视觉文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孕育于“艺术”和“记录工具”两棵树枝上的摄影再也不会被出身所束缚,以影像为核心的视觉化社会为摄影提供了更广阔的栖身地。所谓的摄影定位,就是将摄影的艺术性和记录性放在社会视觉化的大舞台上去表现,让摄影带着它固有的特性,再披上文化及实用的外衣,挂上商品消费的品牌,让影像作品适得其所而已。
我们知道“文化”是对人们不同生存状态、人化状态的较全面、深刻、简明的概括,视觉文化的发展直接影响摄影的分类,人们用摄影记录、概括和表达对生存状态的理解,个人的主观差异让摄影作品类别丰富多彩,同时,社会视觉化对摄影图像的消费和商品化也让摄影作品类别多样化。视觉化的生命力在于创新,这也是摄影图像类别不断推陈出新的原动力。如:“观念摄影”就是现代文化背景下对传统主观类摄影称谓的合理替代。因为现代进入摄影行为的观念、主义角度远不是以往那样简单单纯。现代的摄影,记忆、表现了更多的人类诉求,如对各种价值观念、社会秩序、家庭伦理、权力等级、审美趣味的质疑与重新解释,都极具鲜明的观念特征,完成的影像意指也颇为暧昧和边际化;观念摄影“在当代西方实际上已成为区别新闻、科学和文献类这种以客观为对象的摄影的关键词”。
了解史实的人都知道,《韩熙载夜宴图》(图6-6)作为中国古代历史故事画,是南唐后主顾闳中奉李后主之命窥探韩熙载的生活而画的,画面描绘了韩熙载家中歌舞升平的家宴场景以及韩熙载面带忧虑的神色。王庆松的《老栗夜宴图》(图6-7)描绘的是当代人物,少了对多重的事实空间的把握,作品中多了着装艳俗的女性,增添了作品的艳俗气氛,人们排斥这种极尽夸张的艳俗场面的同时,更多的是一种感伤甚至无奈,作品对韩熙载作为一个古代的知识分子的身份处境的反思,同时也是对当代知识分子的某种反思以及对自身作为知识分子的身份意识的感悟,也是一种身份意识的提升。也正是对于观念摄影这一概念意识的逐渐明确,他知道做什么样的作品更适合他,包括对社会题材的关注和敏感,对经验的追寻,对历史的反思。
图6-6 韩熙载夜宴图 五代·顾闳中
图6-7 老栗夜宴图 王庆松 摄
郑佳斌的系列作品《追溯1920s》(图6-8~图6-10)。照片描述:作品表达了上个世纪20年代,老一辈人所经历的那个年代,我虽无法体会消失的那个年代的产物,只能从爷爷辈的照片里去追溯他们的回忆。灵感来自张晓刚的《大家庭》。
图6-8 追溯1920s 郑佳斌 摄
图6-9 追溯1920s 郑佳斌 摄
图6-10 追溯1920s 郑佳斌 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