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肌理的组合
当摄影作品中出现几种性质不同的物体时,就会出现物体肌理相互组合的问题,它们的构成原理与色彩的组合相似,在摄影的肌理组合中可分为对比的组合和调和的组合。
一、对比的肌理组合
对比的肌理组合,是指对比强烈的肌理组合在同一画面上。例如,质感细腻的瓷器与粗糙的石头进行对比,少女的肌肤与枯藤、山石对比等。在对比中,肌理之间会产生强烈的衬托作用,使物体的肌理表现更加突出,给人以粗犷之美(图3-16)。
图3-16 陆金星 摄
二、调和的肌理组合
调和的肌理组合是指质感相近、差异小的肌理组合。调和的肌理组合,肌理之间协调并相互加强,起到对肌理重复强化的作用。在生活中这样的肌理组合有:少女的肌肤与丝绸;老农的肌肤与干涸的土地等(图3-17、图3-18)。
图3-17 韩春明 摄
图3-18 王传东 摄
三、肌理组合原理
摄影的肌理组合,我们可以从大自然中获取,也可以对物体作有意的摆布,但在画面中将它们进行组合时却不是盲无目的的:一是这种组合关系要符合我们创作的主题,二是组合关系要符合一定的原理。
(1)对比与协调是相互对立的统一体。在作对比的肌理组合时,要考虑到协调的因素;同样,协调的肌理组合中也要考虑对比的因素。图3-19画面中花蕊和花瓣的肌理组合是协调的,但肌理之间的差异又是对比的,这样使画面内既协调又单调。
图3-19 李汉玲 摄
(2)在肌理组合中,要有一个肌理的基调,这就像色彩的色调一样。如果繁多的肌理毫无次序地拼凑到一起,会给人以杂乱无章的感觉,也就毫无艺术效果可言。在进行肌理组合练习中,我们常可以看到学生盲目地将花草、粗木板、毛绒、塑料以及金属制品组合在一起,而且视觉感受上相互对等,结果画面显得零乱不堪,让人无法忍受。在摄影中,我们可以选用相互协调的肌理组成一个肌理基调,然后用少量的对比肌理作为点缀补充。
(3)在对比的肌理组合中,对比肌理的种类不宜过多,并且应有少量调和的肌理作协调。摄影作品应当让人一目了然,如果对比的肌理过多且无次序,很容易让人觉得不知所云。摄影视觉设计的基本原则是简洁和质朴,能明确地表达主题是我们的原则,过多的对比修饰反而会画蛇添足(图3-20)。
图3-20 王传东 摄
复习与思考
1.如何看待摄影中色彩的表现力?
2.如何利用光线的变化体现各种材质的肌理美?
3.对同一被摄体拍摄彩色和黑白照片,分析它们表现力的不同点。
4.对同一被摄体(如古建筑、树木或岩石等)在不同时间(清晨、上午、中午、傍晚)分别拍摄,观察色彩与质感在不同光线下的不同表现。
5.分别拍摄以“色彩对比”、“色彩调和”、“肌理对比”、“肌理调和”为主题的组照,进行分析比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