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暮江吟【唐】白居易

暮江吟【唐】白居易

时间:2024-09-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与中唐许多诗人一样,白居易的思想带有浓厚的儒释道三家杂糅的色彩。《暮江吟》这首诗就作于长庆二年,即诗人自请外任杭州刺史的途中。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河南郑州新郑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白居易祖籍山西、陕西、出生于河南郑州新郑,葬于洛阳。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真珠 通 珍珠)




诗中的故事


与中唐许多诗人一样,白居易的思想带有浓厚的儒释道三家杂糅的色彩。主导思想则是儒家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一思想不仅支配了他的政治态度,同时也支配了他的创作方向。为了避免党争之祸,他以地方为隐。《暮江吟》这首诗就作于长庆二年,即诗人自请外任杭州刺史的途中。


        诗作前两句写夕阳落照中的江水。“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红日西沉时分,一道夕阳的余晖,几乎贴着水面铺展在江面上,波光粼粼的水面上,夕阳直接照射的部分呈现出一片橙红色,显出秋日阳光的柔和、亲切;夕阳没有照到的另一半江水,则呈现出深深的碧色,犹如碧绿的宝石,宁静、安闲,一条秋江,在夕阳的映照下光影瞬息万变,红绿相间,令人沉醉,沉醉于自然的瑰丽,沉醉于一江安适。   

       

         庄子认为,人在山水之间可以感受自然之灵气,得到道的真谛,同时摆脱世俗的羁绊。白居易面对一江秋水的喜悦,超越了一般的陶冶情性,而与他的更深远的审美人生意义相联,这大概就是古代知识分子的山水观,与今人的旅游观的根本区别吧。

        对于具有审美化人生的古代知识分子而言,山水不是“到此一游”的客体,而是与人的主体心灵相呼应、相交流,提升人的心灵与人格的“知己”,这大概也是中国古代大文人总是出于名山大川,而现 在的文人总是出于都市,因而现在常常是有文人而无大文人的重要原因之一吧。


诗作后两句运用形象生动的比喻,创造出和谐、宁静的意境,通过吟咏表现出内心深处的情思。“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诗人陶醉于秋江夜景,由黄昏而入夜,流连忘返,九月初三的秋江之夜,更让人怜爱的是,初升的一弯新月,仿佛一张精巧的弓,不知被谁悄悄地悬挂在宁静清澈的夜空,还有晶莹剔透的露珠也悄悄降临于秋江,在新月的映照下,犹如粒粒珍珠,闪亮、圆润、晶莹,这样和谐、宁静、澄澈的秋江月夜,的确有如一个娉娉婷婷,娴静纯洁的处子,惹人“可怜”,令人陶醉,诗作到这份上,难怪会传唱东瀛,藏诸1秘府,开中晚唐以至宋代诗风。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河南郑州新郑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祖籍山西、陕西、出生于河南郑州新郑,葬于洛阳。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真珠 通 珍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