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荷兰出版社爱思唯尔率先开创电子数据存储业务,是国际上学术期刊数字化的标志性事件。
1996年,美国学者尼葛洛庞帝的《数字化生存》一书问世,被誉为“20世纪信息技术及理念发展的圣经”,宣告了新时代——信息时代的真正到来。
数字化以技术革命的形式,再一次给予人类社会以革命性的动力。数字化、网络化出版经过近20年的快速发展,尤其是欧美,利用互联网发端、发祥地以及底层技术、核心技术优势,技术转型升级不断迭代。
1997年,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的成立,是国内学术期刊数字化、网络化出版的标志性事件。杂志社以第三方出版的身份、以数字化光盘的形式,将国内数千家学术期刊汇集再出版与发行。两年后的1999年,杂志社创建中国知网,与万方数据、维普资讯一起,实现了从光盘版到网络版的转型升级,大步跨入PC互联网出版时代。
从2010年开始,随着移动互联网后来居上,作为第四发展阶段的基于手机等智能终端互联网技术的移动出版也乘势而上。
目前3G网络普及,4G网络成为主流,5G网络加紧研发,而WiFi基础设施的普及带来了移动网络的极大改善。学术期刊作为重要知识成果的加工发布机构,移动出版相关服务如在线办公、查稿订阅、信息推送等也快速推进。但纵观各期刊社的发展思路和技术模式,大多是涉足新领域的“扩容”,即通过专用APP、微信公众号APP等软件将原有内容延伸扩展到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上,而非革命性的“再造重构”。
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自然》《科学》《美国科学院院报》等都发布了专用APP客户端。由于自身资源以及组织方式的差异,其APP应用具有多样化的特点。APP应用对于目标受众具有很高的黏合度。通过专用APP“扩容”,读者在智能终端上就能够实现最新学术信息获取、文献摘要预览、部分期刊免费下载、收费性文献订购等功能。
专用APP尽管优势凸显,但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内学术期刊,选择微信公众号来实现移动出版相关服务的“扩容”。专用APP运营需配备专门技术人才研发、维护和管理,成本较高,而微信,国内学术期刊读者、作者、编辑已在智能手机等移动互联终端上广泛使用,几乎能零成本运营。
学术期刊数字化、网络化出版在专用APP、微信公众号上的“扩容”风生水起,但从实际成效看,并不能适应移动互联网时代全方位、深层次、颠覆性创新的趋势与潮流。
如《科技与出版》杂志社的微信公众号,其“扩容”的功能,除了第一时间推送已经在纸刊上发表的重要文章外,还发布了“如何投稿”、“订阅及合作”、“写留言”的相关服务信息,“如何投稿”提供的信息是PC端网络投稿平台的网址,“写留言”可以通过手机直接输入操作,但无法实现即时互动。
如《国际肝胆胰杂志》微信公众号上“扩容”的功能,除了第一时间推送在电子刊和纸刊上发表的重要文章的中文标题、中文和英文摘要外,还发布了“优先出版”、“阅读原文”等信息,但链接的是PC端的网络平台与电子刊页面,而非专门开发的移动端平台与页面。
编辑出版148种学术期刊的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其数字出版业务扩展到移动互联网领域后,先是开通了微信公众号“壹学者”,在集聚了大量粉丝和用户后,又开发了专用APP,由人大数媒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安排专门部门运营。但其聚焦深化的并非需要“革命性的整合与再造”的移动出版,而是围绕“论文期刊”、“极速出版”等移动出版的初始功能,扩展为“学术动态”、“精品书屋”、“数据挖掘”、“调研助手”、“跨界合作”、“附近会议”等学术出版的其它相关功能和内容。
综上所述,无论是功能、还是内容的“扩容”,没有“突破性创新”,就不能深层次解决“特色栏目数字化再造与编辑身份多元化重构”这两大难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