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考证达人的通关秘籍

考证达人的通关秘籍

时间:2024-09-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但是在大学期间稀里糊涂的对这个考试也没多大关注,不知道其他省份可以代报名的,因而错过了很好的时机,一次很偶然的机会,碰到了一个在学校书店买注会教材的学长,才知道可以报名。  09年底在我是商学院第一个签订就业协议的,按理说应该有大把时间可以用来备考的,但是我却用来了实习,上市公司、证券公司、会计师事务所等都有待过。

                                                   不经风雨,何来彩虹

  终于把工作的事情定下来了,答应大家的事情,今天终于可以完成了,但是自己的文笔实在太差,一时半会还真想不出什么东西来。呵呵,就按照流水记账的形式来表述吧,吐糟一下自己这几年的考证历程,希望对大家有一定的帮助,也希望前辈们能够多多指教。

  一、考注会的原因

  从高中毕业一直听说注会很吃香,自己一个亲戚也是注册会计师,经常也向我推荐这个证书。高考后看了一本高考选专业的指南,上面说中国注册会计师缺口有35万,并且是高薪职业,再加上自己性格原因,觉得挺适合的,于是所有报考志愿第一专业都是会计专业。但是在大学期间稀里糊涂的对这个考试也没多大关注,不知道其他省份可以代报名的,因而错过了很好的时机,一次很偶然的机会,碰到了一个在学校书店买注会教材的学长,才知道可以报名。相对于我的同事和朋友,我还是考出来晚了一些,但还好于在2012年结束了四年的漫漫备考之路。

  二、考注会的历程

  09年参加了新制度的财管、税法经济法、公司战略管理,这一年四过三,经济法以59分没有通过,然后各种复查,在网上查询仍然没有通过。凑巧的是,这一年报了证券从业最后也是一门没过,又考了59分,还有当年国考也是差最低面试线1分,所以这一年总是差那么一些,够郁闷的。

  09年底在我是商学院第一个签订就业协议的,按理说应该有大把时间可以用来备考的,但是我却用来了实习,上市公司、证券公司、会计师事务所等都有待过。在2010年还跑到天健总部去实习,那个时候实习工资很低,还补贴不了一个月的房租,可能有朋友会问,你那个时候这些时间怎么不用来考研呢,还要等到现在,其实那个时候我已经从08年底就买了考研的教材了,英语和专业课教材都买了一套,当时是想报复旦大学区域经济学,可是由于经济方面还有感情方面的原因,觉得还是考注册会计师具有较强的预期性。考研的教材就很少碰了,那英语我做完了新东方的基础和强化班,区域经济学的教材也看了两遍了,有一次上电子商务课,我作为小组发言人,给大家讲了二三十分钟的区域经济学原理,弄得同学云里雾里的。好了,扯得有点远了。

  2010年不知不觉就毕业了,这段时间工作单位找好了,但是因为以前很想去事务所体验一把,就参加了三月份天健的面试,很幸运成功入选,后面在事务所实习了一个多月,每天都做些很基础的活,去客户审计的第一个晚上,项目经理问我累不累,我当时也没考虑那么多,就说好累啊,说实话累是累点,但还是很喜欢大家一起工作的氛围的。后面5月份由于学校论文答辩和体检,就提前结束了实习,回到学校弄完这些事情,六月份又去世博会走了一圈,搞得自己很忙,然后六月底回家,可惜,那个时候每天想的最多的就是玩,天天跑到河边钓鱼,洗澡,然后宅在家里看电视,不知不觉到了八月份上班了,还没意识到时间很紧迫。入职以后,工作没有那么忙,可就是没有心思看书,每天跟同事们玩玩游戏,聊聊天,就这样浑浑噩噩的到九月份了,当时还有三门没有考出,就匆匆忙忙打印了一些课件,我记得我的书竟然上面没有写一个字,懒到了大家无法想象的地步了。我觉得自己还是比较贪心的人,同学劝我只要考一门左右就好了,但我想想要考也要考完,就算考不出,也要在考场上了解一下什么状况,增强自己的应试能力,这个就如我12年报考注会,司法和研究生一样,比较贪,不过衷心建议各位考友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报考。在这一年,经济法低分通过,其他两门可想而知,但都有五十几分,我感觉很兴奋,毕竟明年在努力就好了,肯定可以通过的。

  就这样熬到了2011年,这一年工作岗位换成了出纳,说实话,我是不想做这种职位的,心理很抵触,但是想想也没什么办法改变,那个时候一心想着考试,跳出这个公司,就参加了当年的公务员,最后以第一名的成绩进入面试,最后面试没弄好,失败告终。因为好面子,就辞掉了工作,此为人生第一大失误之处,不是说这个岗位有多好,而是以后去应聘招聘单位很看重这个,觉得你不太忠心,所以有这种想法的同学要慎重,前车之鉴啦。辞职以后,都准备收拾东西打包回家了,一个在事务所的同学就建议我去事务所,然后就是投简历,面试,体检,入职。当年报考了最难得两门—会计和审计,当时自己也不是很自信,平时工作也很用心去做,就怕自己做不好,那个时候跟了一位严格要求的项目经理,扔了一个合并报表项目给我。当时真的是欲哭无泪啊,想想作为新人,不能刚开始就拒绝吧,然后就是天天加班到一两点,当时住在娃哈哈公司旁边,每天蹭下他们的无线网查资料,在此表示感谢一下。这一年工作是相当的繁忙,幸运的是和几个比较好的同事住在单位的宿舍,话说我这几个同事都很牛叉的那种,年纪轻轻地就通过了注会,当时是羡慕嫉妒啊,这一年他考司法,我考专业阶段最后两门,每天我们都是利用下班时间吃完晚饭就开始看书,看到晚上十一点,而且无一天松懈(学习的氛围真的很重要,下面还有说到)。事务所一般是过了年报审计就不忙了,但我们公司项目多,七八月份各种出差,八月份还被借调到另外一个部门,做了一个收入循环,做得比较吃力,但部门经理很支持以及项目经理姐姐非常热心的教,还是学到了不少东西,每天下班回来就八点钟了,没办法,还是要看书。就这样持续到九月份,项目也逐渐少了,有些同事下班就离开的早一些,由于办公区域很分散,部门经理无法知道自己有没有到岗,所以我就向我师父请了半个月的假,我师父人很好,就直接答应了,那时,考司法的同事请假回了家,一下子没有以前的那个氛围了,我就直接请假去了自己大学,在学校的图书馆跟同学一起看书,这样的状态很好,以前跟同事立下军令状,没有考出来马上滚蛋,还好自己都是以高分通过,拿到了人生当中的第一份比较重要的专业阶段合格证

  转眼间就晃到了12年世纪末日啊,11年同事司法以高分通过,由于我们关系很要好,平时都会交流一下备考经验,相互探讨一下业务处理,每次我们看书的时候,他都会接到一些猎头的电话面试,我和另外一个哥们那是灰常羡慕啊!然后过年在家一直在想怎么能够快速的提升自己,自己都被他们甩到很后面了,再不努力不行。干脆在四五月份提出辞职,就在杭州租了一个房间看书,可是没有工作的这段时间,不能报名也就无法确认综合阶段与司法考试是否在不同的一周,每天就活在这种坎坷之中。一天也就看两三个小时,直到六月份确认后才开始认认真真的看书,可是一个人在房间里哪能有那效率,看不了一个小时就困了,就直接倒在床上睡觉了,一睡就是好几个钟头,我当时觉得真不能像这样混下去了,就去淘宝买了好几箱泰国红牛,每天喝一瓶提神,这样好了很多,但是依然没有很好的效率。

  在这段时间一直有同学支持,特别是我大学的一个哥们,叫我回学校备考,我就在7月5日回到学校备考,刚开始在一个大的教室,没有空调,又碰到几个医学院的两个疯子,我想很多人备考的时候精神都是高度紧张的吧,他们两个每天进出门口,都要弄得很响,我简直要发疯了,后面另外一个女同学回学校备考,给我占了一个好位置,后面还坐了一个考司法的美女(平时跟她聊聊天啊,讨论一下复习心得什么的,还有一个目的就是养养眼了,大家都懂得。)就这样周而复始的看书直到九月初,司法考试备考已经进入高原期,注会还没有很大把握,毕竟复习量太大了,那段时间真的很想放弃了,想想不行哎,几个月都坚持下来了,不能因为这么几天就放弃了,后面参加了综合考试就弄得筋疲力尽的,没有很大的动力准备司法了,就那样混啊混,每天有效时间不超过五六个小时,其他时间就看看电视啊,什么的。

  总而言之,备考的过程是很痛苦的,但是结果还是很好,可能你现在没得到什么,但是你的积累多了,肯定有个质的转变的。

  三、备考的一些小小心得。

  我还是按照科目来讲吧,可能这样大家看起来会明了一些:

  会计:我买的都是中华的课件,郭建华老师是我很喜欢的一个老师,我觉得他讲的课程通俗易懂,很适合有一定会计基础的同学。可能我有实务经验,学习起来要快一些,像长期股权投资、合并财务报表这几个比较难的章节,建议最好找一些有实际例子的教材看看,有助于加深自己的印象,知道一些数据的出处。

  审计:刚开始看书,大家都会觉得很枯燥的,没关系,建议大家去下一个pdf《审计一家言》,讲的很有意思,很搞笑的呢,在这个时间段你可以对照着教材看,如果还没有感觉的话,强烈推荐你去看一部日本电视剧《审计风云》,你会觉得前景是多么的光明,这样你的积极性就高了,在现实审计中,可能跟这个有很大的差别,算了,这个还是不讲了。书要多看几遍,最好要站在注会的角度去查问题,多背,多写才是王道。

  财务管理:话说我考的很早,有些东西已经忘记的差不多了,我觉得这个要分成两个模块,一个是财务管理,一个是成本管理,听网校陈华亭老师的课,一般都能够过的,他的一些诀窍记住公式那是相当的快。建议听他一个人的就差不多了,其他老师我没听过,也就不好做评论了。还有一个就是要多做题,我当时网校的题都买了。

  税法:税法比较繁琐,初学的话,感觉要记得东西特别多,我建议你最好能够把一些税率记到同一张纸上,有不会的地方先回忆一下,然后再看看你记下的,我当时床头就贴了一张税率表。这个叶青老师,那是绝对的大师,我很喜欢她讲课,声音好听,其他老师像奚卫华老师也很好(综合阶段听过,对我帮助很大)。

  经济法:按理说这是一个很简单的科目,但我就是考了两年,第一年59前面已经提到过。按理说多背就好了,其实我觉得也有一些方法可以掌握的,后面这种方法我也运用到司法当中去了。现在题目出的事越来越活了,但法律的本质是没有很大变化的,你只要站在制定者立法的目的,有些题目也是可以推敲出来的,其中有些原理差不多。看看讲义就差不多了。

  公司战略管理:我是第一年考的,当时选择题50分吧,很简单的,按照一个流程下来备考,这个科目强调背,计算题比较少,还有一个是答题的时候尽量要多写一些。

  综合阶段:前前后后用了三个多月,买了一套教材和一套辅导书,教材几乎没看,辅导书的教材倒是全部看完了,没做过一道题,现在送给学弟学妹的书都是新的。不过我买了网校出的综合教材和英语,英语我是从头到尾,没一个单词都要掌握意思的看了三遍,综合教材是两遍。同时,下载了网校的课件,结合着看。在这一个阶段,不想专业阶段那样死扣计算,应该在宏观上把握,将几门科目融会贯通,建议多做一些题目,特别是近几年的真题,多去总结,这些以前有前辈介绍过的,我就不再赘述了。

  罗里吧嗦的写了这么多,我想各位看官也够累了,感觉就是一个记事本那样的东东,有几个小提示吧,对大家或许有用。

  第一、教材是根本。把教材吃透看透,万变不离其宗,很多题目其实用书本原话都可以应付的,我是宁愿多看一次书,也不愿做题的那种。还有看书也有方法,第一遍一定要掌握大概就行了,没必要太深入,这个时候你应该有个大体了解,第二遍可以结合课件,习题,加深下印象,第三遍就要对整个教材有个全面了解,能够把握住之间的关系,但也不能想的太复杂了,很容易掉进陷进里面,题目该要你算得你就算,不要你算得你就不要多此一举了。

  第二、制定一个好的计划。这个可能很多人都会说,这个我也会,但我想问,你能够百分之百执行吗?如果可以那ok,你已经离成功不远了,我觉得在这个方面我还不错,能够按照自己的计划,逐渐完成一个阶段。其实每周、甚至每天都耽误不了多久时间的,你只要按照计划,效率那么高,后面你就是玩也能过吧!

  第三、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个我的感触很深,我是很懒的,都不想动,因为怕浪费时间,但我的一个同学备考就经常把一些重点抄录下来,我的记性方法是把每一个要点的主要关键词记住就好,后面就靠发挥了,我这个同学她的方法就是用英语单词首拼音记,这个就比我的方法更快了,后期我就拿她的笔记,按照她的方法记了,效果确实很好,大家可以试试。

  第四、要有一个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状态。八月份的时候,只要喝红牛身体就不舒服,害的天天往医院跑,最后一检查出来啥事没有,就是说有点点过敏,就浪费了三四天宝贵时间,同时每天还担惊受怕的。所以在备考阶段要多加锻炼身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啊!

  第五、要有精神动力。你可以想象一下考过注会以后是多么轻松,我想在事务所的人应该有所感触吧,不是说金钱也不是说荣誉,最少自己能够相信自己的本事。

  四、其他考试的经验。

  像司法和研究生,我就不再做多加的介绍了,时间很紧张,只能说在这个方面上,大家一定要多加计划,好好利用时间。有兴趣的话,下次有时间可以再探讨。只要肯投入,我相信大家都会取得很好的结果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一键复制
图片预览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 Weibo Article 26 Weibo Article 27 Weibo Article 28 Weibo Article 29 Weibo Article 30 Weibo Article 31 Weibo Article 32 Weibo Article 33 Weibo Article 34 Weibo Article 35 Weibo Article 36 Weibo Article 37 Weibo Article 38 Weibo Article 39 Weibo Article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