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影响因素及应对研究

影响因素及应对研究

时间:2023-03-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对青少年来说,孤独感不仅影响他们的生活,而且让他们难以适应社会。青少年的孤独感往往与家庭早期的教育、学校的教育有关,也与父母的遗传因子有关。据纪秋发等人对北京1000名青少年研究所发布了一项调查结果,发现34.9%的青少年对“孤独”感到担心、忧虑。目前,许多心理学的调查研究表明,青少年的孤独感容易导致青少年的情感失落、学习退步,与长辈之间的沟通减少以及性格孤僻等问题,严重的甚至厌世轻生。
影响因素及应对研究_青少年孤独感略论

青少年时期是孤独感发生的高危险期,在这一时期的孤独感比其他任何时期的孤独感都要体验的多,对青少年孤独感的研究是当前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对青少年来说,孤独感不仅影响他们的生活,而且让他们难以适应社会。青少年的孤独感往往与家庭早期的教育、学校的教育有关,也与父母的遗传因子有关。据纪秋发等人对北京1000名青少年研究所发布了一项调查结果,发现34.9%的青少年对“孤独”感到担心、忧虑。负责该项调查的研究员介绍说,在这项历时一年,共访问了北京市1000名大、中学生的调查中,他们发现很多青少年经常提及“孤独”“郁闷”之类的词。同时,他们的调查也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中对孤独感到担心、焦虑的比例呈下降趋势,初中学生中这一数字是39.2%,而到了高中、大学,则依次减少为34.1%和32.8%。

目前,许多心理学的调查研究表明,青少年的孤独感容易导致青少年的情感失落、学习退步,与长辈之间的沟通减少以及性格孤僻等问题,严重的甚至厌世轻生。因此,关注青少年的孤独感,通过各种途径来减少青少年的孤独感,是我们每一个人的社会责任,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紧迫任务。

一、青少年孤独感的现状

孤独感是一种不愉快的、令人痛苦的主观体验或心理感受。当孤独感达到一定的程度时,会给人带来影响。首先,孤独感对人际交往有很大的消极作用。处于孤独感的人群,他们不会与人交流,即使与人交流也只是一种应付了事。这一群人往往都处于自卑的状态,他们的人际关系也极度的差,往往处于被动的地位。其次,孤独感对青少年学生的学习成绩也会有极大的影响。感到孤独的人要么他们的成绩很好,但是这样的人几乎没有几个。要么处于孤独中的人成绩特别的差,因为他们很少与人交流甚至不与人交流,有问题也不知道问,这样日积月累问题就会越来越严重,成绩会一直下滑。所以说,长期的或严重的孤独感必将给人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渗透到青少年的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

(一)青少年孤独感的表现形式

1.自我评价过低

感到孤独的人往往对自己的评价过低,往往会觉得任何事都不行,在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事都会觉得自己做不到不敢去尝试。他们往往把失败、挫折、困难归因于自己的无能,不认为失败是暂时的、短暂的,是可以通过加倍努力和尝试来克服的,而认为这些尝试都是没有用的,因此他们更容易放弃自己,不愿意与他人接触、交往,从而产生自卑心理,进而受到孤独的困扰。这些消极的自我评价直接导致了孤独者消极的生活方式,例如,沉迷于网络、酗酒等。

2.出现害羞、焦虑、恐惧等情绪障碍

情绪情感成分是人际交往中的主要组成部分,人际交往中的情绪情感障碍常常诱发人际孤独。常见的情绪情感障碍有:害羞、焦虑、恐惧、愤怒、嫉妒、狂妄等,其中与孤独感密切相连的是害羞和恐惧。孤独青少年觉得自己不行,不敢与人交流,内心恐惧,怕自己的言行会让自己下不了台阶;他们不善于与人沟通,远离他人,封闭自我。如果长期处于孤独的状态,不能得到有效的干预,严重者甚至会出现焦虑症、恐惧症、孤独症。

3.出现逃避与自卑心理

孤独感的一大特点就是孤独者不愿意去面对他眼前的情境,产生一种逃避与自卑心理。我们知道,孤独感是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青少年普遍存在孤独感,青少年对孤独的体验也是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青少年由于自卑而觉得自己不如别人,不敢与别人接触、交流沟通,从而产生孤独的消极情绪体验。这就如同作茧自缚,自卑这层茧不冲破就难以走出孤独感。自卑的人当他们被迫要回答什么问题的时候,他们不敢说出自己的想法,总觉得别人的想法是对的,自己的是错的,不敢在众人面前大声说话。因此,自卑、内向性的人更容易体验到更深刻的孤独感。

4.出现人际关系不和谐与远离人群

有高孤独感的青少年总是无法融入同伴当中,难以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与他人交往出现障碍性问题,不愿意与人交流往往独自一人躲在角落里,喜欢独自一个人在一个地方,总是独来独往,一个人行动等,从而疏远、远离同学、同伴。当有高孤独感的人去参加聚会的时候,虽然人是去了,但是他们不与人交流、不与人沟通,喜欢独自一人坐在一旁,总是躲在人群背后。

(二)青少年(中学生)孤独感特点

1. 初中生孤独感特点

(1)初中生孤独感的家庭经济状况变量差异

国内学者高静等人研究发现,经济状况在孤独感上存在显著差异,经济状况良好的家庭的得分低于经济状况不好和一般的家庭,说明经济状况良好的家庭,初中生所体验到的孤独感水平较低。国外学者研究表明,家庭收入状况对孤独程度有很大影响,贫困的人更有可能产生孤独感。

(2)初中生孤独感的性别变量差异

国内学者崔光成等人(2002)研究结果表明,女生的孤独感水平明显高于男生。这与日本学者工藤力(1986)的研究结果相同。这主要是因为女生的交际范围比男生小,交往过程中更具感情色彩,一旦友伴关系遭到破坏时,不能像男生那样很快结交新友,她们的总体孤独感水平比男生高。李玉鸿(2008)等人调查重点中学初一学生的孤独感情况发现,性别比较显示孤独感男生高于女生。他们认为这与男生独立性、自尊心较强,在面对挫折、烦恼时,往往独自承受,从而产生孤独感,而女生则更多地使用发泄、寻求帮助等应对措施有关。当然,也有学者指出,初中生的孤独感水平在性别变量上无显著差异。

(3)初中生孤独感的父母受教育程度变量差异

国内学者高静等人认为,父亲受教育程度在孤独感上存在差异,父亲受教育程度为“大专及大专以上”的初中生的孤独感得分低于父亲受教育程度为“初中及初中以下”和“高中”的初中生的孤独感得分,说明父亲教育程度越高,初中生所体验到的孤独感越低。

(4)初中生孤独感的家庭功能及教养方式变量差异

国内钟兴泉、陈旭等人(2010)认为,家庭功能发挥得越好,体验孤独感的程度就越低。国外学者Dorothy J. Mebane(2001)同样研究发现:家庭功能各维度与初中生孤独感均呈显著相关。这些都可以说明初中生体验孤独感的情绪越强烈,其家庭功能通常更存在问题,表现为家庭成员的亲密性与适应差,家庭问题解决、沟通、情感反应、行为控制等能力以及总体的家庭功能显著落后于低程度体验孤独感的家庭。

崔光成等人(2002)研究表明,父母采取不民主的方式教养子女的家庭,其子女(初中生)的孤独感水平远高于教养方式民主的家庭。不民主的教养方式可能是子女(初中生)产生孤独感的重要原因。

2.高中生孤独感的特点

(1)高中生孤独感的性别变量差异

国内学者孟晋(2003)研究表明,男生的孤独程度显著高于女生。孙逊(2010)对高中生孤独感进行了研究,在性别变量上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发现高中生孤独感在性别上存在主效应,男生显著高于女生。这与范佳丽、葛明贵(2011)的研究结果“高中生孤独感水平较高,男生显著高于女生”一致。而韦耀阳(2005)对229名高一二年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高中生的孤独感在性别上差异不显著。

(2)高中生孤独感的生源地变量差异

范佳丽、葛明贵(2011)采用孤独感量表(UCLA)对237名高中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高中生孤独感存在生源地差异,来自农村高中生的孤独感高于来自城镇的高中生。韦耀阳(2005)对高中生的调查研究也发现,在孤独程度上,城乡差异显著,乡村学生高于城市。

乡村学生得分之所以高于城镇学生,一种可能是农村学生生活条件较差,在城镇求学过程中,在与城镇学生比较的基础上,容易产生自卑感,感到自己难以融入周围的环境,尤其是家境贫寒的农村学生更容易产生这种感受。再加上他们的交往范围比较狭窄和他们以对自己和与其相互作用的人过分消极的情绪来处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并倾向于认为其他人不信任自己,从而使他们自己体验到的孤独感更强烈;另一种可能是他们缺乏社交技巧使他们自己置身于孤独的环境之中。

(3)高中生孤独感的年级变量差异

范佳丽、葛明贵(2011)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年级的高中生在孤独感上存在显著差异,其中高三学生的孤独感最高,高二学生的孤独感最低,高一学生孤独感居中。

高一学生由于适应问题难免会感到一些孤独感,但由于对新环境的好奇,他们积极参加各种活动,结识新朋友,独处的时间较少。高二学生已经熟悉了高中的学习生活,形成了自己的社交圈,和值得信任的朋友无话不谈,大大降低了孤独感。高三阶段需要学生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学习上,面对高考这座独木桥,高三学生感受到更多、更大的压力,但和同学朋友的沟通的机会变少了,因此高三学生比高一、高二学生体会到更多、更深刻的孤独感。

(4)高中生孤独感的教养方式变量差异

许多研究表明,父母教养方式对高中生的孤独感有重要影响。孙逊(2010)调查结果发现:无论是父亲还是母亲,高中生孤独感与父母情感温暖呈显著负相关,除与父亲偏爱、母亲偏爱无明显相关外,与其余各项均呈正相关。

这说明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如果父母给予孩子(高中生)更多的尊重、理解、信任和情感温暖,孩子的孤独感水平就会处于较低水平,其心理健康状况就会越来越好。反之,如果父母对孩子(高中生)采用否认、拒绝、过度保护、过度干涉等教养方式,就会导致孩子过多的消极的自我评价,那么孩子的孤独感水平就会处于较高水平,心理健康状况就会越来越差;高中生孤独感与父母偏爱被试均无显著相关,说明父母对子女的偏爱对其孤独感影响并不明显。

3.青少年(中学生)孤独感总的特点

李彩娜、邹泓(2006)采用中学生孤独问卷对1317名青少年进行调查,研究表明:中学生的孤独感总体来说比较低,总平均分为2分(最高为5分),将其转化为标准分,标准分大于1的人数比例为17.4 %。以孤独感的纯孤独感、对自己社交能力的知觉、对目前同伴关系的评价和对重要关系未满足程度的知觉等4个维度得分和总均分为因变量,性别和年级为自变量,作多元方差分析,结果发现,性别和年级主效应显著,交互作用不显著。在孤独感问卷的所有维度均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男生高于女生。在纯孤独感、社交能力知觉、重要关系未满足程度的知觉维度和孤独感的总均分上年级差异显著。通过事后平均数检验(Turkey)发现,在纯孤独感、重要关系未满足程度的知觉维度,高一显著高于高二;在社交能力知觉维度,初一、初二显著低于高一、高二;在孤独感总均分上,高一显著高于其他三个年级。

西方学者Cramer(1998)的研究表明,男生的孤独感要高于女生,他的解释是男生的交际能力差于女生。而FrancisT(2005)研究也发现,青少年的孤独感有性别之间的差异,这种性别上的差异是由于性别角色的差异造成的。但是,他指出男生的孤独感水平显著低于女生,他的解释是男生的控制水平较女生高,在遇到一些消极的情绪或复杂的处境时,能够较好地处理,因而体会到的孤独感会少一些。

二、青少年孤独感相关因素分析

(一)自我表露与孤独感

“自我表露”最早由人本主义心理学家Jourard 提出的,在自我表露的研究中,大多结果显示自我表露对孤独感有显著的预测作用,自我表露越高孤独感越低(Derlega,1987)。Laurenceau 和Young 的研究指出,孤独感的高低和表露主体所表露的内容有关。国内学者易敏(2011)研究发现,自我表露一般组孤独感得分最低,自我表露较低组孤独感得分最高,采用LSD 事后检验显示,自我表露较低组和一般组被试孤独感得分有显著差异。自我表露与孤独感的关系并不是线性关系,自我表露越高并不意味着孤独感越低,二者的关系呈现倒U型,即中等程度的自我表露显示孤独感最低,自我表露的不同方面也对孤独感有着不同的预测作用。

自我表露对孤独感没有显著的预测作用,但是自我表露各项因子对孤独感有明显的预测作用,对亲子关系、观点态度的表露能正向显著预测孤独感,其余各项因子对孤独感有负向预测作用,其中对身体发育、亲密友谊的表露能显著负向预测孤独感。在表露中对身体发育、兴趣爱好、亲密友谊的表达,对孤独感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增加自我表露中身体发育、兴趣爱好和亲密友谊的表露,有利于降低孤独感;亲子关系和观点态度的表露对孤独感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显著,增加对亲子关系、观点态度的表露可能会增加孤独感。

因此,在青少年孤独感的实际干预中,可以鼓励学生在与同伴的交流中增加兴趣爱好和亲密友谊的表达。对于青少年来说,在交流中为了增加双方亲密性,可以减少对亲子关系、观点态度的表露,在表露中多注意倾听他人的观点,站在他人的角度去理解问题,与对方多一些共同态度和观点,可以减少孤独感。

(二)人格特质与孤独感

国内外的学者对青少年的人格特质与孤独感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大多利用孤独感量表测得孤独感水平,再通过相关的方法来分析人格特质与孤独感的相关度,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

1.孤独感与特质类型

Todd.J(2000)对孤独感与人格特质关系的研究中发现,那些神经质、抑郁质的被试往往更容易出现孤独感。Jones 和Carver(1991)的研究发现,孤独感对人格有显著的影响,强烈体会到孤独感的人往往持有更加愤世嫉俗、极端性的观点,对他人更加不信任,从而导致人格扭曲。Schmidt 和Fox(1995)的研究中发现,悲观和害羞人格与孤独感有显著的正相关,而乐观性格的青少年则体会到较少的孤独感。

2.孤独感与依恋风格

Deniz(2005)的研究发现,青少年的依恋风格对孤独感有显著影响。安全的依恋风格对孤独感有负向的影响,其他的依恋风格对孤独感有正向的影响。Terrell(2000)的研究中发现青少年对亲密关系的态度也对孤独感有显著的影响。那些持亲密关系回避的青少年往往对其他的人不信任,会体会到更多的孤独感。那些喜欢亲密关系和更加开放性的青少年则体会到较少的孤独感。

3.孤独感与社会交际、社会知觉

以往的大量研究表明社会交际对孤独感有重要的影响,喜欢交际并具有较强交际能力的青少年往往有较少的孤独感,而不喜欢交际或有交际障碍的青少年往往有更多的孤独感。近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社会认知对孤独感的影响。Hymel 等人曾从社会认知的角度解释孤独感与社会地位的关系,他们认为,儿童的孤独感与儿童在同伴中的实际社交地位之间是以社会认知过程为中介的,这种社会认知过程是归因风格和认知模式造成的。

(三)孤独感与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作为个体生活重要的一部分,对个体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有关青少年孤独感和社会支持的关系的研究表明,在社会支持网络中,获得同性朋友和教师的肯定、情感性支持越少,同伴接纳水平越低,其孤独感就越强;来自父母和同性朋友的惩罚越多,越可能体验到强烈的孤独感;与父亲和同性朋友的冲突越多,同伴接纳水平越低,孤独感就越强烈。因此,对于青少年来说,社会支持越好,心理健康水平越高,就越少体验到孤独感。

学者韦耀阳(2005)研究发现,人际信任度得分与孤独感得分呈显著正相关,与社会支持呈显著负相关;社会支持得分与孤独感得分呈显著负相关,结果表明,人际信任和社会支持是影响孤独感的重要原因。

(四)孤独感与网络使用

关于网络与孤独感关系的研究,大部分成果表明网络的使用会对青少年有负面的影响,容易使其产生孤独感。Liu(2004)运用UCLA孤独量表对网络青少年进行了研究,发现网络使用对孤独感有显著的影响,网络使用时间与孤独感有显著的正相关,尤其是那些网络成瘾的青少年,同家庭成员间的交流会减少,社会交际的范围也会缩小,从而觉得非常孤独。张锦涛、刘琴学等人(2011)研究发现,青少年孤独感与网络成瘾程度呈显著正相关。

然而,Shaw(2002)等人的研究却得到相反的结论。其研究结果发现:随着青少年网络的使用,青少年的孤独感和抑郁的情绪得到了显著的改善。他们的解释认为网络使青少年充实了现实的生活,有了更多的交流方式和伙伴,因而孤独感减轻。

三、影响青少年孤独感的主要因素

影响青少年孤独感的因素比较多,归纳起来可以分为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两个方面。

(一)影响青少年孤独感的客观因素

1.学校因素

学校是青少年从个性化向社会化转化的一个重要场所。大量的研究发现,如果青少年具有良好的学校评价、良好的师生关系和有一个良好的同伴接纳的关系,那么这一群人的孤独感往往较少。相反,如果青少年学生的孤独感水平较高,那么青少年往往对学校都有一种逃避的态度,而这种逃避的态度反过来又会加深青少年的孤独体验,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在我国当前的教育体制当中,学习成绩仍然是社会评价学校的标准,学校往往都是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总是忽视学生的人文素质,学生的学习成绩是评价学生的最主要的依据。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获得老师的肯定、同伴的接纳和父母的满意程度往往会越高,孤独感产生的可能性就越小。反之,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得不到老师的好评,有时甚至会受到老师和家长的严厉惩罚和同伴们的排斥,孤独感的产生可能性就越大。还有一些学校为了刺激学生学习,将学生按成绩高低进行排名、排坐、排班,严重影响学生的自尊心,以及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偏少,出现人际关系的不和谐,甚至出现人际沟通障碍,从而导致青少年孤独感的产生。

国内学者邹泓(1998)的研究已经发现,孤独感对学生的学校喜好和回避均有显著的预测作用,而且孤独感对变异的解释率最高,体会到较多孤独感的青少年往往对学校持回避的态度。儿童的同伴关系和师生关系对儿童的孤独感有很强的预测作用。青少年具有良好的学校评价、师生关系、较高的友谊质量和同伴接纳时,往往孤独感较少。邹泓认为学校态度与其在校人际关系之间可能不是一个直接的关系,它们中间有一个情感因子(如孤独感),这种情感体验经过发展逐步变成更为稳定的学校态度,而反过来,这种学校态度又会使青少年体会到孤独感等消极的情绪体验。

2.家庭因素

青少年的心理问题中,超过三分之一的问题都是源于“孤独”。家庭是青少年社会化的起点,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家庭教育对孩子一生的发展至关重要。研究表明,青少年的孤独感与家庭功能、父母的教养方式存在着重要的关系。

教养方式是指父母作为孩子的教养者,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所采取的态度和行为。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子女的影响也是特别大的。父母的教养方式对青少年的人格、适应性行为和能力的发展造成的影响使他们会有不同的孤独感体验。

Maccoby E.E & Martin,J.A.(1983)根据父母对儿童的要求和反应性水平将教养方式划分为权威型、专制型、溺爱型和忽视型。

(1)权威型教养方式与孤独感

权威型父母对待他们的子女既温暖又比较严厉,在一方面他们尊重儿童,能听取和接纳子女的意见,而在另一方面对自己的子女提出了一定的规则和限制。父母对孩子们很尊重,很理解和信任他们,这样会使孩子们喜欢自己,对自己充满了信心,就会感觉到有一种力量感和安全感在他们身后,从而他们就会勇于发现新事物、敢于接受新事物,自己会学到很多的东西,懂得如何与他人交流沟通,能够很好地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此,他们体验到孤独感也会越少。

(2)专制型教养方式与孤独感

专制型的父母要求儿童一定要服从自己,常常使用惩罚的、专制的手段来指导和控制自己的子女,子女根本就没有任何的权利和自由。子女在家庭中得不到理解和尊重,自尊心受到了伤害,这样会导致消极的自我评价,在社会交往过程中过分的敏感,害怕受到负面性的评价,因而回避交往,从而感受到的孤独感体验会比较多。

(3)溺爱型教养方式与孤独感

溺爱型父母,他们会以一种接受和蔼甚至顺从的方式来对待子女,经常对子女让步,子女就是太阳整天都围绕着子女转,让孩子随心所欲,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如果父母过度的保护和溺爱孩子的话,则会使孩子变得幼稚,造成孩子独立性差、以自我为中心、社会交往技能差等问题,进而体验到更多的孤独感。

(4)忽视型教养方式与孤独感

忽视型的父母,他们由于自己的事情比较忙往往忽视了自身作为父母的责任,与儿童相处的时间非常的少,这样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情感就比较冷漠。这样的儿童因缺少父母的关心和爱护、理解,得不到父母的情感的温暖,从而产生孤独感、被遗弃感,同时他们因缺乏情感的表达能力和交往技巧导致他们没有办法与他人之间建立亲密的情感联系,因此,孩子体验到孤独感也会更深刻。据有关研究表明,我国农村儿童的孤独感比较高,与父母的教养方式简单、粗暴,缺少与子女的交流有一定的关系。

3.环境变化因素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环境日新月异不断发生改变,适应成为青少年必须要面对的重要问题。从初中到高中,从高中到大学,从农村到城市,从熟悉的环境到陌生的环境,青少年都在经历着环境的变迁,如果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环境,就可能产生孤独感,就会感受到孤独与无助。Meifen W,Daniel W.R & Robyn A E(2005)对孤独感与环境变化、角色变化等之间的关系都进行了研究,他们认为青少年在面临新的环境、角色转化过渡时期往往会有更多的孤独感。就青年大学生而言,大学新生在刚进入大学校园的时候都会有一段时间感到孤独,只是个人感受到的孤独的程度不同罢了。因为离开家庭,远离父母、朋友,他们来到一个全新的环境,一切都显得是那么的陌生,各种关系都得自己小心地处理,也许他们从以前学校的佼佼者变得那么普通平凡,还有对亲人、朋友的思念,对家乡的渴望,这样就可能会产生或多或少的孤独感。

(二)影响青少年孤独感的主观因素

1.人格因素

人格是构成了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统合模式。人格因素是通过影响人的心理活动来影响人们对社会环境以及社会关系的状况。在这些理解中的一些负面的因素会引起孤独感的产生。许多研究发现,孤独感和人的内向、高神经质和神经质的个体会有很大关系。周倩等人(2011)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对850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发现人格各维度与孤独感相关显著。Stokes的研究表明,神经质个体特征者往往对人际关系都特别的敏感,他们害怕被拒绝,害怕被伤害,往往都会使用过度的自我防御机制,所以他们常常会感到孤独。李传银通过对大学生孤独感的研究发现,大学生孤独感与神经质、精神质呈显著正相关。

目前许多青少年都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比较好,但是部分青少年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抗挫折的能力比较差,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很有限,在面对困难、挫折的时候就可能会退缩,产生孤独、自卑、无助等消极的情绪体验。同样,部分青少年在思想上比较迷茫,缺乏奋斗的目标,缺乏对人生的思考,没有人生理想,他们只注重享受,沉迷于虚幻的世界里,精神上出现了空虚,从而孤独感油然而生了。另外,内向的青少年,个性比较孤僻,多愁善感,在人际交往中总是处于被动的角色,不管遇到什么问题都不会去寻求别的帮助,所以他们产生孤独感的频率比较高。杨巧芳等人(2013)对留守初中生的研究也表明,外向性、宜人性、开放性高的人,孤独感体验越少。

2.人际关系因素

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人与人之间的物理距离越来越近,但是心理距离却越来越远。许多人在越来越密集的人际交往的网络中感到越来越孤独,青少年也不例外。

人与人之间进行交往,就会形成各种人际关系,如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师生关系等。这些关系到底对青少年的孤独感产生有何影响?实际上,孤独感是当个体感到缺乏令人满意的人际关系,自己对交往的渴望与实际的交往水平产生一定差距时的一种主观的感受与体验。顾名思义,当青少年的人际关系出现了问题,孤独感就会产生。通过相关数据研究,青少年孤独感的产生与人际关系有着密切的相关性。拥有良好人际关系的青少年,能够在人际交往中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能够积极乐观地面对学习、生活。可以说,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帮助青少年摆脱孤独感、战胜孤独感的良药。

当然,一个人与周围的人相处时,如果出现人际交往问题,产生不安全感,始终无法有效地建立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这些人就可能会感到孤独与无助。

3.自尊因素

自尊是指个体对自我情感的觉知,是自我系统的核心因素。高自尊的青少年,将人际成败归为自己努力的结果,他们往往充满自信,喜欢结交朋友,能与人和谐相处。他们在生活中都会以积极友善的态度来做事,人际关系比较好,人际沟通畅通,因此,他们不容易产生孤独感或孤独的体验很少。相对来说,低自尊的人,总是认为别人在否定自己,在人际交往中,他们很容易就产生退缩的行为,经常会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状态,因此,产生孤独感的可能性也越大。实际上,消极的情绪本身就会增加孤独的感受,再加上难以主动进行人际沟通,所以低自尊的人的孤独体验就会更强。李彩娜等人(2010)的研究也表明,自尊与孤独感显著负相关,这说明自尊程度越高的个体,越少体验到孤独感。

四、青少年孤独感产生的原因

处于青春期的阶段,不少青少年受到过或正在受到孤独的困扰。在现在青少年的生活当中,“孤独”“郁闷”“无聊”“空虚”等词语出现的频率较高。也就是说,青少年普遍存在一定的孤独感,孤独感的高低水平不同程度影响着青少年的学习、生活。孤独感是如何产生的呢?智者见智,仁者见仁,不同的学者、专家都有不同的观点。对于青少年而言,其孤独感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带来的心理落差而导致孤独感的产生

理想就是对未来的想象和希望,是对美好未来的设想,也是人们前进的动力的源泉。我们都有自己的理想,有了理想,我们的生活才有方向,奋斗才有目标。理想是在现实社会存在的基础上产生的,理想来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现实生活当中,部分青少年的理想完全脱离了实际,变成了空想、幻想,总觉得现实不令人满意,总爱抱怨现实的不公,对现实认识不够,因此,美好的理想受到现实的冲击而引起困惑,难以解决,无法与外界沟通,就可能会产生孤独感。例如,个别学生没有考上理想的中学、大学,心理就会产生落差,带来更多的孤独空虚感。为此,对于青少年来说,要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要正确面对现实,在现实的基础上追求理想,才能实现奋斗目标,才能在现实生活当中走出困惑,从而避免孤独。

(二)平衡与失衡的矛盾带来的苦闷而导致孤独感的产生

什么是平衡?这里是谈心理平衡问题。“心理平衡”一词可谓是中国人独创的心理学术语。心理平衡是指人们用升华、幽默、外化、合理化等手段来调节对某一事物得失的认识。可以说,平衡是一种稳定的心理状态,如果这种状态因外界的变化特别是环境变化而发生改变,这便是失衡问题了。当一个人与周围的环境产生了不协调或者说一个人不能很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那就有可能感到孤独、苦闷。当然,如果一个人能够很快适应环境的变化,主动予以调整,那就会产生新的平衡,从而消除孤独感。例如,高中学生要离开父母到学校住校独立生活,原来的一切都是父母包办的,现在要独立面对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问题,如果处理不当,便会带来不适应或心理困惑,甚至出现心理失衡现象,内心的苦闷与孤独就会油然而生了。

(三)适应与不适应的矛盾带来焦虑而导致的孤独感的产生

人对社会的适应是多方面的。何谓适应?适应是指有机体想要满足自己的需求,而与环境发生调和作用的过程,它是一种动态的、交互的、有弹性的历程。当个人需求与环境发生作用时,若不能很好地适应,就可能出现悲观的消极心理,进而产生与他人的关系矛盾,最终导致孤独感的产生。因此,青少年应积极地调整心态,提高自我的适应能力,进而增进自身心理健康,养成健全的人格。

(四)沟通与误解的矛盾带来的人际交往障碍而导致孤独感的产生

进入青春期以来,青少年开始有了自己的秘密与私人的空间,而且很多青少年又是独生子女,缺乏有效的沟通与交流,容易导致他们自我封闭。如果再加上性格内向,更可能害怕交往、不愿与他人交流,就容易产生“闭锁心理”。

在现实生活当中,青少年的人际关系与孤独感的产生有着密切的关联。可以说,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帮助青少年战胜孤独感,摆脱孤独感的良药。如果青少年与他人不能很好地沟通,便容易产生孤独。青少年正处于生理、心理发展的高峰期,若无法在同学、朋友之间建立起信任度,就可能产生人际交往障碍,如交往恐惧症等,降低彼此之间的信任度,并带来自卑、敏感、自大、狂傲、怪癖、孤独等一系列问题,孤独感随之而来。

五、青少年孤独感的应对策略

孤独作为一种普遍存在,但并不可怕。孤独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它。就青少年而言,应学会正确面对孤独,懂得自我心理调适,才能有效消除孤独感。同时,要预防青少年孤独感的产生或消除其孤独感,还需要学校、家庭、社会、自身的共同努力。

(一)青少年应进一步提高自身能力和心理素质

青少年要想真正摆脱孤独感的困扰,实现超越孤独感,不仅仅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努力,更需要青少年自我能力的提升。家庭、学校、社会等因素是影响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外部因素,而外部因素也要通过内部因素起作用,因此,提高青少年自身能力和心理素质是克服孤独感的决定性因素。

1.提高自我认识和自我调控能力

首先,要正确地认识自我。正确认识自我就是指一个人对自我的认识要与自我的实际情况相符合。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要正确、全面认识自己的特点和长处;二是要正确认识自我与社会、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只有真正认识了自我,才能找出自己心理问题的根源和危害,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因此,正确认识自我、接纳自我是克服孤独感、战胜孤独感的基础。

其次,要提高自我调控能力。自我调控能力是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我们面对困难、挫折时要沉着冷静,摆脱依赖思想,克服自卑,培养自信心和独立性。因此,要充分认识到孤独感的危害性,要学会主动调整自我,不断拓展自己的人际交往范围,预防孤独感的产生。

2.主动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人际关系和谐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是维持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之一,也是人们心理健康的内在需要。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对于预防孤独感的产生非常重要。青少年应充分认识到孤独感的严重性与危害性,积极学习人际交往方面的知识,并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主动与朋友、同学、家人进行沟通、交流。在人际交往中,首先要怀着一颗谦卑的心,放低自己,虚心地学习别人成功的经验,可以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自我鼓励、增强必胜的决心,争取交往的一种主动权。其次,要积极改善人际交往方式,要善于运用语言,正确表达对他人的好感,学会倾听,学会换位思考,学会尊重他人,学会包容别人,注意在人际交往中坚持平等、互利、信任、宽容的原则,在日常学习、生活当中锻炼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第三,要主动与朋友、同伴进行情感方面的沟通,要学会宣泄不良情绪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缓解心理压力,从而减轻或消除孤独感。

3.保持积极的心态,主动培养广泛的兴趣

乐观的人常常看到生活的光明面,对前途充满希望和信心,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或学习抱有浓厚的兴趣,并在其中发挥自身的智慧和能力,即使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也能不畏艰险,勇于拼搏,敢于面对。在现实生活中,青少年应该保持一颗积极乐观的心态,主动培养自己广泛的兴趣爱好。大量的事实表明,一个爱好广泛的人,在生活中体验到的孤独感也会更少。因此,青少年应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主动参与各种各样的活动,如体育活动、文娱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在这些集体活动当中,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更顺畅、更融洽,更能够拓展人际交往的范围,进而减少孤独感的产生。

(二)学校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学生摆脱孤独

1.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鼓励青少年积极参与集体活动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有利于形成一种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心理学的研究表明,青少年通过参加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不仅能够扩大他们的人际交往的范围,也能够消除他们的孤独感。在对青少年进行教育时,多给他们提供活动和相互交往的机会,鼓励他们积极地参加集体活动、社团活动,把青少年放入到集体中去。鼓励有高孤独的青少年,应尽量参与自己感兴趣的校园文化活动,不要把自己封闭起来,要敢于与他人对话、交流,勇于走出自己狭隘人际圈,从而有效避免因为不良的社交关系引起的情感孤独。

2.建立积极乐观向上的班集体,充分发挥班集体的作用

俗话说,班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建立积极乐观向上的班集体,充分发挥班集体的作用,这也有助于预防青少年孤独感的产生。在良好的班集体当中,班级成员之间在心理与行为上彼此协调一致,能够让成员彼此态度宽容,相互尊重、关心、信任,从而在心理上产生一种舒适感、安全感、满足感。同样,在凝聚力高的班集体当中,班级成员具有较强的归属感,自信心十足,从而减少孤独感的产生。

3.建立孤独学生心理档案,完善学校心理咨询体系

学生一旦进入校园,作为班主任或辅导员就应该及时为每一个学生建立心理档案,把学生的家庭情况、人际关系、学习态度、学习的动机、情绪意志、个性品质等一一的记载下来,以便更好地了解学生、研究学生,为以后更好地教育学生、培养学生奠定良好的基础。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心理测查,及时发现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是我们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前提条件。

对学生中存在比较严重的孤独感的个体应单独建立孤独心理档案,并要及时有效地对其进行单独辅导,帮助其分析产生孤独感的原因,帮助其摆脱孤独感的困扰。学校还要不定期对高孤独者进行跟踪调查,及时了解孤独者的现状,鼓励学生积极地学习、掌握人际交往方面的知识与技巧,鼓励学生积极参加集体活动、课外活动,提高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

(三)强化积极归因训练,提升自我素质

归因是人们对自己或他人成败原因的分析。心理学家韦纳等人认为,能力、努力、难度和运气是人们在解释成功和失败时的四个最主要的因素。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归因影响着自我评价、教学决策、寻求帮助、问题解决策略、情感和对未来的期望及成就行为,并导致变量的差异。

青少年的孤独感与其归因方式有极大关联。孤独感强的人有着悲观的个人归因方式,他们把自己的失败归结于自己的无能。美国的心理学家Asher归纳出了关于孤独感的模型,他指出,退缩的社会行为,同伴接纳水平低、少或没有朋友和内部稳定的归因风格可增加青少年的孤独感水平。可见,通过积极的归因训练,帮助青少年掌握积极归因的技能,形成积极的归因方式,能够使青少年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对自己更有自信心,从而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网络,进而预防孤独感的产生或消除孤独感。

在生活当中,与他人相处,或多或少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造成人际交往的矛盾,导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紧张,从而引起孤独。这就需要青少年自己及时反省自己,并对自己的行为结果进行积极归因,分析自己存在的不足,不断改正自己的缺点,不断提升自我素质(特别是人际交往的能力),进而到达消除孤独感的目的。

(四)提高父母自身的文化修养,努力营造和谐、民主的家庭环境氛围

良好的教养方式会对子女的身心健康具有很大的作用。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港湾。父母对孩子的关爱、照顾、理解、尊重、信任越多,孩子就越容易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体验到更少的孤独。

因此,作为父母,首先应该有意识地提高自身的修养,形成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亲子观,塑造自我良好的性格特征,给子女树立良好的榜样,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其次,父母还要努力营造一种和谐的、愉悦的、充满爱的家庭情感氛围,建立一种民主、平等、融洽的亲子关系,让孩子在家庭中能找到归属感、安全感和幸福感,从而消除孤独感。第三,父母应加强与孩子的沟通、交流,不管工作如何的忙,都应该抽出时间来陪伴孩子,多与孩子联系,这也是预防孤独感产生的有效措施之一。第四,父母应该想方设法地为子女创造条件,多给孩子们与同伴接触的时间,扩大孩子交往的范围,学会与各种人交往的经验,从而减少孤独感的产生。

(五)搭建人际交往的社会教育平台,为青少年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对青少年孤独感的产生也是有较大影响的,社会教育对青少年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以及生活习惯的养成具有重要作用。首先,应该充分调动积极的因素冲破旧观念旧习俗的束缚,有意识地培养青少年的独立意识,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供一个健康的环境。例如,对网络的监管以及对青少年上网的管理,避免青少年由于沉迷于网络游戏、网络交际而出现新的孤独感。

其次,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各社区、社会团体应积极搭建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平台,帮助青少年分析自己的优缺点,让他们能够很好地融入社会和团体当中,营造一个良好的人际交往的氛围。通过社会活动,使青少年能够更好地认识社会,了解社会,融入社会,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使青少年能够在良好的社会环境当中健康成长,避免因为过于依赖父母而独立开始新生活时出现孤独的体验。

总之,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人们社会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少,孤独感已经成为现代人的通病,并时时刻刻影响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说,孤独感已经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威胁,因此,我们必须要清楚地认识到青少年孤独感的严重性,及时准确分析青少年孤独感产生的原因,不断帮助青少年正确认识自我、接纳自我,不断拓展青少年人际交往的范围,鼓励青少年积极主动参与集体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提升青少年的社会适应能力,从而避免或消除孤独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