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是衡量一个人心理是否健康的重要标准,孤独和许多消极情感相互联系。由孤独而带来的负面效应会给个体带来严重的困扰,影响个体的生活质量和主观幸福感。目前,农村留守青少年被社会广泛关注,他们的健康成长对于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作用。有研究表明,在留守青少年学生当中的孤独现象还比较严重,已经成为影响其精神状态的重要因素。因此,疏解他们的孤独心理已成为学校、社会、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方面。
由于缺乏相对完整的亲子教育和家庭功能的不完善,亲子情感相对淡漠,农村留守青少年产生孤独感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有些青少年相对严重。但是,对于这一特殊群体的孤独感的研究目前相对较少,全面系统研究孤独感的更少,这给我们疏解农村留守青少年的孤独感问题以及其他心理问题带来了诸多不便。因此,探讨我国农村留守青少年孤独感的基本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对干预农村留守青少年的孤独感具有重要的意义,也为家庭、学校、社会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有力支撑。
这里需要说明的一点,在研究“农村留守青少年孤独感”时主要以农村留守中学生为研究对象。下面所提到的研究范围、内容、设计以及结果、建议,都是针对农村留守中学生而言。何谓农村留守学生?留守学生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离开家乡到城市或其他地方打工,而孩子却留在农村生活的一个特殊的学生群体。他们一般与自己的父亲或母亲中的一人,或者与祖辈亲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或者与父母亲的其他亲戚、朋友一起生活,甚至独自一人生活。农村留守学生问题不仅仅是一个教育学、心理学的问题,更是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下面就农村留守青少年的孤独感作一些探讨。
一、研究范围与内容
第一,考察我国农村留守中学生孤独感的基本现状。
第二,考察农村留守中学生与非留守中学生的孤独感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第三,探讨农村留守中学生孤独感水平在性别、年级上存在的差异。
第四,探讨农村留守中学生孤独感应对方式在性别、年级方面存在的差异。
第五,探讨影响农村留守中学生产生孤独感的家庭因素。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假设
第一,留守中学生孤独感水平在性别、年级、父母双方离开与父母一方离开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第二,留守中学生的孤独感应对方式存在性别、年级显著相关。
第三,留守中学生孤独感水平与家庭经济情况、父母是否外出打工、打工时间长短以及监护人的类别、文化程度、教养方式等方面存在显著相关。
第四,家庭因素中的变量对留守中学生孤独感水平有预测作用。
(二)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随机选取四川省自贡市、乐山市某4所农村中学。对该4所学校的学生发放问卷600份,回收581份,有效问卷 539 份。其中,留守中学生 278 人(其中,男生147人,女生131人),非留守中学生261人(其中,男生112人,女生149人)(见表1)。
表1 样本构成情况
2.研究工具
中学生孤独感问卷:采用邹泓修订的孤独感问卷(2003),用于测量青少年的情感孤独状态,共21个项目,包括纯孤独感、对自己社交能力的知觉、对目前同伴关系的评价和对重要关系未满足程度的知觉4个维度,测量各维度的a系数为0.78~0.87,总体为0.92。问卷4级记分,从“1完全符合”到“4完全不符合”,总分为84分。除社交能力知觉的低分代表消极评价外,其他3个维度的低分均代表积极评价。将社交能力知觉维度反向计分后再和其他3个维度得分相加,取其平均分作为孤独感总均分。
中学生孤独感应对方式量表:在崔光成、姚齐和编制的学生孤独感应对方式调查表(2002)基础上对测量项目进行了进一步的修订。自编了由18个项目组成的孤独感应对方式调查表。每种应对方式均有4个等级:从来不使用、很少使用、有时使用、经常使用。在两所农村中学随机抽取60名学生(初中30人,高中30人),用该量表进行了测试,结果求得重测信度为0.81,构想效度为0.73。
自编留守中学生基本情况的问卷调查表。调查问卷表由研究者设计,内容包括调查对象的年龄、性别、抚养监护类型、父母外出时间长短与文化程度、代养人年龄、文化程度、教养方式等基本信息。
3.施测程序
采用邹泓修订的中学生孤独感问卷、自己修订的学生孤独感应对方式量表和自编留守中学生基本情况的问卷调查表。
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团体施测,测试时间大约40分钟。由经过培训的教育学、心理学研究生做主试,所有问卷当场回收。主试操作规范,受试学生态度认真,因而测试的信度、效度较好。
测量的数据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农村留守中学生孤独感状况
1.农村留守中学生与非留守中学生孤独感状况比较
农村留守中学生孤独感评定结果与非留守中学生相比(见表2),结果表明:农村留守中学生在对自己社交能力的知觉、对目前同伴关系的评价和对重要关系未满足程度的知觉四维度上的分值与非留守中学生无显著性差异,而在纯孤独感维度上的分值显著高于非留守中学生(p<0.05),说明农村留守中学生纯孤独感水平较高。究其原因,可以从两方面来探讨:①中学生所面临的烦恼,留守中学生同样也要面对;②留守中学生还要面对其特殊家庭环境所带来的影响。
表2 农村留守中学生孤独感评定结果与非留守中学生之比较(MSD±)
注:*p<0.05,**p<0.01,***p<0.001(下同)。
2.男、女留守中学生孤独感状况比较
对农村留守中学生孤独感状况进行性别比较(见表3),结果表明:男、女留守中学生在纯孤独感、对自己社交能力的知觉、对目前同伴关系的评价三维度上无显著差异,而留守女中学生在对重要关系未满足程度的知觉一个维度上的分值均显著高于留守男中学生(p<0.01)。这说明留守女中学生更容易出现孤独、寂寞、无助、抑郁、焦虑、不愉快等不良情绪反应,这与留守女中学生所受的生理、心理发展以及传统观念、天性不无关系。女生生理、心理发展更早熟、情感更丰富、细腻,更容易为父母、家庭担忧,为学习、情感而烦恼、焦虑;而且,她们也更敏感、脆弱,心境更容易受客观情景所左右,更容易受伤害,因此,留守女中学生在情感上更依恋父母、更看重家庭。另一方面,留守男中学生在情感上的独立性相对留守女中学生更强,并且对新环境的适应也较留守女中学生更快。因此,留守女中学生对重要关系未满足程度的知觉方面的孤独感水平要高于留守男中学生。
表3 男、女留守中学生孤独感状况比较(MSD±)
3.初中、高中留守中学生孤独感状况比较
对初中留守学生孤独感状况与高中留守学生孤独感状况进行比较(见表4),结果表明:留守初中生与高中生在纯孤独感、对目前同伴关系的评价和对重要关系未满足程度的知觉三维度上无显著性差异,而在对自己社交能力的知觉的维度上却存在显著性差异,且留守高中生高于留守初中生(p<0.05)。这说明:随着年龄的增长高中生自我意识的能力不断加强,更加看重自己的能力(包括社交能力),加之他们面对各种压力要普遍高于初中学生。所以,如果亲情缺失和人际关系不和谐,更容易造成高中生产生孤独的心理。
表4 初中、高中留守中学生孤独感状况比较(MSD±)
(二)农村留守中学生孤独感应对方式
应对方式是个体摆脱精神紧张的自我心理适应和心理支持机制,是指个体在应激环境或生活事件中,对该环境或事件作出认知评价以及认知评价之后为平衡自身心理状态所采取的方法、手段或策略。作为中介因素,应对方式会影响应激反应的性质和强度,进而调节应激同心理健康的关系,对促进自我的健康成长起重要作用。
1.初中、高中留守中学生孤独感应对方式比较
对初中、高中留守中学生孤独感应对方式进行比较(见表5),结果表明:初中留守学生与高中留守学生在面对孤独的情境下,所采用的消极应对方式存在显著差异,而且高中生在消极应对方面的分值要显著高于初中生(p<0.05)。这可能由于处于青春期的留守高中生比初中生在情绪方面更加不稳定,更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逆反心理更强烈,加之性心理的发展,更容易走消极的极端。所以,如果对他们不能及时进行指导或心理辅导,则更容易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
表5 初中、高中留守中学生孤独感应对方式比较(MSD±)
2.男、女留守中学生孤独感应对方式比较
对男、女留守中学生孤独感应对方式进行比较(见表6),结果发现:男留守中学生比女留守中学生在孤独情境下在积极应对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且女生高于男生(p<0.05),而在消极应对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这表明: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由于性别差异,而心理发展也存在较大差异。男生更容易通过一些活动(如体育活动)或与他人(如老师、同学等)进行交流、沟通来缓解其孤独感,而女生由于生理、心理发展更早熟、情感更丰富、细腻,可能不愿过多的与他人交流,而更多选择藏在心里或选择写日记的方式来应对孤独。
表6 男、女留守中学生孤独感应对方式比较(MSD±)
(三)影响留守中学生孤独感的家庭因素分析
1.相关分析
对我国农村留守中学生孤独感水平与家庭经济情况,父母是否双方外出打工、文化程度、外出时间长短,监护人(或临时监护人)类别、年龄、文化程度、教养方式以及农村留守中学生的年级、性别、是否与兄弟姐妹生活在一起等因素进行相关分析(见表7)。结果表明:农村留守中学生的孤独感水平与父母外出打工时间的长短、监护人教养方式以及是否与兄弟姐妹生活在一起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p<0.05),与监护人类别存在负相关(p<0.01),而与家庭经济情况、父母的文化程度、监护人年龄和文化程度以及留守中学生的年级、性别之间相关不显著。
表7 农村留守中学生孤独感量表总均分与家庭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
2.方差分析
(1)家庭经济情况对留守中学生孤独感的影响
通过对不同家庭经济情况的方差分析(见表8),结果表明:家庭经济情况对留守中学生孤独感没有显著影响。这有可能由于留守中学生对贫富的概念不是十分清楚,可能更多的是感觉;而且,父母出去打工的目的,就是为了挣钱,因此可能在当地农村打工家庭经济情况要好些。实际上,家庭经济情况是影响留守中学生孤独感水平的重要间接因素。
表8 不同家庭经济情况的留守中学生孤独感因子分比较(MSD±)
(2)父母双方离开与父母一方离开的留守中学生孤独感比较
通过对父母双方离开情况的方差分析(见表9),结果表明:父母双方离开与父母一方离开对留守中学生孤独感因子之一的对目前同伴关系的评价有显著影响(p<0.05),而其余三因子上无显著差异。进一步作LSD多重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父母双方离开与母亲离开、母亲离开与父亲离开在对目前同伴关系的评价维度上比较,差异显著。父母离开的中学生在对目前同伴关系的评价维度上孤独感水平高于母亲离开的中学生;同样,母亲离开的中学生在对目前同伴关系的评价维度上孤独感水平高于父亲离开的中学生。这说明母亲离开对子女孤独感水平影响较大,母亲在孩子健康成长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父母的离开,孩子缺少关爱或亲子教育,处于青春转折期的孩子更希望自己被同伴喜欢、接纳,如果得不到知心朋友或伙伴,就更容易产生孤独感,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表9 父母双方离开与父母一方离开的留守中学生孤独感因子分比较(MSD±)
(3)父母离开时间长短对留守中学生孤独感的影响
通过对父母离开时间长短不同的方差分析(见表10),结果表明:父母离开时间长短不同,对中学生孤独感水平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在对重要关系未满足程度的知觉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研究发现,父母离开的时间越长,孩子对重要关系未满足感就更明显。究其原因:父母是孩子重要关系的核心部分,如果亲子关系或亲情缺失,孩子很难真正建立起信任感和安全感,这就会使孩子逐步产生一种孤独、无助的性格,出现难以与人相处,因而容易产生心理问题,特别是人际交往障碍。同样,由于父母外出打工,与孩子只能进行书信和电话,亲子交流受到限制,在孩子需要帮助时得不到及时帮助,时间越长,必然使孩子情绪、情感异常,出现强烈的孤独体验,影响孩子正常的心理发展。
表10 与父母分离时间不同的留守中学生孤独感因子分比较(MSD±)
(4)监护人类别对留守中学生孤独感的影响
通过对不同类型的监护人的方差分析(见表11),结果表明:不同的监护类别对留守中学生的孤独感水平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在纯孤独感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对五种监护人类别进一步作LSD多重方差分析,发现:单亲监护对留守中学生在对目前同伴关系的评价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且父亲监护的因子分值高于母亲监护。这说明在家庭中母亲对孩子的监护对孩子心理发展更具有强烈的作用。实际上,在家庭中母爱更具吸引力、凝聚力,母亲在生活中更多的扮演“慈母”的角色,所以孩子有什么烦恼都愿意对母亲诉说。如果缺少母爱、父爱,缺少父母的关怀,孩子更容易出现孤独、寂寞的体验,时间越长,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表11 不同类型监护人的留守中学生孤独感因子分比较(MSD±)
(5)监护人教养方式对农村留守中学生孤独感的影响
通过对监护人四种不同教养方式的方差分析(见表12),结果表明:监护人不同的教养方式对留守中学生在纯孤独感(p<0.01)、对自己社交能力的知觉(p<0.001)、对重要关系未满足程度的知觉(p<0.001)三个因子上的孤独感水平有显著影响。说明监护人的教养方式是影响留守中学生孤独感水平的重要原因。对四种教养方式进一步作LSD多重方差分析,发现:民主型的与放任型的相比较,民主型的在纯孤独感、对自己社交能力的知觉和对重要关系未满足程度的知觉三个因子上的分值均显著低于放任型的(p<0.05),说明监护人教养方式是民主型的留守中学生孤独感水平相对于放任型的要低些。民主型的与专制型的比较,民主型的在对重要关系未满足程度的知觉因子上的分值显著低于放任型的(p<0.05),说明专制型的教养方式更容易造成留守学生的社交障碍。溺爱型与专制型的、放任型的比较,专制型的和放任型在纯孤独感因子上分值显著高于溺爱型的(p<0.05),其余三个因子上差异不显著,说明专制型的、放任型的教养方式更容易造成留守学生的孤独、寂寞的主观体验。分析原因:民主型的教养方式,监护人与留守孩子之间容易建立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彼此能够相互沟通、理解、交流,这样留守孩子就能够感受到来自监护人的真正的关爱和照顾,在遇到问题或烦恼时能及时得到监护人的帮助;专制型的教养方式,监护人通常采取武断、命令、打骂、恐吓等方式来对待孩子,这种方式容易使留守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产生敌对情绪,容易出现焦虑、胆小等心理问题,出现人际关系障碍,导致孤独、寂寞的情感体验。
表12 监护人的教养方式不同的留守中学生孤独感因子分比较(MSD±)
3.回归分析
上面的分析,仅仅是单独地考察了影响农村留守中学生孤独感的各个家庭因素。那么,在这些因素中,究竟哪些家庭因素对农村留守中学生孤独感水平有较大的预测作用呢?因此,我们必须进行回归分析。
以农村留守中学生孤独感状况的总均分为因变量,以父母是否双方外出打工、文化程度、外出时间长短,监护人(或临时监护人)类别、年龄、文化程度、教养方式以及是否与兄弟姐妹生活在一起为自变量,建立回归方程。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见表13),同时输入上述自变量,用逐步回归法得出的回归方程中,进入回归方程的因素有:父母是否双方外出打工、外出时间长短,监护人(或临时监护人)类别、教养方式以及农村留守中学生的性别、是否与兄弟姐妹生活在一起均进入回归方程。进入回归方程的变量是按照其对整个回归方程贡献大小排列的,标准偏回归系数是最终得到的回归方程中相应变量的系数。由此可知,父母是否双方外出打工、外出时间长短,监护人的教养方式以及是否与兄弟姐妹生活在一起对农村留守中学生孤独感水平有较大的预测作用。除此以外,家庭经济情况、父母的文化程度、监护人的类别、年龄以及文化程度均没有进入回归方程。
表13 不同家庭因素进入农村留守中学生孤独感水平的回归方程的变量
四、结论与建议
(一)讨论
农村留守中学生孤独感水平之所以较高,是家庭、学校、社会以及自身诸多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本研究重点探讨家庭因素对农村留守中学生孤独感的影响。与非留守中学生相比较,他们的家庭环境是非常特殊的,其中影响农村留守中学生孤独感的主要因素是:家庭经济情况、父母因素、监护人(代养人)因素。
1.家庭经济情况
经济是基础,一个家庭经济情况的好坏,对一个人的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会对人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从统计分析结果可知,家庭经济情况对农村留守中学生孤独感水平没有显著性影响。实际上,家庭经济情况也应该作为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家庭经济的不好,才导致父母远离家庭、远离自己的孩子,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让孩子过得更好,家庭经济更宽裕富足,以后的生活更好而已。但是,父母的离开,亲情的缺失,反而加重了农村留守中学生孤独感水平。所以说,家庭经济情况也是影响留守学生孤独感水平的重要因素。由于家庭情况才导致父母的离开,孩子失去父爱、母爱,失去完整的家庭教育功能,最终影响了留守学生的孤独感水平。
2.父母因素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在个体的早期发展中,父母的爱、支持和鼓励容易使个体建立起对初始接触者的信任感与安全感,而这种信任感和安全感的建立,保证了子女成年后与他人的顺利交往。而个体早期的这种信任感和安全感的缺乏,会随着个体的发展逐渐产生一种孤独、无助的性格,难以与人相处,因而容易产生心理异常,特别是出现人际交往方面的障碍。
由于农村留守中学生的父亲(母亲)或父母长期在外,与他们的交流一般只能通过电话来完成,亲子交流、亲子情感必然受到限制,在孩子需要心灵慰藉时得不到及时的安慰、帮助,长期下去,必然使农村留守中学生出现孤独、寂寞、无助、抑郁、焦虑、不愉快等不良情绪反应。从统计分析的结果中可知,父亲(母亲)或父母离开时间越长越久,农村留守中学生孤独感水平越高。
3.监护人(代养人)因素
本研究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农村留守中学生的代养人多数为祖辈,在278人中,代养人是祖辈的有109人,占39.2%;是母亲的有85人,占30.6%;是父亲的有37人,占13.3%;是其他亲戚29人,占10.4%,是独自生活的有18人,占6.5%。代养人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278人中,没有上过学的占18.3%,小学程度占35.6%,初中文化程度占30.2%,高中及其以上占15.9%。由于代养人的文化程度、知识水平普遍较低,教育观念相对滞后,教育方法相对简单,他们对孩子的照顾往往仅局限在吃、穿、住上或更多关注孩子考试的分数,而很难给予孩子学习和心理成长上的帮助和辅导,更不要说消除孩子的孤独心理。
同样,监护人(代养人)的教养方式对农村留守中学生的孤独感水平有直接的影响,民主型的教养方式最有利于孩子心理健康地成长。在调查中我们发现,50%左右的监护人(或代养人)的教养方式不当,许多监护人(或代养人)对留守中学生的不良表现过于宽松,溺爱孩子,责任心不强,使孩子处于放任自流,无人管教的状态;而有些监护人(或代养人)对孩子采取专制的态度,经常使用暴力,压抑孩子的个性发展,使孩子的心理发展受到影响,如沉默寡言、胆小懦弱、无助、郁闷、交往能力差等。
(二)结论
综合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第一,农村留守中学生的孤独感状况不容乐观:农村留守中学生在纯孤独感因子上分值均高于非留守中学生,呈现显著差异,主观体验孤独感水平普遍较高。
第二,农村留守中学生的孤独感水平存在性别差异。留守女中学生在对重要关系未满足程度的知觉因子上的分值均显著高于男留守中学生,因此,留守女中学生的孤独感水平要高于留守男中学生。
第三,农村留守学生孤独感水平存在年级差异。留守初中生与高中生在纯孤独感、对目前同伴关系的评价和对重要关系未满足程度的知觉三维度上无显著性差异,而在对自己社交能力的知觉的纬度上却存在显著性差异,且留守高中生高于留守初中生。
第四,农村留守中学生孤独感应对方式存在年级差异。留守初中学生与留守高中学生在面对孤独的情境下,所采用的消极应对方式存在显著差异,而且高中生在消极应对方面的分值要显著高于初中生。
第五,农村留守中学生孤独感应对方式存在性别差异。留守男中学生与留守女中学生在面对孤独情境时所采用的积极应对存在显著差异,且女生高于男生,而在消极应对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
第六,影响农村留守中学生孤独感水平的家庭因素很多。其中,父母是否双方外出打工、外出时间长短以及监护人(或临时监护人)的类别、教养方式是影响农村留守中学生孤独感水平的重要因素。同时,父母是否双方外出打工、外出时间长短,监护人的教养方式以及是否与兄弟姐妹生活在一起对农村留守中学生孤独感水平有较大的预测作用。
(三)建议
要减轻或消除农村留守中学生孤独感水平,让他们拥有健康的心理,不仅是中学生个性自我完善的必要条件,也有助于农村留守中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全面及时地了解留守中学生的孤独感状况,及早发现他们的心理问题,以便有效地进行辅导和矫正,对每一个留守中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都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的结果启示我们:我国农村留守中学生孤独感状况不容乐观,问题比较突出。家庭、学校、社会要充分认识到减轻或消除农村留守中学生孤独心理的重要性与紧迫性,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降低或消除他们的孤独感水平。应具体从以下几方面来探讨。
1.家庭方面
(1)增强父母教育子女的责任感
我国教育法律法规中明确规定,父母有抚养、教育、监督子女的义务与责任。而农村留守中学生的父母亲,相当部分人只承担抚养的责任,对子女的教育却没有真正尽到责任,更不要说对孩子进行心理辅导,消除他们的孤独感水平。实际上,处于青春期的农村留守中学生,是人生中非常关键的生长发展期,很需要父母的关爱和交流,如果亲子情感缺失,必将对孩子一生造成影响,很难弥补。因此,父母必须认识到自己的责任不仅仅是赚钱养孩子,更要了解亲子关系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而且良好的亲子关系也是减轻或消除农村留守中学生孤独感的重要因素。正是鉴于此,我们主张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把孩子带到打工地就近上学,以便及时有效地督促孩子学习,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消除他们的由于亲子关系缺失所形成的孤独感。即便是因条件有限无法让孩子在身边上学,平时可以通过写信、打电话等方式经常与孩子进行情感交流和亲子互动,倾听孩子的心声,积极鼓励孩子的点滴进步,尽可能给予孩子更多的爱抚和关心。当然,如果条件成熟的话,我们建议父母亲一方出去打工,一方在家照顾孩子的学习、生活,保持亲子教育的存在和相对完整,这可能是减少农村留守中学生孤独感水平的最佳方式。
(2)提高监护人(或代养人)的素质
农村留守中学生与监护人(或代养人)朝夕相处,他们的素质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必将产生重要影响。作为监护人特别是代养人,更要树立角色意识,切实肩负起教养孩子的责任和义务,努力为孩子营造近似完整结构家庭的心理氛围和教育环境,加强与学校沟通,了解孩子的基本情况,及时与孩子沟通交流,降低孤独感产生的最大可能性。作为农村留守中学生的隔代监护人更应及时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不仅仅只是关注孩子的吃穿,更应该关注孩子的心理发展,及时有效的与孩子情感交流和心理沟通,促进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2.学校方面
(1)加强学生的心理辅导
农村留守中学生的孤独感问题,有成长过程所带来的烦恼,也有由于亲子教育的缺失、代养人的监督失效所带来的特殊原因。因而,对农村留守中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或心理健康教育,可以用班集体的力量去帮助他们,使他们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和老师、同学的关爱,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以及同学与同学之间的友谊,可以更有效地减轻留守中学生的孤独体验。积极鼓励留守学生参加兴趣小组、参与集体活动,使他们在相互接触、关心的过程中收获友谊、得到知心朋友,得到快乐。
同时,学校要切实建立农村留守学生的心理档案,以便更好地了解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及时有效地进行教育训练和防治。每一位教师要切实担负起教育每一个学生的责任,积极关注留守学生,积极与他们进行交流沟通与心理辅导,使留守学生真正能够感受到老师的爱,使其真正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减少孤独感的发生。
(2)建立和完善寄宿制教养模式
国家要切实加强政府投入力度,加强寄宿制学校的建设,改善农村留守学生学习生活条件。如条件允许学校在严格管理的前提下合理收取一定的费用,改善学生的寄宿条件,或者开办留守学生宿舍,吸引打工作者将他们的孩子寄宿在学校,从而更有效地加强留守学生的教育与管护。学校必须加强寄宿管理,特别是管理员的选用、培训、管理方式的改进以及相关制度的落实。当然,如果条件成熟,学校也可以采取教师对口帮助,结对子的措施进行心理辅导,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3.社会方面
(1)加快户籍制度改革,逐步消除城乡差别
改革户籍制度并不在于完全取消户籍管理制度,而在于逐步弱化乃至取消与户籍相联系的城乡隔离制度,从而保障劳动力合理流动,从而使留守学生享有同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这是解决留守学生教育问题的根本所在。因此,应鼓励城市学校降低门槛,接纳打工农民工子女入学,并给予经济上的特殊照顾,使一部分孩子有可能不再远离父母而不再孤单、寂寞。
(2)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为农村留守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要解决农村留守学生孤独感以及其他心理问题,必须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为农村留守学生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首先,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大力整治农村环境,加大对监护人(或代养人)教育培训和帮助指导。其次,积极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开办各种留守学生看护中心、寄宿公寓。目前,民间出现的“代理家长”“抚养中心”等托管组织,应制定相应的政策,明确其职责,规范其行为。第三,积极组织“青年志愿者”和大学生参与留守学生的教育与辅导工作,加强他们与留守学生的经常沟通与交流,缓减和消除农村留守中学生的孤独体验。第四,政府有关部门应对家长进行引导和教育,强化他们的家庭教育观念,增强责任感,让他们学会与孩子沟通、交流以及正确的教养方式,减少孩子的孤独体验,使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