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的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的对象
本研究采用的是同质型和方便抽样。通过孤独感问卷测试发现刘小芬(化名)同学孤独感高达70 分,属于高孤独感者,且通过其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了解,也表明他属于孤独心理强烈的个体。笔者之所以选择刘小芬同学作为笔者研究的对象,是因为笔者与他们学校相对较近,交谈起来比较方便。
刘小芬同学是一个15岁的女孩,今年刚上初二,家住四川省×××市×××区×××村。父母离异(在她9岁时),现都在外地打工,从小就留在家跟随爷爷奶奶生活,现就读于×××中学,成绩比较差。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访谈法和班级提名法,从学习、行为、个性、人际等方面设计了关于中学生孤独感现状的访谈方案。对本研究的主角——刘小芬和她的奶奶、班主任、同学进行了访谈,每次访谈的时间大约为30分钟,地点一般由被访者决定。在征求被访者的同意后记下被访者的表情、形体动作及其交谈的内容。与刘小芬及其班主任、同学分别谈了两次,和她奶奶谈了一次,以了解刘小芬的孤独感状况的基本情况及其产生的原因。
二、研究的过程
(一)资料的收集
笔者一行两人到达××市××中学,首先介绍了此行的目的,并在××班进行了孤独感问卷调查和班级提名量表调查。几天后,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确定了高孤独感者三人,再电话咨询了××班主任,并确定了本研究的个案对象——刘小芬(化名)。
(1)下面是笔者与刘小芬同学的对话(摘要)
——你是刘小芬同学吗,你家里有哪些人?
——(腼腆地低声)是,家里有爷爷、奶奶、爸爸和我。
——爸爸现在做什么?多久才回来一次?
——爸爸在外面打工,好像在广东那边,已经三年多没有回来了。爸爸总是说,等忙完这段时间就回来,可一等就是三年多。
——现在,你的母亲也在外面打工吗?自从你的母亲与父亲分开后,还回来看你没有?想她不?
——(沉默了一会儿,目光呆滞)是的,自从与爸爸分开,妈就回来过两三次,在一起的时间不会超过一天。虽然爷爷奶奶都很疼爱我,但我总觉得不快乐,我也想象别的孩子那样在妈妈的怀里撒娇,想吃妈妈做的饭,想和妈妈说说话。
——你和同学的关系怎样?能说心里话的同学多不多?
——(想了一下)一般般,能真正交心的同学好像没有
——你有没有什么时候感到比较孤独?
——晚上,天黑的时候,总想找人说说话。爷爷奶奶年纪大了,有些事情也不好与他们说。特别是到了晚上的时候,感到特别孤独,好像有点无助。
——在你感到孤独或有孤独体验的时候,你最想做什么?
——上网。上网可以忘掉不开心,忘却寂寞。
——你最羡慕什么样的家庭?
——爸爸、妈妈能相亲相爱,而不是整天吵吵闹闹,希望开心地和父母生活在一起。
……
(2)下面是笔者与刘小芬班主任李老师的谈话(摘要)
——李老师,你好!我想向你了解一些关于刘小芬同学的情况。请问你对刘小芬同学的印象怎样?
——刘小芬同学,是一个特别内向的女孩子。平时也不怎么说话,回答问题会脸红,成绩一般。但她有时爱旷课,听同学说她经常上网。我和她谈过两三次,效果也没有。学生太多,工作任务重,所以也管不过来。
——刘小芬同学的学习怎样?
——她的成绩比较差,作业经常不完成,即使完成了,错误也十分多。这孩子的基础比较差,教起来比较麻烦,许多老师都不愿意管她,只要她上课不影响课堂就行。
——刘小芬主动与你交流过没有(除学习外)?
——在我的记忆里,好像没有。
——你了解她的家庭情况吗?
——不怎么了解,每次开家长会,她家都没有人来,每次都说父母打工去了。
——你们学校有心理辅导老师没有?
——可以说,没有。这只是一个形式的东西存在。
……
(3)下面是笔者与刘小芬的奶奶的谈话(摘要)
——刘婆婆,你好!我想了解你孙女的一些情况?
——哦,小芬,在家里还是比较听话,也能够帮我们做一些家务劳动。平时就是不爱说话,喜欢独自一人待在小屋里,有时会出神、发呆,可能想她爸妈了。这我们也没办法!
——小芬的学习情况怎样,你知道不?
——可能不怎么好,具体情况我们也不怎么了解。说实话,我和她爷爷都没有读过书,年纪又大了,也没有精力管她了,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哎!
——你们平时与小芬交流过心事没有?
——基本上没有,也不知道她心里在想些什么?
——平时,当小芬犯了一些错误时,你们是怎样处理的?
——这个不好说,起初经常骂她,有时打她。现在,孩子大了,又是女孩子,实在不行,我们也管不了。她父母离婚快6年了,她妈回来过两三次,看看就走了。她爸出去打工几年了,也不回来,很少与家里联系。偶尔寄点钱回来。
……
(4)下面是笔者与刘小芬的同学李鹃的对话
——李鹃同学,你好!我想向你了解刘小芬同学的一些情况。你对她的印象怎样?
——印象一般,刘小芬是一个喜欢独来独往的女孩,性格比较内向,我们很少和她一起玩。
她平时也比较沉默少言,不爱讲话。好像就这些!
——她与你们在一起学习、生活的时候,她的行为有没有与大多数同学不一样的地方?
——说实话,也没有特别注意这个问题。她平时表现更腼腆,性格更内向而已。
……
(二)资料的分析
及时整理并处理收集来的资料,将资料的收集与资料的分析基本同时进行。资料的分析综合运用了情境分析和类属分析的方法。通过上述方法,将收集到的资料按照个案的方式呈现出来,并穿插一些访谈片段及情境事件。
1.刘小芬的孤独感基本状况
通过孤独感问卷以及我们的访谈资料可以判断:刘小芬是一个具有强烈孤独心理的女孩。其孤独感问卷测量值为70,属于高孤独者;从班级提名中,35名同学没有一个同学在“我最喜欢的同学”栏目中选择她。根据“青少年的孤独感与同伴关系状况密切相关,同伴关系差的青少年孤独感水平高”也可知,刘小芬的孤独感水平较高。
2.影响刘小芬孤独感的家庭因素
(1)亲子情感
父母离异,父母长期在外面打工,也很少与刘小芬联系交流。通过访谈我们知道,在她九岁时,父母离异。在六年中母亲回来过两三次,与小芬在一起的时间不超过24小时,更不要说交流、谈心。父亲也是出去打工三年没有回过家。正是由于缺乏父爱、母爱,缺乏父母的关心、爱护,缺乏孩子健康、正常、快乐成长的家庭环境,造成了刘小芬的高孤独感水平,这可能是重要的原因。
(2)隔代监护人的年龄、文化程度
刘小芬的临时监护人是她的爷爷、奶奶,但由于爷爷、奶奶的年龄都超过了60岁,造成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局面;而且,爷爷、奶奶没有上过学,除了让刘小芬吃饱穿暖外,不能在学习上、生活中给予更好的帮助。
(3)监护人的教养方式
从刘小芬奶奶的陈述:“起初经常骂她,有时打她。现在,孩子大了,又是女孩子,实在不行,我们也管不了。”当小芬同学犯了错误,爷爷、奶奶都是采用极端的方式进行处理,即专制与放任的方式。而不是主动与孙女进行沟通,了解实际情况,主动帮助孙女改正错误。爷爷、奶奶的教养方式,也可能是刘小芬表现出高孤独感水平的原因之一。
三、研究的结论
1.青少年孤独感现状——以刘小芬为例
刘小芬作为我国农村留守学生的一员,既具有留守学生的普遍性又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农村留守学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其心理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农村留守中学生的孤独感仍然占相当大的比例,其影响程度不容人们忽视。应该说,在农村留守中学生中,像刘小芬一样具有强烈孤独心理的个体绝不是个别现象。他们像刘小芬一样,没有更多的要好的伙伴、朋友,没有真正倾诉的对象,经常表现出孤单、寂寞、空虚、无助、郁闷、不愉快等不良情绪反应,易心烦意乱、自控能力不强,易冷漠寡言、忧虑不安、心神不定。同时,他们像刘小芬一样,显得有点内向,不愿却又没有对象与之谈心,也不愿融入集体,比较孤僻,一般不太受到身边同学的喜欢。在行为方面,可能会出现像刘小芬同学一样不认真完成作业,学习困难,成绩相对较差,平常做一些与学习无关的活动,比如痴迷于网络等。
2.青少年孤独感产生的原因——以刘小芬为例
(1)同伴关系的缺乏
从班级提名问卷中,我们知道:没有一个同学在“最要好的同学”栏目中选择刘小芬。从刘小芬同学的谈话中,我们也了解她没有一个真正的朋友。这都说明留守中学生由于缺乏良好的同伴关系,缺乏真正的友情,即缺乏相应的社会支持,很容易产生孤独感,并表现出较高的水平。
(2)亲子关系的缺失
从刘小芬奶奶的谈话中,我们知道:父母离异,父母长期在外面打工,也很少与刘小芬联系交流,刘小芬由爷爷、奶奶抚养。正是由于亲子教育的缺失,形成亲子教育替代(隔代抚养),导致家庭环境的“恶化”,造成了像刘小芬一样留守中学生的高孤独感水平。
(3)家庭监督的失效
刘小芬的奶奶在谈话中就表示她根本没有精力和时间去管教孩子,去帮助孩子,与孩子沟通交流。这也是大多数留守学生在家庭教育上出现的真空。父母长期在外打工(甚至离异,都不管孩子),其教育与监督职责丧失,根本无法对孩子的学习、心理等问题进行梳理、辅导和有效的预防、监督。实际上,抚养教育和监督管理的责任大多落到祖辈的肩上(像刘小芬一样由爷爷、奶奶抚养),而农村孩子的祖辈大多文化程度比较低,加之身体、年龄、教养方式等方面,根本无法肩负起教育管理孩子的重任。因此,家庭教育与监督的失效,也是造成留守中学生孤独感产生的原因之一。
(4)教师的冷漠
班主任教师的谈话表示:“和她谈过两三次,效果也没有。学生太多,工作任务重,所以也管不过来。”可以看出,老师采取一种任其发展而不是积极干预的态度,使她感受不到老师对自己的关心、爱护,造成师生关系的进一步“恶化”,更容易使留守学生产生孤独、无助、焦虑等不良情绪反应。当然,我们现在中小学都在倡导素质教育,但实际上却实施应试教育,在老师的眼中,成绩才是第一位的。像刘小芬一样成绩不好的留守学生大有人在,他们的老师大多戴有“灰色”眼镜,肯定受到老师冷落和忽视,易产生孤独感,那是自然的事。
(5)农村学校教育资源的匮乏
许多农村中学还不能完全满足留守学生寄宿的需要,而且大多数的学校都没有专业的心理辅导教师。刘小芬班主任表示:他们学校就没有,只有形式上的存在。也就是说,农村中学心理健康辅导教师缺乏,这是客观存在。即使有,都是摆设,没有实质性内容的空盒子。当然,即使有心理健康辅导教师,很多都不是专业出身,大多是半路出家,没有受过系统训练。而且,心理辅导教师更多的仅仅着眼于心理问题的矫正、心理疾病的治疗,缺乏对学生的积极预防和积极发展的思维理念,更不要说去挖掘学生自身存在的勇气、乐观、希望、诚信、毅力、快乐等积极心理品质,以抵御心理问题、疾病的困扰。
综上所述,尽管我们对刘小芬同学这个留守学生的孤独感现状及其产生的原因了解还不十分的深入,分析仍旧有不完善的地方,而且只是一个个案、一个特殊的问题。但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换句话说,本案例也能够反映广大农村青少年孤独感现状的一些特征。因此,如何消除农村留守青少年的孤独感,如何有效地解决他们面临的各种问题,如何有效地促进他们健康快乐成长——这是教育工作者、心理学研究者不可推卸的责任,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难点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