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人都有可能产生孤独,可以说“无人不孤独”,孤独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的学习、生活、工作。一个人出现孤独并不可怕,但必须要正确去认识孤独,要勇敢面对孤独、战胜孤独。但是,当我们受到孤独困扰的时候,不是每一个人都善于独处孤独。当孤独来临的时候,有的人把它作为一种自我挑战的动力,心平气和,敢于面对、勇于挑战,在孤独的体验中享受其中的快意;而有的人则被孤独所吞噬,表现出情绪低落、孤单无助、痛苦难受、焦虑抑郁等。
不要惧怕孤独,要善处孤独,在认识孤独的基础上,要积极分析孤独感产生的原因,要善于找到克服孤独感、远离孤独感的有效方法,努力消除孤独感所带来的负面效应,最终战胜孤独感。国内外许多学者对“战胜孤独感的方法”作了大量的有益的研究,现将已有的研究成果归纳总结起来,青少年要想摆脱孤独感、克服孤独感、战胜孤独感、甚至超越孤独感的有效方式,大致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宣泄疏导法
宣泄疏导法是利用或创造一定的情境,把心中的孤独、郁闷、苦恼发泄出来,可以起到减轻孤独感的作用。宣泄疏导法是一种效果十分显著的解除不良情绪的方法,它具有简捷、易操作、收效迅速的特点。对情绪变化剧烈,心理反应敏感的青少年朋友来说,宣泄疏导法是一种容易接受,短、平、快的方法。实际上,青少年所能够承受的心理压力总有一定的极限,当心理压力超过这个极限时,心理发展便出现一系列困扰,同时身体健康也会受到危害。如果青少年将积累起来的不良情绪以适当的方式发泄出去,就能有效地缓解心理压力和心理紧张度,恢复心理的平衡。青少年的孤独心理感受,多数情况下是由于缺少人际沟通,或由于家人、朋友、同学之间人际隔阂。如果这时候有家人、朋友、同伴、同学的聊天、倾诉、沟通、交流,便可以起到缓解孤独感的作用。
对宣泄疏导法有很多方法,如谈话、运动、画画、旅游、看电影等。青少年孤独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有所选择,通过正常的途径和渠道,采用适当的宣泄形式,控制宣泄的程度,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宣泄效果,否则会事与愿违。例如,孤独时,青少年可能长时间沉迷于网络游戏、酗酒等,这些方法虽然能够将不良情绪发泄出去,但却是暂时的,反而会为以后带来新的更大的苦恼,甚至引起更严重的后果。 前面我们已经对大学生孤独感与网络使用、饮酒行为的关系作过探讨,许多研究结果表明,网络成瘾、酗酒对大学生孤独感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二、回避刺激法
刺激是指能为人体感觉并引起组织的细胞或器官和机体发生反应的内外环境变化。回避刺激法是一种自我提高自制力的方法,在遇到不良刺激时应尽量避开,保持平静的心态。俗话说:“眼不见心不烦”。在现实生活当中,有些青少年的孤独心理反应,来源于客观因素的不良刺激。如果采用回避刺激法,主动回避引起孤独感的环境,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转移注意法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伴随着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心理过程的一种共同的心理特征。感到孤独,往往是在思想、情感和体验上,长久地集中于引起孤独的方面。如果青少年自己或帮助青少年有意识地转移对引起孤独的事物的注意,并指向有助于消除孤独感的新事物,就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例如,主动参加集体活动、社团活动、社会活动、体育运动以及饲养小动物等,对减轻或消除青少年的孤独感都有不同程度的帮助。
四、想象升华法
想象是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是人在头脑里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它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束缚,能起到对机体的调节作用。通过想象可以使人精神放松,内心得到慰藉。通过想象可以使青少年孤独者自我欣赏自己的丰富内心世界,求得自我安慰,摆脱孤独、烦恼、焦虑等精神状态。
此外,青少年如果长期受到孤独的困扰,心理压力也会比较大。如果这个时候青少年自己能很好地面对孤独的困境,确定适当的奋斗目标,将孤独困境视为人生的磨炼,把压力转化为动力,并升华为前进的内驱力,那么青少年就会拥有战胜孤独感的强大的自信心。因此,我们认为孤独是躲不开的,青少年只有直视孤独,在忍耐中寻求孤独感的解脱,把孤独当作享受,抓住孤独时机,奋发前行,最终才能达到克服孤独感、战胜孤独感的目的。
五、人际调整法
人际关系有许多不同的定义,就心理学而言,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在交往中建立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联系。生活之中的人际关系主要包括亲属关系、朋友关系、同学关系、师生关系、同事关系及领导与被领导关系等等。人际关系可以对青少年的心理与行为产生影响,也对他们的学习、生活产生深刻影响。在人与人的交往过程当中,青少年自身的安全需要将促使他们寻求情感的保护,当这种寻求受到阻碍,孤独感就产生了。也就是说,青少年如果缺乏知心朋友或持久的伙伴或缺少倾诉的对象,就可能会出现自卑、羞怯、妒忌、孤独等心理障碍,继而出现孤独感。例如,大学新生远离家人、朋友,就易受到孤独的困扰。
那么,如何才能消除青少年因人际交往障碍而出现的孤独感呢?人际调整法就是一种有较强针对性的有效方法。作为青少年,首先应克服自卑心理,要敢于正视现实,正确看到自己与他人的优点、缺点,只有冲破自卑心理,才能大胆与他人接触、交往,从而走出孤独的心理阴影。其次,青少年朋友还应多与外界交流。实际上,青少年逐渐独立,需要独自生活,但这并不意味着与世隔绝,可以通过某些方式达到交流的目的。例如,当自己感到孤独时,可通过电话、网络与家人、朋友、同学聊天、交流甚至倾诉内心的苦闷,都可以有效缓解孤独感。翻翻过去的通讯录,看看你的影集,也可给某位久未联系的朋友打电话、发短信。当然与朋友的交往和联系,不应该只是在你感到孤独时,要知道,别人也和你一样,需要并能体会到友谊的温暖。第三,应理解和宽容他人。为进一步改善人际关系,达到良好交往的目的,需要深入地理解他人、体谅他人,遇到困难、挫折应设身处地替他人着想,要善待他人的性格、气质、兴趣、爱好、生活方式,达到与人友好相处的地步,进而摆脱孤独感。因此,我们应更多地关注青少年的人际交往问题,帮助他们消除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的孤独感。
六、健康生活法
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仅有助于人的身体健康,更有益于人的心理健康。具有健康生活方式的人,可以及时摆脱或消除孤独感。实际上,人的生活方式的内涵十分广泛,对于青少年来说,健康的生活方式,主要包括:
1.坚持合理的作息时间,有效安排学习和自由时间。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合理安排学习时间、课外时间,是青少年消除孤独感的有效方法之一。
2.加强营养与保健,维护身体的健康形象。如果长期处于身体的“病态”,青少年容易出现自卑心理,不愿与他人交往,久而久之就可能出现孤独感。
3.健康上网和正确使用现代通信工具。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的交往方式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部分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聊天或过度使用手机,而出现人际交往障碍,深陷孤独的困境。因此,青少年应坚持健康上网和正确使用通信工具,有效避免孤独感的产生。
4.主动参加课外活动、体育锻炼以及社会实践活动。作为青少年,应积极参加学校的社团活动、体育活动以及社会实践活动,培养青少年的团队协作精神,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青少年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调控的能力,从而有效摆脱、消除孤独感。
七、体育运动法
体育运动对人体的健康具有积极的作用。体育运动有利于青少年的骨骼、肌肉的生长,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的机能状况,有利于青少年身体的生长发育,提高抗病能力,增强有机体的适应能力。体育运动能改善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提高神经系统对人体活动时错综复杂变化的判断能力,并及时作出协调、准确、迅速的反应,使人体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保持肌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同时,体育运动也有助于消除精神的紧张与压力。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在人体运动时,能使人的大脑主管形象、音乐等部分逐渐取得支配地位,从而产生一种愉悦的感觉,从而使人忘记烦恼、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从而远离孤独。一般而言,适当的体育运动有助于提高身体素质,减少疾病。但是,由于孤独者的心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对于受到孤独困扰的青少年应根据自身条件以及周围环境,有所选择适当的体育运动项目。当然,对于青少年孤独者而言,可以适当选择:步行与跑步、游泳、放松性体操、太极拳、郊游以及自己所喜欢的体育运动项目。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体育活动对青少年孤独者是比较适宜的,特别是集体性项目活动,可增加青少年的人际交往和情感交流。
八、音乐疗法
音乐疗法是通过生理和心理两个途径来消除青少年的孤独感。科学的研究表明,当人处在优美悦耳的音乐环境之中,可以改善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和消化系统的功能;同样,音乐声波的频率和声压会引起心理上的反应。
对于受到孤独困扰的青少年来说,音乐可以达到以下两个方面的作用:
第一,愉悦的音乐能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可以改善人的情绪,激发人的感情,振奋人的精神,可以帮助青少年转移对孤独的注意力,从而降低其孤独感水平。
第二,适当的音乐有助于消除心理、社会因素所造成的紧张、焦虑、忧郁、苦闷、孤独、恐怖等不良心理状态,提高其应激反应能力,进而摆脱孤独感的困扰。
当然,不同的孤独青少年应选择不同节奏的音乐。国内学者姚楠、邸力争也证明了这一观点,并提出了一个可行性建议,即一般孤独者应选择节奏在每分钟70~90拍的音乐为宜。
总而言之,青少年战胜孤独感的有效方法还有很多,例如,自我完善法、降低压力法、发展友谊法等。但是,在真正实施过程中,都不会单一采用一种方法,而是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帮助青少年摆脱、消除孤独感,从而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注释】
[1]资料来源:杨冬梅.高职新生孤独感的干预研究[D].苏州大学,200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