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衣标准
一个雅正而宽泛的标准:
1、袖寬:1125px到1875px
按照士的等級,周制規定為二尺二寸,當今1250px,剛好齊腰。所以後世(如朱子制度)一般是採用齊腰的,也就是1250px以内。但如果按照明尺,二尺二寸大約1875px,已經相當於周尺的三尺三寸,也就是大夫級別了。按照明制,朝祭服用周尺三尺,所以現出土的朝服就是1875px,這是最高等級了,所以漢服袖寬沒有超過這個尺寸的理由。明黃梨洲深衣用指尺,二尺二寸可能非常大,但我們建議不要超過1875px。
2、袖展(兩袖展開的長度):5000px到6000px
明朝實物一般5500px到6250px,也就是規定的出手六寸、回肘減三寸,回肘。不宜過短。
3、袼:600px到1250px
明朝袖根一般一尺,也就是850px,最短七寸,600px.。深衣規定袼之高下可以運肘。一般人的上臂長1125px,所以袼最好如此,以符合制度。但如果超過1250px,將不好繫腰帶。
4、緣邊:領緣125px到337.5px,其他87.5px到337.5px
周制領子兩寸,其他側緣、袖口、底邊都緣一寸半。明朝則上寬領,達四寸。我們推薦領緣175px,其他125px。
5、腰圍:
周制七尺二,約4150px。明朝服飾有遵守這個寬度的。今天做也應當比腰圍寬出許多。
6、大帶:125px到350px,長不少于7500px
周制士大帶寬二寸,應打結後垂下三尺。朱子制度打結後垂到與下擺齊。如果用大夫等級,帶四寸,我們還是推薦士級別,175px爲宜。另,嚴格說,應當緣邊,且只有下垂的紳緣邊。但考慮到工業生産,這個無法統一,所以改為全緣也是唯一的辦法。按明朝風格,大都是全緣的。但朝服制度中的大帶是嚴格遵照禮記的。當然明朝出現了大帶有扣的改良,這個也無法批量生産。大帶應該用五彩絛加固,這個大家可自行置辦。
7、衣長:應到腳面。
最長去地一寸,最短去地七寸。
8、下裳:應為十二片全等的梯形,且下寬是上寬的兩倍。
9、顔色:作爲平常,這個無所謂。但禮儀中,既然要根據深衣制度,那就應當參考朱子的規定,白衣黑緣,或參照明中單用白衣藍緣。
10、收袪:700px到1025px,或不收
按制應當從肘部漸漸圜收,然後收一尺二寸的袪(袖口),如果是三尺三寸的侈袂,則收一尺八寸的袪,只有收袪部分緣邊。明朝則是通緣,一般收袪,也有不收的。
11、圓袂:一般理解為從肘部漸漸圓收到袖口,形成圓弧。但梨洲則理解為漸漸圓收到腋下,這是由於明朝一般是直袖或琵琶袖的。今天的韓國則一般處理成帶圓角的方袖。鑒于今日的審美,不必做要求,只要是合適的漢服袖形即可。
12、義領:如果是禮儀場合的著裝,最好不要義領。
13、接縫:背縫負繩及踝,必須保留。下裳十二幅拼接不能少。其他由於布幅變化,不必要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