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第节,细胞的电活动

第节,细胞的电活动

时间:2024-09-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①静息电位:细胞处于相对安静状态时,细胞膜内外存在的恒定电位差。不同细胞的ENa不同 3、不是所有细胞的上升支均由钠离子内流介导,有些是钙离子内流产生,如平滑肌细胞、窦房结细胞 4、动作电位的降支是钾离子外向电流形成。

(1/3) 静息电位

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①静息电位:细胞处于相对安静状态时,细胞膜内外存在的恒定电位差。 ②动作电位:细胞活动时,细胞膜内外存在的变化的电位波动。1)与静息电位有关的几个概念: ①极  化:以膜为界,外正内负的状态。②去极化:膜内外电位差向小于静息电位值的方向变化的过程。 ③超极化:膜内外电位差向大于静息电位值的方向变化的过程。 ④复极化:去极化后再向极化状态恢复的过程。 2)静息电位极其形成机制: 静息电位:细胞处于相对安静状态时,细胞膜内外存在的电位差(内负外正)。 形成机制: 1.细胞内外Na+和K+的分布不均匀,细胞外高Na+而细胞内高K+。(内K+外Na+)  2.安静时膜对K+的通透性远大于Na+,K+顺浓度梯度外流,并达到电-化学平衡。  3.钠-钾泵的生电作用,维持细胞内外离子不均匀分布,使膜内电位的负值增大,参与静息电位生成。  静息状态下细胞膜内、外离子分布不匀: [Na+]i>[Na+]o≈1∶10, [K+]i>[K+]o≈30∶1 静息状态下细胞膜对离子的通透性具有选择性,钾离子最大。1、膜内外钾离子浓度差,如细胞外液K+浓度升高,静息  电位绝对值下降,(简单的理解是不容易外流)反之,细胞内液钾离子浓度升高,静息电位绝对值升高。2、膜对钠和钾的通透性,表现为静息时主要对钾离子有通透性。3、钠泵活动: ①钠泵活动增强-超极化 ②钠泵活动减弱-静息电位减小

(2/3) 动作电位

与动作电位有关的概念: ①阈值:能引起动作电位的最新的刺激强度,成为刺激的阈值。 ②阈电位:引发AP的临界膜电位数值。 ③局部电位:低于阈电位的去极化电位。 ④锋电位:动作电位上升支和下降支形成尖峰状的电位,称为峰电位。 ⑤后电位:锋电位下降支最后恢复到RP水平以前,一种时间较长、波动较小的电位变化过程。    包括:负后电位=去极化后电位,正后电位=超去极化后电位。 ⑥兴奋:动作电位产生的过程,能产生动作电位的细胞称可兴奋细胞。【总结】 动作电位形成机制及特点考点总结: 产生机制:受到外来刺激后Na+通透性增大,钠离子内流形成上升支,钾离子外流形成下降支,后电位是Na+-K+泵活动引起的。 大家要记住几点: 1、在动作上升支,钠离子内流和膜去极化之间有正反馈 2、 动作电位的幅度是这一正反馈决定的,简单的说是钠离子平衡电位决定,和刺激强度没有关系。不同细胞的ENa不同 3、不是所有细胞的上升支均由钠离子内流介导,有些是钙离子内流产生,如平滑肌细胞、窦房结细胞 4、动作电位的降支是钾离子外向电流形成。 5、动作电位的幅度等于静息电位的绝对值+钠离子平衡电位 6、动作电位产生的条件必须是达到和超过阈电位 7、AP的产生是不消耗能量的,AP的恢复是消耗能量的(Na+-K+泵的活动) 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

(例题)人工地增加细胞外液中Na+浓度时,单根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幅度将(1996):(A)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先增大后减小   E.先减小后增大 动作电位特点: 1、产生特点:“全和无”: (1)动作电位产生,必须是刺激达到阈刺激。(2)刺激没有达到一定强度,就不会产生动作电位 (3)一旦产生就达到最大值,其幅度不会因刺激强度的加强而增大。 2、不衰减传播:沿细胞膜传导至整个细胞,其幅度和波形保持不变。不断产生新的动作电位。 3、脉冲式发放:连续刺激所产生的多个动作电位总有一定间隔,而不会融合在一起。 细胞兴奋的引起和传导 兴奋在同一细胞上的传播 (一)传导机制:局部电流 (二)传导方式: 无髓鞘N纤维的兴奋传导为近距离局部电流; 有髓鞘N纤维的兴奋传导为远距离局部电流(跳跃式),快,节能。 (三)传导特点(神经纤维传导的特点) 1、生理完整性  2、双向性  3、相对不疲劳性  4、绝缘性 5、不衰减性(机制是传播过程中不断产生动作电位) (例题) 与Nernst公式计算所得相比,实际测得的神经细胞静息电位值:(D) A.恰等于K+平衡电位   B.恰等于Na+平衡电位 C.多近于Na+平衡电位     D.接近于K+平衡电位 解析:静息电位略小于K+的平衡电位 (例题) 外加刺激引起细胞兴奋的必要条件是:(C) A.刺激达到一定的强度   B.刺激达到一定的持续时间 C.膜去极化达到阈电位     D.局部兴奋必须发生总和 解析:动作电位产生的基础是膜去极化达到阈电位 细胞兴奋后兴奋性的变化  ① 绝对不应期:无论多强的刺激也不能再次兴奋的期间。② 相对不应期:大于原先的刺激强度才能再次兴奋期间。③ 超常期:小于原先的刺激强度便能再次兴奋的期间。 ④ 低常期:大于原先的刺激强度才能再次兴奋的期间。

(3/3) 电紧张电位和局部电位

何为局部电位,特点是什么? 局部电位:细胞膜受到一个较小的去极化刺激,增强的钾离子外向电流很快将之淹没,如此形成的膜电位的波动就是局部电位。简单的想想陈胜吴广起义 局部电位特点: 1、幅度和刺激强度相关,不具备全和无 2、向周围扩布逐渐衰减 3、没有不应期,可以发生空间总和和时间总和常见的局部电位:终板电位、突触后电位、感受器电位、发生器电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