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的神经支配和胃肠激素。1)一般特性 1.兴奋性较低,收缩速度慢 2.具有自律性,频率慢且不稳定 3. 具有一定的紧张性; 4. 富有伸展性 5.对机械牵张、温度变化和化学刺激敏感。 2)电生理特性 1、静息电位(RP) RP为-50~-60mV,主要由K+平衡电位而产生,但钠离子、氯离子、钙离子和生电性钠泵也参与。 2、慢 波 电 位 1)概念 在静息电位基础上发生的自发性去极化和复极化的频率较慢的节律性电位波动,又称基本电节律。 2)常考特点总结 ①起源于Cajal 间质细胞(ICC), ICC被认为是胃肠的起搏细胞。 ②消化道不同部位,慢波节律不同;平均每分钟3-12次/分,胃每分钟3次,十二指肠每分钟11-12次。 ③决定消化道平滑肌收缩的节律,及蠕动的方向、节律和速度。过去认为不引起肌肉收缩,第八版提到慢波在一定情况下可以引起平滑肌收缩。 ④慢波产生不依赖于神经,但受自主神经支配,交感神经增强,慢波幅度减小,副交感相反。 ⑤ 机制可能与生电性钠泵有关系,用哇巴因抑制钠泵后,胃肠平滑肌的慢波随之消失。 3、动作电位 在慢波的基础上单个或成簇地发生。 特点:时程较骨骼肌长,上升支由大量Ca2+和少量Na+ 内流产生,下降支由K+外流引起,引起肌收缩。 消化系统平滑肌动作电位和骨骼肌动作电位的区别 1、峰电位上升慢,持续时间长 2、去极化主要依赖钙离子内流 3、复极化也是由钾离子外流所致,不同的是平滑肌细胞钾离子的外流与钙离子的内向电流在时间过程上几乎相同,因此峰电位较低,且大小不等。 控制消化道平滑肌收缩节律的基础是(2002) A.慢波 B.动作电位 C.壁内神经丛活动 D.迷走神经兴奋 E.交感神经兴奋 答案:A
(2/4) 消化腺的分泌功能
(3/4) 消化道的神经支配及其作用
1、外来神经: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① 交感神经兴奋,消化道平滑肌舒张,括约肌收缩,消化腺分泌减少,胃肠血管收缩。 ② 副交感神经兴奋,平滑肌收缩增强,括约肌舒张,消化腺分泌增加。两者作用以副交感神经为主。 2、内在神经丛的分布及作用
(4/4) 消化系统的内分泌功能
消化道的主要内分泌细胞
消化道的分泌-胃肠激素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