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第节,尿液的浓缩和稀释

第节,尿液的浓缩和稀释

时间:2023-09-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些营养不良、长期蛋白质摄入不足的患者,蛋白质代谢减少,尿素生成量减少,可影响髓质高渗的形成,从而降低尿的浓缩能力。主要是血管升压素,水的通透性越大,水重吸收越多,尿液被浓缩。(例题) 尿液的浓缩与稀释取决于: A.肾小球滤过率 B.血浆胶体渗透压 C.肾髓质渗透梯度 D.ADH的分泌

(1/3) 尿液的稀释机制

 ◆尿液的稀释(最低可至50mmol/L) ◆尿液的浓缩(最高可至1200mmol/L) 1、小管液各部位渗透压的改变 近端小管:等渗重吸收,近端小管末端,小管液渗透压和血浆相同。 髓袢降支细段,水通透,氯化钠和尿素不通透,故小管液流经 髓袢降支细段,渗透压逐渐升高,直到于肾髓质渗透压浓度相近 髓袢升支细段,水不通透,氯化钠和尿素通透,此过程,小管液的渗透压逐渐降低。 髓袢升支粗段,水和尿素不通透,但对氯化钠通透,至升支粗短末端,小管为低渗液。 2、尿液稀释的机制 尿液的稀释:主要发生在远曲小管和集合管。 在髓袢升支粗段末端,小管液的低渗的,如机体水较多造成晶体渗透压降低,可使血管升压素释放受抑制,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降低,而小管液中氯化钠继续重吸收,小管液渗透压进一步降低,形成低渗尿。 (例题) 肾小管液被显著稀释的部位主要是(2011):(C) A.近端小管     B.集合管    C.髓袢升支粗段   D.远曲小管

(2/3) 尿液的浓缩机制

 肾髓质渗透浓度梯度的形成 1) 肾皮质→外髓→内髓,渗透压逐渐升高  2) 肾髓质渗透压梯度与尿浓缩、稀释的关系: ①髓质高渗对小管液中水有抽吸力 ②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对水的通透性受ADH调节

肾髓质渗透浓度梯度的形成 1)外髓渗透压梯度:髓袢升枝粗段主动重吸收NaCl形成的;(主要动力) 2)内髓渗透压梯度:内髓部集合管扩散出的尿素和髓袢升枝细段扩散出的NaCl共同形成的; 3)尿素的再循环促成了整个髓质渗透压梯度的建立。 所以内髓质部组织高渗是NaCl和尿素共同形成的。 直小血管维持髓质渗透压梯度的作用 ①降枝渗透压低于髓质:NaCl、尿素进入降枝,水进入髓质。 ②升枝渗透压高于髓质:NaCl、尿素进入髓质,水进入升枝。 意义:使髓质中的溶质不被血流带走, 多余水被带走, 从而维持髓质渗透压梯度。

结论:小管液在流经近端小管、髓袢直至远曲小管前段时,其渗透压变化基本是固定的,但终尿可随着体内水和溶质的情况发生较大幅度改变。低渗高渗主要取决于小管中水和溶质重吸收的比例,主要由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 髓质高渗是小管液中水的重吸收的动力,但重吸收的量取决于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对水的通透性,主要是抗利尿激素的作用。

(3/3) 影响尿液浓缩和稀释的因素

 1、影响肾髓质高渗形成的因素: 髓质高渗区及渗透梯度是动力,Na+和Cl-是形成髓质高渗的重要因素,凡是影响Na+和Cl-主动重吸收的因素都能影响髓质高渗的形成。    尿素是形成髓质高渗的另一重要因素。一些营养不良、长期蛋白质摄入不足的患者,蛋白质代谢减少,尿素生成量减少,可影响髓质高渗的形成,从而降低尿的浓缩能力。 2、影响远端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的因素。主要是血管升压素,水的通透性越大,水重吸收越多,尿液被浓缩。所以ADH是不可少的条件。 3、直小血管血流量和速度对髓质高渗维持的影响。    直小血管血流量增加和流速增大时,可从髓质组织中带走较多的溶质,髓质浓度梯度下降。如果肾血流量明显减少,血流速度变慢,则可导致供氧不足,使肾小管转运功能障碍,特别是髓袢升支粗段重吸收Na+和Cl-减少,从而影响髓质高渗的维持。 (例题) 尿液的浓缩与稀释取决于(2003):(CD) A.肾小球滤过率       B.血浆胶体渗透压 C.肾髓质渗透梯度  D.ADH的分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