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四级数据库原理

四级数据库原理

时间:2024-09-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  2.计算机主要性能指标。  3.CPU的基本结构和工作机理;指令流水线技术和8086CPU的编程结构及时序。  4. 存储器与CPU的连接方法。  四、计算机中断技术   1. 中断基本概念、中断类型码、中断向量和中断服务程序。  五、计算机和外设的数据交换技术   1. CPU和外设之间的数据传送方式。  考试方式   上机考试,总分50分,与四级其他一门课程合计考试时长90分钟。

2015年全国计算机四级计算机组成与接口考试大纲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四级计算机组成与接口 
考试大纲(2013年版)

  基本要求 
  1.理解微型计算机结构; 
  2.掌握微型计算机各部件的工作原理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3.掌握微型计算机设计的基本方法; 
  4.掌握接口芯片应用的程序设计技术; 
  考试内容 
  一、计算机系统概述 
  1.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冯.诺依曼结构计算机和哈佛结构计算机的特点。 
  2.计算机主要性能指标。 
  3.CPU的基本结构和工作机理;指令流水线技术和8086CPU的编程结构及时序。 
  4. 数据的表示和运算;数制与编码、定点数和浮点数的表示和运算。 
  5. 指令格式;指令的寻址方式、指令周期、机器周期和时钟周期。 
  二、存储器 
  1.存储器的分类、存储器的层次结构、高速存储技术、虚拟存储技术。 
  2. 地址映射技术、替换策略、Pentium处理器的存储管理。 
  3.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 
  4. 存储器与CPU的连接方法。 
  5.辅助存储器;硬磁盘存储器和光盘存储器的基本原理。 
  三、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1.8086汇编指令系统及寻址方式。 
  2.程序设计技术。 
  四、计算机中断技术 
  1. 中断基本概念、中断类型码、中断向量和中断服务程序。 
  2. 中断接口控制器8259A的程序设计方法。 
  五、计算机和外设的数据交换技术 
  1. CPU和外设之间的数据传送方式。 
  2.可编程串行通信接口8251A的程序设计方法。 
  3. 可编程并行通信接口8255A的程序设计方法。 
  4. 计数器/定时器8253的程序设计方法。 
  六、模/数、数/模转换技术 
  1.模/数转换技术。 
  2.数/模转换技术。 
  七、人机接口 
  1.鼠标及键盘的工作原理。 
  2.数字显示技术。 
  3.打印机及接口。 
  八、总线 
  1.总线的概念和功能。 
  2.流行PC总线;ISA 总线、PCI总线和USB通用串行总线。 
  考试方式 
  上机考试,总分50分,与四级其他一门课程合计考试时长90分钟。 
  包含:单选题30分,多选题20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