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善德向记者介绍有关“红头船商帮”的历史。
文/图 本报记者 陈培娜
深冬的北京寒风凛冽。在这里,我们第一次见到了张善德。老人家年届八旬,头发花白,戴着眼镜,脸上总挂着温和的微笑。
获悉《潮州日报》将赴京采写《潮人风采》系列报道时,张善德非常支持,热心为我们准备了详尽的资料,并帮助我们联系采访对象,更不辞辛劳地陪伴我们在京城四处奔走。虽然天气寒冷,但老人家的一片热诚,却让我们心头涌起阵阵暖意。
对张善德本人的采访,是从他退休后热心参加潮人社团活动,编写出版多部潮人书、刊这个话题开始的。文史研究并非张善德熟悉的专业,但他何以退休后却如此情有独钟地研究潮商的历史和文化?记者就此探询起来……
提笔撰史
为潮商留下精神财富
张善德是饶平县黄冈镇霞西村人,1957年考入北京邮电学院(现北京邮电大学)无线电工程系通信与广播专业学习。毕业后留校任教,多年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编著《微型计算机系统的设计方法和接口技术》(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等教材。后奉调担任国营企业领导工作,曾任北京市电信管理局党委书记、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市人民政府专家顾问等职务。
虽然离开潮州已近60个春秋,但张善德对家乡故土的热爱却未曾减少半分。退休后的十多年时间里,张善德依然十分忙碌,他将大量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潮人社团工作上,先后担任北京潮人海外联谊会副会长、北京潮人商会会长等职,现任国际潮团总会常设秘书处联络主任。
随着对海内外潮团组织的接触越来越多,对潮商历史的认识逐渐深入,一个新的想法,一直在张善德的脑海里挥之不去,甚至魂牵梦绕。回想起当时的情景,老人家感慨地说道:“作为潮人的一员,我不由自主地产生了一种冲动,强烈地感受到身上有一种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这就是:必须为潮商立传,为潮商正史,为潮商留下一份凝聚后生、世代传承的精神财富。”
张善德的目标很坚定。在随后的日子里,他孜孜不倦地将自己的想法一一付诸行动。2005年,张善德创办《世界潮商》杂志,并任总编辑。该杂志于次年被正式确定为国际潮团年会主管刊物。紧接着第二年,他便着手策划、总编大型史志性书籍《世界潮商丛书》。其中的《潮商史略》(商史卷)、《潮商文化》(商文卷)、《潮商人物》(商人卷)三卷共120万字,于2008年由华文出版社出版。
2012年,张善德又与蔡云、潘昭汉合作,编著出版了《潮人在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全面记述潮人在明代、清代、民国和新中国四个历史时期的人物故事,反映潮人在京创业的历史和现状。不久前,他还主编出版了《饶平邑人在北京》,以单一县域为范畴,专题记述自明代以来饶平邑人在京的创业历史,作为对《潮人在北京》的补充。
以史为据
准确认识评价潮商
张善德将潮商称为“红头船商帮”。在他心目中,一艘艘高举风帆、搏击风浪的红头船,正是潮商最鲜明的标志。在《世界潮商丛书》中,张善德追寻着红头船的航迹,用手中的笔忠实记录潮商的发展过程,描绘出一幅潮人在海内外艰辛创业、创造辉煌的灿烂画卷。
张善德认为,与晋商、徽商等商帮相比,惟有潮商历经曲折而不衰,从未断过代;潮商在移民拓殖海外中崛起,足迹遍及世界各地,也惟有潮商的影响称得上是国际性的。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潮商在海内外艰苦创业的辉煌历史,潮商遍及世界的整体实力,潮商活跃于国际经济主流的矫健身影却不为时下的人们所认识。人们往往从潮汕本土的区域视角来看潮商,忽视优秀的潮汕文化和传统对潮商独特的商人品德形成的影响,也忽视极具植根本土、爱国爱乡优良传统的海内外潮商对振兴潮汕经济所能凝聚的国际资源。而许多诸如区域观念封闭、特区经济发展不快、诚信出现缺失等负面印象,却影响着人们对潮商的看法,出现种种认识上的误区。
“为了匡正认识,还原历史,我们必须努力克服各种误解,”张善德说,“因此,必须从历史的高度、以国际的视角,全面分析研究世界潮商经济的发展历程和特点,才能准确地认识和评价潮商。”
很多认识张善德的人都说,张老是一个非常认真的人。在编写《世界潮商丛书》之初,张善德便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从来没有半点马虎。他认为,这套丛书属于史志性书籍,写作上不能用那种以观点带史实的方法,必须始终坚持以史料为依据,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念和方法分析处理问题。
情牵桑梓
辛勤付出为家乡
“乡情是中国文化中最动人的章节”,诚如张善德所言,这些年来,浓郁的乡情正是鼓励他辛勤工作,不断前行的精神力量。2008年10月,时任北京潮人商会会长的张善德,亲自策划、主持“第三届潮商大会暨2008国际潮商论坛”,来自国内各地、香港、澳门及泰国、澳大利亚、法国、美国等国家的60多个代表团共800余名潮商代表怀着喜悦心情参加盛会,“红头船商帮首聚京华”的历史性一刻,永远深深铭刻在世界潮人的记忆里。
论坛的主题是“世界潮商——交流合作共创辉煌”和“百年潮商——历史文化精神”,同时还举行大型史志性著作《世界潮商丛书》的首发式;首度发表《世界潮商百人榜》(2008年)。此次盛会充分利用了首都的人文和传媒优势,从历史的高度,以国际的视角全面分析和宣传潮商,不仅扩大了潮商的社会影响,对如何促进海内外潮商之间的交流合作也作了十分有益的探索,其活动内容丰富,文化内涵深厚,定位上凸显与国际接轨的特点,可以说,是海内外潮商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盛会。
近几年,张善德还尝试将“红头船商帮”的历史故事制作成电视剧、纪录片等影视作品。他专门邀请剧作家编写剧本,曾多次辗转潮汕地区深入调研,征求家乡专家学者的意见建议……对多年来从事潮团工作背后的辛劳,张善德却很少提起,他只是微笑着说道,“能尽自己的力量做点实事,我觉得很欣慰。”
口述
张善德谈“红头船商帮”:
以变求生,商海搏浪铸辉煌
本报记者 陈培娜
潮商是指在海内外从事工商活动,具有潮汕籍或潮裔血统的商人群体。潮商虽然从来没有像晋商、徽商那样“称霸”过中国商业,但在世界商业史上,潮商的光芒却要耀眼得多。潮商虽由于特定的历史原因几经沉浮,但却是唯一没有断代的华商商帮。
潮商和晋商、徽商一样,都是从商贩起步的,但晋商和徽商属陆地商贩,而潮商则是地地道道的海贩。海洋对潮汕历史的进程和潮商群体性格的形成,有着极大的影响。海洋环境的磨炼,造就了他们以变求生,冒险搏命,艰难创业,不怕竞争,这就是潮商的文化性格。
潮人以海贩方式从事商贸活动,最早开始于宋元时期。明王朝严厉禁止沿海商人私自进行海上贸易,并毫不留情地镇压违抗禁令者。潮商为了自身生存和利益,艰难地与朝廷抗争,形成了实力强大的海寇武装商人集团,这段历史对潮商文化性格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直至清康乾年间解除海禁,红头船商帮逐步形成,“来往东西洋,经营南北行”,艰苦创下赖以发展的基础。
潮商在大量海外移民中崛起,足迹遍及东南亚,艰苦创业,惠泽当地,勇于竞争,依托东南亚潮人社会的经贸网络,长期掌控着“汕-香-暹-叻国际贸易圈”,形成以泰国为中心的近代潮人商帮。在与西方商人的激烈竞争中,潮商竞相建立以机器为动力的新型碾米工厂,巩固了自己在暹罗米业的垄断地位。为免遭外国商人利用近代轮船操纵汕、香、暹、叻国际贸易,潮商也纷纷投资开设船务公司,参与新加坡、香港与中国的国际船运线竞争。
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潮商对香港的国际贸易自由港地位情有独钟,纷至沓来。他们不断学习,创办实业,积极把企业做大做强,实现了家族企业的多元化和国际化,造就了以世界华人首富李嘉诚为代表的现代潮商,跃入国际经济主流。
潮商在印支战乱期间遭受劫难,被迫流离,遍及欧、美、澳等地,在陌生的环境中再次艰苦创业,重新崛起,使潮商的足迹扩展到全球。
在中国改革开放过程中,潮商走出本土,抓住机遇,闯珠三角,入沪宁杭,挺进中原,涌现出一批前途无量的潮商后生。
在向外拓殖、艰苦创业的过程中,面对重大社会历史事件的变故、严酷险恶的自然环境和经营条件的发展变化,潮商总是不断以变求生。正是这种以变求生、拼搏冒险、善于吸收、敢于创新的潮商文化,引领潮商战胜艰难困苦,不断与时俱进,继续创造辉煌。与其他著名商帮相比,唯有潮商历经曲折而不衰,也唯有潮商的影响称得上是世界性的。
《世界潮商丛书》——
向世人打开
了解潮商的多彩窗口
本报记者 陈培娜
与张善德碰面时,我们从他手中接过了一份沉甸甸的礼物——《世界潮商丛书》。作为丛书的总编,张善德多次跟我们强调,为潮商正史立传,是我们这一代人应尽的“历史责任”。
在和我们的对话中,张善德对家乡、对亲人的深厚感情溢于言表。他希望更多人,特别是家乡的“自己人”能够通过这部丛书,进一步了解潮商辉煌历史,弘扬潮商优良传统。
记者:您当初为什么会萌发研究潮商历史,编写《世界潮商丛书》的想法?
张善德:潮商是继晋商、徽商之后,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最具影响力和生命力的著名商帮之一。不过,与晋商、徽商等著名商帮相比,潮商历史的研究显得非常欠缺,在《世界潮商丛书》之前,未见一部有关潮商的史料翔实、内容丰富、系统严谨的史志性著作面世,而已有的作品很多都是商帮文化、经营之道、人物传记、分析评论等各类文字,或褒或贬,见仁见智,而且其作者很多都不是潮籍人士。面对先人留下的历史遗产,我们“自己人”的研究不足,缺乏应有的作为,实在有负历史责任。
当前活跃在商海中的潮人,大多是年轻一代的潮商。要让他们在商战实践中更好地继承和发扬先辈留下的优良传统和精神,无疑需要一种能够凝聚潮商后生、启迪思维、激励斗志的精神图腾。所以,我认为编写《世界潮商丛书》,撰写潮商正史,为潮商人物立传,传播潮商文化,弘扬潮商传统,确实是一件具有历史和现实意义的好事。
记者:《世界潮商丛书》全书共分为多少卷?每一卷的主题和内容分别是什么?
张善德:《世界潮商丛书》共分为四卷。第一卷是《潮商史略》,由华南师范大学林济教授编写。这是一本比较全面论述和评价潮商历史的专著,弥补了潮商作为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个著名商帮而没有历史专著的缺憾。第二卷是《潮商人物》,约请了多位对潮商人物素有研究的作者分别撰写,为各个时期、各个地区有代表性的潮商人物立传,以他们丰富多彩的从商经历和深刻的人生感悟,让读者从中领略到精神和经验。
第三卷是《潮商文化》,由韩山师范学院潮学研究所所长黄挺教授编写。该卷把文化研究和商帮研究结合起来,探讨潮汕地区的地理环境、历史变迁和文化面貌,如何造就潮商的观念形态、行为方式的特点,使潮州商帮得以成为一个世人所公认的、有特色的群体。目前,《世界潮商丛书》前三卷已经出版,第四卷《潮商之道》暂时还未编写。
记者:为什么丛书第四卷《潮商之道》还没有编写?接下来,您对丛书的编写工作有何计划或打算?
张善德:《潮商之道》主要论及潮商的为人之道和经商之道。此卷主要论述潮商在特定的历史、自然和人文条件下,长期艰苦拼搏所形成的商人品格、经营之道和爱国爱乡、扶贫济世、回馈社会的奉献精神。由于商道卷的写作必须从哲学和伦理的高度去把握,而资料综合、分析研讨、评价定位、统一认识都需要较长的时间,难度较大,只好延后编写。
《世界潮商丛书》的结构形式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便于将来修订和补充。我们将不断对丛书进行完善,使其成为一部高质量的潮商专著,成为一个让世人了解潮商的多彩窗口、一部教育和激励年轻潮商的乡土教材,一套海内外潮商共同拥有的文化遗产。
总策划:江俊英 蔡楚标总统筹:邢映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